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亚健康状态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具体对应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从2017年1月—2018年3月来我院体检的人群中,将1576例亚健康状态人群按照情况不同分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适应亚健康三种形态。观察不同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组1576例亚健康状态三分型人群中,心理亚健康人数占比最高,达到50.25%;在亚健康状态七分类人群中,失眠与焦虑人数占比最高,分别占26.60%、19.35%;在中医体质方面,平和质与气郁质所占人群最高,分别为17.32%、14.78%。结论当前体检人群中,亚健康状态人数分布存在差异,而亚健康状态的不同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有一定的具体对应关系,气郁质是当前社会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泸州地区高校教师的健康状态及中医体质,分析并作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中医四诊仪,亚健康调查量表,健康体检等方法调查泸州地区高校教师。结果:773例中,亚健康状态221例(28.59%)。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及气郁质人群亚健康状态构成比明显高于非此类体质者(P0.05);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排除体质之间混杂因素影响后,气虚质、湿热质与气郁质是亚健康状态形成的危险体质,气郁质人群较非气郁质人群发生亚健康的危险性增加了89.36%,OR的95%CI为1.025~2.897。结论:高校教师人群中亚健康状态人数分布存在差异;气郁质是高校教师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徐学功  虞婕  张燕 《光明中医》2010,25(3):551-552
目的通过大样本的亚健康中医体质分类分析,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发生率及中医体质分类情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结合中医四诊综合辨识方法10440例体检人群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亚健康9种体质的分布按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气虚质(4216例)、痰湿质(3246例)、阳虚质(2490例)、气郁质(2093例)、湿热质(1245例)、瘀血质(882例)、平和质(758例)、阴虚质(709例)、特禀质(37例)。结论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体质的分布当中占有相当比例;职业、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着体质的分布。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护理人员的中医体质分布及亚健康状况,分析深圳地区护理人员的亚健康与中医体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运用非体力劳动者亚健康量表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ZYYXH/T 157-2009)对接受调查的护理人员进行亚健康状态评价及中医体质判定,并同时对受调查者进行生活方式调查.结果:共获得合格有效调查问卷154份,中医体质判定属阳虚质者32例,湿热质23例,基本平和质18例,气郁质14例,气虚质13例,平和质12例,阴虚质12例,痰湿质11例,血瘀质11例,特禀质8例;本组154例接受调查的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比例为86.36%,疾病所占比例为8.44%,健康比例为5.19%.结论:①深圳市护理人员中医体质分布以阳虚质及湿热质发生率最高,各偏颇体质合计发生率80.52%;②该组资料显示亚健康状态发生率高于相关文献报告的全国医务人员亚健康状态平均水平;③健康状况的分布与中医体质分布有明显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亚健康干部人群中医体质分布和中医膏方对体质纠偏和亚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93例40~60岁的亚健康干部人群,按体质分类标准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筛选非平和质者,按照自愿原则将亚健康者分为服用膏方组和对照组,膏方组109例辨证服用膏方,1~2次/d,10g/次,观察30d;对照组124例不予特殊处理。比较两组的中医体质评分及疗效。结果:293例亚健康者的中医体质分布依次为气虚质87人(29.7%),阳虚质77人(26.2%),阴虚质69人(23.5%);服用膏方组的中医体质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服用膏方能对机体体质进行纠偏,改善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患者中医体质分类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防治SPID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230例SPID患者为观察组,230例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入组病例进行中医体质分类,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对SPID发病有影响的中医体质类型;运用对应分析探讨SPID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在2组间分布差异显著(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为SPID的易感体质(P<0.05),平和质是SPID的保护体质(P<0.05);对应分析提示阳虚质较其他体质人群更容易出现寒湿瘀阻证,气郁质人群更容易出现气滞血瘀证,湿热质人群更容易出现湿热瘀结证,阴虚质更容易出现血瘀肾虚证。结论SPID与中医体质类型有密切的关系,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为SPID的易感体质,平和质是保护体质;SPID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研究体质与肿瘤TNM分期的关系,为恶性肿瘤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调查52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医体质,并进行中医体质与肿瘤TNM分期的相关性分析。