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重型患者气营两燔证主要表现为气分热盛证、心营热扰证及血分瘀热证,西医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新冠肺炎的气营两燔证与脓毒症在临床表现、发生进展及治疗等方面有一致性,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重型患者气营两燔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湿、热、毒、虚四个阶段,结合国家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认为其可分为轻型的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普通型的湿毒郁肺证、寒湿阻肺证,重型的疫毒闭肺证、气营两燔证,危重型的内闭外脱证,以及恢复期的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同时,探讨各个阶段的诊疗施策及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3.
郭琴  王颖  王欢欢  柏冬 《中草药》2021,52(5):1393-1401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7版中的轻型(湿热蕴肺证)、普通型(湿毒郁肺证)、重型(气营两燔证)、危重型(内闭外脱证)和恢复期(气阴两虚证)5个证型及其对应复方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中医分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过程中各证候及其所用复方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和文献获取5个证型对应的复方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使用Geen Card等数据库检索5个证型临床表现的靶点,基于5个证型及其对应复方的活性成分的交集靶点建立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网络,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湿热蕴肺证、湿毒郁肺证、气营两燔证、内闭外脱证和气阴两虚证与其对应复方的活性成分的交集靶点数目分别是252、322、402、140和399,交集靶点主要包括VEGFA、EGFR、CASP3、AKT1等。5个证型对应复方干预的通路类型大体相似,但各复方干预通路的侧重点不同,湿热蕴肺证和湿毒郁肺证对应复方侧重于干扰病毒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气营两燔证和内闭外脱证对应复方着重缓解神经系统的异常,以恢复机体神志;气阴两虚证对应复方进一步参与细胞生长过程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扶助机体正气。结论5个证型对应复方以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方式,主要通过抗病毒、抑制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应答和保护主要靶器官来治疗COVID-19,这说明了中医辨证论治和方证对应的治疗特点,解释了中医分期治疗COVID-19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2020年3月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其将重症患者分为疫毒闭肺证和气营两燔证。目前对于气营两燔证的研究较少。而对此证型的准确辨证及迅速救治能够及时截断重症患者转向危重症甚至死亡的病势,因该病症病机复杂,变化多端,所以笔者试从气营两燔证的历史渊源、病机演变、方药分析等进行论述,以期为广大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诊治提供更多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简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的中医认识及辨证与治疗要点。笔者认为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存在病情复杂、病程迁延等特点,邪气未尽而正气未复为其总体病机特点。本文参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结合目前湖北省中医院新冠肺炎康复门诊、病房的恢复期患者收治情况,探讨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主要证型为余毒未清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和痰瘀阻络证,并拟定恢复期通治方和以功能恢复为主的中成药推荐方,为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武汉市第三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特点,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医证候量表收集我院130例COVID-19患者的基本资料、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舌象、脉象、中医证候分型,采用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观察不同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的COVID-19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并分析其病机演变规律。结果:130例COVID-19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以咳嗽、发热、胸闷、喘气、乏力、咯痰为主,舌象以红舌、白厚苔或黄腻苔多见,脉象以滑数脉、浮数脉多见。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湿热袭肺证、湿热壅肺证、痰热壅肺证、寒邪袭表证、疫毒闭肺证、气营两燔证。男、女性患者均以湿热袭肺证、湿热壅肺证、痰热壅肺证为主。≤35岁患者以湿热袭肺证为主,36岁~55岁患者以湿热袭肺证和湿热壅肺证为主,56岁~75岁患者以湿热袭肺证、湿热壅肺证和痰热壅肺证较多,≥76岁患者以湿热壅肺证为主。