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从"郁乃痤"探讨痤疮的辨病与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旭  刘瓦利  许铣 《北京中医药》2009,28(4):273-275
通过分析痤疮中医辨证治疗现状,强调辨病在痤疮诊治中的重要性.同顾中医经典,结合临床经验,认为"郁乃痤"概括了痤疮发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对痤疮的辨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指出"阳郁"是贯穿痤疮发病不同阶段、不同证型的主线,痤疮的辨病治疗之关键应当是"郁",而不是"热";提出痤疮也存在阴证、寒证,临床可见痤疮阳郁寒凝证型者.  相似文献   

2.
预判疾病传变对中医临床遣方用药有重要指导价值,然而当前中医临证多以经验为主,对于疾病是否传、如何传尚无明确准则。证素辨证可将复杂的证拆解出病位和病性证素,笔者通过对证素间关系的梳理,认为两两证素之间主要存在"易""已"两个层次,"嗜""夹""致"3种关系,且分别代表了疾病的起因、过程和趋势,故而尝试从证素角度预测证素的发展演变趋势。同时,将阐释证素预测与六经传变、卫气营血传变间关联,并选取内伤和外感各1例医案,解析说明如何通过证素预测实现对疾病传变的预判,以更好指导临床"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肾性贫血(RA)患者中医证素的构成及组合规律,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方法:采用证素辨证学研究方法,依据"证候辨证素量袁"制定《肾性贫血患者中医证候量袁》,并对相应证素赋值,建立证索研究数据库,运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得出每例患者的中医证素,运用频数分析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共纳入320例患者,提取病性证素25个,其中虚性证素8个,依次为血虚气虚阳虚阴虚精亏气陷阳浮不固;实性证素13个,依次为血瘀湿阳亢痰气滞寒水停燥血热热食积血寒=闭;特殊性质证素4个。以两种证素组合出现共5种;以三种证索组合出现共8种;四种及四种以上证素组合共9种。结论:RA病位主要在肾、脾,以气血阴阳虚损为本,血瘀、湿、阳亢、痰等为标,还可见动风、动血、脱、亡阳等特殊性质证素;证素组合规律复杂多样,可见脏腑虚损、本虚标实及少数实邪阻滞等证素组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研究玫瑰痤疮的中医证型,为临床中医药治疗玫瑰痤疮提供新的思路和客观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叶建州教授及其学术继承人治疗玫瑰痤疮的患者证候信息资料,用Excel10建立中医证候数据库,选取频次≥30的高频证候;借助SPSS 26.0软件对高频证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聚类分析得出肝郁血瘀证、肺胃热盛证、脾胃湿热证三个主要证型,证型分布清晰,符合临床实际。结论 聚类分析得出的肝郁血瘀型弥补了现有分型的局限性,提示了情志因素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避免了以皮损辨证的局限性。叶建州教授强调从肝论治并同时调治肺脾,可同时改善皮损和精神症状,为玫瑰痤疮的个体化施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医“证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素"是"证候要素"的简称,由病性和病位两大部分构成,从"证素"研究成果和中医基础理论来看,"证素"即是"证候元素",是构成病机和病名的组成部分,由于研究对象不同,所占的地位可能不相同."证素"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存在差别,侧重点不同,前者重在辨证体系的完善,后者重"证素"在临床各方面研究中的运用和结合.文章总结了近年来证素研究的主要内容,并进行评述,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6.
从高血压病“证素”研究探索证候名规范化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用"证素"对高血压病临床常见97个证候名进行基本证素提取,组合病机和病位基本证素,并规范了临床复杂的证候名,提供了在中医证候名规范化研究中的模式和方法,具有一定理论和临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医临证思想决定中药的现代研究实践,同时中药的现代研究也大大丰富充实了中医现代临证思想。中西医汇通,中医临证思想从"宏观辨证思维"向"宏观—微观辨证结合"与"病证结合"思想模式转变,使中医临证思想发生了第三次质的改变,在此指导下的现代中药研究,应用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蛋白组学的研究技术,从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从更高的层次水平来探讨中药研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粉刺"即"痤疮",当无争议,但见一些医学书籍及临床杂志报道中记载"痤疮"中医称"肺风粉刺",此说值得商榷. 如有的书中记载:"寻常痤疮是一种青春发育期常见的皮脂腺疾病,中医称为肺风粉刺."再如有的治疗痤疮的临床报道说:"痤疮中医学早有论述,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肺风粉刺记载:‘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持此说者大多可能是据<医宗金鉴>"肺风粉刺"病所述加以引证的.  相似文献   

9.
