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建立白芍配方颗粒提取工艺.方法:运用正交试验对4个影响因素的影响作用进行检验.结果:正交试验中以芍药苷提取率作为主要考察指标,A(提取温度)因素>D(提取次数)>B(提取时间)>C(加水量).白芍配方颗粒优选提取工艺条件为A3B2C2D2,即药材加10倍量水,浸泡30nin,在100℃提取1h,共提取2次.结论:该提取工艺为白芍配方颗粒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白金妇安颗粒中白芍和柴胡的提取工艺.方法:以HPLC测定芍药苷提取量,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柴胡总皂苷提取量,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提取溶剂,正交试验法对白金妇安颗粒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以70%乙醇为溶剂时芍药苷苷提取量最多,乙醇体积分数>50%时,柴胡总皂昔提取量基本不变;优选提取工艺白芍、柴胡粉碎成粗粉,分别加8,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结论:优选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淫羊藿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黄酮、淫羊藿苷的含量并结合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 个因素,优选出淫羊藿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结果:淫羊藿配方颗粒的优选提取工艺为第1 次加13 倍量水,浸泡0.5 h,煎煮1 h,第2次加10 倍量水,煎煮1 h.结论:该提取工艺能够有效地提取总黄酮、淫羊藿苷,为淫羊藿配方颗粒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7,(9):1291-1293
目的:白芍配方颗粒的制备及工艺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芍药苷和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白芍水煎煮提取工艺;以糖粉、糊精为辅料,以一定浓度的乙醇为润湿剂,采用挤出制粒法制备白芍配方颗粒,并对处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白芍配方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3h。在最佳工艺组合条件下重复3次试验,白芍中芍药苷平均提取率为2.12%,出膏率平均为34.45%。通过处方工艺优化,最佳颗粒制备工艺是:浸膏∶糖粉∶糊精=1∶3∶0.1,润湿剂乙醇浓度为95%。结论:通过对白芍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的优化研究,为进一步更好地开发白芍配方颗粒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地乌总皂苷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地乌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总皂苷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效应面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浸泡时间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8倍量水浸泡90 min,煎煮提取2次,每次2.5h.地乌总皂苷提取率11.23%.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数学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观察值相符.  相似文献   

6.
多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坎离颗粒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优选坎离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以提取液中黄芪甲苷、芍药苷、总皂苷和总生物碱含量为综合评分指标,多指标成分优选坎离颗粒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工艺条件为坎离颗粒处方量加水10倍,提取3次,每次45 min,提取前浸泡45 min。结论:该提取工艺条件稳定,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甘草配方颗粒提取工艺,并且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以得膏率及甘草苷、甘草酸转移率为评价指标,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TLC法定性鉴别,HPLC法同时测定甘草苷、甘草酸含有量。结果最佳条件为浸泡时间30 min,提取时间90 min,料液比1∶12,甘草苷、甘草酸转移率分别为37. 12%、32. 10%,得膏率为43. 26%。TLC斑点清晰,重复性好,甘草苷、甘草酸含有量稳定。结论甘草配方颗粒提取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晕瘫通脑片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葛根素提取量和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效应面法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得到晕瘫通脑片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8.6倍量,浸泡63.8 min后提取128.4 min,提取两次。结论:通过Box-Behnken效应面法及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系统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简便易行、预测性好,可为晕瘫通脑片的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白金胶囊中白芍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白芍中芍药苷及白芍总苷的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白芍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4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本试验方法简单稳定,对白金胶囊的生产工艺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白芍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白芍中白芍总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工艺优选。结果提取时间是白芍中有效成分提取的关键因素,其次是乙醇浓度和加醇量,提取次数是最次要因素。结论白芍最佳提取工艺为用8倍量70%乙醇,加热提取两次,3 h/次。  相似文献   

