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内经》在论述六气病机中,遗失秋燥致病。后世医家多不明燥邪致病,每遇燥邪致病,多用辛香温燥之药,如乌药、香附、半夏、厚朴等,以燥治燥加重病情。喻昌言“他凡秋伤于燥,皆为秋伤于湿,历代诸贤,随文作解,弗察其讹”(《医门法律·秋燥论》)。直至金元时期刘河间发现燥邪致病:“诸涩枯涸,干劲皴裂,皆属于燥”(《素问·玄机原病式》),才将六气病机补充完整。但刘河问只是给出燥邪致病病机,未给治法及方药。明末医家喻昌将燥邪致病病机完善并第一次提出治燥专用方药。至此,秋燥致病才被后世医家重视。如清代医家吴瑭创出桑杏汤、杏苏散、桑菊饮等治燥名方。  相似文献   

2.
浅议燥邪的发病季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旭红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804-1804
燥邪,为六淫之一,是重要的外感致病因素,早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燥胜则干”的论述,虽《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独遗燥气,但经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诸涩枯涸,干劲皴竭,皆属于燥”,而成为六气一类。关于燥邪的发病季节,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种:1以秋季为主喻昌鉴于《内经》无伤燥一门,古方绝无治燥之剂,乃根据临床实际,将“秋伤于湿”改为“秋伤于燥”,自其提出“大意谓春伤于风,夏伤于暑,长夏伤于湿,秋伤于燥,冬伤于寒”(《医门法律·伤燥门·秋燥论》)之说,厥后递沿其言,医者多以为燥病生于秋,燥邪致…  相似文献   

3.
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著《医门法律》,首创秋燥病名,专论燥邪为病。他指出《内经》所述"秋伤于湿"当为"秋伤于燥",并对秋燥之辨治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创立名方清燥救肺汤,为后世所传用。  相似文献   

4.
燥证,是一类以津液减少、甚至枯涸为主要病机,以干燥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1].关于燥的论述,历代医家医著多有阐发,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燥邪为病的病变特点是"燥胜则干";<素问·五常政大论·王注>从地势方域的角度提出"地高处则燥,下处则湿";金·刘完素从燥邪致病的病机角度指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而明·喻昌则提出"火热胜则金衰,则风炽,风能胜湿,热能耗液,转令阳实阴虚,故风火热之气,胜于水土而为燥".  相似文献   

5.
<内经>在论述六气病机中,遗失秋燥致病.后世医家多不明燥邪致病,每遇燥邪致病,多用辛香温燥之药,如乌药、香附、半夏、厚朴等,以燥治燥加重病情.喻昌言"他凡秋伤于燥,皆为秋伤于湿,历代诸贤,随文作解,弗察其讹"(<医门法律·秋燥论>).直至金元时期刘河间发现燥邪致病:"诸涩枯涸,干劲皴裂,皆属于燥"(<素问·玄机原病式>),才将六气病机补充完整.但刘河间只是给出燥邪致病病机,未给治法及方药.明末医家喻昌将燥邪致病病机完善并第一次提出治燥专用方药.至此,秋燥致病才被后世医家重视.如清代医家吴瑭创出桑杏汤、杏苏散、桑菊饮等治燥名方.  相似文献   

6.
燥乃秋季之主气,为临床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大凡由外界直接侵犯人体而发病者每称“外燥”,而因体内阴津亏乏所形成的则通常谓为“内燥”(注:笔者以为“内燥”当指“内燥证”,不当属病因学范畴,此将另撰文商讨)。然就其阴阳属性言之,是属阴寒之邪还是属于阳热之邪? 综观隋唐以前之经典名著,诸如《内经》、《难经》、《伤寒论》、《诸病源候论》、《千金方》等,对此皆无明确之记载,宋元医家亦未见有此等方面的论述。直至明末,江西名医喻嘉言氏在阐释《内经》六淫病机时,发现《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独遗燥气”,并对《生气通天论》“秋伤  相似文献   

7.
《内经》载"燥邪"有"淫"、"迫"之分,其"淫"者方为燥淫证之病因。此文分析《素问·天元纪大论》等相关篇章中燥邪淫胜所致病证之证候、病机、治则治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据《内经》"病起于阴阳"之论,指出《内经》所论之燥淫证出于病因辨证,为感受燥淫之邪而病起于阳者,其证病位在表在里、在脏在腑,证候表现繁杂多样,病机复杂多变且不止于"燥甚则干"一隅,当属"广义燥证";今内燥证和外燥证当属"狭义燥证"。前者出于病性辨证,以阴津失于濡润为要;后者虽亦出于病因辨证,但却囿于季节性燥邪所致之燥淫表证。西北燥证是感受燥邪为主病的复合型方域性中医证候,属广义燥证,故以病因辨证为本是开展西北燥证相关研究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燥邪致病理论是中医病因学中的重要内容。早在《内经》就有关于"燥"的论述,其后通过历代医家对燥邪致病的理论又有发挥。燥邪性质早有阴阳之辨,又宜结合现代病因辨析燥证。燥性干涸,多损津液,易伤于肺,为病多端。临床诊治要深入理解燥邪性质及致病特点,辨析内燥外燥之别,审因论治,调节水液输布,结合脏腑、经络,把握临床治燥之法。针对临床疑难杂症,明辨病机从燥论治有助于提高多种燥邪相关疾病的中医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喻昌字嘉言,江西南昌人,撰著《尚论篇》、《医门法律》及《寓意草》,是明末清初很有影响的医家.他创见颇多,尤以议"燥"气为病,为后世医家所推崇.《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只赅言六气为病,未及燥气为患.金元刘河间首创"六气皆从火化",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论点,补充了《内经》所未备.喻氏发挥河间之说,另立"伤燥"一门,倡言"诸气膹郁"、"诸痿喘呕",皆属肺燥,突出秋燥致病的理论.指出:《内经》病机十九条,独遗燥气.凡秋伤于燥,后世多误传作秋伤于湿,形成历史性的疑误.纠正其大意,当作春伤于风,夏伤于暑,长夏伤于湿,秋伤于燥,冬伤于寒,六气配四时之旨,与五运不相乖戾.  相似文献   

