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恩替卡韦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再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原位肝移植(OLT)术后HBV再感染的效果,并探讨术前存在YMDD患者的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5/2008-01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患者,比较长期使用与拉米夫定+肌注型HBIG预防HBV再感染的效果;并观察术前出现YMDD患者应用恩替卡韦+肌注型HBIG的疗效;两组患者观察截止2008-10,对HBV DNA定量水平、乙肝两对半、HBV再感染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恩替卡韦组40例患者,随访时间19.5±9.4 mo,未发现HBV再感染;拉米夫定组共84例患者,随访时间18.1±6.4 mo,其中10例出现了HBV再感染,再感染率为1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例术前出现YMDD患者应用恩替卡韦+肌注型HBIG预防,无术后乙肝再感染.结论:恩替卡韦联合HBIG与拉米夫定联合HBIG相比,有效地降低了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率,对术前存在YMDD变异的的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2.
Xing J  Han T  Liu L  Li Y  Li J  Li Y  Xiao SX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1):828-832
目的 对拉米夫定(LAM)初治耐药后,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恩替卡韦(ETV)单药或ETV联合ADV进行补救治疗,比较两种补救方案的疗效.方法 对LAM初治耐药后应用LAM联合ADV应答不佳的40例患者,分别应用ETV 1.0 mg/d(14例)及ETV 0.5 mg/d联合ADV 10mg/d (26例)两种方案进行补救治疗,至少观察48周,定期监测HBV DNA、肝肾功能、HBV标志物等指标.根据资料不同分别采用t检验Wilcoxon检验或x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补救治疗前的基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采用两种补救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HBV DNA水平均有下降,但ETV联合ADV组下降幅度较大.补救治疗24周时,ETV 1,0mg组有28.6%%(4例)达到HBV DNA转阴,ETV联合ADV组则有80.8% (21例)达到HBV DNA转阴,x2=8.469,P=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8周时,ETV1.0mg组仍仅有4例患者HBV DNA转阴,而ETV联合ADV组全部26例患者均达到HBV DNA转阴.补救治疗24周时,ETV 1.0mg组有42.9%(6例)患者ALT复常,ETV联合ADV组有92.3% (24例)患者ALT复常,x 2=9.337,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8周时,ETV 1.0mg组有57.1%(8例)患者ALT复常,而ETV联合ADV组所有患者均达到ALT复常.补救治疗48周时,ETV 1.0mg组有1例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ETV联合ADV组有4例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结论 对于LAM耐药后LAM联合ADV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ETV联合ADV的补救方案较ETV单药1.0mg的方案更为有效,可以实现更好的病毒学及生物化学应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LAM耐药的HBeAg阳性的CHB患者114例,随机分成两组:ADV +LAM(A组)59例,予ADV10mg/d联合LAM 100 mg/d口服;ADV组(B组)55例,予ADV 10 mg/d 口服.分别观察完成24、48、96和144周治疗时血清肝功能,HBV DNA水平,HBV血清学标志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96、144周A组ALT复常率较B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96、144周A组HBV DNA水平较B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96、144周A组HBV DNA转阴率较B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96、144周A组新的耐药变异率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96、144周A组HBeAg转阴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ADV联合LAM治疗LAM耐药CHB患者有显著的抗病毒效果,能有效减少HBV耐药变异的发生,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LAM)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乙肝病毒(HBV)携带者肾移植术后乙肝活动的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07年11月共24例HBsAg阳性患者入组。术后随机分为LAM组(11例)和LAM+HBIG组(13例)。观察肾移植术后两组受者HBV复制、ALT变化,分析其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随访期间LAM组受者乙肝复发率为18.2%(2/11),2例死于乙肝复发所致急性肝功能衰竭,2例移植肾丢失,人存活率为81.8%(9/11),移植肾存活率为63.6%(7/11);LAM+HBIG组受者无乙肝复发,随访期间无死亡及移植肾无丢失者,人、肾存活率均为100%。