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络病理论已形成完整的学术体系,目前指导儿科疾病的论述较少,对具体疾病从"络病"层面的发病机制、发展规律、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的认识欠清晰。本文以各家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共识"为前提,通过阐述肺络病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关系,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将络病理论运用到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阐明病因病机,指导辨证论治,把握"治未病"方向。病机主要包括络气郁滞、络脉绌急、络息成积、络虚不荣等;治疗分急性期、慢性持续期、缓解期,灵活应用"辛通""虫类""藤类""化痰""通补"药;"治未病"以预防"络息成积"为核心。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临床特点。本文就透法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发时宜宣透外风、剔络透邪,缓时无证可循,当以剔络透邪为主,哮喘反复发作,肺络空虚,则应重视伏正透邪,以期为哮喘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山东中医杂志》2019,(11):1006-1009
络病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不断总结阐发,提出"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的观点。笔者受此启发,通过文献回顾,总结支气管哮喘的病机,认为其存在"肺络绌急-肺络瘀滞-络毒蕴结"的阶段性变化,其中肺络绌急是发病基础,肺络瘀滞是病情加重的关键,络毒蕴结是病情恶化的终末环节,各种致病因素均与肺相关,造成哮喘迁延难愈。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291-2293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李友林教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机本质在于肺脾两虚,邪伏肺络,肺气失宣,故而治疗上采用"温润辛金培本"、祛风宣肺,联合"温润辛金培本"系列外治疗法,取得较好疗效。文章阐述了运用该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基础,并附医案两则加以说明,以期对临床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为医患所苦。武蕾教授基于“邪伏肺络”理论认为,哮喘的根本原因为正气不足、肺络阳虚;病机关键为邪伏肺络、肺络不通;哮喘的夙根为伏风、伏寒、伏痰。在临床治疗中,谨守病机,以温补肺阳扶正气,祛除伏邪断夙根,通畅肺络调气机,并配合中医外治疗法,临床疗效满意。该文主要总结武蕾教授运用“邪伏肺络”理论论治哮喘经验,为论治哮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疏风通络方治疗支气管哮喘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彬  刘贵颖 《河南中医》2012,32(5):644-644
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是痰瘀阻络,其致病有风邪致病的特点,治当搜剔肺络之痰瘀,使肺络通畅,恢复肺之宣降功能.笔者应用疏风通络方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收良效.  相似文献   

7.
小儿肺常不足,易受外邪侵袭,经鼻袭肺,邪循肺络而入里.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关键病机为络脉绌急,肺络阻滞,以通为用是治疗此病的大法,目的是达到络脉畅通、通达.初期以风邪袭肺表证为主,为疾病初期阶段,治以疏风解表、宣肺畅络;急性发作期以邪盛为主,络脉绌急,肺络阻滞,治以肃肺降浊,解痉通络;疾病后期表现为余邪留络、肺络不合之象,故予以清逐余邪,调和肺络.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以畅络、通络、和络之法,从络病学之肺络角度探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防治规律.  相似文献   

8.
闫永彬  丁樱 《中医杂志》2011,52(10):889-890
基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证经验,以中医的认知模式,论证了"伏风暗瘀阻络"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核心病机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疏风止咳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樊长征  苗青 《天津中医药》2010,27(5):392-393
探讨了疏风止咳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基本原理,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咳嗽为主要症状,主要病因病机为风邪犯肺,邪阻肺络,肺失宣肃、肺管不利、气道挛急,其病机既有肺气上逆之咳嗽的特点,又有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的特征,其治疗应运用疏风止咳法以宣肃肺气、通利肺络、使邪外达、气道复安,提出了疏风止咳法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治则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予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3%,优于对照组的84.09%(P0.01);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ACT评分及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络拔罐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络风内动学说是在久病入络的基础上对于络脉病变的进一步阐释和发挥,较多的关注到络脉病变的动态变化,对于迁延反复、阵发加重的疾病具有重要的探讨意义。基于哮喘的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本文探讨络中风动在哮喘的发作与治疗中的意义,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寻求新的治疗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心血管疾病是脉络学说的重要研究内容,该学说以"脉"为独立的实体脏器为出发点,认为脉具有自身的结构、功能与代谢特征及特异发病规律,该学说从脉的独立特异性出发,对多系统血管相关疾病提出了新的治疗思路。针对脉络病变自身发病规律研制的通心络胶囊,既能够单独治疗相关心血管疾病,又能够在与现代医药联合治疗中体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在心血管疾病的多个阶段(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发挥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呈现出系统干预心血管疾病的效应,为有效遏制心血管事件链的递进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缪刺法是左右交叉的取穴法之一,可用于治疗久治乏效的疑难病症,介绍缪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肩关节周围炎、疝气、鼻衄的临床验案。  相似文献   

14.
探讨王鹏教授从络病理论论治支气管哮喘经验。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络阳亏虚、邪气凝窠,肺络郁滞、绌急气逆;治疗当疏补通络、平挛降逆,以辛药为基,伍用虫类药。  相似文献   

15.
中医络病学在近30年间进行了大量的文献和临床研究,取得较大的发展。"络脉—血管系统病"概念的提出引发了对中医络脉络病与现代医学心血管病关系的深入研究,大致形成共识,中医络脉类似于西医血管,西医心血管病可以利用中医络病病机加以分析、辨证及治疗。现就络病学说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肺络病为络病学分支,作为新中医理论,为了使肺络病学更好地传播交流,故需对肺络病名词术语进行规范化研究。文章总结分析了肺络病术语规范化研究的意义与发展现状;总结归纳出肺络病治疗术语规范化研究方法,包括名词的规范与名词审定两部分,从资料来源、词条选取、规范定名、名词释义、术语简释5个方面阐述了名词规范的方法;并从专家问卷、临床反馈、会议讨论3个方面分析了名词审定的方法,为肺络病名词术语的进一步规范化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络系统与络病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络系统是经络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络系统的组成主要有十五大络、阴络、阳络、缠络、孙络和浮络等。它是运行人体气血、沟通脏腑肢节、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基本功能单位。络病理论认为络病是由各种因素而导致络脉痹阻、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的一类病变。深入研究络系统和络病理论对于我们继承和发展中医传统理论 ,并对其中的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辨证论治等理论都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对于运用现代医学对传统中医进行微观研究 ,提出相应的假说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经病、络病的异同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伯  肖延龄  赵春玲 《中国针灸》2004,24(4):269-271
目的:阐明经病与络病证治异同,为临床治疗二者病变提供理论根据.方法:采用文献整理的方法,从经与络在生理和病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异同,对经病与络病进行区分.结果:经与络是两个概念,经病与络病虽有共同之处,但二者又各有其特点,互相不能包含.结论:经病与络病是两个不同的病变范畴.  相似文献   

19.
从络论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和演变规律 ,认为糖尿病诸多慢性并发症皆系久病入络所致 ,属中医学“络病”范畴。结合古今理论 ,提出从络论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要点 ,如 :注重调理其原发病 ;重视补虚 ,以补为通 ;通络化瘀 ,调和气血 ;补虚药与通络药配合使用 ;注重应用虫类药和辛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