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将进一步降至较低水平,建立适应低疫情态势下敏感有效的血吸虫病监测预警体系,对巩固血防成果、保障人群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分别从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的重要性、研究方向、数据挖掘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于监测预警研究的主要内容等4个方面,探讨大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研究的可行性,以期提高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研究的效能,加快我国消除血吸虫病进程。  相似文献   

2.
我国血吸虫病监测网络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国血吸虫病监测网络大致分为重复性横断面抽样调查、区域性监测和固定监测点纵向监测3类,其监测结果为掌握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制定和评价各阶段血防规划及其效果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但目前血吸虫病监测网络还存在监测技术相对落后、数据利用度低、缺乏有效的监测网络评价体系等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血吸虫病监测网络将在建立和完善即时报告等基础信息平台后,由单一疫情监测向综合监测发展,逐步建立一个高效、及时、集预警与多种监测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建立湖北省重点水域血吸虫病监测预警信息表达平台, 为监测预警提供实用技术。 方法 方法 基于Google Earth、 GIS Office、 网络相册及视频站, 将现场监测数据、 实验室结果和相关图文资料导入Google Earth平台, 建立预警信息管理文件, 实现预警信息的表达。 结果 结果 成功构建了湖北省重点水域血吸虫病监测预警信息平台, 可及时有效地提供区域监测预警数据, 实现异地查询和数据共享。 结论 结论 基于Google Earth的重点水域血吸虫病监测预警信息平台, 丰富了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与预警体系, 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监测是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在推进我国血吸虫病消除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血吸虫病监测范围由初期的重点地区逐步覆盖至所有流行县(市、区),监测内容由单一疫情监测延伸至包括疫情、流行因素以及传播风险等内容的综合监测。随着我国消除血吸虫病进程的不断推进,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模式将由“粗放型”向以监测预警为主的“精准型”转变,这也对监测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已经实现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监测全覆盖,随着血吸虫尾蚴、感染性钉螺等快速、早期检测技术的突破,我国血吸虫病监测的敏感性和时效性将得到全面提升,从而将为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的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江苏省沿江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以加强沿江地区的血吸虫病控制。方法采用专家咨询及多维综合评价等方法,以江苏省沿江滩块为单位建立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并以镇江扬中–常州新北段江滩为试验区,建立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预警数据库,计算获取各滩块血吸虫病传播风险指数,据此进行风险预警分级;采用Google Earth制作江滩血吸虫病传播风险预警地图。结果初步建立了江苏省沿江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48项。调查镇江扬中至常州新北段江滩96块,有6个滩块风险指数≥2.0,有10个滩块风险指数≥1.5但<2.0,有26个滩块风险指数≥0.9但<1.5,其余均<0.9。分别以红色、橙色、黄色、白色标示不同风险指数等级,并制作血吸虫病传播风险预警地图,其中红色和橙色均含有感染性钉螺、疫水阳性等高风险指标。结论建立的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可以提供分级预警管理,也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治从传播控制、传播阻断迈向消除阶段。由于血吸虫病传播环节多、流行因素复杂,加之受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尚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及已经达到传播阻断甚至消除的地区,都面临出现血吸虫病突发疫情的威胁,严重影响血吸虫病防治成效的巩固和消除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梳理历年发生的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分析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对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影响,并提出处置突发疫情、防止疫情回升为本阶段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建议进一步健全和强化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最大限度控制血吸虫病突发疫情的发生及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为消除血吸虫病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血吸虫病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为东线工程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和制订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和流行病学多维综合评价等方法对东线工程血吸虫病监测预警指标进行评估,以确定预警指标。结果评估研究了53个监测预警指标,其中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40个。