结论:LAM联合HBIG预防性治疗乙肝活动的肾移植受者,能够减少术后的乙肝复发率,进一步提高这类受者的人/肾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计焱焱  顾而立  姚光弼  王虹 《肝脏》2012,17(7):465-469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和阿德福韦(ADV)优化治疗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和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 208例患者以1:1随机分成LAM和ADV治疗组,根据治疗24周时病毒学应答,完全应答(CR)者(HBV DNA<60 IU/mL)和部分应答(PR)者(HBV DNA 60~2 000 IU/mL)继续单药治疗。对不充分应答(IR)者(HBV DNA>2 000 IU/mL)和发生病毒学突破者(HBV DNA比最低值大于1 lg)则改为LAM和ADV联合用药。主要研究终点为48周时的病毒完全应答率,次要研究终点为48周时临床特征的变化。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结果 24周时LAM组和ADV组病毒CR率分别为56.73%(59例)和35.57%(37例),PR率分别为21.15%(22例)和28.84%(30例),IR率分别为22.11%(23例)和35.57%(37例),60例IR患者中39例改为联合治疗(LAM加ADV15例;ADV加LAM24例),21例继续单药治疗(LAM组8例和ADV组13例)。24周时获得CR的患者在48周时较PR和IR患者获得更多的CR(P<0.01)。肝生物化学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也获得显著改善。结论初始LAM或ADV单药和应答不良加药的优化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能快速持续抑制病毒水平。24周时LAM和ADV的病毒早期应答率对预测48周时的病毒应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单药序贯治疗拉米夫定(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出现再耐药患者HBV变异株的动态变化.方法:28例初始LAM治疗的CHB患者, 出现LAM耐药后换用ADV单药序贯治疗再次出现不充分病毒学应答或病毒学突破.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NA, 分析HBV DNA动态变化; 采用直接PCR产物测序法检测耐药变异,分析变异模式变化. 对其中2例患者系列血清进行基因克隆分析其HBV耐药株动态变化.结果:28例入选患者HBV DNA载量随耐药变异株的消长而波动: 基线为(7.65±1.04)Log10copies/mL, LAM疗程中最低值中位数为3.68 Log10copies/mL; 出现病毒学突破或/和耐药变异时为(6.87±1.16) Log10copies/mL, 患者换用ADV后最低值中位数为3.78 Log10copies/mL; 患者出现耐药变异模式改变或再次病毒学突破时为(6.04±0.93) Log10copies/mL. 治疗基线及两次病毒突破3个时点HBV DNA载量均数逐渐下降, 且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8例患者LAM治疗后24例发生rtM204I/V伴或不伴rtL180M等变异, 4例无耐药变异; 换用ADV单药序贯治疗出现病毒学突破后, 进行测序检测耐药发现: LAM耐药变异13例(包括3例多重耐药), ADV耐药变异11例(包括3例多重耐药), 无耐药变异7例. 其中11例ADV耐药患者: rtA181V变异6例、rtA181T变异3例、rtN236T变异和rtA181V+rtN236T联合变异各1例. 对2例患者血清TA克隆发现ADV耐药准种出现和LAM耐药准种消失的过程, 同时发现对ADV耐药的rtI233M变异和对替诺福韦耐药的rtA194T变异.结论:ADV单药序贯治疗LAM耐药CHB出现再耐药患者HBV变异株动态变化存在5种形式, 且克隆分析可观察耐药株动态变化过程和发现预存的耐药准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DV联合LAM治疗LAM耐药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LAM耐药的HBeAg阳性CHB患者62例,随机分为ADV+LAM(A组)32例,予ADV10mg/d联合LAM100mg/d口服;ADV组(B组)30例,给予ADV10mg/d口服,观察12、24、48、72和96周治疗时血清肝功能,HBVDNA水平,HBV血清学标志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2、96周A组ALT复常率分别为71.9%、81.2%,B组分别为56.7%、63.3%(P0.05);治疗72、96周A组HBVDNA水平为3.14±1.26lgcopies/ml,B组为4.38±1.42lgcopies/ml(P0.05);治疗72、96周A组HBVDNA转阴率分别为84.3%、90.6%,B组分别为73.3%、66.7%(P0.05);治疗96周A组新的耐药变异率为0%,B组为23.1%(P0.05);治疗96周A组HBeAg转阴率为56.3%,B组为43.3%(P0.05)。两组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ADV联合LAM治疗LAM耐药CHB患者较换用ADV治疗有显著的抗病毒效果,能有效减少新的HBV耐药变异的发生,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和阿德福韦酯(adefovir,ADV)双重耐药HBV株临床检出特点和表型特性,为临床优化抗病毒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6 553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样本中HBV反转录酶区与LAM和ADV耐药相关的突变类型及频率,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和克隆测序法(≥20个克隆/样本)对双重耐药HBV株进行鉴定,采用表型耐药方法分析强效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对双重耐药HBV的抑制效果。结果 26 553例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样本中,LAM/ADV双重耐药HBV突变株的检出率为0.6%(147/26 553),主要突变类型为rt L180M+A181V+M204V(65.3%)和rt A181V+M204I(10.2%)。多数患者经历了LAM→ADV(40.8%)或LAM→ADV→ETV(38.8%)单药序贯/联合治疗,平均抗病毒时间为63个月。其中2例代表性LAM和ADV双重耐药患者的动态血清样本克隆结果显示,在恩替卡韦(entecavir,ETV)+ADV联合挽救治疗期间,随着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后维持时间的延长,病毒准种池中LAM/ADV双重耐药株逐渐消失,病毒株以单一NAs耐药株或野生株为主。