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长链非编码RNA倍受关注,而长链非编码RNA ANRIL是众多长链非编码RNA中的一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 ANRIL与心血管疾病息息相关。现就长链非编码RNA ANRIL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相关研究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率逐渐增加,且多项文献表明在全球范围内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出现明显地区差异性与种型差异性,国内外研究人员对非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诊断的研究不断获得突破性进展。我国作为非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始终关注非结核分枝杆菌诊断的研究方向与较为有效的检出方法。本文对于非结核分枝杆菌在国内外的现状与国内外诊断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研究进展作出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3.
《内科》2015,(4)
目的观察非布索坦和别嘌呤醇对痛风患者血清肌酐的影响。方法将45例痛风患者分为非布索坦40 mg组、非布索坦80mg组和别嘌呤醇组,观察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清肌酐及血尿酸水平。结果非布索坦、别嘌呤醇均可降低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和血清肌酐水平,非布索坦40 mg组患者效果与别嘌醇组相似;非布索坦80 mg组明显优于别嘌醇组及非布索坦40 mg组。结论非布索坦、别嘌呤醇均可降低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但较大剂量的非布索坦较别嘌呤醇降尿酸活性作用更强,且有更明显的降低患者血清肌酐的作用,大剂量非布索坦与别嘌呤醇相比更能改善痛风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也称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全球最为常见的慢性肝病。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并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本身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鉴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密切关联,文章综述了连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临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传染源包括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尤以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更为重要。传播途径经皮肤传播主要为输血、血制品及注射。在美国输血后肝炎中85~95%为非甲非乙型肝炎。在血制品中,以Ⅷ和Ⅸ凝血因子浓缩制品引起的传播最常见,西方国家注射毒品引起非甲非乙型肝炎也很重要。在注射毒品者发生的急性肝炎中,约25~50%属于非甲非乙型肝炎。此外,血液透析、器官移植、外科手术等也可传播非甲非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6.
随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非肥胖人群中的流行,越来越多的研究探讨了NAFLD在非肥胖人群中的意义。与肥胖型NAFLD患者相比,非肥胖型NAFLD患者虽缺乏肥胖表型,但仍存在代谢紊乱,其发生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大。目前针对非肥胖型NAFLD尚无治疗相关的有效药物,且现有的治疗方式各有优势,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非肥胖型NAFLD的病因及治疗进展方面进行综述,为指导非肥胖型NAFLD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丙型肝炎及戊型肝炎血清学诊断的发展,美国大部分急性非甲非乙型肝炎可归因为丙肝感染。然而,暴发或亚暴发急性非甲非乙型肝炎分析表明,这类病例大部分不能归因于甲、乙、丙、丁或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其中一小部分检出庚型肝炎病毒。本文研究为确定急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原因及临床过程特征。 研究对象为1990~1994年美国西南医疗  相似文献   

8.
应用互补DNA/PCR技术,检测了40例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及9例对照组病人的肝活检标本。结果发现:用非结构区引物,可在24例(60%)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中检测到HCV RNA(其中  相似文献   

