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元御为清代名医,其学术特点以中气升降为主,贯穿于理法方药之中。肿瘤的治疗亦提倡重视后天脾胃功能及气机升降的作用,与黄氏学说颇有相似之处。因此浅述黄氏的思想及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清代著名御医黄元御十分重视"中土"思想,其所著《四圣心源》为其扛鼎之作。认为"中土"即脾胃,脾胃升降关系协调为人体正常发挥生理功能的基础。黄氏十分重视阳气,扶阳抑阴,基点在于"中土"脾胃之升降。《四圣心源》对妇女之经带胎产及杂病临证多从"阳衰土湿、水寒木郁"立论,在妇科疾病治疗方面很具有代表性意义。从黄元御顾护"中土"观点出发,从妇科疾病内科治疗方法和针灸治疗方法等方面佐证五行"中土"理论在妇科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黄元御运用"一气周流"理论治疗泄泻的思想。方法:查阅文献法,结合临床验证。结果:黄元御从斡旋中焦、调整先天水火、轮转左右气机入手,运用"一气周流"理论治疗泄泻验之临床,疗效明显。结论:黄元御运用"一气周流"理论治疗泄泻的思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桂枝汤原是仲景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的主方,因其能调和营卫,解肌表之邪,其辨证加减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且疗效明显。《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本方及其加减方反复出现,其变方之多是其他方无法比拟的,故被历代医家广为推崇。清代医家黄元御对其应用更颇具特色,笔者临证多以黄氏桂枝汤组方思路治疗内伤杂病,屡试屡验。兹就临床应用与体会介绍如下,冀以扩展桂枝汤临证运用思路。1关于黄氏桂枝汤系列方  相似文献   

5.
下气汤出自黄元御的《四圣心源》,一气周流是其核心思想。麻瑞亭先生是黄元御的第五代传人,其在黄氏理论基础上对下气汤进行化裁,治疗许多疑难杂病,疗效颇佳。毛德西教授通过研读《四圣心源》以及麻瑞亭的《杏林五十年》,总结麻老运用下气汤的经验,对下气汤的运用有其独到经验,用于脾胃病的诊治,疗效如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四圣心源》之"水胀篇"的分析探讨黄元御治疗水胀的思想。黄元御在治疗水胀时,认为水胀之根源在于中气之败,治疗应以燥土疏木为主要原则,通过多年积累,建立了独具一格的水胀治疗体系,临床运用此法可获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清江名家黄石屏是旴江医学针灸医家的代表性人物,其所著《针灸诠述》体现了黄氏独特的辨证思路和治疗经验,其独创的金针运气法为其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结合《针灸诠述》,对其临床运用针灸诊治中风、咳证、痹证、霍乱病的内容进行初步探析,以总结其临床经验及学术特点,挖掘旴江医学流派学术价值,为临床针灸运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中医的漫漫长河中,诞生了很多医德高尚的著名医学家,他们医术精湛、救死扶伤,深受百姓的爱戴,有些事迹直到现在还在被人们广为传诵。其中,就有一位特立独行的清代医学家——黄元御。黄元御理论独树一帜,临床上特别重视中气、脾胃,注重崇火补土、运转中气,对阴阳、相火、厥阴病等的认识比较独特。黄氏对消渴病的认识也与一般医家不同,理论比较简单,但是临床以不变应万变,疗效堪称神奇。黄元御的消渴理论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外延比较丰富,临床需要严格的辨证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本文主要论述黄氏治疗消渴病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9.
黄氏筋伤针法主要采用芒针、火针及三棱针针法,根据病情灵活治疗筋伤病,特点是"中西结合,西为中用",即中医辨证思维结合西医解剖特点指导临床诊疗,运用中医针灸方法治疗筋伤病有良好疗效。本文介绍黄氏筋伤针法的治疗特点及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黄元御运用肉苁蓉汤治疗阳衰土湿之便秘的思想。方法:查阅文献法,结合临床验证。结果:黄元御从阳衰土湿、肝肠失滋入手,补肾温阳,健脾燥湿,滋肝润肠,运用肉苁蓉汤治疗阳衰土湿之便秘,验之临床,疗效明显。结论:黄元御运用肉苁蓉汤治疗阳衰土湿之便秘的思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黄元御一生博学,治学讲究溯本求源,临证重视中气理论、扶阳抑阴,深明运气学说,用药有独到见解。黄氏著述,主论明确,阐释透彻,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尊古崇圣之特色至为鲜明,援经据典若符节之合,成为历代学家系统全面诠释四部经典第一人。黄氏重视中气理论的重要作用和《内经》"天人合一"的观点,以其独特的视角,阐析运气与人体发病的关系。黄元御明运气之理,以天人相应观,立法立方,切合临床。黄氏临证,尊经据典,结合实践,屡有创新。处方用药多尊仲景,做《长沙药解》四卷,取《伤寒》、《金匮》所载药物162种,每药之下,首述其气味归经,性质功用,继录《伤寒》《金匮》凡用此药之方,是方论证,以印证其功用。黄元御治内伤杂病,首在调理脾胃,顾护中气,升清降浊,顾护四维。黄氏认为,瘟疫、温病同属热病,治疗绝不能同于伤寒。宗经典,创新方是黄元御对祖国医学的贡献。对于仲景未用之药,黄元御做《玉楸药解》,除个别药物引录《本经》之论及前人论述外,均系黄氏之心得见解。  相似文献   

