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通过查阅近年有关文献,简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目前的治疗现状、推拿治疗、运动疗法及推拿结合运动疗法,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以探讨KOA近年来推拿手法结合运动疗法的治疗概况,结果发现推拿手法结合运动疗法在治疗KOA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常见于中老年的慢性骨关节炎,以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功能障碍为主,影响患者身体健康,降低生存质量。运动疗法能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存在问题:缺乏对个体化运动疗法治疗KOA的研究,KOA发病机制不明,了解KOA发病机制和运动疗法作用机制,才能将运动疗法更好应用于KOA患者。  相似文献   

3.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关节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在针对KOA的众多非手术疗法中,运动疗法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目前临床应用和研究较多的运动疗法包括肌力训练、有氧训练、神经肌肉训练及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全身振动训练,其治疗作用包括缓解膝关节疼痛、增强下肢肌力和稳定性、改善膝关节功能。目前的研究已从分子生物学和生理学层面对运动疗法治疗KOA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但对于各种运动疗法治疗KOA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在临床应用时的强度、时间、频率等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目前KOA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学界普遍认为KOA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膝关节生物力学改变对KOA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以运动学、生物力学为基础的运动疗法逐渐成为KOA的重要治疗手段,但运动疗法种类繁多,缺乏系统的分类与总结。在KOA疗效评价方面,生物力学评价指标与方法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但目前仍缺少基于生物力学的系统、可量化的疗效评价体系。本文从KOA的生物力学机制、运动疗法、生物力学评价指标、生物力学评价方法4个方面,对基于生物力学的KOA运动疗法与疗效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病,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等非手术疗法,效果不一。随着下肢生物力学研究的发展,生物力学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模式开始逐渐被临床重视,其治疗KOA的方式主要包括佩戴膝关节矫形器、使用力学矫形鞋垫及运动疗法等,其中运动疗法治疗KOA的疗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而佩戴膝关节矫形器及使用力学矫形鞋垫治疗KOA的疗效目前尚未被证实。本文从KOA的生物力学特征、KOA的生物力学检测方法及KOA的生物力学治疗方式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保健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药物治疗(塞来昔布胶囊口服,20mg,qd)、物理治疗(超短波疗法、电脑中频疗法)、推拿治疗等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运动疗法保健操(等长、等张、闭链运动等)训练,采用膝关节Lequesne评分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治疗后,治疗Lequesne评分、VAS评分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运动疗法保健操能有效提高KOA患者的恢复水平,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肌肉力学及软骨细胞层面探讨推拿对膝骨关节炎(KOA)治疗的研究认为:推拿可以使动态力学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产生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基因表达,可改善其股四头肌力学性能及骨质密度,有助于膝关节功能活动的恢复和提升,从而达到改善KOA症状和功能目的,从肌肉力学及软骨细胞层面进一步研究对推拿治疗KOA的机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膝骨关节炎(KOA)是骨关节炎(OA)中发病率最高、临床最常见的类型之一。KOA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轻或者消除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针对KOA的治疗方法众多,针刀疗法是其中常用的非手术疗法之一。近年来已出现了较多针对该疗法治疗KOA作用机制、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从目前的这些研究来看,针刀疗法治疗KOA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无论是单纯使用还是联合其他疗法使用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由于缺乏较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针刀疗法治疗KOA的价值尚未被完全认可。  相似文献   

9.
赵莉  詹强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4):115-116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KOA)近年来推拿手法的治疗概况。方法:查阅近年有关文献,简述KOA发病机制、推拿手法作用机理、及单纯运用推拿手法治疗、推拿与中药、针灸、针刀、自身康复等结合的综合疗法。并对每一种治疗作了简要的分析。结果与结论:传统医学推拿手法在治疗KOA中显示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推拿手法治疗KOA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近5年来推拿治疗KOA的文献,对推拿手法治疗KOA的系统评价证据进行综述,以了解推拿手法治疗KOA的最新进展,为治疗KOA的方案选择提供新思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肌骨超声(MSUS)技术观察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结筋病灶点的影像学特征。方法:纳入100例KOA患者与100名健康受试者。按足阳明、足少阳、足太阳、足三阴经筋顺序对KOA患者进行触诊,结合MSUS检查记录患者膝部结筋病灶点及其出现频次。选择出现频次最高的5个结筋病灶点及健康受试者相应部位筋结点作为观察部位,比较其在膝关节伸直位和屈曲位时韧带、肌腱软组织厚度。结果:KOA患者出现频次最高的5个结筋病灶点分别是髌内下、胫骨内髁、髌下、足三里次、鹤顶次,其膝关节伸直位及屈曲位时韧带、肌腱的厚度均较健康受试者相应部位筋结点增厚(P<0.05)。结论:KOA患者膝关节结筋病灶点呈现显著增厚的肌骨超声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髋-膝-踝共轭理论是将髋、膝、踝作为整体考虑的诊断与治疗理念,其在膝骨关节炎(KOA)的诊治中具有优势。文章从结构解剖、功能解剖和传统中医理论角度分析了髋、膝、踝共轭的理论基础;整合了基于此理论下手法及功法治疗KOA的手法技术,提出髋-膝-踝共轭理论指导下的推拿手法和功法的治疗步骤为:髋、膝、踝相关功能肌群的松解与激活;髋、膝、踝相关经络点穴;以恢复关节活动度的关节正骨手法;以恢复功能的髋、膝、踝联动的功法训练。最终为整体观念下KOA的推拿治疗提供新理论、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疼痛是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求诊的主要原因。针刺治疗膝关节疼痛历史悠久,安全有效,但机理不完全明确。目前研究发现,膝关节局部因素和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的改变共同参与了膝关节疼痛的形成。本文从膝关节局部和中枢神经传导通路两方面探讨KOA患者膝关节疼痛和针刺治疗的机理,并对针刺治疗KOA膝关节疼痛的相关研究的开展进行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膝关节功能康复保健操对恢复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的推拿手法比较,旨在优化膝骨性关节炎功能恢复期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膝关节功能康复保健操)和对照组(推拿手法)各30例,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进行膝关节运动功能评估比较,观察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改善膝关节肿胀、活动度、减轻关节疼痛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膝关节功能康复保健操对改善膝部骨性关节炎生活质量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膝痹宁对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大鼠滑膜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空白组、KOA组、膝痹宁组;KOA组、膝痹宁组造模。