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高热”是温病的主要症状,同时也是各种温病必有的表现。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神昏”与“高热”几乎是因果关系。无论温邪在卫在气,或入营入血,只要“邪入心包”、“热陷心营”,就会出现“热多昏狂”、“神昏谵语”、“痉厥神昏”或“神昏气竭”。“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甚。”因此,“高热”是温病中邪正相争的结果,而“神昏”又是温病中的一个危急“信息”。若临床辨“症”不清,治疗不当,轻则失误病机,重则危及生命。现对温病中“高热”和“神昏”的辫“症”施治,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中暑”在祖国医学中属“暑温”范畴。它是夏季感受暑温病邪所发生的外感热病。对暑温病的发病原因,祖国医学认为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暑热或暑湿秽浊之邪乘虚侵袭所致。因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汗出过多,中暑患者极易出现“气伤津耗”的征象,致使正气不足无以抗邪;或日受暑气之邪,  相似文献   

3.
安宫牛黄丸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宫牛黄丸现代研究进展张静,战洁关键词安宫牛黄丸,临床研究,进展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药物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它源于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例》,是中医治疗高热症的“温病三宝”之一。现代医学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性意识障碍、高热、原发性肝癌、肝昏迷...  相似文献   

4.
马健 《浙江中医杂志》1997,32(6):267-268
古代医家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对温病病因的认识,经历了艰苦而漫长的探索,从(黄帝内经》至张仲景的(伤寒论)对温病的病因都作了探索,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后世巢元方、孙思邈刘河间等医家对温病的病因说进一步进行了发展,但总体仍在“六淫’”病因的范畴中变化,至明代吴又可的“戾气”病原说的提出,扩大了温病病因学。清代温病学大成,但有关病因学方面的研究则无大的进展。归纳历代的病因学说,相继出现了如下几种,即“六气”过则为灾、伏寒化温、“伏阳”致温、非时之气、戾气、外感六淫等学说。但从临床运用来看,仍以风热、暑…  相似文献   

5.
历代医家提出了湿温病禁汗、禁下、禁润之湿温治法“三禁”。然而,这是相对的,临床上必须灵活掌握。笔者认为,“三禁”主要是指湿温早期湿未化热而言。如湿热完全化燥化火,治疗则与温热类温病相同,万不可拘泥于“三禁”,被“三禁”的戒律所束缚。笔者临床上对湿温病的治疗有所探讨,本文阐明了笔者对湿温病治法“三禁”的认识,并列举了笔者在临床上对湿温病应用汗法、下法、润法而取得成功的经验,说明湿温病是可汗、可下、可润的。  相似文献   

6.
杨晓宇 《国医论坛》1994,9(5):43-45
“存津液”对温病的治疗及其预后是极为重要的。在温病发展过程中,最容易出现伤津耗液的病理变化;同时,扶除温热之邪又必须借助于充足的阴津方可制胜.近年来,在温病“存律液”的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现综述如下。1湿病与明津传统的观点认为,温病的临床特点,是以发热为主,易化燥伤阴,若不注意保存津液,则不仅传变迅速,且易逆传心包,所以吴锡玻特别强调:“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张氏[门指出,“冬不藏精”是湿病发生的基础,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精气亏损的程度与发病证型的浅深、轻重也有…  相似文献   

7.
快速准确的温病诊断,是有效防治温病的前提,本文从临床实际需要出发,探讨了温病识病辨证的基本思路及诊断格式。其中,关于温病的诊断步骤是:看季节、抓初证,结合变证,寻找特症。温病证的确定步骤是:首按“四分”立证,再按“三焦”明证,结合病因确证。  相似文献   

8.
温病“微观血瘀”证治刍议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提出了温病“微观血瘀”的概念。认为温病血瘀,既可表现为宏观血瘀征象,也有微观指标的异常变化,后者相对于前者而存在。并进一步讨论了温病“微观血瘀”的形成机制和诊断意义。在治疗上强调采用“超前”、“截断”措施,早用化瘀之法。  相似文献   

9.
“逆传心包”是清代温病大师叶天士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并总结了历代医家对温病发展的认识,而提出的温病常见传变形式之一。究竟何谓“逆传心包”,众说不一。笔者通过对温病原著的学习,并参考诸家之说,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传变是指邪气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病邪的传变,必然反映在征候的变化上,故传变是疾病的发展演变过程。逆传是湿病过程中的传变形式之一,是指肺卫之邪不解,又出现神昏话语、舌春肢厥等温邪内陷心包的症状。由于病情急剧恶化,且有意识障碍(即神志的改变),病势重睑,故称为“逆传心包”。也就是叶无土所说的“温…  相似文献   