9.
此文主要介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临床、实验室研究中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详细介绍细胞角蛋白18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与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鉴别诊断中的研究,以及运用细胞角蛋白18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对NAFLD非侵入性诊断研究中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心肌细胞上存在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蛋白,介导形成多种非特异性阳离子通道,包括细胞外二价阳离子敏感的非特异性阳离子流、背景性非特异性阳离子流、胰岛素激活的非特异性阳离子流、牵张激活的非特异性阳离子流和瞬时内向电流等。它们在调节细胞静息电位水平和诱发生理及病理性心律失常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非编码RNA是在人类基因组转录产物中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包括微小RNA和长链非编码RNA等。近年来,诸多非编码RNA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被揭示。重视非编码RNA调控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尤其是筛选在肝纤维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非编码RNA,探讨其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活化相关通路的调控作用,并研究不同非编码RNA之间的"crosstalk"网络联系,将为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发生率进行分析,探讨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对146例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发生率进行排序,并结合临床类型、Hoehn-Yahr分期等因素对非运动症状进行分析。结果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总发生率为98.6%,其中便秘的发生率最高为82.9%,其次为睡眠障碍(66.4%)、小便障碍(63.7%)、记忆困难(57.5%)、性生活障碍(50.7%)等。非运动症状发生率随Hoehn-Yahr分期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Hoehn-Yahr分期与非运动症状发生率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3.
人类非嗜肝病毒性肝炎是由非嗜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损伤,随着临床检测手段的提高日益得到重视。非嗜肝病毒性肝炎的病原种类多样,临床表现程度不同,部分患者可导致死亡。本文按照非嗜肝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对其临床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非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是一组异质性疾病,是由非病毒感染所致的肝硬化。非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因复杂,疾病进展隐匿多变,是目前肝硬化诊疗中的热点及难点。近年来,非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发病率及危害性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加强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5.
探讨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病(EH)患者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方法观察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EH患者疗效及其治疗前后ET和CgRP含量变化。结果老年非杓型EH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老年杓型EH患者,而CGRP则明显降低;氨氯地平使老年非杓型EH患者白昼及夜间血压下降,治疗后老年非杓型EH患者血浆ET水平降低,而CGRP明显升高。结论ET及CGRP参与了老年非杓型EH的病理过程,氨氯地平是一种治疗老年非杓型EH患者有效药物,能纠正老年非杓型EH患者ET与CGRP之间的失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心率24h昼夜节律变化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初发未治疗高血压患者296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分析,根据患者夜间血压和心率均值较白天平均值下降是否超过10%,将患者分为4组:杓型血压和心率组(血压和心率均杓型,n=163)、非杓型血压组(血压非杓型,心率杓型,n=62)、非杓型心率组(血压杓型,心率非杓型,n=42)、非杓型血压和心率组(血压和心率均非杓型,n=29)。对4组间相关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非杓型率分别为25%和27%,非杓型心率的比例为24%。非杓型血压和心率组、非杓型血压组、非杓型心率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明显高于杓型血压和心率组(均P<0.05),其中非杓型血压和心率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P<0.05),非杓型血压组、非杓型心率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非杓型血压、非杓型心率与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密切相关。经调整相关指标后,非杓型血压和非杓型心率使左心室肥厚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6%和32%。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心率昼夜节律变化与左心室肥厚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 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D的临床表现包括四大运动症状以及非运动症状。PD的非运动症状可伴随或早于运动症状出现,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PD非运动症状的有效评估有助于患者非运动症状的早期识别及严重程度评估,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量表是PD非运动症状的主要评估手段,该文就目前临床常用的非运动症状评估量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生与酸反流和非酸反流有关。此文从非酸反流的定义、成分、非酸反流损伤机制、非酸反流与正常人、非酸反流与GERD症状、非酸反流与食管外症状、非酸反流治疗和治疗后非酸反流的频率变化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血浆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超过0.8毫克%者为非结合胆红素性黄疸,可以是单纯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也可以同时伴有结合胆红素升高。能引起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的原因很多,但它们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单纯性非结合胆红素升高时,不发生胆红素尿,因非结合胆红素不溶于水,不能随尿排出。(2)虽有黄疸,但无肝细胞功能不全。(3)新生儿的非结合胆红素若超过15~18毫克%,则可并发胆红素性脑病,即核黄疸。这是由于脂溶性非结合胆红素能透入脑组织、特别是中央基底神经节的缘故。  相似文献   

20.
非结核分枝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部分可引起人类疾病.因非结核分枝杆菌对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且诊断困难、患者预后较差,使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性疾病逐渐成为医学界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作者从非结核分枝杆菌种类及感染率、非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研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特点及治疗方案、非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及环境水非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研究等方面综述了非结核分枝杆菌相关的研究进展.其耐药机制及传播机制尚未阐明,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