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TEG)筛检氯吡格雷抵抗的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探讨替格瑞洛序贯治疗的疗效。方法:纳入ACS患者473例,TEG法证实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患者193例,入选替格瑞洛序贯治疗,接受3月替格瑞洛 9月氯吡格雷。280例患者氯吡格雷反应良好,入选氯吡格雷标准治疗组,接受12月氯吡格雷。观察并比较术后12月的支架内血栓(ST)、死亡、心肌梗死的发病率。结果:序贯治疗组明显降低了支架内血栓(3.1vs.8.2%,P=0.023)和心肌梗死(3.6vs.10.4%,P=0.007)的发病率,并未显著增加大出血风险(4.1vs.3.6%,P=0.749)。结论:替格瑞洛序贯治疗有效降低氯吡格雷抵抗ACS患者的ST风险,并未增加大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中国高龄非血运重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连续性纳入2012年5月~2020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未行介入治疗的中国高龄(≥75岁)ACS患者106例,根据抗血小板药物分为氯吡格雷组(n=65)和替格瑞洛组(n=41),随访12个月,有效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是由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临床驱动的血运重建组成。安全性终点为出血学术研究会(BARC) 标准规定的出血事件。 结果 两组之间绝大部分基本资料、既往病史以及实验室数据等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而氯吡格雷组患者患慢性肾病者较多(P<0.05)。替格瑞洛组患者MACE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4.9% vs. 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组(7.3% vs. 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氯吡格雷相比,使用替格瑞洛可降低未行介入治疗的高龄ACS患者的MACE发生率, 但未明显增加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观察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疗效。方法选取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住院的8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氯吡格雷组(n=42)与替格瑞洛组(n=42),通过TEG检测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后的血小板抑制率情况。结果氯吡格雷组中11例出现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为26.19%,替格瑞洛组中1例患者出现替格瑞洛抵抗,发生率为2.38%,两组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2,P=0.002);氯吡格雷组中有1例(2.38%)发生阿司匹林抵抗;替格瑞洛组中有2例(4.76%)发生阿司匹林抵抗,两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χ2=0.346,P=0.557)。结论接受标准抗血小板治疗的部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存在抗血小板抵抗,TEG监测结果显示,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明显优于氯吡格雷。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服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后的疗效。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657例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并进行血栓弹力图(TEG)监测的ACS患者临床资料。出院后随访12个月内再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情况,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疗效,并分析再发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替格瑞洛组患者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P0.001),且药物抵抗(ADP30%)发生比例低(P0.001);Kaplan-Meier法计算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11.74%和9.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4);采用Cox回归分析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心率(B=0.040,RR=1.041,95%CI:1.018~1.064,P=0.000),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B=-0.010,RR=-0.990,95%CI:0.981~1.000,P=0.048)。替格瑞洛组无致命性出血事件发生,非活动性出血事件与eGFR(B=-0.022,OR=0.978,95%CI:0.958~0.998,P=0.031)相关。结论替格瑞洛组的疗效并不优于氯吡格雷组,但其药物抵抗发生率低,eGFR低的患者易发生非活动性出血事件,心率快的ACS患者易再发生MACE。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使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入住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诊断为ACS合并COPD的患者73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38例)和氯吡格雷组(35例)。替格瑞洛组使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规律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氯吡格雷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心原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全因死亡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心原性死亡、缺血性脑卒中、再发心肌梗死、全因死亡、小出血、轻微出血、停用药物(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替格瑞洛组患者MACCE发生率(5.3%比25.7%,P=0.04)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呼吸困难发生率(26.3%比5.7%,P=0.04)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但除替格瑞洛组1例患者因呼吸困难而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其余均为一过性轻度呼吸困难。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可显著减少ACS合并COPD患者的MACCE发生率,而不增加出血风险;虽然增加了呼吸困难的发生,但绝大部分为一过性或轻-中度呼吸困难,并未影响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发2型糖尿病(T2DM)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中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的比较。 