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进喜教授认为痛风的基本病机为湿热痹阻经络气血,故以分消湿热为基本大法贯穿治疗始终,并根据痛风临床表现将其分为3期进行辨治。急性期常见湿热痹阻、气机阻滞证,治以分消湿热、舒筋活络,予自拟分消湿热痛风方化裁。缓解期常见痰湿瘀结、肝肾亏虚证,治以化痰祛瘀、滋补肝肾,以独活寄生汤为主方进行化裁。若发展到并发症期,属湿热下注、尿石阻结证,治以清热利湿、化石散结,方选四逆散合三金二石汤加减;属湿热内伤、肾元虚损证,则治以清热化湿、补肾培元,方选升降散合当归补血汤、左归丸加减。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六郁"理论为金元医家朱丹溪系统提出。通过回溯经典,认为糖尿病前期的核心病机和重要病理基础是食、气、血、火、痰、湿六郁与虚(脾虚、气阴两虚)共同作用的结果。糖尿病前期实胖型患者以食郁为核心,六郁相兼为病;虚胖型患者以脾虚胃郁为根本;中等体型/消瘦型患者多以肝郁为主,而年老、久病的糖尿病前期人群以气阴两虚为主。在"六郁"理论指导下,确立糖尿病前期的主要证型为脾胃壅滞证、肝郁气滞证、湿热蕴脾证、脾虚痰阻证与气阴两虚证;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以开郁为重要治则,积极干预糖尿病前期,有效预防并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湿温是常见外感热病,隶属湿热温病,温病四大家均主张三焦分治湿热,遵从"异病同治"原则。临床不仅适用于外感湿热病,对内伤杂病相关湿热证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本文认为,临床诊治内伤疑难杂病隶属湿热证范畴者,谨守湿热泛溢、郁阻三焦气机之理,紧扣苔腻、大便黏滞不爽等主症,常从三焦分治湿热,湿祛热除,诸症刻缓。  相似文献   

4.
小柴胡汤证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柴胡汤证病位在胁下膜原,病及肝胆脾胃,为少阳太阴所主,主要病邪为湿热及寒邪伤阳,相火内郁。无论寒邪伤阳,还是温邪内郁,均存在少阳三焦相火内郁,导致少阳三焦失司;太阴脾土失职,三焦不畅,气机不利,气化不行,脾气不运,湿聚饮停,水液代谢障碍。治宜调节阴阳之枢纽,既要领邪外出于阳分,又要防邪内入阴分。  相似文献   

5.
风湿病是以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一类疾病。随着对风湿病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人体质和疾病谱不断变化,很多风湿免疫疾病常见湿热痹阻之证。湿聚热蒸,邪郁病久,病程缠绵,流注四肢关节发为湿热痹。单纯使用清热利湿之法,难以将湿热尽除。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和中医理论探索,发现分消走泄法可以因势利导、事半功倍将湿热之邪祛除。本文分析风湿病之湿热痹的病因病机及分消走泄法的治疗特点,探讨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痹的临床思路。湿热致痹,蒙上流下,易弥漫三焦,易波及脏腑,分消走泄法最擅其功。在临证中根据病位不同、病邪盛衰,分别以开上、畅中、渗下、利三焦进行治疗,采用三焦分治或合治的方法,因势利导,清利三焦,促邪外出。  相似文献   

6.
三焦气分湿热证与少阳病具有少阳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失常的共同病机,在病变阶段上均处于正邪分争、相持不下的阶段,在病理上均会影响少阳气机升降出入,故协调少阳气机是治疗中的一个重点,三焦气分湿热证所用分消走泄法与少阳病所用和解之法,均属于"和法"范畴。但由于感邪的不同,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三焦气分湿热证偏重于湿遏,而少阳病偏重于热郁,故临证鉴别时要注意分辨,治疗时前者以因势利导、分消湿邪为主,后者以攻补兼施、宣郁泄热为主。  相似文献   

