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龙有清热定惊、活血祛瘀、通络平喘利尿等功效,用于治疗瘀证。蚓激酶是地龙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凝溶栓、抗纤维化、抗肿瘤、抗炎及抗氧化等作用。纳米负载蚓激酶颗粒作为可靶向溶栓可达到“精准化瘀”。本文从瘀出发,阐述蚓激酶在“有形之瘀”和“无形之瘀”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为蚓激酶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普恩复胶囊(蚓激酶胶囊)是从特种蚯蚓中提取的一种多酶复合物,具有抗栓、溶栓、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亢进作用的生物制剂。其副作用小,安全,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不仅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也应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现综述如下。1治疗心脑血...  相似文献   

3.
辜转荣  潘洁  程远方  王蓓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307-2308
随着基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各种新的生物技术的应用,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除抗感染、抗肿瘤作用以外的其他活性物质的报道日益增多,如酶制剂、免疫调节剂、受体拮抗剂和氧化剂等,在微生物药物研究之中溶栓药物是近年来的又一大亮点。当前血栓症[如急性心肌梗塞(AM I)、静脉血栓塞等]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世界血塞性疾病患者不少于1 500万人[1],又以老年人占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已跃居人类死因的首位,发展高效特异性溶栓药物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因此溶栓药物的研究开发也相当活跃。…  相似文献   

4.
蚓激酶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蚓激酶是从蚯蚓蛋白粗提物中分离出的多组具有纤溶酶活性的蛋白质。大量的动物实验、临床研究表明,蚓激酶纤溶活性强、稳定性好、药理作用广泛、副作用小,是较为理想的溶栓药物之一,但其利用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对蚓激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蚓激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蚓激酶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闫峻  汤立达 《中草药》2006,37(2):295-298
蚓激酶作为中药地龙(即蚯蚓)的主要抗凝、溶栓成分,经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证实具有良好的纤溶、抗凝、溶栓和改善血流变等药理作用,并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与同类药物比较,蚓激酶具有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疗效较显著、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国内外的学者对蚓激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就蚓激酶基本的理化性质、生化方面、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的研究成果做一简要综述,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前景作出展望,以期能有助于今后对蚓激酶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蚓激酶冻干粉中分离纯化具有溶栓活性的蛋白质。方法用柱层析的方法对蚓激酶冻干粉进行分离;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进行纯度检查和分子量测定;通过大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和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进行体内外溶栓活性的考察。结果蚓激酶冻干粉中分离得到了一种具有溶栓活性的蛋白质。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检查为单一条带,其分子量为29580Da;通过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得其单位活性为79715.51U/mg(以尿激酶为对照);在大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中,在相同剂量(1mg·kg-)1下,与PBS对照组相比,溶栓蛋白质组的平均栓重显著性减轻(P0.01);与尿激酶对照组比较,但无显著性差异,干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蚓激酶冻干粉组比较,湿重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实验从蚓激酶冻干粉中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溶栓活性很强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7.
不同溶栓酶的特点、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溶栓疗法是目前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微生物是溶栓药物的重要来源。已临床使用的溶栓药物主要是纤溶酶原激活剂类,存在许多缺陷。作者通过对不同来源溶栓酶特点、溶栓作用和临床应用状况的分析,评价了其疗效与安全性,为开发新型高效溶栓药物、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心脑血管疾病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药地龙中溶栓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近年来国内外地龙中溶栓成分(蚓纤溶酶、蚓激酶、蚓胶原酶)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介绍了地龙中溶栓成分的性质、分离纯化技术及开发应用状况,并提出了目前研究工作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刺五加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五加含有苷类、多糖等化学成分,具有抗心律失常、抗肿瘤等药理作用,还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临床应用。在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疾病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川芎嗪对治疗成人心脑血管、呼吸系统、肾小球疾病及抗肿瘤转移等方面临床应用广泛,效果显著。而在儿科领域的临床应用也日趋广泛。文章就近年对川芎嗪在儿科领域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拳参作为传统的中药之一,在我国一直被用于治疗痢疾、腹泻、急性胃肠炎、急性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痔疮出血和毒蛇咬伤等。目前,大多数研究工作集中在没食子酸及拳参提取物上。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以及分析,总结出拳参可增强免疫调节,保护心脑血管、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抗氧化、抗炎、保肝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所含成分有挥发油类、有机酸及酚类、黄酮类、糖苷类、萜类、甾类皂苷类、苯丙素类、生物碱类等化合物。拳参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研发前景广泛,目前,尚未见其系统而详细的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系统查阅书籍、检索文献、搜索数据库,对拳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内容进行综述及前景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拳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马鞭草含有黄酮类、环烯醚萜类、苯乙醇苷类、三萜类、甾醇类、挥发油类等多种成分,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广泛,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抗炎镇痛、抗早孕、抗真菌、抗氧化等作用,且在调节免疫功能和神经保护方面亦有潜在优势。临床多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各种炎症和泌尿系统疾病,可获得良好疗效。然而,目前关于马鞭草的研究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对于马鞭草的提取物和活性单体的研究资料还比较少,尤其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在药理学、药动学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具有导向溶栓作用的蚓激酶纳米粒。方法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白蛋白纳米粒,与单抗相接制备了蚓激酶免疫纳米粒;对纳米粒的载药量、大小及分布、形态及体外释放等进行了研究。结果纳米粒平均粒径为68nm,跨距为91nm,包封率为(86.62±1.65)%,载药量为(3.96±0.63)%;电镜结果显示,外形圆整,呈球形,分散良好,相互之间不粘连;其体外释药实验表明明显的缓释性能。结论该导向溶栓纳米粒制备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4.