体外表型结果显示,各种双重耐药HBV突变株的体外复制力均低于野生株,ETV+ADV联合、替诺福韦酯(tenofovir,TDF)单独或TDF+ETV联合可有效抑制野生株复制(抑制率为98.5%~99.5%),而对各种LAM/ADV双重耐药突变株的抑制率分别为80.6%~92.5%、86.1%~97.9%和89.2%~97.5%。结论长期LAM和ADV单一序贯治疗可促进LAM/ADV双重耐药HBV发生,ETV+ADV联合、TDF单独或TDF+ETV联合均可有效抑制LAM/ADV双重耐药HBV复制,而基于TDF的挽救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与阿德福韦酯(ADV)联合应用和单用ADV治疗LAM耐药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LAM耐药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单药组与联合组各20例,分别以ADV与LAM联合或单用ADV进行治疗。观察治疗24周、48周时的血清HBV DNA水平及转阴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以及治疗过程中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治疗前的HBV DNA及ALT水平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联合组的血清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分别为90%及95%,而单药组的血清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分别为60%及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联合组血清HBeAg转阴率为45%,单药组为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7,P=0.519)。结论 ADV联合LAM或ADV单药治疗LAM耐药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ADV与LAM联合治疗可提高HBV 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其安全性良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罗丕丹 《山东医药》2009,49(35):65-66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变异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YMDD变异HBeAg阳性的慢乙肝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予LAM联合ADV口服,连续治疗1a;对照组方法同上,但于4~8周后停服ALM。两组均于治疗后3、6、12个月检测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观察有无ADV耐药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6个月时观察组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2例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毒学反弹及生化学突破,观察组未出现ADV耐药;两组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初期ADV与LAM联合治疗YMDD变异HBeAg阳性慢乙肝效果优于ADV单药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rtN236T位点变异的阿德福韦酯(ADV)耐药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ADV分别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 α-2a及拉米夫定(LAM)进行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收集rtN236T位点变异的ADV耐药HBeAg阳性CHB患者65例,随机分为A组(33例)和B组(32例),A组ADV联合Peg-IFN α-2a治疗,连续48周后停用.B组ADV联合LAM治疗,连续48周后,继续使用24周.在治疗前、治疗后24、48周及随访24周,比较两组HBV DNA载量下降≥2log10拷贝/ml和HBV DNA≤500拷贝/ml患者数及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ALT复常率.比较两组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脏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及肝组织学活动指数(HAI)评分.根据数据类型用t检验或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24、48周及随访24周时,HBV DNA载量下降≥2log10拷贝/ml的患者,A组分别为81.8%、90.9%、75.8%,B组分别为53.1%、56.2%、59.4%;HBV DNA≤500拷贝/ml的患者,A组分别为48.5%、60.6%、42.4%,B组分别为31.3%、34.4%、31.3%;HBeAg阴转率,A组分别为39.4%、60.6%、54.5%,B组分别为12.5%、37.5%、37.5%;HBeAg血清学转换率,A组分别为27.3%、54.5%、48.5%,B组分别为6.3%、15.6%、18.8%;ALT复常率,A组分别为72.7%、84.8%、78.8%,B组分别为46.9%、56.3%、46.9%;A组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48周后,A组的肝组织HAI积分、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B组(P值均< 0.05).除肌酐升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B组(P值均< 0.05),但未发生终止治疗或危及患者安全的不良反应.A组停药随访24周,5例患者HBVDNA升高≥2log10拷贝/ml,其中4例治疗期间HBV DNA≤500拷贝/ml,此4例患者均发生ALT升高,且均未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结论 rtN236T位点变异的ADV耐药HBeAg阳性CHB患者,ADV联合Peg-IFN α-2a的疗效优于联合LAM,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未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患者,停药后易出现病毒反跳及ALT升高.  相似文献   

12.