11.
正交试验法优化赤芍总苷闪式提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优化赤芍总苷闪式提取工艺.方法:利用闪式提取器对赤芍总苷进行提取,HPLC测定含量,并以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提取量作为主要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总苷闪式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闪式提取赤芍总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30倍量的水浸泡6h,并采用70 V电压提取2 min.结论:闪式提取法可应用于赤芍总苷的提取,该工艺简单,迅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赤芍总甙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军  王静  刘超 《中药材》2001,24(2):124-126
目的:观察赤芍总甙对小鼠实验性脑缺血的影响。方法:选用小鼠断头模型及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形成的小鼠脑缺血模型。结果:赤芍总甙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减少脑含水量,并可有效降低脑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赤芍总甙对小鼠急性实验性脑缺血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咪唑斯叮联合白芍总苷治疗慢性荨麻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咪唑斯汀联合白芍总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从而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 方法: 8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0 mg咪唑斯汀,每晚1次,治疗4周)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600 mg白芍总苷胶囊,每日2次,治疗4周),每组各42例,根据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对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以及血清IgE.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90.5% vs 71.4%),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降低(42.9% vs 71.4%),P<0.05;观察组治疗后SSRI评分明显降低(0.7±0.2 vs 1.3±0.4)分,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明显降低(82.5±13.6 vs 102.9±14.3)U·mL-1,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咪唑斯汀联合白芍总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谢玉贤  贾苗 《辽宁中医杂志》2012,(12):2440-2441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诊断的慢性肾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TGP600mg,每日2次口服;氯沙坦钾100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为氯沙坦钾100mg,每日1次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定量(UPRO)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PRO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UPRO较对照组下降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氯沙坦钾能更有效降低慢性肾炎患者的尿蛋白。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中医杂志》2017,(3):224-227
目的 :系统分析评价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白芍总苷"联合免疫抑制剂应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库检索符合要求的文献10篇,入选患者741例。有9项研究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OR=2.97,95%CI 1.63~5.60,Z=3.54,P0.0001)。有6项研究治疗后两组晨僵时间均缩短,但实验组缩短更明显,MD(95%CI)为-0.11(-183.42~-60.03),Z=3.61,P0.0001。有8项研究治疗后两组关节肿胀个数均减少,但实验组减少更明显,MD(95%CI)为-0.12(-175.13~-62.04),Z=3.72,P0.0001。有8项研究治疗后两组红细胞沉降率水平下降,但实验组下降更明显,MD(95%CI)为-0.12(-179.43~-64.05),Z=3.84,P0.0001。有9项研究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白芍总甙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白芍总甙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用白芍总甙加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33例)用甲氨喋呤加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指标[包括腰背痛指数、晨僵时间、外周关节痛指数、扩胸度、Schober试验、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性指数表(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表(BASFI)]、血沉、C反应蛋白、骶髂关节X线等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除腰背痛指数、外周关节痛指数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其余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白芍总甙联合柳氮黄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而轻。  相似文献   

17.
白芍总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白芍总甙(TGP)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260例RA患者分为治疗组180例和对照组80例,分别口服MTX+TGP或MTX+柳氮磺吡啶治疗,疗程均为24周。对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各项RA指标变化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8、12、24周总有效率分别为69%、81%、94%、98%和60%、85%、93%、9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RA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TGP联合MTX能明显改善RA患者病情,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8.
白芍总苷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朱蕾  魏伟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20):1547-1550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CIA)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鸡Ⅱ型胶原诱导大鼠CIA模型,关节评分法检测关节炎发生情况,ELSI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抗CⅡ抗体的水平,MTT法检测T细胞和B细胞增殖反应,IL-1、IL-2活性的测定采用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法。结果大鼠于致炎后第14天开始出现多发性关节炎症状,体重减轻,血清中抗CⅡ抗体水平升高,TGPig给药,连续14d,能够明显抑制CIA大鼠的AI,促进大鼠体重的恢复,降低血清中抗CⅡ抗体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TGP体内、外给药均能抑制CIA大鼠增高的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还能显著降低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CIA大鼠脾淋巴细胞产生IL-2的能力以及脂多糖(LPS)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的能力。结论TGP对CIA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CIA大鼠异常的免疫功能,平衡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赤芍总苷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建立心肌损伤模型探讨赤芍总苷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异丙基肾上腺素加入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造成缺血缺氧损伤模型,对比分析正常组、不同剂量赤芍总苷组和辅酶Q10阳性对照组的细胞形态学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等角度探讨赤芍总苷对损伤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机理及其有效剂量,为中药有效成分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实验及理论依据。结果:损伤组细胞搏动加速,存活率下降,显示出明显的DNA凋亡特征;而辅酶Q10组和赤芍总苷组上述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高剂量赤芍总苷组的保护作用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赤芍总苷对异丙基肾上腺素造成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作用机理与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维持细胞正常的能量代谢和收缩功能,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内蒙古包钢医院收治的SLE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白芍总苷(TGP)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免疫功能,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 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 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SLEDA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全血中CD4+比例及观察组CD4+比例和CD4+/CD8+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TGP治疗SLE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