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非糖尿病人群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心病(CHD)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非糖尿病拟诊CHD患者386例,按WHO诊断标准分为:非CHD组90例,CHD组296例。CHD组再分为单支病变组128例,两支病变组85例,3支病变组83例。按HbA1c水平分为HbA1c〈5%者131例,HbA1c5%~5,9%者167例,HbAlc6%~6.9%者88例。结果(1)CHD组HbAlC、Fins、FPG、2hPG、尿酸(UA)、HDL-C等与非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2)多支病变组HbA1c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3)HbA,c6%~6.9%时,CHD发生率93.2%,显著增高(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HbA。c、HDL-C是CHD独立危险因素(P〈0.05);(5)HbAlc、吸烟、LDL-C、HDL-C与CHD病变程度相关(P〈0.05)。结论在非糖尿病人群中,HbA1c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CHD病变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差异。方法:连续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住院患者268人,并将其分为维吾尔族CHD组(80例)和汉族CHD组(188例)。设计统一的调查表,分析对比两组CHD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以超重为基础的危险因素聚集情况(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4个危险因素)。结果:维吾尔族CHD组超重患者明显多于汉族组(P〈0.01),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患者明显多于汉族组(P〈0.05);维吾尔族CHD组3个危险因素聚集患者明显多于汉族组(P〈0.05);维吾尔族患者冠脉3支病变和狭窄程度为74%~99%者明显多于汉族组(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CHD患者超重、低HDL-C者较汉族显著增多,且有多种危险因素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程度较汉族广而严重,需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代谢及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常规全面健康评估发现老年(≥60岁)NAFLD患者103例和非NAFLD老人181例,比较他们血生化学及血管影像学的变化;行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发生冠状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在103例NAFLD患者,MS和DM的发生率分别为61%和39%,显著高于非NAFLD老人(22%和24%,P〈0.01);NAFLD患者BMI(32.1kg/m2对27.6kg/m2)、HOMA-IR (3.4对2.9)、ALT(34.0u/L 对22.9u/L)和HS-CRP(7.0mg/L对3.5 mg/L)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血管病变方面,冠状动脉狭窄(58%对30%)、CHD发生率(24%对12%)和脑血管事件发生率(18%对11%)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进一步分析表明,冠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依次为DM(OR=11.4)、 NAFLD(OR=2.26)、 MS(OR=1.99),而CHD的危险因素依次为MS(OR=2.84)、CRP(OR=1.19)和ALT(OR=1.06,P〈0.05).结论 NAFLD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加代谢紊乱和血管病变,心脑血管病变有持续进展的趋势,NAFLD及其引起的肝内外炎症反应对冠脉狭窄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将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47例行256排冠脉CTA检查及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将其分为冠脉病变组100例和非冠脉病变组47例,下肢血管病变组106例和非下肢血管病变组31例,比较冠脉病变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并进行性别、年龄、病程、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c)、胰岛素等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冠脉病变组较非冠脉病变组,下肢血管病变组与非下肢血管病变组比较,年龄、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餐后2小时血糖(PBG2h)、总胆固醇(TC)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与冠脉病变及其分支病变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冠脉病变与性别、病程、DBP、TC、高密度脂蛋白(HDL)、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明显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对冠脉病变具有明显的预测价值,性别、病程、血压、血脂是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冠脉病变患者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方法检测111例冠心病(CHD)及25例非CHD患者的血浆vWF水平。对所有人选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将CHD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双支和多支病变组;根据冠状动脉损伤形态分为A型低危病变组、B型中危病变组和C型高危病变组;分析血浆vW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及程度的关系。结果CHD多支病变组的血浆vWF水平较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明显升高[(197.42±6.57)%比(135.24±21.56)%、(170.94±15.75)%,P〈0.01、P〈0.05];双支病变组的血浆vWF水平较单支病变组也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与单支病变组的血浆vW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型病变组vwF高于A型、B型病变组[(195.25±33.71)%比(132.10±28.26)%、(161.13±37.41)%,19〈0.01],B型病变组高于A型病变组(P〈0.01)。结论血浆vwF水平能反映冠脉病变的范围及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疑诊或诊断为冠心病(CHD)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541例患者进行HbA1c测定分组,评价HbA1c水平与CHD、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法)、冠脉狭窄支数及接受PCI治疗等的相关性。结果随HbA,c水平升高,CHD患病率显著上升(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HbA1c与CHD、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和接受PCI治疗显著相关(r=0.211,P〈0.01;r=0.213,P〈0.01;r=0.233,P〈0.01;r=0.137,P〈0.01)。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为CH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36,95%CI为1.128-1.828,P〈0.01)。结论HbA1c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长期升高可能促进C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及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对冠心病(CHD)及其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对经冠脉造影确诊的432例CHD患者和535例非CHD患者进行baPWV、ABI检测,分析CHD患者的baPWV、ABI变化特征,并与非CHD组对照。