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痛肠镜和常规肠镜检查在临床工作中的选择。方法362例自愿接受无痛肠镜检查患者(无痛肠镜组)和323例自愿接受常规肠镜检查患者(常规肠镜组)纳入对照研究,均于检查结束后完成问卷调查,统计分析2组检查完成情况、操作时间、检查费用、不适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无痛肠镜组和常规肠镜组检查完成率分别为98.9%(358/362)和89.8%(290/323)(P=0.337),操作时间分别为(5.60±3.25)min和(7.71±5.70)min(P〈0.001),平均检查费用分别为人民币886.54元/人和386.00元/人(P〈0.001),操作相关不适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3.3%(48/362)与83.6%(270/323)(P〈0.001),患者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3-4)分和3(2-3)分(P〈0.001),操作者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34)和4(4-4)分(P〈0.001)。无痛肠镜组和常规肠镜组愿意再次接受相同检查方式检查的患者数分别为354例(97.79%)和225例(69.66%)(P〈0.001),常规肠镜组愿意再次接受常规肠镜检查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P=0.035)、无腹部手术史者(P〈0.001)、检查过程中未出现腹痛者(P=0.015)更愿意再次接受常规肠镜检查。结论常规肠镜检查虽然耗时较长,但可避免麻醉风险,且检查所需费用较低,仍是目前国内结直肠疾病检查不可欠缺的重要方法。内镜医师在选择肠镜检查方式时,不仅要考虑患者术中耐受,更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严格把握适应证,在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的前提下使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在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分为无痛胃镜组(134例次)和普通胃镜组(166例次)。无痛胃镜组咽部喷雾2%的利多卡因后,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和异丙酚,意识消失后,立即进行胃镜检查。普通胃镜组只给予咽部喷雾2%的利多卡因后进行检查。两组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及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术中患者的反应、并发症及医生对胃镜视野清晰、食管蠕动的满意度。结果无痛胃镜组患者无明显不适,未出现难以耐受的不适,咳嗽、恶心、呕吐均较普通胃镜组明显减少(P〈0.05);无痛胃镜组术中血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均为一过性。两组患者氧饱和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进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无痛胃镜组患者的心率明显的减慢,与普通胃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性胃镜术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简便易行的好技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magnifying endoscopy,ME)结合窄带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在上消化道胃镜检查中指导靶向活检的价值。方法筛选普通白光胃镜检查活检提示存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或直径大于2.0cm的胃溃疡患者,共200例,随机分成2组,2—4周复查胃镜。普通白光胃镜组:普通白光胃镜观察后局部活检。ME—NBI组:根据放大胃镜下表现,在病变最严重部位靶向活检。分析普通胃镜活检结果与ME—NBI靶向活检结果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的关系。结果200例患者中,3例患者失访,共完成197例。普通白光胃镜组100例,其中食管病变23例,胃病变77例。ME—NBI组97例,其中食管病变19例,胃病变78例。ME-NBI组平均每例活检数(2.95块)与普通胃镜组(4.56块)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最终病理结果符合率:ME—NBI90.7%(88/97),普通胃镜71.0%(71/10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E—NBI技术操作简便,可清晰观察病灶微细结构,有助于提高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靶向活检准确率,在常规胃镜检查中发现可疑病灶后,可使用ME.NBI观察,指导靶向活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时生命体征及术中反应,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选取北京老年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的≥80岁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试验组(无痛胃镜组)50例,对照组(常规胃镜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胃镜检查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aO,)变化操作时间(麻醉后行胃镜检查时间)及术中反应。结果胃镜检查中试验组患者SBP、DBP、HR和Sa02显著下降(均P〈0.01),术后均可恢复正常,对照组患者SBP、DBP、HR均较前显著升高(均P〈0.01),Sa02显著下降(P〈0.01),检查中试验组Sa02高于对照组Sa0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胃镜操作时间较对照组稍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试验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舒适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Fujifilm EG-530NW经鼻胃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95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按检查序号的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普通胃镜组(172例)和新型经鼻胃镜组(123例),观察新型经鼻胃镜组的检查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波动情况以及检查过程中的不适程度差异。结果新型经鼻胃镜组获得的图像与普通胃镜组相似,反转观察无盲区且图像清晰。新型经鼻胃镜组无不适或一般不适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81.3%比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波动亦明显小于普通胃镜组[(7.4±11.6)次/min比(11.t±14.6)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压波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较大患者(年龄〉50岁)中,新型经鼻胃镜组心率、血压波动均显著小于普通胃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ujifilm EG-530NW经鼻胃镜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较普通胃镜更能减轻患者检查时的不适感,并可减少患者心率与血压的波动,尤其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更具有明显优势,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A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0例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相关危险因素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行ABI测量(ABI≤0.9为异常)和颈动脉超声检查。