7.
冯晓纯教授治疗小儿湿疹根据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临证尤重脾;又因小儿为"纯阳之体",感邪易从热化,认为小儿湿疹的发生责之"脾胃受损,湿热为患"。临证亦重湿热,以健脾解毒、清利湿热为治疗大法。内服紫苓疹消汤,外用黄连膏涂于皮疹处,配合小儿捏脊以调理脾胃,从病因病机、脾胃论治、内外合治等方面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应用蒿芩清胆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染性较强,在疾病早期常表现为寒湿郁肺的证候,可出现发热乏力、身体酸痛、干咳、纳差、舌苔白腻等症状;在病情发展过程中湿毒疫邪常入里化热,湿热疫毒裹挟阻于膜原、三焦、肺脏,表现为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或发热不解,食欲差、口苦、倦怠乏力、腹泻、便溏,舌苔黄厚腻,此时邪气既可外解而向愈,又能内陷入于里,导致病情危重甚至死亡,故此时是该病治疗的关键环节。该研究以蒿芩清胆汤清利湿热、和解少阳、畅达三焦、分消湿热疫毒,截断疫毒入于里,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该方重在调畅少阳胆和三焦,重视脾胃为后天之本,方中二陈汤调和脾胃、升清降浊,且加用北柴胡增其疏解之功,加赤芍活血行瘀,以防邪气入血。当病情改善常去青蒿、滑石,加党参以补益脾胃,扶正以祛邪。该文结合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治疗COVID-19案例,总结应用蒿芩清胆汤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金实不鸣历代医家多从风寒伤肺、闭阻喉窍论治,然临床观察湿热郁阻三焦亦可致金实不鸣。认为当从清利湿热,宣畅三焦以开音论治。  相似文献   

10.
王有鹏教授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方面具有独到见解,王师认为本病主要病位在肝,主要病机是湿热郁扰、肝风内动,故选用湿热病的特色治法"分消走泄"法及其代表方温胆汤合方治疗,分消湿热之邪,通达三焦,配以平肝熄风之品,随证加减,标本兼治,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是李东垣益气升阳理论的代表方,均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气虚证。然各方运用症状轻重、证机、治法却略有不同。文章总结认为:补中益气汤,气虚程度较重,证属脾胃气虚,清阳下陷,热不显,治疗重在补中升阳;升阳益胃汤,气虚程度较前轻,证属脾胃气虚,湿热中阻,湿热兼见,治疗偏于祛湿清热;升阳散火汤,气虚程度最轻,证属脾胃气弱,气郁化火,内热明显,治疗偏于升散郁火。  相似文献   

12.
介绍曹毅教授应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湿热蕴结型湿疹的临床经验。曹毅教授结合江浙地区之气 候特点与居民的饮食习惯,认为湿热蕴结型湿疹之病因,湿、热之邪贯穿始终,核心病机为三焦气机不畅,少 阳枢机不利,胆热犯胃,湿热中阻。蒿芩清胆汤在配伍上融清透、宣上、畅中、渗下于一体,寓分消走泄之法 于和解少阳之中。应用蒿芩清胆汤治疗湿疹时,要抓住皮损色红,伴渗出、瘙痒、口苦、舌红、苔腻、脉弦等 为证治要点。因其方药性寒凉,用时当注重顾护脾胃。故曹毅教授辨治湿热蕴结型湿疹强调通利三焦、条达少 阳,疏肝理脾、肝脾同治。  相似文献   

13.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根据赵绍琴先生治疗湿热病的经验,结合我们的实际应用经验,总结出治疗湿阻热郁的有效方——和风细雨汤。此次以和风细雨汤加味,化湿开郁、利湿清热,治愈多例下肢丹毒患者。意在以开郁化湿之法,调畅三焦气机及全身气机,使邪无留滞,治疗湿阻热郁证取得良好疗效。印证了治疗疾病必须从整体考虑,勿犯"头痛治头,脚痛医脚"之弊。  相似文献   

14.
分消走泄法是叶天士《温热论》中治疗湿热病的主要方法。分消是因势利导应用开上、畅中、渗下的方法祛除湿邪,通过祛湿使阳气通达;走泄是指用行气之品,宣通气机,使气行湿去。湿热病常以脾胃为中心,脾胃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同完成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湿热最易损伤脾胃,而脾胃功能失调也最易内生湿热。湿为有形之邪,湿热相合,热蒸湿动,就会弥散三焦,湿性黏腻,又很少传变,难以清除,必然导致三焦气机不畅,气化不行,水道不通,水液代谢障碍等变化而出现相应症状,治疗当从祛除湿邪,通利三焦水道入手。所以叶天士提出"分消上下之势"的治法。临床凡是内伤杂病属痰、饮、水、湿类疾患,都可以此法变通应用。三仁汤、甘露消毒丹、黄芩滑石汤、温胆汤等临床应用即其实例。  相似文献   

