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目的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观察针刺加药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选择4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组20例,针刺加川芎嗪组42例,治疗十天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针刺加川芎嗪组不仅在改善头痛、眩晕等临床症状方面,而且在提高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方面优于川芎嗪组。结论针刺加川芎嗪组优于川芎嗪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Wang GM  Li LX  Wen FY  Song YQ  Tong RG 《中国针灸》2011,31(3):216-218
目的:观察针刺太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 B1)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紊乱的干预作用,为穴位特异性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00例VBI患者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分出低流速型血管(43条)、高流速型血管(79条);对照组为正常人群50例,计椎动脉100条,观察针刺太冲穴前后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s)的变化.结果:针刺太冲后低流速型椎动脉Vs明显增高,针刺5~10min、出针后半小时与针刺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流速型推动脉Vs明显降低,针刺5~10min、出针后半小时与针刺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针刺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太冲穴以双相调节的方式有效地改善椎动脉的供血,纠正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紊乱.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TCD改变。方法应用TCD对168例VBI患者进行基底动脉(BA)及两侧椎动脉(VA)测定,并与同年龄段8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结果VBI患者BA高流速者占42.85%,低流速者占15.47%,正常流速者占41.67%,BA高流速和低流速者V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普遍低于对照组,而搏动指数(PI)普遍升高,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VBI患者BA和VA的TCD基本特征是血流阻力升高和/或伴有血流速度减低或增高,可分为高流速高流阻、低流速高流阻及正常流速高流阻3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影响。方法 8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0例。2组均常规使用敏使朗12mg/次,3次/d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2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47.5%。高血流组治疗后较前血流速度明显减低;低血流组治疗后较前血流速度明显增快(P<0.05或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将12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运用TCD观察两种疗法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s)和搏动指数(PI)的变化及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32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临床控制14例,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经济、简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加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和治疗机理。方法:将8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惠者随机分为针刺加SGB组和单纯针刺组,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TCD检测椎-基底动脉血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均有显著疗效(P〈0.05);治疗后2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有明显改善(P〈0.01,P〈0.05),2组间比较显示总有效率及TCD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SGB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确切的改善椎一基底动脉供血的作用,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相一致,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  相似文献   

7.
步长脑心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社香  刘超 《光明中医》2008,23(6):859-860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给予步长脑心通,对照组30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观察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和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Vs(收缩峰期血流速度)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椎-基底动脉Vs变化也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步长脑心通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住院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1例,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1例,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观察疗效并使用经颅普勒(TCD)测定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8.0%,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天麻素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清眩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清眩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和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6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人,对照组予口服西比灵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眩胶囊,连续服用15天,根据患者的症状,体症及TCD变化来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好转,TCD提示血流速度均有改善,但清眩胶囊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且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眩胶囊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眼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晓洲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3):409-409,421
目的 观察眼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VBI性眩晕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健脾和胃、化痰祛湿为治,眼针选脾区、胃区、上焦区,同时予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仅用川芎嗪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疗效及供血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眼针治疗VBI性眩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简称TCD)观察椎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椎针组(100例)和针刺组(50例),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运用TCD观察两种疗法疗程前后椎动脉(VA)—基底动脉(VBA)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末血流速度(Vd)及其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VBA的Vp、Vd、Vm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但针刺组VBA中Vp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LVA中Vp、Vm,RVA中Vp、Vd、Vm及VBA中Vp、Vm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椎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针刺疗法.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12.
针刺推拿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优选提高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VBI)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案,并探讨其治疗VBI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推治疗组(A组)、针刺治疗组(B组)、推拿治疗组(C组)进行治疗对比观察,并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治疗前后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平均峰流速(Vm)以及血管搏动指数(PI).结果:A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与C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外,A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的Vm、PI和血管弹性指数(DI)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推结合疗法对改善椎-基底动脉的Vm、PI、DI以及VBI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作用,且优于单纯针刺和推拿疗法,是目前治疗VBI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方芎蝎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和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6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注射用盐酸川芎嗪12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芎蝎胶囊2.5g,每日3次口服。2组均1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经颅多普勒(TCD)探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收缩峰流速(Vp)和舒张末期流速(Vd)。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3.3%,总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率60.0%,总有效率86.7%,2组总有效率、痊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BA的Vp和Vd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且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芎蝎胶囊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针刺风池、天柱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董宇翔  张萌  孙晓峰 《中国针灸》2005,25(12):841-843
目的:评价针刺风池、天柱穴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V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采用针刺风池、天柱穴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口服尼莫地平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21%.针刺治疗对改善症状及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有显著的疗效,并优于尼莫地平组(P<0.05).结论:针刺风池、天柱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周义杰 《河北中医》2007,29(4):348-34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和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维脑路通注射液24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疏血通注射液4mL,每日1次静脉滴注。2组均15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统计疗效,并观察对脑血流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椎动脉(VA)血流速度、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能提高VA、BA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止眩宁胶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简称TCD)的影响。方法: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包括治疗组(止眩宁胶囊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组)30例。结果:治疗组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脑血流速度平均值(Vm)改善率分别为86.7%、90.0%;对照组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脑血流速度平均值(Vm)改善率分别为63.3%、40.0%。结论:止眩宁胶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双向调节作用明显优于盐酸氟桂利嗪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天麻素注射液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用药14d。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5%,优于对照组的77.5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临床症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吴燕 《河北中医》2007,29(3):249-25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慢性脑缺血患者脑血流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临床疗效评定。方法慢性脑缺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3例。2组均按西医治疗原则,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予控制血压、对症等治疗,同时给予尼莫地平片40 mg,每日3次口服。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予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口服,30日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分析,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的变化情况,测定清晨空腹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脑血流得到显著改善,TCD检查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同时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异常升高的血黏度,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评定总有效率达100%,与对照组(79.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对慢性脑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改善慢性脑缺血患者脑血流状况,降低异常升高的血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C形臂x线机下针刀松解枕下三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影响。方法:将131例V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采用C形臂x线机下针刀松解枕下三角、刺激风池穴治疗,对照组63例采用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1%、对照组为85.71%。治疗组治疗后椎一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增加(P〈0.01)。结论:C形臂x线机下针刀松解枕后三角治疗VBI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60例,脱落3例)和药物组(60例,脱落6例)。药物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日10 mg,每晚睡前服;针药组在药物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穴取丝竹空、率谷、太阳、风池等,每次30 min,每天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VAS评分,ACA、MCA、PCA、VA、BA血流速度,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下降(P<0.05);治疗后针药组VAS评分,ACA、MCA、PCA、VA、BA血流速度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药物组低(P<0.05)。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6.5%(55/57),高于药物组的90.7%(49/54,P<0.05)。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盐酸氟桂利嗪可显著改善偏头痛患者疼痛程度,降低颅内血流速度,效果优于单纯口服盐酸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