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非狭窄组(狭窄率〈50%)和狭窄组(狭窄率≥50%)。结果①狭窄组和非狭窄组患者AB[异常率分别为59.1%(26/44)和29.5%(43/146);狭窄组ABI值为0.81±0.23,低于非狭窄组的0.99±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狭窄组的年龄、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狭窄组(P=0.005,P〈0.001)。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4.206,95%CI:1.957~9.040)和ABI异常(OR=3.385,95%CI:1.630~7.031)是狭窄率≥50%的CAS的独立相关因素(P〈0.001)。③相关分析显示,ABI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r=-0.320)和CAS程度(rs=-0.365)均呈负相关(P〈0.001)。结论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ABI降低与狭窄率≥50%的CAS独立相关,ABI值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CAS程度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高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出现空腹高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改善其预后。方法分析阜外医院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初次发生ST段抬高AMI且在12h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连续276例住院患者,以空腹血糖11.1mmol/L(200mg/d1)为标准划分为高血糖组和普通血糖组,分析空腹高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结果全组共53例发生高血糖(53/276,19.2%)。与普通血糖组相比,高血糖组患者的年龄偏大[(70±14)岁vs(59±11)岁,P=0.039]、女性患者较多(38%vs26%,P=0.001)、糖尿病患者较多(45%vs17%,P〈0.001)、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者较多(72%vs16%,P〈0.001)、血糖值偏高[(14.3±2.3)mmol/L vs (6.6±1.4)mmol/L,P〈0.001],心力衰竭(5%vs 1%,P=0.008)和MACE发生率增高(26%vs7%,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高龄[OR 1.048,95%CI 1.014to1.085,P=0.006],女性[OR 2.528,95%CI 1.036 to 6.159,P=0.042],心功能Killip分级≥Ⅱ[OR 11.412,95%CI 5.144 to 25.338,P〈0.001]合并糖尿病[OR 1.024,95%CI 1.089 to 1.467,P〈0.001]是空腹高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276例患者中院内总病死率3.6%(10/276);与普通血糖组相比,空腹高血糖组患者死亡率增高3.5倍(9%vs 2%,P=0.025),MACE发生率增高2.7倍(26%vs 7%,P〈0.01)。结论高龄、女性、糖尿病史、心功能≥II级(Killip分级)是空腹高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入院早期高血糖提示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笑气化状态的诱导过程并比较笑气清醒镇静镇痛与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3年10月行胃镜检查患者400例,随机分为笑气组200例和丙泊酚组200例,记录笑气组达到笑气化状态的时间及浓度,2组患者检查前、中、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药物起效时间、胃镜操作时间、镇静效果、恢复时间、留院时间、不良反应。检查结束后医生与患者填写调查问卷。结果笑气组达到笑气化状态的平均时间为(3.16±0.65)min,男性与女性无明显差异[(3.16±0.71)比(3.16±0.58)min,t=0.006,P〉0.05);达到笑气化状态的平均笑气浓度为(43.68±5.0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45.30±4.99)%比(41.46±4.30)%,t=3.042,P〈0.05]。与检查前比较,丙泊酚组检查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明显降低(P〈0.05),而笑气组检查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明显升高(P〈0.05)。丙泊酚组的起效时间及操作时间比笑气组短(P〈0.05),镇静效果比笑气组更深(P〈0.05),但笑气组的恢复时间、留院时间均比丙泊酚组明显减少(P〈0.05)。检查中丙泊酚组部分患者出现低氧血症、低血压、心率过缓等不良反应,而笑气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干呕等咽部刺激反应。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笑气组的医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患者愿意再次接受检查的比例均低于丙泊酚组(86±3.7比96±2.6,87±2.8比98±1.2,87%比99%,P〈0.05)。结论笑气清醒镇静镇痛及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胃镜检查均是有效的,但前者对心肺功能影响更小更安全。准确识别笑气化状态是笑气清醒镇静镇痛成功实施的关键。重视影响笑气清醒镇静镇痛技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的9个因素,对于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ACS)患者中筛查认知功能障碍者的作用及ACS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特点。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72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按CT血管造影(CTA)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150%或〈50%)分为ACS组和对照组各36例,采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认知评估。比较两组MoCA总分、各子项目评分和MMSE评分。结果①两组基线学特征和血管性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CS组采用MoCA法检测认知功能障碍的阳性率(80.6%)高于MMSE法(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叭),对照组采用MoCA法检测认知功能障碍的阳性率(38.9%)高于MMSE法(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ACS组MoCA总分中位数低于对照组[21.5(10-29)和25(14~28),P=0.001]。ACS组与对照组各子项目评分显示,执行能力[0(0~1)和1(0~1),P:0.004]、视空间功能[3(0-4)和3.5(0~4),P=0.004]、注意力[5(2~6)和6(4~6),P=0.001]、延迟回忆[2(0~5)和3(0~5),P=0.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oCA比MMSE可更灵敏地检测出无痴呆ACS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以MoCA为测评工具,无痴呆AC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特点以执行能力、视空间功能、注意力及延迟回忆受损为主。  相似文献   

10.