结果528例患者:(1)平和体质者23例(占4.36%),偏颇体质者505例(占95.64%);(2)8种偏颇体质中,气虚质最高(占25.76%),其次为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分别占20.08%、17.99%、11.55%;(3)肿瘤TNM分期与中医体质类型有相关性(P0.05),其中Ⅰ期、Ⅱ期以湿热质为主,气郁质次之,而Ⅲ期、Ⅳ期以气虚质为主,其次为湿热质、阳虚质。结论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和阳虚质为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恶性肿瘤患者的体质类型与肿瘤TNM分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多地区人群调查获得我国雄激素性脱发的体质分布及社会人口分布情况,分析不同社会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通过全国多地区人群问卷调查发放,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采用判别法评测各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分析雄激素性脱发患者体质分布规律。结果:共调查2 084人,收回有效问卷2 014人,合格率为96.8%,其中男性1 261例,女性753例;平和质1142例,占56.70%;8种偏颇体质占43.30%,居于前4位的偏颇体质类型是阳虚质(12.51%)、湿热质(9.14%)、气郁质(6.11%)、阴虚质(5.56%),单纯体质893例,占44.34%,复合体质1 121例,占55.66%,男性(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患者平和质明显高于女性,男性AGA患者以湿热质居多,阳虚质次之,女性AGA患者以阳虚质居多,气郁质次之,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脱发类型的体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通过7个不同区域的调查数据分析,中医体质类型在不同区域间存在差异:平和质东北比例最低。偏颇体质中,气虚质华南华西较高,东北,华南阳虚比例较高,华南阴虚体质较高,华北痰湿比例较高,东北,华中华东地区湿热比例偏高,东北,西南气郁比例偏高。结论:AGA患者中偏颇体质占43.30%,主要偏颇体质中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较多见,不同区域,性别的AGA患者体质分布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亚健康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研究及现状,探讨亚健康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亚健康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为传统中医功能声称的保健食品功能研究提供方向。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重庆维普(CQVIP)、PubMed及EMBASE数据库,纳入所有评价亚健康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R version 4.0.4软件进行单率Meta分析、OR值(odds ratio)及其95% CI (confidence interval)表达效应值。结果 共纳入31项研究,研究总样本量为55 059例,其中亚健康人群43 707例,一般人群11 352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为亚健康人群占比前四的体质,比例分别为21.4%(95% CI:16.2-27.2%)、21.2%(95% CI:18.0-24.4%)、16.2%(95% CI:13.7-18.7%)、13.5%(95% CI:11.2-16.2%)。对亚健康人群及一般人群进行比较,发现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平和质发生亚健康风险的OR值分别为4.97(95% CI:3.03-8.15)、3.99(95% CI:2.17-7.31)、2.30(95% CI:1.52-3.48)、0.15(95% CI:0.10-0.2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偏颇体质是发生亚健康的风险因素,而平和质是发生亚健康的保护因素。从性别来看,亚健康男性和女性的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的比例相当,而女性的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的比例要高于男性。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整体偏低,漏斗图分析显示存在发表偏倚风险。结论 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是亚健康人群的主要偏颇体质类型,也是发生亚健康的风险因素。建议今后研究进一步探讨3大偏颇体质与亚健康的关联性,为亚健康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观察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讨影响其发病的体质相关性因素。方法:收集26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进行体质分型和体质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26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中,平和质(31.15%)阴虚质(27.69%)湿热质(24.23%)痰湿质、血瘀质(14.64%)气郁质(13.85%)特禀质(6.92%),男性患者的体质为平和质(43.4%)湿热质(26.10%)阴虚质、气虚质(13.04%)血瘀质(8.69%);女性患者的体质为阴虚质(39.32%)阳虚质(30.33%)气郁质、平和质(21.35%)。结论:男性患者的体质其中湿热质和平和质的患者更多;女性患者其中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的患者更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体质分布特点,为体质干预调理慢性疲劳综合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治未病科体检的863例患者,首先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后通过"中医经络检测仪检测操控系统"进行体质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偏颇体质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863例患者中,亚健康状态661例(76.6%)。