结果非CHD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baPWV值逐渐增加,且四组间baPW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脉病变组与非病变组之间A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在冠脉病变程度组间逐渐递减,且三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及双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ABI及baPWV均可反映冠脉病变的程度,且可作为CHD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该文探讨老年高血压(EH)患者动态脉压指数PPI(动态PPI为24h平均脉压即平均PP,平均收缩期血压即平均收缩压)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拟诊为冠心病(CHD)的286例老年EH患者按冠脉造影的结果分为CHD组187例,非CHD组99例,以Leaman法进行冠脉狭窄程度评分;监测患者24h动态血压,计算其动态PPI。结果:随着动态PPI逐渐增大,冠脉狭窄程度评分明显增加(P〈0.01);CHD组年龄、吸烟、高血压病程、糖尿病、血脂异常、脉压及动态PPI明显高于非CHD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H患者CHD的发生与其动态PPI显著相关。动态PPI每增加0.10,CHD发生率增加38%,在对年龄和其他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后,动态PPI每增加0.10,仍显示CHD发生率增加28%。CHD的发生同样与PP和收缩压(SBP)密切相关(P〈0.01),而与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无相关。结论:老年EH患者动态PPI、PP和SBP与冠脉狭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冠脉狭窄严重程度与其动态PPI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动态PPI是老年人EH患者并发OH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危险因素的性别影响。方法:对337例疑诊冠心病(CHD)的中、青年患者行经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有无冠脉病变,及男、女性别的不同,分别将其分为男、女冠脉病变组及无冠脉病变组,比较各组危险因素的差异,及血管病变的特点。结果:(1)男性患者中,CHD患者合并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吸烟(57.1%)和高血压病(42.9%);女性患者中,CHD患者合并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病(53.4%)和CHD家族史(33.0%);(2)虽然男、女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相差10岁左右,但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3)男、女组患者血管病变均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分别占73%和79%;Loge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男性CHD患者合并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年数(β=6.61,P=0.01),女性为合并糖尿病的年数(β=10.75,P=0.001)和高血压(β=8.82,P=0.003)。结论:男、女两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是相似的,但危险因素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支数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与临床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49例在我院心内科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应用SPSS13.0分析患者血管病变支数与年龄、性别、冠心病危险囚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关系。结果多支冠脉血管病变组吸烟检出率为42%,单支冠脉血管病变组吸烟检出率为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冠脉血管病变组患者糖尿病检出率为27%,单支冠脉血管病变组患者糖尿病检出率为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支冠脉病变组患者TC升高[(5.06±1.21)mmol/L],与单支冠脉血管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支冠脉病变患者LDL—C升高[(2.84±0.11)mmol/L],多支冠脉病变组LDL—C升高[(3.06±0.42)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支冠脉血管病变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单支冠脉血管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支冠脉血管病变患者高血压检出率57%,单支冠脉血管病变患者高血压检出率4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构成比、HDL—C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或糖尿病患者,以及TC升高、LDL—C升高患者易发生多支冠脉血管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冠心病多支病变比例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入选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359例,NAFLD组172例,非NAFLD组187例,住院期间经腹部超声检查和采集病史,观察2组患病率、肝脏酶学异常比例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NAFLD组糖尿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非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NAFLD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χ2=16.182,P<0.01)。NAFLD组患者斑块检出率、斑块数目明显高于非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7%vs 78.3%,(2.27±1.20)个vs(1.81±1.32)个,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和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与NAFLD的发生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NAFLD的患病率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病率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纳入2011年6月~2012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CHD的患者158例作为冠心病组,另纳入CAG检查结果阴性者14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肝脏彩超结果及饮酒情况比较两组NAFLD发病率。将所有患者按照是否合并NAFLD分为NAFLD组(n=158)及非NAFLD组(n=142),观察NAFLD组及非NAFLD组间病变血管数以及血管狭窄程度有无差异,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一氧化氮(NO)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内皮素(ET)水平,比较两组NO和ET的水平差异。结果冠心病组NAFLD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58.2%vs.36.6%),NAFLD患者冠脉多支病变(41.8%vs.31.1%)和重度狭窄(24.7%vs.10.6%)及完全闭塞(19.0%vs.6.3%)的比例明显高于不合并NAFLD患者(P0.05);与非NAFLD组相比,NAFLD组NO明显下降、ET明显升高(P0.05)。结论 NAFLD对冠心病的诊断及病变程度有预测价值,其机制可能与影响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匹伐他汀对肝功能正常冠心病(CHD)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CHD合并NAFLD且肝功能正常的患者205例为CHD+NAFLD组,根据NAFLD严重程度患者被分为轻度组87例、中度组64例、重度组54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的单纯CHD患者70例(CHD组)作为对照。四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匹伐他汀治疗,治疗15d。观察四组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水平和严重肝功能损害发生率。