3 427例胃癌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对16年来胃癌发病情况的动态观察,分析其流行病学变化趋势及可能成因。方法 将我院1986年-2001年胃镜检查资料列为研究对象,人为分成1986—1993和1994—2001前后两组,探讨检出率和性别的差异,并以1989年和1999年为例,比较10年间胃癌平均发病年龄的变化。结果 16年来随着胃镜受检人数的增加,胃癌检出人数亦呈波动上升趋势,但是胃癌检出率却呈波动下降趋势.前后两组检出率分别为11.29%(1102/9760)和7.28%(2325/31945),差异显著(P〈0.001,x^2=132.79)。后组男女性别比(2.9)低于前组(3.5)(P〈0.05,x^2=5.23)。1999年平均发病年龄为1989年的1.08倍(P〈0.001,μ=6.60)。结论 盐城地区胃癌检出率呈波动下降趋势,胃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上升,男性比例有所下降,可能与环境因素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氧化二氮(笑气)吸入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岁以上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无痛胃镜检查组和普通胃镜检查组,每组各60例,无痛胃镜检查组在胃镜检查前口服利多卡因胶浆并持续吸入笑气后行胃镜检查,普通胃镜检查组口服利多卡因胶浆后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查中的不适反应情况,以及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无痛胃镜检查组不适反应明显减轻,与普通胃镜检查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普通胃镜以及无痛胃镜组中患者血压、心率在检查中均增加,但与检查前相比普通胃镜组有明显差异(P0.05),而无痛胃镜组与检查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在检查前、中、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笑气吸入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舒适、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新疆吐鲁番地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检测情况。方法 用纤维胃镜和快速尿素酶试验对400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Hp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400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Hp检出率为58.25%。上消化道疾病的检出率依次为:十二指肠溃疡74.3%(52/70),胃溃疡72.0%(18/25)、胃癌70.0%(7/10),慢性萎缩性胃炎63.0%(29/46)、慢性浅表性胃炎50.2%(118/235)。不同上消化道疾病的Hp检出率以多样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558,P〈0.005)。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2.669,P〈0.001;X^2=4.300,P〈0.05)。不同性别、年龄、族别的Hp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05,P〉0.05;X^2=3.688,P〉0.05;X^2=1.145 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与Hp感染有密切相关,种族与Hp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共26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对不同年龄组的主要症状、溃疡发生的部位、与NSAIDs相关性、伴随的慢性疾病以及治疗和转归等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有典型症状者显著少于中青年组;老年组和中青年组胃溃疡分别占47.6%和26.9%(P=0.001);两组胃多发溃疡分别占13.1%和5.1%(P=0.022);溃疡直径≥2cm者分别占17.8%和9.0%(P=0.012);恶性胃溃疡分别占22.4%和1.9%(P〈0.001);伴存病分别占75.7%和18.6%(P〈0.001),与NSAIDs相关的溃疡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分别为35.5%和10.3%(P〈0.001)。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患者症状不典型,胃溃疡、胃多发溃疡、巨大溃疡和恶性胃溃疡构成比高,老年人伴存疾病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皮质下脑梗死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rogressive motor deficits,PMD)的预测因素和发生机制。方法连续纳入发病24h内的急性皮质下脑梗死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运动项目评分变化分为PMD组(5d内增加I〉2分)和非PMD组,比较两组间人口统计学、影像学资料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筛选PMD的早期预测因素。对PMD组和部分非PMD组患者进行弥散加权成像复查,从影像学角度分析PMD的发生机制。结果共纳入117例发病24h内的急性皮质下脑梗死患者,其中PMD组26例,非PMD组91例。