结果表明钉螺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的主要指标,其中又以钉螺孳生位置最为重要。据此建立了东线工程4个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等级,分别为Ⅰ级:钉螺扩散进入输水河道渠首(一级泵站上);Ⅱ级:里运河钉螺扩散越过N 32°54;′Ⅲ级:里运河钉螺扩散越过N 33°03′或越过金湖站;Ⅳ级:钉螺扩散越过N 33°15′或越过洪泽站。同时确定了4个人畜感染指标为重要的指示性指标。根据各项指标间关系,确定了东线工程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方法。结论初步确定了钉螺为主、人畜感染为辅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东线工程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但影响血吸虫病传播与流行的因素依然存在。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会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影响血吸虫病防治进程和防治成果的巩固。2020年,我国较大范围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及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并就洪涝灾害发生前的风险评估与处置、发生时的感染风险防范以及灾后疫情评估与监测等血吸虫病防控工作进行了系统阐述。洪涝灾害地区的血吸虫病防控既是常规防治工作的重要部分,又是救灾防病工作的重要环节,应在各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科学有序地实施各项应急响应措施,避免或减少洪涝灾害所致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同时要重视和加强血吸虫病早期监测预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为实现《 “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和全面消除血吸虫病目标提供科学精准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血吸虫病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为东线工程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和制订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专家咨询法和流行病学多维综合评价等方法对东线工程血吸虫病监测预警指标进行评估,以确定预警指标.结果 评估研究了53个监测预警指标,其中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40个.结果 表明钉螺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的主要指标,其中又以钉螺孳生位置最为重要.据此建立了东线工程4个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等级,分别为I级:钉螺扩散进入输水河道渠首(一级泵站上);Ⅱ级:里运河钉螺扩散越过N 32°54';Ⅲ级:里运河钉螺扩散越过N 33°03'或越过金湖站;Ⅳ级:钉螺扩散越过N 33°15'或越过洪泽站.同时确定了4个人畜感染指标为重要的指示性指标.根据各项指标间关系,确定了东线工程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方法.结论 初步确定了钉螺为主、人畜感染为辅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东线工程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系统的实时操作与表达平台,实现监测预警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有效利用。方法利用Google Earth(谷歌地球)和Picasa3.1图片管理软件,建立监测预警点地标库和网络相册管理系统,将现场监测的疫情资料、图片资料和实验检测结果导入管理系统,建立信息管理文档,将信息管理文档发送至终端用户,实现网上实时查询和表达。结果江苏省监测预警系统通过成功构建操作与表达平台,实现了异地实时查询和共享,具有图文显示直观清晰,操作简便快速的优点,初步应用后现场图片的总浏览次数已达331次,平均每个监测预警点信息被浏览7.36次,在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基于Google Earth开发的江苏省血吸虫病网络实时监测预警平台的方法,可作为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系统中优选研制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构建血吸虫病监测预警体系提供可靠的水体感染性监测预警指标与方法。方法以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资料为基础,筛选出区域性血吸虫感染高危地带,设立监测预警点,建立滩情、螺情数据库。在血吸虫感染高发季节,逐月对监测预警点水域水体血吸虫感染性实施监测。采用哨鼠法检测水体中血吸虫尾蚴以测定水体对人畜的感染性;采用哨螺法检测水体中血吸虫毛蚴以测定水体对钉螺的感染性;采用人工观察法调查人畜活动和渔船民粪便污染情况。逐月向监测预警点所在地区及相关部门发布监测结果及预警报告,对出现感染性水体的区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结果在江苏省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和常州等5市流行区长江沿岸外江滩设立了45个监测预警点,于2009年5~9月间实施监测,5、6、7月已完成检测3次,共投放哨鼠2700只,回收2632只,哨鼠回收率为97.48%;饲养15d后采血进行血清免疫学检测,3次现场监测哨鼠阳性率为2.37%~21.13%之间,平均为11.34%。饲养35d后解剖观察哨鼠2618只,共检得3个阳性点,4只阳性哨鼠。3次监测共损失哨鼠82只,占总投放哨鼠的3.04%;在损失的哨鼠中现场逃失45只,占54.88%。共对45个点12350只钉螺进行了逸尾蚴观察,未发现感染性钉螺。45个点3次现场观察共发现接触疫水人员457人,有15只家畜放养,监测点水域共停靠船只618只(次)、有船民1867人,其中渔船占65.05%,运输船民占59.99%。3个尾蚴感染阳性点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共挂灭蚴药包140只,扩大治疗184人,发放预防急性血吸虫感染宣传单1200余份,发放防护霜750支,有效控制了疫情发生。结论以哨鼠法为主建立的水体感染性监测预警指标与方法,具有指标敏感、结果稳定、可操作性强以及便于现场质量控制等优点,可作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武汉市血吸虫病重点水域水体感染性, 探讨哨鼠法在血吸虫病监测预警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长江武汉段、 东荆河?