白留江 《肝脏》2012,17(7):485-486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LAM治疗后出现YMDD变异的HBeAg阳性CHB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DV+ LAM组(A组)90例,予ADV 10 mg/d联合LAM 100 mg/d口服;ADV组(B组)30例,给予ADV 10 mg/d口服,观察治疗12、24、48、96、144和192周时肝功能、血清HBV DNA水平、HBV血清标志物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24、48、96、144和192周A组ALT复常率分别为32(36.4%)、46(51%)、64(71.1%)、88(97.8%)、90(100%)、90(100%);B组分别为10(33.3%)、16(46.7%)、16(61.5%)、16(61.5%)、15(53.6%)、14(50%)(P<0.05);HBV DNA转阴率A组分别为32(36.4%)、82(91.1%)、88(97.8%)、88(97.8%)、88(97.8%)、88(97.8%),B组分别为11 (36.6%)、26(86.7%)、11 26(92.9%)、24(85.7%)、22(78.6%)、20(71.4%) (P<0.05);治疗192周A组新的耐药变异率为0%,B组治疗48周、96周、144周、192周发生耐药变异分别为2例(7.1%)、4例(14.3%)、6例(21.4%)、8例(28.6%)(P<0.05);治疗192周A组HBeAg转阴率为40%,B组为28.6%(P<0.05).两组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ADV联合LAM治疗LAM耐药CHB患者较换用ADV治疗有显著的抗病毒效果,能有效减少新的HBV耐药变异的发生,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经拉米夫定(LAM)治疗出现YMDD变异且HBeAg( )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的进展及预后;观察阿德福韦酯(AD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ADV与LAM联合治疗12周,后单用ADV治疗36周;对照组继续LAM并加强护肝治疗48周。结果YMDD变异后大部分患者HBVDNA的反弹和/或ALT的升高程度低于治疗前水平,少数出现轻度黄疸,临床表现轻微;两组治疗48周后ALT水平下降均显著,ADV组比对照组ALT水平、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差异显著(P≤0.001);结论ADV治疗YMDD变异,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LAM)耐药后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治疗中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耐药位点和基因分型。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3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单用LAM耐药后,联合ADV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的血清,应用实时定量PCR进行HBV拷贝检测,通过测序进行基因分型,并对rt N236T、rt A181V、rt M204V、rt L180M耐药位点进行检测。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89例患者单用LAM治疗后均发生LAM rt M204V位点突变,联合ADV治疗后,9例发生ADV rt N236T单位点突变,5例发生ADV rt A181V单位点突变,8例发生rt A181V+rt N236T双位点联合突变,累计ADV耐药率为24.7%(22/89)。89例患者的HBV基因分型中,C基因型82例,其中8例发生rt A181V+rt N236T双位点联合突变;B基因型7例。结论与B基因型相比,C基因型CHB患者单用LAM耐药后,联合ADV治疗中更易发生rt A181V+rt N236T双位点联合突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LAM耐药的HBeAg阳性CHB患者102例随机分为3组,ADV+LAM组(A组)38例,给予ADV10mg/d联合LAM100 mg/d口服;ADV组(B组)42例,ADV10mg/d口服;LAM组(C组)22例,LAM 100mg/d口服,分别于完成24、48和72周治疗时,观察血清HBV DNA水平、HBV血清学标志、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48、72周A、B组HBV DNA水平较C组均显著下降(P〈0.01),HBV DNA阴转率较C组显著升高(P〈0.05,P〈0.01),治疗24、48、72周A组和72周B组ALT复常率较C组均显著升高(P〈0.05,P〈0.01);治疗48、72周A组HBV DNA水平较B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72周HBV DNA阴转率和ALT复常率较B组显著升高(P〈0.05,P〈0.01)。三组血清HBeAg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A组新的耐药变异率低于C组(P〈0.05),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DV联合LAM治疗LAM耐药CHB患者具有显著的抗病毒和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不同用法联和拉米夫定(LAM)对乙型肝炎相关性终末期肝病患者行原位肝移植术(OLT)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2003-07/2008-02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患者89例,根据HBIg用法的不同分为2组:试验组43例,静点HBIg联合LAM; 对照组46例,肌肉注射HBIg联合LAM.分析患者乙型肝炎患者再感染率和复发率.结果:试验组2例再感染,再感染率4.65%,1例证实有乙型肝炎复发,复发率为2.33%; 对照组4例再感染,再感染率8.69%,3例证实有乙型肝炎复发,复发率为6.52%; 2组中再感染及复发病例均发生在术前1 wk内HBV DNA阳性的患者中,两者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LAM联合静点HBIg可以有效降低HBVDNA阳性患者OLT后乙型肝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初始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4周时的疗效和耐药发生情况. 