单变量分析显示,PMD组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的患者构成比显著性低于非PMD组(11.5%对31.9%;X2=4.206,P=0.040),糖基化血红蛋白(6.7%±2.0%对5.9%±1.7%;t=-2.206,P=0.029)和梗死层面数(3.7±1.4对3.0±1.6;t=-2.147,P=0.034)显著性高于非PMD组,放射冠部位梗死(73.1%对25.3%;X^2=20.081,P〈0.001)以及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或闭塞(76.9%对51.6%,X^2=5.279,P=0.022)的患者构成比显著性高于非PMD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放射冠梗死[优势比(oddsratio,OR)10.45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3.091~35.396;P〈0.001]与MCA狭窄或闭塞(OR4.036,95%CI 1.057~15.417;P=0.041)是急性皮质下脑梗死后PMD的独立预测因素。PMD组梗死灶扩大(50.0%对6.5%;X^2=13.830,P〈0.001)和梗死复发(38.5%对3.2%;X^2=11.273,P=0.001)的患者构成比显著性高于非PMD组,无任何改变(23.1%对90.3%扰。=26.566,P〈0.001)的患者构成比显著性低于非PMD组。结论放射冠部位梗死以及MCA狭窄或闭塞是急性皮质下脑梗死后PMD的重要独立预测因素,梗死灶扩大和梗死复发可能是PMD的主要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患者Rockatl危险性积分的应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14例于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接诊的AUGIB患者进行Rockall危险性积分评分,并分为低危组(≤2分)、中危组(3~4分)和高危组(≥5分),比较住院期间及电话随访出院30天内各组患者输血、再出血和死亡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114例患者中,列入低危组29例(25.44%)、中危组45例(37.47%)、高危组40例(35.09%);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输血率分别为3.45%、24.44%、42.50Yoo(组间比较X2=13.56,P〈0.01),再出血率分别为6.89%、15.56%、30.00%(组间比较X2=6.38,P〈O.05),病死率分别为0%、2.22%、15.00%(组间比较X2=25.67,P〈0.001),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ockall危险性积分对AUGIB患者预后有较强预测价值,适合作为判断AUGIB预后和制定治疗措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血红蛋白水平与30d心性死亡和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6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血红蛋白水平将其分为A(〈100g/L)、B(100~119g/L)、C(120~139g/L)、D(140~159g/L)、E(≥160g/L)5组。分析不同血红蛋白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30d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因素。结果30d病死率分别为25.0%,20.4%,10.6%,4.3%和8.5%(P〈0.001);心力衰竭为36.1%,25.5%,20.9%,8.6%和5.1%(P〈0.001);肺炎为33.3%,23.5%,8.5%,2.2%和5.1%(P〈0.001);消化道出血为19.4%,5.1%,0.9%,0.9%和1.7%(P〈0.001);但是,心源性休克和室速/室颤的发生率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偏相关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P〈0.001);与血浆白蛋白和载脂蛋白A1正相关(P〈0.001和P=0.001)。结论依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其近期死亡和(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呈J型曲线,血红蛋白水平越低,近期死亡和(或)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越大;较多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7.
卒中后抑郁症状与脑梗死部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与梗死部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关系。方法将178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抑郁症诊断标准分为PSD组76例和非PSD组102例,以HAMILTON抑郁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进行评价,分析不同发病部位PSD的发生情况和PSD与BI的关系。结果PSD组和非PSD组中,多发性梗死分别为38例(50.0%)和21例(20.6%),Χ^2=17.004,P=0.000;额颞顶叶皮质区梗死13例(17.1%)和20例(19.6%),Χ^2=5.360,P=0.021;枕叶皮质区为1例(1.3%)和8例(7.8%),Χ^2=9.068,P=0.003;基底核区为14例(18.4%)和26例(25.5%),Χ^2=8.267,P=0.004;放射冠区为4例(5.3%)和13例(12.7%),Χ^2=8.920,P=0.003;脑干及小脑为6例(7.9%)和14例(14.7%),Χ^2=7.166,P=0.007;两组BI评分〈60分者分别为49例(64.5%)和38例(37.2%),BI评分≥60分者27例(35.5%)和64例(62.8%),Χ^2=12.913,P=0.000。左右大脑半球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1,P=0.776。结论多发性脑梗死、额颞顶叶梗死、基底核梗死时,PSD发生率较高。脑梗死后日常生活能力越差,PSD发生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18.