发病时间≤3 d时,以寒邪袭表证为主,在4 d~7 d者以湿热袭肺证和湿热壅肺证为主,在8 d~14 d者以湿热袭肺证为主,发病时间≥15 d时,以湿热壅肺证和痰热壅肺证为主,可出现疫毒闭肺证和气营两燔证。讨论:我院COVID-19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是以湿热为主要病机,演变规律为湿邪袭肺向湿热壅肺、痰热壅肺传变,若日久失治,则向疫毒闭肺、气营两燔证传变,治疗应及时将病邪阻断在卫气营,避免轻型和普通型向重型和危重型传变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风暴"发病机制复杂,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疾病迅速加重、恶化,死亡率高。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疫情中,患者病情急剧恶化乃至死亡,与其体内爆发"细胞因子风暴"密切相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以下简称《诊疗方案》)制定了重型、危重型COVID-19的中医药方案,中医药以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整体治疗优势而受到了关注。基于"细胞因子风暴",结合《诊疗方案》中对重型、危重型辨证分型及推荐处方,探讨中医药治疗重型、危重型COVID-19的可能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回顾分析辽宁地区90例COVID-19病例,提取辽宁地区COVIID-19中医证候要素,形成辽宁地区COVID-19中医证候名称数据库,分析发现,辽宁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下列几个特点:(1)隐匿性强:轻症、症状不显者居多;(2)绝大多数不发热(76.7%),症以咳嗽(55.6%)、咽干(42.2%)、神疲乏力(38.9%)、纳差(34.4%)、尿黄(32.2%)等多见;(3)病邪以寒、湿为主,兼见燥热之象,病位多在肺、脾。综合数据库及相关分析,形成辽宁地区COVID-19中医证候指标清单:临床观察期/初起;早期: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中期:寒湿阻肺证、湿毒郁肺证;危重期:疫毒闭肺证、内闭外脱证、气营两燔证;恢复期: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接下来研究者将通过德尔菲法调查,以专家共识的方式,根据本研究所得的中医证候指标清单形成更为普适、规范的中医证候指标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合白虎汤加减治疗小儿川崎病(气营两燔证)的疗效及其对患儿外周血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川崎病(气营两燔证)患儿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连解毒汤合白虎汤加减治疗,以14 d为1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发热、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变化、皮疹、四肢变化、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指标(NT-proBNP、PCT、CRP),不良反应及治疗后冠脉损伤状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7%(P<0.05);两组治疗后发热、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变化、皮疹、四肢变化、淋巴结肿大评分,血清NT-proBNP、PCT、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1);观察组冠脉损伤发生率(4.88%)显著低于对照组冠脉损伤发生率(19.51%)(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黄连解毒汤合白虎汤加减能够抑制川崎病(气营两燔证)患儿外周血NT-proBNP、PCT、CRP水平,有助于改善患儿症状,降低冠脉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脾胃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中医药防治。认为《脾胃论》实由当时的汴京大疫催生而成,其中从内伤出发、重视扶正思想对防治疫病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脾胃论》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致病特点、临床特征、病理免疫等,认为该病的发生发展与脾胃虚弱、阴火刑肺密切相关,补脾胃、泻阴火可用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相似文献   

11.
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是李东垣益气升阳理论的代表方,均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气虚证。然各方运用症状轻重、证机、治法却略有不同。文章总结认为:补中益气汤,气虚程度较重,证属脾胃气虚,清阳下陷,热不显,治疗重在补中升阳;升阳益胃汤,气虚程度较前轻,证属脾胃气虚,湿热中阻,湿热兼见,治疗偏于祛湿清热;升阳散火汤,气虚程度最轻,证属脾胃气弱,气郁化火,内热明显,治疗偏于升散郁火。  相似文献   

12.
临床所见糖尿病泌汗异常的患者越来越多,其汗出表现各异。吴深涛教授用六经辨证治疗此病,认为其发生在太阳肌表,基础病机为太阳营卫不和,当治以调和营卫,《伤寒论》治此病的基础方为桂枝汤。病在少阳,不夹湿者,常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少阳湿热者,常用黄芩滑石汤或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病在阳明,常用白虎加参汤加减治疗。病在太阴,常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病在少阴,少阴寒化者,常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减治疗;少阴热化者,常用当归六黄汤或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病在厥阴,常用青蒿鳖甲汤、地骨皮饮或连梅汤加减治疗。为适应复合病机,临床需多经合治,常能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13.