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占慢性疲劳综合征体质分布的前3位,人群亚健康状态构成比明显高于非此类体质者(P0.05);男性与女性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分布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湿热质分布男性比女性高;30~40岁出现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几率较别的年龄组大;气虚质、气郁质是所有年龄段的主要体质。结论:不同体质人群中亚健康状态人数分布存在差异;慢性疲劳综合征以气虚体质最为多见;女性人群中以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最为多见。不同年龄段人群中亚健康状态人数分布存在差异,气虚、气郁体质存在于每个年龄段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临床病理分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对198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根据权威标准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并统计其病理分型,分析病理分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198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中,慢性活动性炎以气虚质、湿热质为主,萎缩以阴虚质、血瘀质为主,肠上皮化生以湿热质、气郁质为主,而不典型增生则以气郁质、阴虚质为主。[结论]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不同病理分型的中医体质分布有差异,二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北京市平谷区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该区2型糖尿病群体的中医体质状况,为中医药参与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使用中华医学会公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北京市平谷区33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结果 (1)平和质占33.63%,偏颇体质占66.37%。(2)偏颇体质以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为最多见。(3)平和质人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01);偏颇体质中男性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阳虚质、湿热质和痰湿质;女性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阳虚质、气郁质和气虚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9种体质分布随着年龄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以下人群以平和、阳虚、气郁质为主;50~60岁以阳虚、平和、气郁质为主;60~70岁人群以平和、阳虚、气虚质为主;70岁以上以平和、阳虚、血瘀质为主。结论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以平和质为主,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患者体质类型有一定的差异,在进行临床中医干预及中医健康管理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与五态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问卷、五态人格量表对600名在校本科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体质类型分析以平和质(27.64%)、阳虚质(21.9%)和湿热质(13.64%)人群多见,湿热质中男生多于女生,气虚质和气郁质中女生多于男生,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人格得分男生均高于女生(P0.05)。不同体质类型中五态人格评分比较,在太阳和少阳维度得分中,平和质显著高于气虚质、气郁质和阳虚质;阴阳和平维度得分,平和质显著高于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和气郁质;少阴维度得分,气虚质显著高于平和质;太阴维度得分,平和质显著低于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及气郁质(P0.05)。中医体质和五态人格测验量表的相关分析,太阳因子与平和质呈正相关,与气虚质、阳虚质和气郁质呈负相关;太阴因子与平和质呈负相关,与其余8种体质呈正相关(P0.05)。结论按照不同人格特征进行分类的"五态"具有不同的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广东省揭阳地区不孕症的中医体质分型分布状态。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初次就诊于揭阳市中医院的不孕症患者作为不孕症组,同期本院体检科随机挑选已经完成生育的健康女性作为非不孕症组,统计2组体质分型(不设兼夹质)分布频数及构成比,并比较2组间体质分型分布情况。结果:中医体质辨识频数分布中,不孕症组例数从多到少排序为:平和质、阳虚质、气郁质和湿热质(并列)、气虚质、瘀血质、阴虚质、痰湿质、特禀质。非不孕症组例数从多到少排序为: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和阴虚质(并列)、瘀血质、痰湿质、特禀质。中医体质辨识构成比中,不孕症组中比例最多的体质类型是平和质,其次是阳虚质,之后分别为气郁质和湿热质(并列)、气虚质,最少的是特禀质;非不孕症组中比例最多的体质类型平和质,其次是阳虚质,之后分别为气虚质、湿热质,最少的是特禀质。结论:揭阳地区不孕症组及非不孕症组体质类型均以平和质为主,而2组的偏颇体质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孕症患者以平和质、阳虚质、气郁质、湿热质、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类型,且偏颇体质以阳虚质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10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断,并观察不同性别、不同发病年龄、不良生活习惯与患者体质类型的关系。结果:100例帕金森病单一体质34例,复合体质66例。单一体质以阴虚质、阳虚质为主,其次为气虚质、平和质、血瘀质、痰湿质、气郁质及特禀质;复合体质,合并2种体质者10例,3种体质者20例,4种体质者13例,5种体质者9例,以气虚质为主,其次为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及平和质。