12.
《四圣心源》是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学术思想集大成的一部代表作。黄氏崇尚经典,见解独到,其"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学术思想自成体系。现就此书治疗消渴的辨证和治疗特点探析如下,以飨同道。1消渴之因在于足厥阴为病黄元御十分推崇《内经》、《难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并将黄帝、岐伯、秦越人和张仲景誉为医中"四圣",其编写的《四圣心源》即以  相似文献   

13.
杜昌  林静 《光明中医》2012,27(6):1262-1263
下气汤原载于清·黄元御《四圣心源》.笔者有幸研读此书,深深为黄氏理论所吸引,同时去粗存精,将黄氏理论用于临床,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数年来笔者运用其第5代传人麻瑞亭老师所变之下气汤加减治疗杂病,体会极深,特摘录个案应用及体会报道如下. 1 下气汤方药组成 下气汤来源于黄元御所撰之《四圣心源·卷四》.  相似文献   

14.
清代名医黄元御所创的苓甘姜附龙骨汤是临床治疗癫狂证的效验方,其制方思想直溯《伤寒论》理论根源,据理《黄帝内经》,探讨癫狂生理病理,逻辑缜密,条分缕析,堪称由理论指导临床的经典之作。黄氏以中气为本,理中调中,转动枢机,使脏腑之气升降调和,达到愈病之目的。本文通过2则医案对黄元御治疗癫狂证的思想进行梳理和探讨,以期对本病的临床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粟云 《吉林中医药》2014,(2):205-207
清代名医黄元御"妙悟岐黄",著作宏富,其书《素灵微蕴》中载医案十数则,其案推崇四圣而又自成一家,黄氏辨证思路明晰,其医案重议论,每述一病首立病因病机,重视人体中气和三焦相火,治疗时先立治则,处方崇仲景之药味少而精,用药旨在气机畅达,学习黄元御的医案有利于中医学术的发掘。  相似文献   

16.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毕生重视阳气,临证力主扶阳抑阴,崇尚脾土,可谓特色鲜明,匠心独运。因此从生理、病理与治疗三方面对黄氏这一学术特色进行了详尽阐述,以彰黄氏之学。  相似文献   

17.
曹颖  李志国 《吉林中医药》2013,(10):980-981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以“中气升降”为中心,阐释脏腑气机的圆运动,在临床治疗中重视人体中气,调畅脏腑气机,复其升降枢转之常。黄氏第五代弟子麻瑞亭将“中气升降”理论进一步完善,认为脏腑气机升降紊乱所致之病,均当复其升降之常,而复其升降之常的关键,重在调理脾胃中气升降,并将黄氏气滞之主方下气汤加减完善为治疗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紊乱之内伤杂病方,可用以指导临床脏腑气机失调类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陈信生 《北京中医药》2019,38(6):621-623
正清代著名医学家黄元御创立了"一气周流""六气治法"和"中气升降"等理论,在治疗上重视中气升降,以扶阳抑阴、厚培中气原则,被后世称为"医门大宗""一代之大医"。《四圣心源》是其将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的代表作,现将其学术思想在难治性皮肤病治疗中应用阐释如下。1 黄元御主要学术思想黄元御依据《内经》天人相应思想,提出"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学术思想。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黄元御一气周流思想的理论,并在针刺临床中指导应用,发现其中的医理及规律。方法:通过研究古代文献并对黄元御一气周流思想进行理论分析,参以临床应用,在实践中体会,证明其有效性及科学性,逐步形成诊断治疗体系。结论:黄元御的一气周流思想能有效指导针刺治疗,体系完整,从辨证选穴到疗效评价均能发挥良好的指导作用,同时其医理明确,思维过程清晰,易于学习,有利于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曾鉴源 《环球中医药》2009,2(5):377-378
黄元御,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壤子,清代山东昌邑县人,因医术高超而曾获乾隆御赐"妙悟岐黄"匾额。黄氏多用泻水补火,抑阴扶阳,运转中气的方法来治疗疾病,且多有良效。而对黄疸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上,黄氏均有其独到的见解,现将其治疗关于治疗黄疸病的学术特色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