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19,36(9):833-838
通过分析和梳理古代文献和现代医家关于"浊"的论述,在明确"血浊"定义的基础上,就"血浊"的含义和病理机制进行阐述,将古代诸多文献中抽象化的"浊""血浊"等概念结合现代临床实践加以具体化、清晰化,为探求防治现代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浊毒略论     
赵伟 《四川中医》2010,(1):34-35
通过分析古今文献对浊毒的认识,结合解毒化浊药物的临床应用体会,论述浊毒与疾病的关系,认为浊毒与多种慢性难治性疾病密切相关,浊毒已成为多种慢性难治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对浊毒致病及防治浊毒致病的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试论五脏的化浊与泻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五藏别论》云:“所谡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山,故满而不能实,”《内经》的这一段文字,奠定了中医藏象理论对五脏功能的认识基础——五脏的生理是贮藏与化生精气。纵观自《内经》以降的历代医家著述,包括现代的各版《中基》教材,都无不是以此立论,来阐述五脏的生理特点,并以此作为五脏与六腑功能区别的理论根据。诚然,五脏的功能活动,对于生命物质基础气血津精的化生贮存有主要作用,但是,既然是生命物质,就应有新陈代谢的规律,即不仅要被化生贮存,而且还要输布运行,被机体所利用,最后,化法而排泻。五脏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浊病病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近代名医祝谌予教授的"气虚浊留","瘀血阻络,痰浊不化"科学理论,提出浊病病机为:脾气虚弱,运化失司,饮食精微不能正常转输布散滞留蓄积脉道而为浊.浊在脉道蓄积过量,由营养物质转变为有害的多余产物,而成为浊邪.浊邪导致的疾病而为血浊病.在浊邪的基础上,痰和瘀血进一步生成和演化,浊邪在脉道蓄积过多,不能及时有效地减少和...  相似文献   

5.
董志  王述文 《光明中医》2011,26(3):420-421
依据近代名医祝谌予教授的“气虚浊留”,“瘀血阻络,痰浊不化”科学理论,提出浊病病机为:脾气虚弱,运化失司,饮食精微不能正常转输布散,滞留蓄积脉道而为浊(糖浊、脂浊、蛋白浊、微量元素浊)。浊在脉道蓄积过量,由营养物质转变为有害的多余产物,而成为浊邪。浊邪导致的疾病而为浊病(血浊病)。在浊邪的基础上,痰和瘀血进一步生成和演化,浊邪在脉道蓄积过多,不能及时有效的减少和排除,浊邪则转化为浊毒,加之痰和瘀血的加重,浊毒与痰瘀聚集形成浊毒痰瘀混杂复合物。血为载体,浊毒痰瘀混杂复合物,可以随血液运行过程中不断的异位沉积于全身各组织器官,形成组织器官浊病。  相似文献   

6.
浊痹源流考     
浊的概念历代有所不同,大体萌芽于先秦,初步形成于汉及魏晋,于唐、宋、元、明、清内涵扩充,快速发展于近现代.力图梳理浊痹源流,尤其注重浊理论源流的梳理,以期为现今浊痹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浊毒论     
毛宇湘 《环球中医药》2012,5(7):520-522
毒邪致病理论,是中医学特有的、重要的病因病机理论之一,浊毒作为毒邪的一种,历代医家鲜见论述.浊毒既是一种致病因素,也是一种病理产物.浊毒之病理特性兼"浊"、"毒"两者之长,胶固难解,其致病更加广泛、凶险、怪异、繁杂、缠绵难愈、变证多端,甚至转为重症坏病,具有"易耗气伤血、入血入络;易阻碍气机、胶滞难解;易积成形、败坏脏腑"的特点.浊毒侵犯人体后蕴蒸缠结导致体内的"浊毒化"过程,形成浊毒证特有的临床症候.治疗浊毒是"化浊毒"的过程,要化浊解毒同时进行,给浊毒以出路,使浊毒尽快排出,以减少对机体的损害,同时截断浊毒的生成,断其浊毒生成之源,使机体尽快恢复健康.对浊毒的认识与研究,是新认识,新理论.本文提出了解决许多疑难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新途径,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浊邪”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浊邪的概念 浊,原意指水不清、浑浊.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浊有多种含意.如《内经》云:"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此处之浊乃指重浊之阴气."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乃指水谷精微中的稠厚部分.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投入的中医药事业费逐年增加,“九五”期间国家对中医药的科技投入为1.30亿元,“十五”增加到6.45亿元,“十一五”以来,我国在科技投入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开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中央和地方投入预计超过30亿元。这些变化,对于中医药的发展,的确是一个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浅议浊、毒与浊毒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天川  李佃贵 《新中医》2009,(12):102-103
近年来,不少医家认识到许多疾病,如胃肠病、糖尿病、脑病、肝胆病、肾病、前列腺疾病等均与“浊毒”有关。历代文献对“浊毒”有所记载,但多散见于各类文献的片断描述,对“浊毒”的系统论述并不多见,且缺乏较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对“浊毒”进行整理研究,可以丰富中医学理论和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1.
通过搜集整理与浊、浊邪相关的古今中医学文献,追溯浊邪理论的历史发展,总结其在不同时代的发展情况。以时代为划分标志,从浊与浊邪概念的出现,到分科论治浊病,专篇阐述浊邪为病的机理及病脉证治,到今人对于浊邪的实质研究及致病机理、临床运用发展,浅析浊邪理论的历史源流。  相似文献   