结论:阳虚质、阴虚质是帕金森病患者最常见的单一体质类型,复合体质中以气虚质为主,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及湿热质均为常见的复合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顺德区1,000例人群9种中医体质类型分布频数及中医体质类型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结合中医四诊合参对1,000例体检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调查,并输入数字化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平和质367例(36.70%),偏颇体质633例(63.30%),单一偏颇体质251例(25.10%),兼夹偏颇体质382例(38.20%);气虚质349例(34.90%)、阳虚质315例(31.50%)及湿热质276例(27.60%)是3种主要的偏颇体质,而气虚质所占比例最大,其余依次为痰湿质248例(24.80%),阴虚质192例(19.20%),血瘀质103例(10.30%),气郁质97例(9.70%),特禀质34例(3.40%);中医体质类型与体检人群的性别、年龄存在一定关系。结论:根据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可为顺德地区以后开展亚健康状态中医药干预的临床研究提供调查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广东地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中医体质与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为银屑病的防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中医体质量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183例广东地区寻常银屑病患者在其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调查。结果:平和质46例(25.15%),气虚质34例(18.58%),阳虚质27例(14.75%),湿热质20例(10.93%),阴虚质16例(8.74%),气郁质13例(7.10%),痰湿质13例(7.10%),瘀血质9例(4.92%),特禀质5例(2.73%);各体质类型与辨证分型分布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了广东地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体质类型以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为主;其辨证分型与体质类型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p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350例Hp相关性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分别判定为9种体质类型,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胃脘痛的有关内容辨证分型为脾胃虚寒证、胃阴亏虚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瘀阻胃络证,分析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的关系。结果:1Hp相关性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出现的频次为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平和质血瘀质痰湿质阴虚质特禀质;2中医证型频次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亏虚证瘀阻胃络证;3胃镜征象、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充血红斑、水肿多见于阳虚质,糜烂多见于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的炎症程度较重,阳虚质、气虚质的萎缩程度较重,气虚质伴肠化生多见;4脾胃虚寒证属阳虚质的较多见,脾胃湿热证属湿热质的较多见,瘀阻胃络证属血瘀质的较多见,胃阴亏虚证属气虚质的较多见,肝胃不和证属气郁质的较多见。结论: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和气虚质是Hp相关性胃病的主要体质类型,因体质具有可调性,故对易感体质进行早期干预,可望成为防治Hp相关性胃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合并高尿酸血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纳入534例高脂血症体检者,运用SPSS 17.0软件分析其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血脂、血尿酸水平等。结果:(1)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医体质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各中医体质类型人群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痰湿质人群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平和质、气虚质(P<0.01)及阳虚质(P<0.05),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平和质(P<0.01)及气虚质(P<0.05)。(3)各中医体质类型人群合并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依次为痰湿质(48.6%)、阴虚质(44.4%)、气虚质(43.5%)及湿热质(37.0%)。(4)各中医体质类型人群的血尿酸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痰湿质人群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平和质及阳虚质(P<0.01),气虚质人群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平和质(P<0.05)及阳虚质(P<0.01),湿热质人群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阳虚质(P<0.05)。结论:痰湿质人群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及湿热质血脂异常人群易合并高尿酸血症;痰湿质、气虚质及湿热质人群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