白花蛇舌草活性成分及其协同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和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临床应用表明该中草药对恶性肿瘤和炎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研究论文,本文从活性成分以及抗肿瘤作用方面进行总结。结果显示其抗肿瘤作用确切,抗肿瘤机制可能与多种分子机制相关,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岩黄连Corydalis saxicola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民间传统药物,临床上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的治疗,极具开发价值。研究表明岩黄连中含丰富的生物碱、甾体、三萜、黄酮与核苷等类化合物,生物碱类为主要成分,多数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如抗病毒、抗炎、抗肿瘤、保肝、抑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镇痛等活性,特别是对乙肝、肝癌以及肝硬化等疾病的缓解作用比较显著。对岩黄连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岩黄连的后续研究和深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心脑血管疾病的高致残率、高致死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存质量,增加疾病负担。心脑之间的相互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心脑同治”是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探究二者的关系及中医药治疗现状对建立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心脑同治”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溯源,认为心脑血管疾病异病同源,心脑以血为基、神明相统;并阐述了心脑同治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心脑血管疾病致病因素相同、共患疾病夹杂,而神经体液反射失调、内分泌及免疫调节紊乱等可影响彼此功能。同时探讨了心脑同治中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干预效应,发现此类中药能够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的调控起到心脑血管保护作用。结合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对中医药心脑同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实践策略做出思考与展望,从关注重点人群、聚焦优势病种、发挥中医药价值、科学阐释心脑同治的内涵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转化应用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丹参酚酸类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丹参药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现代研究表明酚酸类成分是丹参中的主要药效物质,具有保护心脑血管、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等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治疗。该文对丹参酚酸类化学成分和近十年国内外药理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其研究和开发前景,以期为丹参酚酸类成分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姜黄素是提取于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温郁金C.wenyujin等根茎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姜黄素对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多个阶段具有预防作用和显著的治疗作用。姜黄素可通过抑制结肠炎症、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抑制侵袭转移和化疗耐药性等发挥抗结肠癌的作用。主要综述了姜黄素对炎性驱动结肠癌的早期预防作用、结肠癌细胞的治疗作用和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为姜黄素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耿晨蕾  王玉玉  刘思佳  许妍妍  李遇伯 《中草药》2023,54(10):3329-3336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有毒蒙药在治疗疾病及救治疑难杂症中具有重要作用。多种有毒蒙药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且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其本身的毒性,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蒙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有毒蒙药的多种减毒方法,如采用配伍、炮制等减毒手段进行处理,以达到降低毒性、提高疗效的作用。通过对3种代表性有毒蒙药斑蝥Mylabris、草乌Aconiti Kusnezoffii Radix、瑞香狼毒Stellerae Chamaejasmes Radix的抗肿瘤作用、毒性机制及减毒策略进行综述,为其临床用药及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聂添情  孟祥伟  应宇晨  张兴贤 《中草药》2020,51(21):5613-5621
莪术醇作为莪术Curcuma rhizoma的重要成分,具有抗病毒、抗炎、抗肿瘤等药理活性,在抗肿瘤研究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莪术醇的天然来源、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其结构修饰、抗肿瘤活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的结构优化策略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