脉搏波速度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心血管病患者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与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96例心血管病高危患者,进行病史采集,baPWV、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心率测量及血生化检查。比较高baPWV组(≥1700cm/s,138例)与低baPWV组(〈1700cm/s,158例)患者具有危险因素的个数和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低baPWV组相比,高baPWV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46.8%:73.9%,P〈0.01),心血管危险因素数目较多[(3.8±1.0);(4.7±1.1),P〈0.001]。影响baPWV的因素主要为年龄(OR=4.985,P〈0.001)、收缩压(OR=4.012,P〈0.01)和脉压(OR=2.691,P〈0.05)。结论:在心血管病患者中,baPWV较高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心血管危险因素多。年龄、收缩压和脉压是影响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与急性肺动脉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早期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共入组了109例确诊为APE的患者。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得出GGT的最佳预测早期病死率临界值为〉52IU/L,敏感性91.7%和特异性61.9%。APE患者在GGT临界值的基础上分为没有增加(I组)或增加(II组),对两组基线特征、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09例患者中,13例(11.9%)在住院期间死亡。在这13例患者中,有2例(3.2%)进入I组,11例(23.9%)进入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GT与人院时心率(r=0.502,P〈0.001)、收缩压(r=0.505,P〈0.001)、舒张压(r=-0.296,P=0.002)、动脉血氧分压r=-0.477,P〈0.001)、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严重程度(r=0.348,P=0.001)、肌钙蛋白I(r=0.369.P=0.035)相关。结论GGT升高的急性APE患者早期死亡风险明显升高。GGT升高与较差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关。GGT可能有助于APE患者的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5年9月至2011年3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12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进行全面的糖尿病并发症评估,所有患者均空腹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测量血压,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l)、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和静脉血糖,并监测至少2次完整的7段血糖,计算胰岛细胞B功能指数(HOMA—B)、校正的胰岛素增量反应(CIR)、胰岛素生成指数(IGI)、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日内血糖波动用标准差(SD)进行评估,根据SD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Q1sd—Q4sd);日间血糖波动用通过7段血糖曲线下面积计算出的平均血糖变异系数(MBS—CV)进行评估。根据MBS—CV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Q1me~Q4me)。分析及比较不同的日内及日间血糖波动水平组中各项指标的差异。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二分类变量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Q1sd—Q4sd组患者的病程(4组平均为4.5、6.1、6.7、6.8年,F=4.683,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4组HbAlc平均值分别为8.7%、9.2%、8.9%及9.9%,F=5.043,P〈0.05)和胰岛p细胞功能(4组HOMA—p平均为2.1、7.4、5.2和1.5,F=3.462,P〈0.05)、CIR(4组CIR平均为4.2、5.0、3.1和1.2,F=5.308,P〈0.05)、IGI(4组IGI平均为2.3、0.8、0.6和1.0,F=2.963,P〈0.05)、AUCINS(4组AUCINS平均为101.2、86.9、72.0和47.1,F=2.83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ame~Q4me组患者的血糖水平(4组HbAlc平均值分别为8.1%、8.9%、9.3%和10.9%,F=23.669,P〈0.001)和胰岛p细胞功能(4组HOMA—p平均值分别为1.4、1.6、2.2和2.4,F=4.884,P〈0.05;4组CIR平均值分别为3.3、3.4、4.4和1.1,F=8.083,P〈0.05;4组IGI平均值分别为2.1、2.4、0.3和0.2,F=5.433,P〈0.05;4组AUCINS平均值分别为103.3、92.7、68.8和56.6,F=4.1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随着日内血糖波动幅度和日问血糖波动幅度的增加,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然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不同日内血糖波动组之间(x。=4.115,P〉0.05)及不同日问血糖波动组之间(x。=2.365,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有1种或2种以上并发症的患者比例在日内和日间血糖波动幅度较大组均明显升高,慢性并发症的种类在不同日内血糖波动组之间(x2=12.286,P〉0.05)及不同日问血糖波动组之间(x。=10.543,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3)回归分析显示,日内血糖波动指数(B=3.453,P〈0.05)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日问血糖波动指数(B=2.546,P〈0.05)是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结论血糖波动可能与血糖控制、病程、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相关,随着血糖波动幅度的增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和种类可能也会增加。血糖波动可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大血管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