15.
张炳立 《中医杂志》2004,45(11):803-805
<温热论>为温病学的奠基之作.叶天士不仅于温热创见非凡,对湿热证治亦有精辟立论.认为内外湿相合在湿热类温病的发病中起决定作用,分析其说,实将湿热类温病的外因及证候细分为温热挟湿证和湿热证两种,指出湿热证的主要病位在脾胃三焦,发展变化有伤阴伤阳两种机转,重视辨舌察并据此确立治法.治疗上,强调要分解湿热,而突出"以湿为本治"的原则,倡导祛湿当治从三焦,分消上下,尤其重视淡渗利小便以除湿;同时告戒治湿还须重佐理气,气畅湿易散,此外,要兼参体质,顾护阳气.  相似文献   

16.
裘黎明 《新中医》2016,48(11):201-203
小柴胡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一首临床常用方,功用众多,作者根据张仲景原文旨意和"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审证治病原则,提出了小柴胡汤有九个功用:和解少阳,透邪外达;疏肝利胆,调和脾胃;调畅三焦,通达腠理;疏畅三焦,布津通便;疏肝解郁,利胆退黄;疏通三焦,化气行水;和解表里,补虚清热;和解少阳,开郁醒神;和解血室,清热散结。对临床灵活运用小柴胡汤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病因病机的认识、临证思路及用药经验,总结赵瑞华教授从"六郁"辨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赵瑞华教授认为"六郁"所致血瘀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发病机理,瘀血内阻为本病基本病机,离经之血瘀阻脉络是本病的病理状态,瘀血作为本病的病理产物,同时又作为病因引起进一步病理改变,其贯穿于病程的始终。治疗大法:从气郁证、血郁证、痰郁证、火郁证、湿郁证、食郁证辨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临证中化瘀为主,气血同治,随证施以行气、活血、化痰、祛湿、清热、消食之剂,兼顾脾胃。用药经验:化瘀喜用丹参、莪术、皂角刺、鸡内金等穿透力强的药物以祛瘀消癥,喜用柴胡、香附等利三焦解六郁,同时注重固护中焦脾胃。在治疗内异症病灶的基础上,或止痛,或助孕,或抑制复发,根据患者就诊的主要目的及个人情况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8.
武维屏教授业医50年,在咳嗽诊疗方面造诣颇深,临床多灵活从风、痰、郁、瘀、虚5方面论治咳嗽,选方多用张仲景之方,药少力专效捷。半夏厚朴汤疏郁化痰降气,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调和枢机,少阳者,胆与三焦也,肝胆相表里,主疏泄而调畅气机,三焦为气水血运行之通道,三焦和则气机和畅、气水血正常运行,故合用小柴胡汤能助半夏厚朴汤疏郁化痰降气之功,并常将两方合用于痰阻气逆证之咳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围绕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病六经证候展开研究。研究显示,从证候规律来认识,“正局”和“变局”是分辨湿热病证候的两大纲领。其中“正局”以湿阻太阴、阳明经证候为中心,在证候上体现出《黄帝内经》三焦的分布特征;“变局”指“正局”之外,湿热邪气淫及他经的证候,包括少阳热郁、厥阴风火、太阳及少阴证候,不具有三焦分布特征。从证候特点来认识,“气钝血滞”贯穿湿热病六经证候始终,是湿热病“正局”“变局”产生的内在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金元四大家"的医书资料为主要依据,分别对4位名医认识消渴病因病机的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出4人理解消渴病的病因包括:阴血衰虚,燥热过甚;三消当从火断;生活无制,相火妄动;脾胃气血津液不足等。病机包括:燥热郁甚,津液不散;三焦受火,始得三消;相火上炎,消于三焦;脾胃不足,血中伏火等。初步形成了其对消渴病因机理论认识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