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梳理炮制对附子成分与药理作用的影响及其历史沿革。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整理、归纳与总结。结果:中药炮制对附子的成分与药理作用均有影响,且不同炮制方法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中药炮制作为能够使附子减毒存效的重要加工方法,其对临床辨证论治及安全使用附子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1常用有毒药物来源与炮制 附子、川乌来源于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制川乌为川乌的炮制加工/SPAN〉。而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制草乌为草乌的炮制加工品。收获的附子,去掉泥沙和须根,即称“泥附子”,因其极易腐烂,需立即加工,按不同工艺可成:盐附子、白附片、黑顺片。  相似文献   

3.
附子药用历史悠久,炮制方法繁多。但炮制方法对化学成分、药效和适应症的改变关系尚不明确;临床应用中不同炮制品的安全性范围和疗程还不规范;不同炮制品附子的适宜证型不同,使附子药效定量标准难以统一,这些严重制约了附子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通过查阅近年关于附子炮制的研究文献,对该类中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药效学及毒理学改变进行概述,讨论炮制减毒前后化学物质基础、药效学和毒理学的变化。为选择合理的炮制方法提供指导,确保附子临床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发挥最佳药效并为后续对附子及其炮制品进行中药治疗药物监测等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附子炮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炮制沿革、炮制工艺、炮制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等方面,对近年来附子的炮制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认为附子的炮制尚需进一步规范,亟需结合药效、毒理研究建立附子的质量标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附子炮制前后生物碱变化情况与毒性变化及对小鼠氯仿致颤作用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对附子生、炮品及提取生物碱急性毒性实验及相应氯仿致颤实验探讨炮制过程中附子化学成分变化的同时对其毒性和相关药效的影响作用。结果:炮制在导致化学变化的同时引起毒性下降,同时对氯仿致颤的抑制作用也相应减低。结论:附子在炮制过程中发生了化学成分的变化导致毒性下降,并且对氯仿致颤的抑制作用也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6.
论附子的炮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宁  张惠伟 《中成药》1990,12(2):15-16
附子极为常用,但毒性较强。古今都很重视附子的炮制加工,本文对古今不同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出了改进现行附子加工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附子为乌头属植物的子根加工品,具有"生熟异用"的特点,且附子具有轻微毒性,需要通过炮制减轻毒性,实现入药。附子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具有镇痛、抗炎、增强免疫力等多方面作用。从古至今,附子的炮制方法不同,对于附子质构特性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此研究通过了解附子质构特性,选取科学合理的炮制方法,旨在发挥附子最大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测定不同切制方法炮制附子后乌头碱的含量差异,评价附子的炮制方法。方法:对附子采用传统炮制法和先切片后炮制,用HPLC测定乌头碱含量。结果:乌头碱在1.075~5.375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加样回收率RSD为3.75%(n=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附子中乌头碱含量的测定。附子的改进炮制工艺中乌头碱含量低于传统炮制工艺。  相似文献   