10.
寒温对比是《温热论》的写作亮点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彰显温病。本文以《温热论》第一条为例,以剖析伤寒、温病有关基本概念的区别为切入点,按条中内容的顺序,明晰并强调了该条中所包括的4个温病重要概念的深刻含义。“温邪”是温病总病因的称谓,以与伤寒的病因即寒邪相区别。“上受”是温邪侵袭人体的途径,而寒邪侵袭人体的途径则可称为“下受”。“逆传”特指温病中手太阴肺传至手厥阴心包的病变,是与伤寒中足太阳膀胱传至足阳明胃的病变相比较而言的,故“逆传”与顺传是基于温病与伤寒这两大类外感热病的特有传变特点的比较而言的,不能仅仅限于在温病范围内进行解释。“营卫气血”绝对不能等同于“卫气营血”,前者主要侧重于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而后者则代表温病发生发展的四个阶段、四大证候群和治则方药,侧重于病理,故人体的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是相同的,但患温病和伤寒后的病机转归及治疗是不同的。本文尊重原著,探幽析微,还原了《温热论》这一经典原著第一条的原旨本意,厘正了某些业内人士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1.
总结吴鞠通辛凉保津养阴法、甘寒增液养阴法、咸寒复脉养阴法治疗温病的学术思想,举例介绍其温病养阴三法的临床应用心得。  相似文献   

12.
黄疸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对于此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临床疗效。文章通过对黄疸型肝炎病因、病机的分析以及解析温病学经典著作中有关黄疸的论述,探讨以温病学理论在伤寒杂病治疗中指导意义,为临床治疗黄疸型肝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湿热类温病理论的临床运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分析了湿热类温病理论在治疗伤寒、副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急性泌尿道感染、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胃炎等疾病中的指导性作用,提示湿热类温病理论在临床感染性疾病和内科各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发热与汗出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中医问诊的重要内容。张景岳《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把这两大症状放在病史采集的首要地位。在临床中,将因感受温热邪气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的急性外感热病称之为温病。发热几乎贯穿于温病的整个过程。外感温热病又以其病程中汗液变化之著而有“汗病”之称。辨别汗出的异常,对于了解温病病邪的深浅、病情的轻重以及机体正气津液的盛衰有极为重要的参考意义。由此看出,发热与汗出两大症状对于温病的诊断尤为重要。历代医家关于温病发热与汗出的机理研究颇多,涉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却较少。探讨二者的关系对于把握温病病邪的性质及机体阴阳盛衰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发热与汗出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的关系展开讨论分析,有助于更深刻地研究温病在发生、发展中的机制与规律,更好的利用温病学理论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5.
何廉臣为"绍派伤寒"继承和发扬者。传承寒温融合,发展伤寒学说。探究医理,悟出医方,方方切实可用。增订通俗伤寒论,别开生面;吸纳新知,厚古而不薄今。以六经三焦辨证而得法,法法新颖。  相似文献   

16.
明清"小冰河时期"气候剧变,天灾不断,朝代更迭,战端纷纭,大疫流行,为温病学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经历了两千多年缓慢摸索的温病学被时势迅猛地推上了历史舞台,成功地摆脱了伤寒学的"束缚",形成了独成一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陈士铎伤寒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氏认为伤寒诊病,应首辨阴阳。伤寒发病时不但依据脉诊,而且要重视以外感病的证候来辨阴阳。同时阴阳与气血关系密切,应根据病人的症状,明察寒热、虚实的真假,去伪存真,辨别阴阳,切不可阴阳颠倒,从而导致失治误治。他在张仲景研究伤寒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更明确地提出了顺经传、过经传、隔经传、两感传的治法和方药。  相似文献   

18.
“粘”是蒙医温病学中的重要病症 ,但迄今为止 ,对于“粘”有着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笔者从概念、种类、特性、病因及症状等方面对“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温病学说与新生传染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病学说是明清时代形成的研究外感热病的理论,可运用于现代医学的多种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中。进入本世纪后,随着医学和卫生学的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明显下降,有的甚至已绝迹,但近20a来,传染病有不断新生趋势,经确认的新生传染病已达29种。面对众多新生传染病,运用温病理论进行探讨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其理论优势体现在:温病病名与传染性、感染性疾病对应;渐病学说对传染病病因治疗的优势;温病学说对传染病的辨证优势;温病学说对传染病治疗的优势。故运用温病理论将为新生传染病提供新的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张军  王华楠  向红 《河南中医》2005,25(12):10-11
执小儿为“纯阳之体,所患热病最多”而滥用辛凉解表和清热解毒于儿科临床,是目前中医儿科界存在的普遍现象.本文从六经辨证的角度,分析了小儿太阳伤寒表证脉、证并治特点,提出小儿太阳伤寒表实证(外感风寒表证)当及时使用辛温解表法之麻黄汤、葛根汤类,以获“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