通顺河水系、 府河?沦河水系和金水河4个血吸虫感染高危水系设立监测预警点。汛期来临前调查监测点周边钉螺分布和感染情况, 汛期来临时采用哨鼠法检测水体血吸虫感染性。调查监测点周边村组历年病情资料, 同时观察滩面人畜活动情况, 对哨鼠感染率与滩面螺情进行秩相关检验。对出现感染性水体的区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结果 18个监测点15个查到阳性哨鼠, 阳性率为83.33%。共投放哨鼠554只, 回收540只, 回收率为97.47%。回收哨鼠全部解剖, 阳性75只, 总感染率为13.89%, 共检获血吸虫成虫172条, 平均虫荷为2.29±0.71条/鼠。4大水系哨鼠感染率分别为 8.33%、 24.53%、 10.85%、 6.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9.131, P = 0.000)。虫荷分别为2.33±0.71、 2.28±0.76、 2.22±0.60、 2.75±0.96条/鼠,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 = 0.638, P = 0.593)。哨鼠阳性率与监测点钉螺面积、 活螺平均密度和钉螺阳性率均无相关性。15个哨鼠阳性点中, 8个有渔船民活动, 8个滩面有钓鱼或种植者, 10个滩面有耕牛散放, 4个有病牛。15个哨鼠阳性点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 未出现血吸虫病重大疫情。结论 武汉市血吸虫病重点水域水体感染性较高; 哨鼠法可作为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云南省部分血吸虫病流行区开展重点水域哨鼠监测,以提升血吸虫病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完善监测预警机制。方法 选择3个疫情较重县(市)的6个自然村作为监测点,开展重点水域哨鼠预警监测。对回收饲养后成活的哨鼠进行解剖观察,检测血清抗体水平,并观察监测点人畜疫水接触情况。此外,收集近3年来监测点疫情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投放哨鼠282只,回收256只,死亡8只,总回收率90.78%,总死亡率3.13%。有虫卵肉芽肿结节的哨鼠数、检获成虫数、虫荷数,以及血清抗体阳性率均为0。接触疫水人员主要为村民和学生,接触方式主要为收种作物和戏水。近3年来,监测点钉螺面积、人群感染率和耕牛感染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云南省3个监测县(市)均未发现血吸虫感染阳性哨鼠,人畜感染血吸虫的风险较低。但加强重点水域的哨鼠预警监测,继续落实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仍应是今后血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在热带传染病领域应用的先进性逐渐凸显。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缓解疾病诊疗负担、降低疾病漏诊和误诊率、提升疾病监测预警能力、提高医药和疫苗研发效率等均具有显著成效。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在热带传染病防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论述了人工智能在该领域疾病诊疗、监测预警、疫苗与药物挖掘、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和全球卫生治理中的重要价值。根据人工智能助力热带传染病防控面临着诊断单一和不准确、开放环境监测预警能力不佳、智能系统服务能力有限、大数据管理困难、模型可解释性较差等方面的难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多种热带传染病多模态智能诊断、重视开放环境下媒介生物和风险人群智能监测预警、加快智能防控系统研发、强化伦理安全、大数据管理与模型可解释性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6年湖北省血吸虫病重点水域的水体感染性,分析可疑高危环境血吸虫病的传播风险。 方法 选择长江、汉北河、富河3大水系设立哨鼠监测预警点。采用哨鼠法检测水体的感染性,同时观察滩面人畜活动情况,对出现血吸虫尾蚴感染性水体的区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结果 5-6月在10个哨鼠监测点中,长江流域有2个点检出阳性哨鼠,阳性点检出率为20%,回收的200只小鼠全部解剖,检出阳性哨鼠5只,哨鼠总感染率为2.5%,获得血吸虫成虫5条,阳性鼠平均虫荷为1条/鼠。对2个哨鼠阳性点及时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未出现血吸虫病重大疫情。8-9月8个哨鼠点,160只小鼠全部解剖,未查出血吸虫感染阳性哨鼠。 结论 哨鼠监测结果对分析湖北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开展江苏省沿江水域血吸虫病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为及时发现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根据江苏省长江流域水系和沿江水域分布等特征,在全省重点区域设立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示范点,开展哨鼠感染监测、人畜活动观察、预警信息发布、风险水域应急处置等技术集成示范,比较示范区内人畜活动方式与哨鼠感染情况,评价示范区血吸虫感染风险信息发布与应急处置流程的可操作性。结果在江苏省沿江5个市23个县(市、区)的渔船民集散地、船闸通江口、码头、农家乐游玩地、渡口、大型工地和南京青年奥运会保障地等环境水域设立50个监测预警示范点。2014年5-9月共进行了5个批次哨鼠监测,哨鼠总回收率为99.06%(4 954/5 001);发现哨鼠感染点1个,查出阳性哨鼠1只,哨鼠总阳性率为0.02%(1/4 933)。现场观察发现接触江水人员2 088人次,其中捕鱼、收种作物和修造船等生产性接触江水占91.95%(1 920/2 088),钓鱼、洗菜、戏水等生活性接触江水占8.05%(168/2 088);以8-9月接触水体人员居多,占49.57%。现场观察到停靠船只859条,船民1 877人,其中渔船占68.22%(586/859)、渔民占69.58%(1 306/1 877)。共在4个点观察到放养羊32只,其中在哨鼠感染点发现有散放羊3只。全省共发布了4次蓝色预警(接触疫水)和1次橙色预警(哨鼠阳性),发布预警地图1幅,其中显示有5个为捕鱼点、1个为羊散放点;启动应急响应机制1次;完成高危环境药物灭螺10 hm2;对120只散放羊实施集中圈养处理;对35名捕鱼人员发放宣传材料并开展查病和预防性治疗等措施。哨鼠阳性区域内未发生血吸虫急性感染。结论哨鼠感染监测、人畜活动观察、预警信息发布和风险水域应急处置等技术的集成示范为开展大流域血吸虫病监测预警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