方法 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74例,分为3组治疗,疗程104周.初始联合治疗组,LAM与ADV联合治疗104周.LAM、ADV治疗组,初始单药治疗,48周时根据病毒学应答情况进行优化治疗,继续单药治疗或两药联合治疗至104周.在0~104周不同时间点,对病毒学、血清学、生物化学等指标分别进行检测.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果 初始联合组,在48周、104周时,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84%和95%;与LAM组比较,48周时x2=4.473,P=0.034,104周时x2=5.547,P=0.016;与ADV组比较,48周时x2=14.802,P< 0.01,104周时x2=5.547,P=0.001.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8%和44%;与LAM组比较,48周时x2=4.543,P=0.033,104周时x2=4.438,P=0.035;与ADV组比较,48周时x2=4.035,P=0.045,104周时x2=4.223,P=0.040.与LAM组、ADV组相比,初始联合组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等均具明显差异,P≤0.05或P≤0.01.初始联合组在104周治疗中病毒学突破为零,与LAM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LAM与ADV初始联合治疗,相比单药或48周后的优化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病毒学应答,更高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更低的HBV耐药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LAM)耐药后单用或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应答欠佳患者HBV耐药变异模式. 方法收集15例LAM耐药后采用ADV治疗病毒学应答欠佳患者的血清,对HBV聚合酶逆转录区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克隆、测序,分析与耐药相关的变异模式.组间HBV DNA水平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单用ADV组检测出A181T+N236T、A181V和A181T 等模式的ADV耐药变异,而联合治疗组中主要检测出M204V+L180M、M204V+L180M+L229V、M204I+L80I和M204V+L180M+V207I等LAM耐药变异模式.另外,在联合治疗组的3份血清中,20%的克隆上同时出现对LAM和恩替卡韦耐药的变异,分别为M204I+L80I+T184I(2/10)、M204V+L180M+T184S(2/10)和M204V+L180M+G173L+S202G(2/10).两组中各有1份未检测出已知耐药变异的血清,在它们的测序结果中发现所有克隆均出现1269L变异,且其中单用组中所有克隆均出现P109S变异.联合治疗组和单用ADV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分别为(3.86±0.85)log10拷贝/ml和(5.71±0.94)log10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7,P<0.01).结论 LAM耐药后ADV治疗病毒学应答欠佳的患者中,单用ADV治疗容易筛选出A181T+N236T和A181V/T等ADV耐药变异模式,而联合ADV治疗组仍以M204V+L180M、M204V+L180M+L229V、M204I+L80I和M204V+L180M+V207I等LAM耐药变异模式为主.联合治疗时由于LAM的持续使用可选择出恩替卡韦耐药变异模式T184I/S和S202G;对于部分患者,1269L和P109S变异可能影响ADV治疗应答.  相似文献   

19.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拉米夫定(LAM)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81例拉米夫定耐药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ADV治疗组41例,以ADV联合LAM治疗12周,停用LAM再继续应用ADV治疗36周和LAM治疗组40例,继续应用LAM。结果 ADV治疗组患者在治疗24周和48周时HBV DNA水平下降明显优于L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V组治疗24周和48周时,血清HBeAg阴转率分别为31.7%和34.1%,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为24.4%和22.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为56.1%和68.3%,均显著优于LAM组(P〈0.05)。治疗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ADV能有效安全地治疗LAM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老年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56例老年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0例,在常规保肝对症治疗同时加用LAM 100 mg/d联合ADV 10 mg/d抗病毒治疗;对照组26例在常规保肝对症治疗同时加用LAM 100 mg/d抗病毒治疗,疗程均为96 w,观察疗效。结果 96 w时,观察组70.0%(21/30)、对照组53.8%(14/26)(P0.05)患者治疗后病情持续稳定,肝功能好转;观察组患者HBV DNA水平80.0%(24/30),对照组53.8%(14/26)在检测水平以下(500拷贝/ml)(P0.05)。结论 LAM联合ADV治疗老年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能有效快速抑制病毒,改善肝功能,尤其在长期抗病毒中,可以减少病毒耐药的发生,延长存活率,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