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的方法,探讨其近期疗效.方法原发性AC患者1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wk做症状计分和食管造影(测量贲门开口、5min食管存留造影剂的高度和平均宽度).内镜下于贲门齿状线上0.5cm分4点各注射BTXA20U至下食管括约肌.结果治疗次日症状即明显缓解,咽下困难频度、咽下困难程度、反食频度、胸骨后疼痛频度计分均明显减少(T=0,P<0.001);贲门开口由治疗前的1.5mm±1.8mm增大至4.4mm±2.4mm,P<0.001;5mim食管碘柱高度和平均宽度分别由治疗前的89.5mm±37.4mmm和31.9mm±11.3mm降至治疗后的14.4mm±22.0mm和8.4mm±9.4mm,P<0.0005或0.001.结论内镜下注射BTXA治疗AC安全、经济、简便易行,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目的介绍内镜下注射 A型肉毒毒素( BTXA)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AC)的方法,探讨其近期疗效。方法原发性 AC患者 13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1周做症状计分和食管造影(测量贲门开口、 5分钟食管存留造影剂的高度和平均宽度)。内镜下于贲门齿状线上 0.5cm分 4点各注射 BTXA 20U至下食管括约肌。结果治疗次日症状即明显缓解,咽下困难频度、咽下困难程度、反食频度、胸骨后疼痛频度计分均明显减少;贲门开口由治疗前的 (1.5± 1.8)mm增大至 (4.4± 2.4)mm, P< 0.001; 5分钟食管碘柱高度和平均宽度分别由治疗前的 (89.5± 37.4)mm和 (31.9± 11.3)mm降至治疗后的 (14.4± 22.0)mm和 (8.4± 9.4)mm, P< 0.001。结论内镜下注射 BTXA治疗 AC安全、经济、简便易行,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反流症状贲门松弛对胃食管酸反流及食管动力的影响.方法:对25例内镜下贲门松弛且无明显反流症状患者及10例内镜检查正常的无症状健康志愿者均进行24 h食管pH监测及食管测压检查.结果:内镜下贲门松弛组24 h食管pH监测各项指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其中以pH<4总时间及DeMeester评分差异更明显(38.44±50.89min vs 10.60±7.75 min, 11.98±14.84 vs 5.06±3.19, 均P<0.05). 贲门松弛组病理性酸反流发生率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vs 0%, P<0.05). 两组食管测压各项指标包括LES静息压、LES长度、食管远近端蠕动波幅、食管体部传导速度、湿咽成功率等较对照组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贲门松弛易于发生酸反流, 部分贲门松驰且酸反流患者无相关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 59岁,因间歇性吞咽困难 10个月,表现为进干食明显,此后症状加重,进流质亦感吞咽困难,并伴有食管反流、左侧胸痛,腹胀、黑便等症二十余天,以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消瘦,贫血貌,锁骨上淋巴结阴性。 X钡餐:食管管径达 7cm,管壁不光滑,造影剂涂布不佳,贲门处狭窄,粘膜结构正常,意见:贲门失弛缓症。内镜检查:食管距门齿 20cm处,可见左前壁有新生物延伸至贲门,在中段可见结节样改变,其余部分粘膜光滑,色泽正常,肿物质地偏硬。诊断:食管巨大肿瘤。组织活检病理报告:镜下见规则的鳞状上…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常在临床引起明显症状如烧心、反酸、反食,更可引起胸骨后疼痛、咽下不适等,且可造成食管下段糜烂、溃疡,愈合成可有异型增生(Barrett 食管)等病变。因此,检查并诊断胃-食管反流、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用放射性核素方法对此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贲门失弛缓症气囊扩张对食管动力近期和中期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气囊扩张对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动力的影响及与扩张疗效的关系。方法 4 8例经临床、钡餐造影、内镜检查及食管测压确诊的贲门失弛缓症 ,采用上消化道动力监测系统。观察扩张前和扩张后 4周以及 12~ 2 4周时的症状计分、钡餐造影显示的食管最大宽度、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率 (LESRR)及食管体部收缩振幅。结果 ①扩张后吞咽困难、胸痛和反食症状的计分以及食管的最大宽度均明显低于扩张前 (P <0 .0 5 )。②扩张后 4周、12~ 2 4周 4个方位的LESP明显降低 (P <0 .0 5 ) ,4个方位相应的LESRR扩张后较扩张前明显增加 (P <0 .0 5 )。③扩张前后LESP <2 .6 7kPa次数百分比分别为 4 5 .4 1% ,82 .4 8%和 85 .87% (与扩张前比P <0 .0 5 ) ,LESRR≥80 %的次数百分比分别占 6 .74 % ,5 5 .97%和 4 3.78% (与扩张前比P <0 .0 5 )。④ 4 8例患者中未发现食管体部恢复推进性蠕动波。食管体部收缩振幅扩张前 ,后均表现为无效收缩。结论 ①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近期、中期疗效较好 ,并有维持治疗作用。