方法 回顾性的收集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ACS并发T2DM行PCI患者175例,按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分为两组:替格瑞洛组(n=22)和氯吡格雷组(n=153),采用光比浊法分析血小板聚集功能,比较两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差异。 结果 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氯吡格雷组为(32±20)%,替格瑞洛组为(26±1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氯吡格雷组为(51±18)%,替格瑞洛组(40±1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对于ACS并发T2DM行PCI患者,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显著减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不影响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诊断为ACS并择期行PCI术的患者1 159例随访1年,依患者服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不同分为替格瑞洛组(n=312)和氯吡格雷组(n=847),其中3例在随访过程中排除,27例失访,最终纳入1 129例,替格瑞洛组(n=303)和氯吡格雷组(n=826)。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含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和大出血事件(美国出血学术研究会制定的出血分级标准中Ⅱ型、Ⅲ型及Ⅴ型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替格瑞洛组患者肌钙蛋白I(TnI)偏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偏低,植入支架数多,最大狭窄率高,复杂病变比例高,桡动脉入路少,分次PCI比例高(均P<0.05)。替格瑞洛组发生MACE事件(15.2%)与氯吡格雷组(12.6%)相比〔危险比(hazard ratio,HR)=1.226,95%可信区间0.867~1.735,P=0.249〕及大出血事件替格瑞洛组(0.7%)与氯吡格雷组(0.7%)相比(HR=1.093,95%可信区间0.212~5.634,P=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男性、城市来源、LVEF、分次PCI是保护性因素;高脂血症、脑梗病史、病变血管数目、安放支架数目、最大狭窄率、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是危险性因素,利用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作为因子多元逐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模型分析结果是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HR=1.118,95%可信区间0.755~1.656,P>0.05。结论 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用于ACS择期PCI术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65岁)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63例,分别使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情况,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及出血、药物相关的呼吸困难、室性停搏发生情况。结果相对氯吡格雷而言,替格瑞洛组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低于氯吡格雷(P<0.05),而心血管死亡、严重出血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ACS患者,替格瑞洛可以更好地降低术后再发心梗及心绞痛的发生,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血小板微小RNA-223(miR-223)、血小板抑制率及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PCI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双倍组(n=80,氯吡格雷150 mg,每日1次)和替格瑞洛组(n=80,替格瑞洛90 mg/次,每日2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miR-223、血小板α颗粒表面膜糖蛋白(CD62P)、活化血小板糖基化复合物(PAC-1)的变化。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及呼吸困难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 d、30 d后,替格瑞洛组血小板抑制率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双倍组(P均0.05)。治疗30 d后,替格瑞洛组血小板miR-223、CD62P、PAC-1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双倍组(P均0.05)。随访6个月,替格瑞洛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双倍组(3.75%对13.75%,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替格瑞洛组呼吸困难发生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双倍组(11.25%对16.25%,P0.05)。结论:对于PCI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替格瑞洛较双倍剂量氯吡格雷能够更好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MACE,且不增加出血风险。但替格瑞洛易引起呼吸困难,临床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孙建辉  周学中 《心脏杂志》2017,29(1):86-089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和双倍剂量氢氯吡格雷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ACS出现氢氯吡格雷抵抗(血小板抑制率<30%)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试药组,63例),双倍剂量氢氯吡格雷组(对照组,61例),分别予入院第7天检测血小板抑制率、入院第2天及第7天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观察1个月及6个月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及轻度出血发生率。结果 入院第7天时检测血小板抑制率,两组患者均较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药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60±12)% vs.(46±10)%,P<0.05〕。入院第2天检测hs-CRP,两组患者结果无统计学差异〔(19±4) g/L vs.(20±3) g/L〕;第7天时两组患者的hs-CRP均显著降低(P<0.05),且试药组hs-CRP降低更显著〔(6.4±2.1) g/L vs.(10.8±2.8) g/L,P<0.05〕,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随访1个月两组患者之间MACE及轻度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3% vs. 3%,5% vs. 3%);随访至6个月时试药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 vs. 13%,P<0.05),两组之间轻度出血发生率仍旧无明显差异(8% vs. 5%)。结论 ACS出现氢氯吡格雷抵抗患者,选用替格瑞洛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