结果:治疗后CHD组、CHD+NAFLD轻、中、重度组血清ALT、AST、γ-GT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01),且四组治疗后ALT[(45.89±11.36)U/L比(46.92±12.67)U/L比(46.35±11.95)U/L比(47.32±14.06)U/L]、AST[(46.32±12.13)U/L比(48.54±13.49)U/L比(47.63±12.57)U/L比(48.66±13.54)U/L]、γ-GT[(58.49±14.86)U/L比(57.62±11.38)U/L比(57.92±10.51)U/L比(58.52±13.8)U/L]水平及严重肝功能损害发生率(2.90%比3.57%比1.61%比3.92%)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单纯CHD患者比较,匹伐他汀用于肝功能正常CHD联合NAFLD患者未增加肝功能损害,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54例NAFLD患者,经冠脉造影诊断CHD 71例。使用超声和CT检查诊断脂肪肝程度,应用Gensini评分评判冠脉病变程度。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冠脉病变的因素。结果 71例CHD与83例非CHD患者在合并糖尿病、吸烟及FPG、TC、TG、ALT、AST、GGT、hs-CRP和HOMA -IR水平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x2=7.62、5.38、3.82、5.80、3.72、8.79、3.10、5.75、5.25、5.93,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FPG、TC、ALT、hs-CRP、HOMA-IR是NAFLD合并CH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37例轻度、23例中度和11例重度NAFLD合并CHD患者单支、双支和三支冠状病变比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4.8,P<0.01)。结论 NAFLD合并CHD发病率较高,及时了解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做好重点监测和防治是减少CHD发生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诱发这些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合并NAFLD者99例,未合并NAFLD者101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检测肝酶、糖脂代谢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以及改良的胰岛素C肽指数(HOMA-C肽),2组进行比较.结果 NAFLD组体重、BMI、腰围、臀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增高(均P<0.01),而年龄、病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非NAFLD组(均P<0.05).NAFLD组高脂血症尤以高TG血症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NAFLD组空腹和餐后1h血糖[(2.07±0.36对1.83±0.43) mmol/L,(14.04±3.96对12.59±3.90)mmol/L]、空腹及餐后1hC肽[(2.79±1.15对2.08±1.29) ng/ml,(1.33±0.45对1.12±0.54)ng/ml]、HbA1c[(2.09±0.33对1.96±0.28)%]、HOMA-C肽指数均明显增高(P<0.05或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TG、BMI、ALT是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 高TG血症、肥胖以及ALT升高增加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合并冠心病(CHD)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2018年5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86例老年NAFLD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CHD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186例老年NAFLD患者中,75例(40.3%)合并CHD;CHD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和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非CHD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超标、合并糖尿病、血清FPG、TC、TG和LDL-C水平均为老年NAFLD患者合并CHD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老年NAFLD患者合并CHD发生率较高,并存在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需做好针对性的筛查和防治,以减少CHD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伴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和多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选取EH患者2 218例和非EH健康体检者942例,通过询问病史和腹部B超检查筛查NAFLD,观察其NAFLD患病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的比例及其与血糖、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多代谢异常的关系.结果 EH患者的NAFLD发生率为37.3% (942/2 218).EH伴NAFLD患者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率、BMI、超重率、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高于不伴NAFLD患者(P均<0.05),高密度蛋白胆固醇低于不伴NAFLD患者(P<0.05).不伴NAFLD患者BMI、超重率、血尿酸水平、血清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血清总胆固醇、血尿酸水平、BMI是EH患者伴发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H伴NAFLD与血脂、血尿酸等多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冠心病(CHD)患者联合进行肝脏B超检测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以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功能的可能影响。方法 2005年7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40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对这些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后3天内进行了肝脏的B超检查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共发现NAFLD 208例(51.2%)。伴有NAFLD的CHD患者的舒张功能不全(DC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的比例明显高于不伴NAFLD患者;随着脂肪肝的加重,CHD患者的E/A比值逐步下降,DCD发生率逐步上升,LVEF下降比例也逐步升高。结论伴有NAFLD的CHD患者的心脏功能明显下降,舒张功能下降更为明显,提示NAFLD是CHD患者心脏功能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冠心病(CAD)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234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并有糖、脂代谢指标及腹部超声检查结果,男性148例,女性86例,平均年龄66.6岁.应用冠脉狭窄指数(CSI)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代谢综合征采用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结果 234例研究对象中,62例患者为NAFLD.与无NAFLD组相比,NAFLD患者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明显升高(75.8%对50.0%,P<0.01).CAD伴NAFLD在60岁以下患者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60岁以上者(27.4%对13.7%,P=0.005).尽管CAD亚组与CAD合并NAFLD亚组的C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者的年龄明显低于CAD亚组(P=0.00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心性肥胖为NAFLD的独立危险因子(β:1.701,P<0.001).Logistic回归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分别是影响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β=0.032,P=0.027)以及影响CSI评分的主要因素(β=0.125,P=0.022).结论 中年肥胖及脂肪肝人群应当重视冠心病的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