②气囊扩张不仅降低LESP且改善LESRR ,是气囊扩张缓解症状、减少食管扩张程度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的基础。提示是否再行扩张的食管动力指标除LESP外 ,还要考虑LESRR。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对50例GER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GERD以新生儿和婴幼儿发病较多,<3岁者占83%(41/50).临床表现以溢奶或呕吐为主等反流症状外,80%具有呼吸系统疾病,16%无呕吐症状.43例行24h食管pH监测,其中41例异常,检出率95%.13例行食管钡剂造影阳性10例,诊断阳性率为76%.结论小儿胃食反流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仅凭临床症状有时难以与其他引起呕吐的疾病相鉴别,即使是胃食管反流也难以区分是生理性或病理性.食管24 h pH连续监测配合食管胃钡餐造影是早期诊断小儿GERD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贲门失弛缓症(AC)是一种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是食管肌间神经丛的抑制性神经节细胞变性所致。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吞咽困难、反食、呕吐及食管外症状等。传统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内镜下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或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以及腹腔镜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射频能量传递术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食管返流病(Gastroesophn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导致的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黏膜损害,临床表现为烧心、反酸、反食等.GERD是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长时间反流可导致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等严重并发症和食管外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0.
经X线、食管测压和内镜确诊贲门失弛缓症57例,突出症状为下咽困难、反流和胸痛。内镜主要表现为食管存有食物和液性滞留物、食管扩张、食管壁轮状收缩环、食管抻长和扭曲,还可见食管胃交接区紧闭,用内镜加压可以推开,反转观察贲门紧抱内镜轴。内镜检查不仅能对本病作出诊断,而且可以排除癌等其它器质性疾病和发现合并症。  相似文献   

11.
女性,54岁,因间断性腹胀、反酸、嗳气5年,加重伴上腹痛1周而就诊。无咽下困难及咽下疼痛。查体:一般状态尚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上腹部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胃镜示食管下段齿状线上可见数个直径0.3cm小颗粒样物,其表面无糜烂及出血,经胃镜予3%Lugol’s碘液染色后食管下段部分小颗粒样物淡染。  相似文献   

12.
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学者认为下食管括约肌(LES)不能松弛的机制是肠肌丛内抑制性神经元的选择性丧失,导致乙酰胆碱引起肌缩神经的无对抗性兴奋[1].LES持续性收缩,引起咽下困难、食物反流和胸骨后疼痛等症状.曾有人[2]将本病分为典型(classic)型和高动力(vigorous)型,前者食管明显扩张且缺乏蠕动,后者食管扩张较轻,有高振幅的同步收缩,胸痛症状较突出.但后来Goldenbarg et al[3]证实两者并无明显差别,认为以食管的收缩振幅作为AC分类的标准是不可靠的.我院曾收治1例17岁的男性患者,病程12+mo,1 a前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输液抗炎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咽下困难等AC的症状,推测本病的发生是否与病毒感染或某些药物有关,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食管外表现与酸反流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胃镜检查证实为RE老年患者69例,入选者均有胃灼热、反酸等胃食管反流症状及咳嗽、喉炎,哮喘等食管外症状.对所有患者行24 h食管pH值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中重度病理性酸反流组(中重度组)40例和轻度病理性酸反流组(轻度组)29例.两组均给予口服埃索美拉唑治疗(20 mg,3次/d),疗程8周,观察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酸反流中重组食管外症状总积分(14.4±2.71)分.明显高于酸反流轻度组(8.2±2.0)分,经埃索美拉唑治疗后,两组患者食管外症状比治疗前均有好转,治疗后中重度组食管外症状总积分为(12.2±1.9)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 结论老年RE患者的食管外症状与酸反流显著相关.