分别在膝痹宁灌胃治疗的第1、14、28、42、56天测量各组大鼠的膝关节横径;第56天处死大鼠提取滑膜组织,解剖学观察滑膜组织形态;天狼星红染色评估滑膜组织胶原沉积情况;WB和PCR检测纤维化标记物生长转化因子-β(TGF-β)、Ⅰ型胶原α1链(COL1α1)、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膝痹宁用药14天,28天时,膝关节横径变化并不显著,但膝痹宁用药42天,56天时,膝关节横径则较KOA模型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56天后对大鼠进行膝关节解剖学观察,KOA大鼠滑膜组织较正常大鼠有一定程度的增厚、充血、欠规则;而上述表现在膝痹宁大鼠有所减轻;天狼星红染色显示膝痹宁用药大鼠滑膜组织胶原沉积较少;纤维化标记指标物TGF-β、COL1α1、TIMP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在膝痹宁组均较KOA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痹宁对能有效减轻KOA滑膜纤维化,以“温经活血”立法的中药复方对组织纤维化具有良性干预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骨刺膏配合玻璃酸钠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6例,2组均采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2 mL/次,1次/周,连续注射5次。观察组于注射3天后,以骨刺膏外敷膝关节,每3天换1贴。治疗5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优良率观察组为78.26%,对照组为6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活动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刺膏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能明显改善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关节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肾亏虚,血脉不利证膝骨关节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给予塞来昔布治疗;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关节康治疗。疗程36周。结果:2组疼痛计分、功能计分治疗4、12、36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6周时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总计分治疗4、12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2、36周时2组治疗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短期内可以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关节康对骨性关节炎患者短期内疗效并不突出,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患者可出现疗效上升的趋势;通过补肾活血中药配合塞来昔布取长补短,在临床中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针刺和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差异和对膝关节局部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Superficial Microcirculatory Blood Perfusion,SMBP)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遵循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KOA患者被随机分配至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针刺膝关节邻近两个阿是穴(若无阿是穴,则选取内、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诸穴,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药物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2周。分别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变情况;同时以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对患者膝关节邻近5个感兴趣区域(Regions of Interest,ROIs)治疗前后的SMBP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①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KOA患者WOMAC量表总积分及各子表积分和VAS评分治疗后均显著降低,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针刺与口服塞来昔布对KOA患者WOMAC量表总积分及各子表积分和VAS评分的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KOA患者的膝关节局部浅表血流灌注量:①组内比较结果显示:针刺和口服塞来昔布均能增加KOA患者膝关节局部ROI2、ROI4、ROI5的SMBP(P<0.05);针刺能显著增加膝关节局部ROI3的SMBP(P<0.01);ROI1、ROI3的SMBP塞来昔布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结果显示:KOA患者膝关节局部ROI1、ROI2、ROI3、ROI4、ROI5的SMBP针刺和口服塞来昔布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KOA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同时能增加KOA患者膝关节局部SMBP,且临床疗效不亚于一线用药塞来昔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蠲痹汤(JBT)对膝骨关节炎(KOA)小鼠模型淋巴管回流功能及关节病理退变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C57BL小鼠随机分成JBT,莫比可(MOBIC)与PBS组。小鼠右膝接受内侧半月板失稳(Destabilization of medial meniscus,DMM)手术以诱导KOA模型,左膝作为假手术对照。使用近红外光谱检测系统评估关节淋巴管回流情况;ABHO染色评估关节软骨的面积及OARSI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膝关节II型胶原含量及软骨细胞退变指标蛋白聚糖降解产物(Nitege)的积累。结果 与PBS、Mobic组比较,JBT组小鼠膝关节的ICG清除率在术后4周和8周明显增强,OARSI评分较低;JBT组关节软骨中Nitege的表达低于PBS组,但是II型胶原表达高于PBS组。结论 JBT可以促进早期KOA小鼠膝关节淋巴管回流功能,并且延缓KOA的病理进程。蠲痹汤是一种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药经典方剂,其疗效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关节淋巴回流功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高燕  王巧玲  刘波  成坤  贾松松  朱海京 《河北中医》2014,(12):1831-1833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局部阻滞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针刀组采用局部阻滞后针刀切割治疗,电针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电针治疗。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价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晨僵、疼痛、肿胀、步行能力评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晨僵、疼痛、步行能力、关节肿胀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针刀组较电针组改善更明显(P〈0.01)。针刀组有效率为91.7%,电针组有效率为69.4%,针刀组有效率明显优于电针组(P〈0.01)。结论针刀结合局部阻滞治疗KOA较电针疗法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