9.
答:附子是中医临床中一味常用的主要药物。在处方中附子的剂量大小不一,这决定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证候和临床医生的不同经验,以及处方中不同的配伍与煎药方法。临床医生应重视中药正确炮制方法,对附子亦应如此。附子炮制的正确与否决定乌头碱的含量,乌头碱是引起附子毒副作用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10.
郭传彬 《光明中医》2009,24(12):2369-2371
本文从对附子的简单介绍入手,主要对附子的炮制与临床应用进行研究,较详细地介绍了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米制附片、刨附片的炮制方法,以及附子在实际临床中的各种不同应用、注意事项和解毒方法.附子自古以来在中医临床上极为常用,关键在于去除附子毒性.炮制方法是否得当,对于附子的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正> 1 中药的炮制不当或未经炮制 不经炮制或炮制不当的中药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药品必须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进行炮制,才能去除药物的毒性、改变药物的性味,同一味药物,不同的炮制方法,毒性也存在着差异。如附子有盐附子、白附子、黑附子、熟附子之分,因加工方法不同其乌头碱含量有别,毒性不一,又如大黄生者泻下力猛,炮制后使之缓泻或不泻,在应用时,小攻则无力,强攻又易伤正。因此,应当审时度势地运用炮制手段,选择酒洗、酒浸、酒炒、酒拌蒸,多次蒸晒、酒送服等炮制方法,在不同程度的受热条件下,去影响它的性和味,从而在辨证用药上,扬长避短,发挥药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附子炮制的历史沿革以及现代附子炮制的研究进行综述。查阅历代本草文献,对古代附子炮制的各种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和概述;结合现代炮制方法、炮制工艺、炮制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来探索附子炮制后增效减毒的合理性与规律性,揭示其增效减毒的机理,希望能有助于附子传统加工技艺的传承和保护,也为附子新型加工工艺和炮制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拓宽中药炮制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附子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炒法、蒸法、胆水浸泡及混合溶液浸泡对附子进行炮制。采用UV和RP-HPLC方法分别测定附子四种加工品中总生物碱和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附子不同炮制品中生物碱的含量呈现明显的差异,蒸制品和炒制品含量可以达到中国药典规定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过0.15%的规定。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附子生物碱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炮制过程中的附子成品的抗炎、镇痛和提高免疫功能作用。方法将不同炮制过程制出的炒附片、黑顺片、淡附片以及蒸附片进行试验,对大鼠使用鸡蛋清以及对小鼠使用二甲苯分别观察附子对足肿胀度和耳肿胀度的影响,对小鼠使用环磷酰胺使其免疫低下观察附子对脏器指标的影响,对小鼠采用热板致痛试验观察附子对痛阈值的影响,从而对比不同炮制过程中的附子的镇痛、抗炎以及提高免疫功能作用。结果不同附子组相比对照组的耳肿胀度均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附子组在用药6 h相比对照组,除蒸附片组外,足肿胀度均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同时在用药1 h炒附片组以及黑顺片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明显。不同附子组相比对照组的痛阂值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附子组相比对照组的痛阂值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不同炮制过程中的附子均具有镇痛、抗炎、提高免疫功能等的作用,同时各种附子的效果根据炮制方式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附子高压蒸制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其含生物碱的含量和传统外观质量为综合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高压蒸制时间、压力及软化方式三个因素进行考察。结果:附子最佳高压蒸制工艺为:A1B3C3,即附子经换水浸透法处理后,0.15Mpa压力下蒸制90min,即得。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可控,可作为代替附子传统炮制工艺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附子药用历史悠久,药效显著,素有"回阳救逆第一要药"之称.但其生品毒性大,须炮制入药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附子炮制方法众多,古有炮、烧、炙、炒、煨等,今有干热烘制、高压蒸制、微波炮制等,各法去毒存性效果不一.本文通过分析附子炮制典籍及现代研究,从古代附子炮制工艺、现代附子炮制工艺、炮制减毒原理以及各炮制方法比较等方面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浅析附子减毒方式与药效的关系。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分析附子的炮制、配伍、煎煮、限量减毒方式与药效的关系。结果:发现附子炮制减毒方式不同,药效有异,但存在炮制过度现象;合理配伍可减毒增效;久煎能降低附子的毒性,但有实验表明合煎比先煎附子获得的减毒效果更显著;降低剂量可以保证附子的使用安全,但量效之间需要平衡。结论:附子减毒的目的是保证其在临床应用上的安全性,但应注意存效和增效。  相似文献   

18.
附子炮制机理及制品药效毒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附子的解毒机制、炮制方法 、炮制机理、现代药理毒理学研究等方面,对附子的炮制方式进行了分析,为附子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考玉萍  张化为 《陕西中医》2013,34(4):478-480
目的:探讨大剂量食用附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研究附子不同炮制时间的毒性,采用镇痛、抗炎、耐缺氧实验进行附子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附子不同炮制时间的毒效分析表明,煎煮60min附子毒性相对较低,药理活性最强;煎煮105min后各组几不表现出毒性,但仍有较强的药理活性。结论:附子经过长时间煎煮,毒性显著降低,但仍具有一定的活性,其结果为周户一带大剂量食用附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系统学习江油附子的本草考证、3大附子种植产区的栽培特点、江油附子的产地加工和临床应用,探讨附子13个炮制规格的必要性,附子使用量、加水量、煎煮时间和溶出率的关系,建议规范附子炮制品种,加强炮制工艺、目的、功效的研究,临床药师要保证附子的来源和品质、炮制是否规范、配伍是否合理、煎煮是否正确、服用方法是否得当,更要注意正常药后反应与不良反应的甄别,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