老年患者因慢性咳嗽、慢性喉炎及哮喘长期就诊而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详细询问病史,考虑到GERD的可能性,尽早行胃镜及24 h食管pH监测,以明确诊断,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贲门失弛缓症内镜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是原发性食管神经-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以支配食管和食管下括约肌的神经元退化为特征.其发病机制未明,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主要发病年龄为25~60岁,并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反流、误吸、烧心、胸痛和体质量减轻等.诊断方法包括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胃镜及食管测压,其中食管测压法诊断最敏感.该病不能完全治愈,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促进食管排空和预防巨食管的发生.治疗方法上,药物效果差,手术创伤大,而内镜疗效较佳.现就内镜治疗本病近年来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一种新型食管支架治疗狭窄和抗胃食管反流的作用。方法:17例(男16例,女1例)有梗阻症状的食管、贲门恶性肿瘤患者,在安装防反流型支架后,分别观察症状及体征,监测24小时食管pH(8例),并行食管内镜检查(9例)及胃肠X线检查(3例),以观察狭窄通畅情况及有无胃食管反流迹象。结果:置入支架后食管、胃、贲门通畅,无一例有胃食管反流存在。结论:此类新型支架有良好的抗胃食管反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食管破裂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食管破裂的影像学表现及不同影像学检查对于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 搜集2002-06/2008-10我院21例临床诊断食管破裂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胸部X线检查10例, 颈椎X线检查2例, 食道造影检查11例(其中碘水造影7例, 钡剂造影4例), 9例患者接受螺旋CT扫描(其中2例增强扫描). 分析患者的综合影像学表现.结果: 10例胸片, 发现液气胸4例, 胸腔积液4例, 3例合并肺部感染; 7例出现纵隔改变, 其中纵隔气肿3例, 纵隔增宽3例, 纵隔内气液平面1例; 4例出现颈、胸壁皮下气肿. 2例颈椎侧位片中, 1例提示颈前区软组织增厚, 另1例发现颈部含液气平面囊腔. 11例食管造影检查中, 除2例碘剂造影阴性外, 9例均表现造影剂溢出食管外; 4例显示黏膜下造影剂积聚. 9例CT检查, 5例显示破裂区食管周围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影, 内呈气体或液体混杂密度, 4例显示食管壁局限不规则增厚, 4例显示纵隔或膈下脓肿形成; 2例增强CT提示脓肿形成, 脓肿壁环行强化.结论: 食管造影检查及CT检查是诊断食管破裂的主要影像学手段, 而通过CT观察组织炎性改变对于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防反流型金属自膨式食支架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证实一种新型食管支架具有治疗狭窄并有抗胃食管反流作用。方法 17例(男16例,女1例)有梗阻症状的食管、贲门恶性肿瘤患者,安装防反流型支架后分别观察症状及体征,并监测24小时食管pH(8例)、分管内镜检查(9列)及胃肠X线检查(3例)以观察狭窄通畅情况及有无胃食管反流迹象。结果 置入支架后食管、胃、贲门通畅,无一例有胃食管反流存在。结论 此类新型支架有良好的抗胃食管反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累及食管的动力障碍性疾病,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反食等。根据临床表现、食管钡餐造影、内镜检查及食管动力学检查等确诊。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包括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等,现就近年来原发性贲门失驰缓症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肉毒毒素治疗肌肉痉挛性疾病在临床上已应用多年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但使用不当或剂量不妥往往会矫枉过正,造成肌肉瘫痪。在生理状态下,贲门根据机体的需要而适时地开闭,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LES)的持续收缩而引起的临床症候群。肉毒毒素的局部注射使贲门松弛,可改善咽下困难等症状,但贲门的持续松弛,有可能  相似文献   

20.
防反流型金属自膨式食管支架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证实一种新型食管支架具有治疗狭窄并有抗胃食管反流作用。方法17例(男16例,女1例)有梗阻症状的食管、贲门恶性肿瘤患者。安装防反流型支架后分别观察症状及体征,并监测24小时食管pH(8例)、食管内镜检查(9例)及胃肠X线检查(3例),以观察狭窄通畅情况及有无胃食管反流迹象。结果置入支架后食管、胃、贲门通畅,无一例有胃食管反流存在。结论此类新型支架有良好的抗胃食管反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