证素辨证体系是由湖南中医药大学朱文峰教授等为代表的部分中医研究者提出并建立的一种新型的辨证方法,主要从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两方面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近年来广受中医界学者认同与传播。随着证素辨证体系在高血压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取得了相对满意的临床效益。现就近年来高血压中医证素的研究进展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
陈若雨  窦鹏 《河南中医》2015,35(2):224-226
目前主流观点将痤疮分为肺经风热证、肠胃湿热证、痰湿瘀滞证三个证型,在各种证型中分析多从"热""火"而论,关于痤疮与卫气的关系少有阐述。作者认为"阳郁"是贯穿痤疮发病不同阶段、不同证型的主线,"郁"是痤疮之关键,"卫气闭郁、郁而化热、火毒凝滞、痰瘀互结"是痤疮的根本病机。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近20年文献痤疮证型调研,从杨柳教授<痤疮中医辨证分型指南(初稿)>4种痤疮证型展开痤疮的病因病机探讨,对目前存在有痤疮分型极不统一的现状进行理论上的梳理,统一病因病机上的认识,从而规范痤疮证型标准.认为痤疮可以用肺经风热、湿热蕴结、冲任不调和痰瘀凝结进行病因病机的阐述,为痤疮证型的统一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中医临床及证候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证候命名分类体系。方法:通过对"复合证候""单证"及"证候要素"三种证候命名分类体系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认为复合证候存在组合形式不规范,内容相互交错重叠,分型僵化,相应诊断标准数量庞大等缺点;而证候要素存在割裂证候、模糊证候特异性以及病性证素和病位证素难以分开等缺点;单证则存在难以反映靶病位与本病位差异性以及证候间联系与演变规律的缺点。结果:提出以单证为基础兼及复合证候和证候要素的证候命名新系统。结论:在中医临床研究和证候研究中采用以单证为基础兼顾复合证候和证候要素的证候分类新系统,可以综合三者的优缺点,使中医临床和证候研究既能更加灵活,又能保持规范性,而且还简便明晰。可以解决原有三种研究单位单独运用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挖掘现代文献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中医证型和证素的研究,为临床"辨证论治"IPF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文科技核心所收录的关于IPF证型研究的现代文献,并对其证型、证素以及证素组合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PF共有31种证型,10种证素,气阴两虚、痰瘀阻肺型,气虚痰瘀型和气虚血瘀型为最为常见的3种证型,气虚、血瘀、痰浊和阴虚为分布最广的4种证素。结论:"气、阴、痰、瘀"是IPF四大致病因素,IPF是一种多证候相互混杂的疾病,治疗时要从多方面考虑,以求准确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挖掘现代文献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中医证型和证素的研究,为临床"辨证论治"IPF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文科技核心所收录的关于IPF证型研究的现代文献,并对其证型、证素以及证素组合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PF共有31种证型10种证素,气阴两虚、痰瘀阻肺型,气虚痰瘀型和气虚血瘀型为最常见的3种证型,气虚、血瘀、痰浊和阴虚为分布最广的4种证素。结论:"气、阴、痰、瘀"是IPF四大致病因素,IPF是一种多证候相互混杂的疾病,治疗时要从多方面考虑,以求准确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白书仙  张波  张洁  金晶  沈琴  卫静 《陕西中医》2021,(3):344-346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中医“肺风粉刺”范畴。众多医家多从肺经风热证、湿热内蕴证、血瘀痰凝证、冲任失调证等论治。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痤疮发病的因素也更为复杂,上述四证不能全部囊括,但多与肝、脾胃密切相关,笔者引经据典,结合中医经络学说,简述肝、脾胃与痤疮发病的相关性,探讨现代痤疮的发病机制,从肝郁脾虚论治,注重调理肝脾,以疏肝健脾为主,丹栀逍遥散为基本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痤疮患者中医证候与血清性激素及局部皮肤雄激素受体(AR)的关系,从内分泌角度揭示痤疮发生的机制。方法:选择70例典型面部痤疮患者作为观察对象,1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中医辨证、血清性激素、皮肤雄激素受体为指标。结果:男、女患者的血清睾酮(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患病部位的局部AR阳性百分率显著高于非患病部位的AR阳性率(P0.01),提示雄激素及其受体是影响痤疮发病的重要因素,与痤疮"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肝郁化火型痤疮患者的平均血清LH/FSH水平较其他证型高,提示LH/FSH水平偏高可能是肝郁化火型痤疮患者的内分泌基础之一。结论:雄激素及其受体变化是痤疮发病的内分泌基础,在辨病基础上强调"病证结合",能够为痤疮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证素具有"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多维界面"的特征,借助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医证素特点,应证组合规律进行研究是目前中医证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分析比较认为联合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是目前较理想的分析手段。但要使证素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需从研究整体入手,注重每一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寻常性痤疮的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为临床辨治本病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1983~2013年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中医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观察类文献,采用SPSS 16.0软件对寻常性痤疮的证型、证素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45篇,报道病例数6 211例。寻常性痤疮的临床常见证型包括肺经风热型、痰瘀互结型、脾胃湿热型,病性证素以火(热)、湿邪、瘀血、痰浊最为常见,病位证素以肺、胃、脾、冲脉、任脉最为常见。结论:目前寻常性痤疮研究存在文献质量不高(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等问题,应根据痤疮证候分布规律对该病的临床辨证分型标准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痤疮初诊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痤疮初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发病相关因素,并调查长期以来患者临床体质证候状况,作为判断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结果痤疮初诊患者中医体质的总体结构是不一致的;证型也不一致;中医体质和性别、年龄明显相关(P0.05);和饮食、紧张程度不相关(P0.05)。结论饮食、紧张程度和患者中医体质不相关;性别、年龄明显和患者中医体质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丁旭  刘瓦利  许铣 《北京中医》2009,(4):273-275
通过分析痤疮中医辨证治疗现状,强调辨病在痤疮诊治中的重要性。回顾中医经典,结合临床经验,认为"郁乃痤"概括了痤疮发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对痤疮的辨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指出"阳郁"是贯穿痤疮发病不同阶段、不同证型的主线,痤疮的辨病治疗之关键应当是"郁",而不是"热" 提出痤疮也存在阴证、寒证,临床可见痤疮阳郁寒凝证型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