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发展,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也随着其他学科的进步而日益完善,一些中医分支学科或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的相关专业的理论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在此大背景下所带来的人才短缺问题也日益严重。当下的中医研究人才仍主要来自于正规的学院教育体系(本科学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且以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为主,目前的中医研究生录取和培养模式并不具备主动吸收来自于其他本科专业人才的能力,且缺乏对高级复合型研究人才的培养经验。本文从传统中医学全面发展的角度,尤其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探讨如何通过继续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教育、在职进修教育、函授、广播电视大学、夜大、各种培训班、学术交流会及在职自学等)将其他学科优秀人才引进到中医领域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医儿科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除了需要现行的临床、科研培养模式外,还借助学科三名名老中医的影响,将跟师学习、治学态度的影响、临床资料整理等融入其中,提高了研究生的中医思维和科研能力。文章旨在为中医儿科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医教研一体化教育模式是中医学教育发展至今的必经之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儿科是全国中医院校中首批授予硕士点单位之一,历经40余年的耕耘发展,逐步形成了学术领先的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发展的龙头单位。笔者现从创新理念、课程设置特点、教学模式、科研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以及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对中医儿科研究生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以达到全方位提高中医儿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我国医学类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如何建立更好的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教学的重要问题。通过分析当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加强中医外科学基础理论课程,提高基础理论知识;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加强对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探索与完善研究生培养的考核方式;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训和导师的指导工作,是保证其质量、培养高层次中医外科学临床医学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培养制度等方面对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认为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应当走出原有的框架,不能人为地对研究生培养进行定位和定向,而应当充分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多项能力,获取多种知识,从而提高和扩展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研究生的社会适应性和服务面。  相似文献   

6.
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方向一直都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很难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这其中中医儿科临床研究生又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培养模式应更加仔细斟酌。笔者通过长时间的管理中医儿科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出本文,以供广大研究生管理者们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史学 《北京中医药》2008,27(8):669-669
随着我国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医学研究生特别是中医儿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不断改进.笔者就中医儿科研究生临床带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强化基础理论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临床带教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史学 《北京中医》2008,(8):669-669
随着我国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医学研究生特别是中医儿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不断改进。笔者就中医儿科研究生临床带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强化基础理论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临床带教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医学科发展的特殊性,继承与发展成为永恒的主题,其中研究生培养工作是搞好继承与发展的关键。有人认为近些年高等中医院校培养的学生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浅薄,临床基本功不过硬。究其原因比较复杂,既有教育制度本身的因素,又与社会需求等多种原因有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健康理念的转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生的知识结构也需要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10.
浅谈如何提高中医妇科研究生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四大学科之一。它既紧密联系于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又有其独特的专业理论内涵及临床特点,尤其是在临床治疗方面更有一定的优势。中医妇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和造就合格的专业人才。1目前中医妇科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我国中医妇科学研究生的培养历经了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从单一的培养模式过渡到临床医学专业和医学科学研究两种培养方向。近年来,高校研究生连续扩招,既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契机,也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带来更大的压力。大量的扩招,导致研究生在入学时基础水  相似文献   

11.
中医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已经有三十年了,孔子曰:三十而立,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逐渐正规化,培养出来许许多多中医学科方面的专门人才.中医学是一个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学科,这种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性,以及在研究生这样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笔者结合自己研究生阶段学习以及作为研究生导师培养研究生的体会,对中医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医研究生教育至今已有40年历史,其教育体系已基本构成,但在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医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成为近年来中医类院校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阐述了我国中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完善培养方案、适应社会需求、加强研究生系统管理3个方面入手,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并轨"的教学培养模式。中医外科学作为中医学二级学科,同中医内科与西医外科相比发展相对滞后,研究生培养基础薄弱。现分析当前中医外科学临床型硕士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专科研究生应具备的七种能力,以提高新形势下中医外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解英  何冰 《中医教育》2011,30(1):44-45
中医儿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之一,它是在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指导下针对儿童疾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诊断,运用中医药治疗的临床学科,又是具有独特临床特点的一门专业学科。但是中医儿科教学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民对儿科医疗服务的更大需求,目前全国中医儿科临床面临严峻挑战,优秀的临床研究生是中医儿科发扬光大的重要储备力量。目前关于临床暴露出的儿科研究生培养问题亟待解决,如何培养优秀的中医儿科高级临床专业人才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则显得至关重要。对此笔者根据导师多年教育经验,对中医儿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体会与同道分享,此撰文之旨。  相似文献   

16.
在医教协同背景下探索了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认为实现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应将体现特色的理念、思路融入培养的各个环节。强化训练中医思维及创新能力,为培养新一代名医奠定人才基础;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中医经典在专业课程的主导地位,夯实中医基础理论;纳入师承教育环节,注重临床实践体悟;创新医教协同的管理机制,构建质量保障体系。通过院校教育、师承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机结合,构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张雨 《中医教育》2009,28(6):83-84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独自的基础理论和理法方药体系,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贡献,建国以来一直是中医教育的四大基础学科之一。为提高教育质量,本文就中医儿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谈几点建议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医学一级学科下分13个二级学科,它们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民族医学。笔者认为,除民族医学外,前12个二级学科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探讨其按一级学科命题招生,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有利于组织考试,调剂生源,选拔优秀生源。因此,对其可行性研究很有必要。1本科阶段1.1专业目录调整为实现…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学研究生科研临床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是学科建设和人才构成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科研及临床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的重要特点.本文作者就医学院校研究生科研临床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一些看法和思路,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医学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使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与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和符合中医人成长规律的教学模式。方法文献研究和综合分析。结果认为我国的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历经30余年,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也为继承与发扬中医药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中医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使中医药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结论中医研究生培养应遵循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厚基础,多临床;提倡学科交叉,鼓励学术创新;培养实用性、复合型的中医研究生,是当今社会中医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