12.
高脂血症是指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的病症.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首要危险因素,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在AS基础上发生心脑疾病所引起的死亡率正在上升.高脂血症是常见病、多发病,它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改善血脂异常可防止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因此,降脂疗法对冠心病发病的一、二级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试论痰浊生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月香 《光明中医》2005,20(4):6-10
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对内风证的发病机理以及临床治疗内风证的组方用药规律等进行了探讨,证明了痰浊生风是内风证的重要病机之一,应尽快建立痰浊生风的新概念,以便于指导临床对内风证的预防、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4.
气虚浊留     
依据祝谌予的气虚浊留科学宝贵经验,提出脾气虚弱,健运失司,无力转输布散饮食精微(脾不散精),精微蓄积过多而为浊。气虚鼓动无力,而致血液瘀滞;脾气虚弱,无力运化水湿,湿聚而为痰。痰湿瘀血滞留脉道,阻碍饮食精微不能正常转输布散,致使饮食精微蓄积亦为浊。如是,健脾益气活血是降浊之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15.
论血浊与脑病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讨论血浊与脑病的关系以及清化血浊法在脑病防治中的意义。认为血浊作为一种全新的中医病理学概念,是脑病的病理枢纽,与脑病的发生、发展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清化血浊有助于宁脑安神、清脑醒神、化瘀通络、益脑填髓、调脏安脑,对脑本脏之病以及脏病及脑诸证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肾亏髓减、脑浊内生、毒损脑络,证属本虚标实。结合中医理论基础和现代基础研究,拟初步探讨血浊-脑浊-脑毒理论体系对AD预防和治疗的指导意义。血浊是AD发病前的病理状态,脑浊-脑毒的具体表现之一是Aβ过量沉积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A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对脑细胞和脑功能的损害即是毒损脑络的体现之一。脑络与西医中神经血管单元(NVU)的功能相似,脑络受损,亦能增加脑浊-脑毒的生产,临床治疗当以益肾祛毒为主。  相似文献   

17.
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是指静脉血浆空腹血糖〈7.0mmol/L(1260 mg/L),〉6.11 mmol(1202 mg/L),2 h血糖值≥7.8 mmol/L(1400 mg/L),〈11.1 mmol/L(2 000 mg/L)的状态。IGT阶段虽然糖代谢仅出现轻度异常,但已经存在着胰岛素的抵抗(IR)和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的损害,是可以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高危状态[1-2]。大多数长期糖耐量受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浊"的涵义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对中医学"浊邪致病"被泛化的趋势,梳理相关文献知识,明确中医学的"浊邪"实际上是一类具有胶结、黏滞、重浊、稠厚、浑秽特性的内生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具有特定的致病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于多种现代难治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是指静脉血浆空腹血糖<7.0mmol/L(1260 mg/L),>6.11 mmol(1202 mg/L),2 h血糖值≥7.8 mmol/L(1400 mg/L),<11.1 mmol/L(2 000 mg/L)的状态。IGT阶段虽然糖代谢仅出现轻度异常,但已经存在着胰岛素的抵抗(IR)和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的损害,是可以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高危状态[1-2]。大多数长期糖耐量受  相似文献   

20.
对浊、浊邪、浊病的概念做出介定,讨论浊邪、浊病与蛋白质、浊毒,痰瘀混杂形成实邪与器官纤维化蛋白质异位沉积之间的病理的联系,指出浊病与器官纤维化之间有着特异性联系,建议深入挖掘,系统整理中医学关于"浊"的认识和经验,使其概念明确,体系完整,疗效确切,以提高中医学"治末病"水平,并明确提出器官纤维化主要病机为"气虚浊留",治疗大法为"扶正排毒,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