殷佳  潘晔  王朔  梁如  蔡雪朦  李琳  于春泉 《天津中医药》2017,34(10):659-663
收集中国知网中近30年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中药治疗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用药规律,对筛选所得的178个处方进行分析,根据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分布,分析药物间的关联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挖掘,得到24个核心组合和12个新处方,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有效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析讨论从风火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发热不退验案的治疗过程。杜少辉教授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分析,认为新冠肺炎虽以病太阳寒水为主,但兼少阳相火、厥阴风木之气为患。验案患者持续发热,杜教授从风火角度论治,治以疏达木气,入血透热,分阶段予小柴胡汤法、麻黄升麻汤法化裁。经治疗,患者热退,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病,属于中医胸痹、心悸等病范畴,现今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动物模型研究逐渐成为中医药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冠心病中医证候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和分析,发现气阴两虚证是冠心病的主要中医证型。将冠心病气阴两虚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严格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系统检索,搜集与冠心病气阴两虚证临床试验相关的所有文献,分析其临床评价指标,用以探索冠心病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的评价指标,旨在建立冠心病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原文琳  倪诚 《天津中医药》2019,36(8):736-738
冠心病西医药物治疗虽可控制发作,但有时不能延缓病情发展,非药物治疗过程中围手术期多风险,易病情反复。中医辨证治疗存在证型不统一且证候消失后难根治的问题。倪诚教授秉承王琦国医大师"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理论,认为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气虚体质是冠心病的发病基础,瘀阻阴维是冠心病的病机要点,祛瘀化痰、补气通维是冠心病的主要治法,临床上自创通维止痛汤,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肝纤维化表现为炎症细胞浸润、肝星状细胞激活、细胞外基质沉积及瘢痕组织形成,是各类慢性肝病向各类终末期肝病转变的关键病理过程。近年来,中医药被证明在防治肝纤维化方面成果突出,中医学对肝纤维化具有极富特色的诊疗理念,认为肝纤维化基本证候病机中“虚损”为其根本,并集中表现为气虚络瘀、肝郁脾虚和肝肾阴虚等证型,通过对以上3种常见肝纤维化证型总结相应常用效验方剂的临床及药理学研究进展,归纳其调控肝星状细胞命运、调节胆汁酸代谢、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抑制肝窦内皮血管化等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肝纤维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全国各地区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规律。方法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病因病机、中医诊断、证型、方药及中药配伍进行分析。结果收集到27个地区的中医诊疗方案,中医病因前3位为湿、毒、热;"疫病"是主要的诊断,高频次证型有内闭外脱、肺脾气虚、气阴两虚、疫毒闭肺、寒湿郁肺等;常用方剂为麻杏石甘汤、藿朴夏苓汤、银翘散、达原饮、黄连解毒汤,使用频次前5位中药为甘草、杏仁、石膏、藿香、麻黄,常见中药配伍有麻黄-石膏-杏仁、麻黄-杏仁-甘草、藿香-茯苓-半夏等。结论湿、热、毒为全国各个地区共识的病因病机,大部分省市以寒湿疫立论,南方部分省市以湿热疫论治。疾病初期分寒热,中期的湿、热、毒的侧重存在一定的差异,极期和恢复期认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刘滨  刘维 《天津中医药》2021,38(8):1046-1049
刘维教授以阴毒立论,选用地榆甘草汤加减方治疗白塞氏病。阴毒致病,常体现为毒邪伤及阴分。白塞氏病从临床所见,认为毒邪可侵犯太阴、少阴、厥阴经络,尤以太阴脾经受伤为著。地榆甘草汤能入阴解毒,敛疮止溃,对白塞氏病口腔、外阴及肠胃溃疡效果明显,在临床使用中还应依据毒邪的性质和所侵犯的部位随症加减。文章同时对地榆甘草汤治疗白塞氏病的免疫机制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