10.
燥证琐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燥证 ,是一类以津液减少、甚至枯涸为主要病理机制 ,以干燥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将燥邪为病的特点概括为“燥胜则干” ;《素问·至真要大论》则提出“燥者濡之”的治疗原则。另外 ,对津液的生成敷布、五脏与五液的关系、肾在津液代谢中的作用等 ,《内经·素问》都有重要的阐述。但总体来看 ,《内经》对燥邪为病的论述似较简略 ,不尽详明处亦或有之。如病机十九条惟燥阙如 ,以至后人不免有“六气之中 ,惟燥气难明”的感慨。清代温病学派对燥邪为病多有阐发 ,很大程度上发展了《内经》的燥证理论 ,对燥邪的性质和致…  相似文献   

11.
燥邪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燥邪辨治张孝礼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致病因素中,前人对燥邪致病的辩证论治,论述不够周详。《内经》病机十九条中无燥因所致之病、其他篇章中有”少秋感干燥”.“秋伤于燥.上道而咳发为痿厥”之说.但对燥证症侯群归纳不详。从现在气候上看地球气温有升高之趋势,而且较大...  相似文献   

12.
《医门法律》是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所著,首创秋燥病名,专论燥邪为病.他指出《内经》所述“秋伤于湿”当为“秋伤于燥”,并对内外之燥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指导季令养生.创立名方清燥救肺汤,为后世所传用.  相似文献   

13.
张明 《光明中医》2006,21(8):4-5
在中医学中,毒邪是一种致病广泛的因素,《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大风苛毒",《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可见,《内经》毒邪的概念是指有强烈致病作用,对人体毒害很深的邪气,是有别于六淫的特殊病因,它与外感,内伤的发病均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恶性肿瘤(癌症)的发病中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深入的探讨毒邪与肿瘤的关系,对今后指导肿瘤的治疗和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内经》认为疾病的产生和湿邪有密切的关系,现就《内经》湿邪致病特点相关论述探讨如下。1湿性重着及趋下性湿性重着,指湿邪致病具有"重"和"着"的特性,重即沉重或困重,着即固着不移。《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素问·气交变大论》云:"雨湿流行……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均说明湿邪致病往往表现为头、身体及四肢等全身多部位以沉重或困重为特点。同时病变部位固定不移,  相似文献   

15.
苦寒论究     
<正>《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历代医家从《内经》出发,言苦能泄能燥。病有阴阳,药有寒热,苦味之药能泄能燥,可用于湿证。是故苦温之药,如苍术,多用于寒湿证;苦寒之药,如黄连,多用于湿热证。这是历代医家所公认的。  相似文献   

16.
<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有"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之说,即燥在地域上主西方,且燥邪易伤肺,肺为娇脏,外合皮毛,燥为秋之主气,易伤津液,在肌肤和脏腑上均可体现出津液缺乏的症状,如口鼻干燥、皮肤干燥皱裂等。燥为六淫之邪之一,为秋之主气,五行属金,《素问·气交变大论》称"岁金太过,燥气流行……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秋主收敛,其气清素,呈现一派肃杀之象,气候干燥,燥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燥邪[1]。燥的特点早在《素问·阴  相似文献   

17.
刘完素燥论阐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繁洁 《中医杂志》2004,45(10):723-725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专注于外感热病的研究,对于外感病邪之一的燥邪及其所致病证亦有精深的论述和详尽的阐发.他不仅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五气皆备,独燥缺如的情况下,补充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病机,而且对燥病的病因、病证及其类型、治疗用药等诸多方面很有见地,蹊径独辟.特别是在《素问》"燥者濡之"、"燥者润之"的治疗思想指导下, 扩大了燥病的致病范围和治疗途径, 形成了证治一体, 从多途径、多角度探讨燥邪及它邪相兼为病的辨治体系, 为当今临床治疗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8.
《内经》中多次提到"秋伤于湿",对此后世医家一直存有争议,大体分为秋伤于燥而不伤于湿、秋伤于湿而不伤于燥、秋分前伤湿而秋分后伤燥。在总结分析医家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秋伤于湿"为六气致病的特殊规律,燥与湿同源,湿郁亦可化燥,因此诊察疾病要知常达变,不可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19.
正"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类似的句式在《内经》凡三见,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灵枢·论疾诊尺》"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按六气与季节配属理论,春、夏、冬三季都是主令之气伤人,独秋季非本季之旺气——燥气伤人,反而强调"秋伤于湿",  相似文献   

20.
秋燥系好发于秋季的一种外感热病。本病由燥热病邪致病,初发即具肺卫津干气燥之特点,临证可见咽干、鼻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一派燥象。本病病情轻,传变少,病程短,易于痊愈,属于新感温热类疾病。一、秋燥源流关于燥证的记载始见于《内经》,《素向·阴阳应象大论》云:“燥盛则干”,指出了燥气之特点;《素向·至真要大论》云:“燥者濡之”,进一步指出了治疗大法,但其时并无“秋伤于燥”之说。金元时期,对燥邪致病的理论与施治已有发展。如金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依据燥证特点补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病机概括,李东垣并创立了治燥诸方,如导气除燥汤、润肠丸等。但此时诸家所论之燥为热胜则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