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将FD定义为存在一种或多种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消化不良症状,并且缺乏能解释这些症状的任何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的疾病[1]。其症状包括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及上腹烧灼感。中医药在治疗FD方面安全、有效,优势凸显[2]。随着现代医学对此病认识,更多的学者开始探讨中医药对FD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是指上腹痛、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的不适消化不良症状[1],经生化、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发作时间每年超过1个月[2]。近年来,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3.
谭文婧  李勇 《河北中医》2012,34(3):373-374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欧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占19%~41%,其中有60%以上在胃十二指肠镜下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可解释上诉症状的变化[2].  相似文献   

4.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部疼痛、烧灼感、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恶心呕吐、嗳气等慢性消化不良症状,且排除可以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如胃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内脏高敏感性、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遗传、饮食、生活方式、精神心理因素等[2]。西医在治疗上主要采用抑酸、  相似文献   

5.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一组无器质性原因可解释的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的消化不良症候群。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进餐后腹部饱胀不适、上腹胀满、嗳气、腹痛、反酸、烧心及厌食等[1]。FD是消化科门诊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发病率达11.0%-29.2%[2];我国广州的一份调查报道,  相似文献   

6.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疾病,具有餐后饱胀、早饱、中上腹痛、中上腹烧灼不适、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是经检查无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综合征。2016年正式发布的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标准提出该疾病属肠-脑互动障碍[1-2]。有研究表明,FD与情绪障碍关系密切,临床上多联合抗焦虑抑郁药和心理干预治疗[3]。针灸治疗FD已被列入I级针灸病谱。近年研究表明针灸不仅可缓解FD患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非器质性的、由于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以消化不良相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如餐后饱胀感,中上腹痛等。在当前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多元化影响下,FD成为了一种在临床越来越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有数据统计全球发病率可达30%[1],在我国FD患者占比可达内科门诊数量的10%[2]。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可伴有食欲不振、胀气、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1]其发病率高、症状多样、客观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西药又无特殊疗法,笔者用理气降浊方治疗FD患者80例,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MTL及VIP的变化情况,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而无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反复上腹胀痛,早饱,嗳气,反酸,烧心,食欲不振,恶心等[1],起病多缓慢,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病程超过半年,患者多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我国的调查资料[1]显示,FD占胃肠病专科门诊的50%。西药治疗可改善症状,但较难治愈。本病属中医学"痞满"、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系指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尤其是上腹胀、早饱、胀气、恶心等特定的上消化道症状,但内镜检查未发现溃疡、糜烂和肿瘤,亦无肝胰胆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1]。其发病原因目前认为与胃肠动力障碍和精神、心理、应激等因素有关。笔者随师在2006年1月~2007年6月对门诊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患者运用降气和中汤(自拟方)治疗,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sia,FD),是指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消化不良症状,生化学及内镜等检查无明显异样发现,期临床表现难以用器质性疾病解释,主要症状包括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痛和上腹灼烧感等[1].FD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目前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缺乏特效治疗方法.黄雅慧教授为西安中医医院消化学科带头人,在治疗此病上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于2012年7月-2013年1月跟随黄教授出诊接诊此类患者多例,以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餐后饱胀感、早饱、中上腹痛及中上腹烧灼感等症状,而无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欧美国家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占19%~41%,我国的调查资料显示,FD占胃肠病专科门诊患者的50%左右[1]。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FD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的重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
自拟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等消化不良症状,经生化、内镜和影像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症候群。我们于2001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自拟方治疗FD64例,并与多潘立酮26例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或消化不良,表现为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部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的一组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发作时间每年超过1个月~[1-2]。胃动力障碍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多因精神和应激因素而诱发。西医多采用对症治疗,效果欠佳,且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认为,脾虚气滞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发病机制,脾虚气滞型也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  相似文献   

15.
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一组尚无器质性病因可纠的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消化不良症候群,其症状主要包括上腹胀满、餐后饱胀、嗳气、早饱、腹痛、厌食、恶心、呕吐等。FD与抑郁、焦虑、失眠等有密切关系。2006年1月—2008年1月,笔者采用黛力新治疗FD患者4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系指存在被认为源自胃十二指肠区域的症状,且无任何可以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1].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指一组原因不明的未发现有器质性或全身性疾病的慢性、持续性或发作性上腹部症状群。笔者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该方治疗56例FD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辨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奚道杰 《国医论坛》2007,22(5):22-2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种消化不良症状群.自2000年以来,我们对5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包含: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灼热感和早饱等。在消化科门诊就诊患者中占有比例高达20%~40%[1],其病因复杂,临床分型不一,临床治疗尚无统一方案[1]。笔者自2011年10月至2013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无特异性病因或用器质性病因不能解释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疼痛或不适感,经上消化道内镜等检查不存在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依据。按照1999年提出的罗马Ⅱ标准FD主要包括溃疡型消化不良、动力障碍型消化不良以及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等。2001年9月—2005年12月,笔者选用藿香正气胶囊治疗FD患者8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3例系门诊就诊学生,男56例,女27例,平均年龄16.5岁。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年龄、病型、病程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