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Hypertension,2007,49,298-303.该文研究一批正常血压尿酸较高(>7.0mg%)但无糖尿病,无糖耐量不好或代谢综合征的男性患者,随访6年发生高血压的发病率。研究证明这批人与无高尿酸血症相较,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比为1.81;95%CI:1.59~2.09,即危险性增加80%。尿酸每增加1个单位,新发高血压的危险增加9%,(危险比1.09;CI1.02~1.17)。结语:在正常血压的中年人,没有糖尿病、没有糖耐量不好或代谢综合征的情况下,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危险密切相关。没有代谢综合征的男性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发生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该文比较发生高血压急症的患者与没有发生高血压急症患者,是否以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较高(Jhypertens,2008,26(4):657-662)。方法:总共有384名高血压急症的患者与295个作为对照的患者,在2年之内接受随访研究。高血压急症指收缩压〉220mmHg和(或)舒张压〉120mmHg,但无急性靶器官损害。对照组是进入急诊科收缩压在135~180mmHg且舒张压在85~110mmHg的病人。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糖尿病。以 VALUE研究人群为基础,调查高危心血管危险的高血压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预测因素(J Hum Hypertens,2008,22,520-527)。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9995名,平均随访观察4.2年,其中发生糖尿病1298人。新发糖尿病指:在研究中使用新的降糖药物治疗发生糖尿病,和(或)空腹血糖>7.0 mmol/L。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25个糖尿病潜在发病预测因子,其中有14个因子具有显著预测价值(P 值<0.05)。因子影响大小顺序为:血糖、体质量指数(BMI)、年龄、尿酸、非盎格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新发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PCI后发生心肌梗死的老年ACS患者61例纳入新发心梗组,另择同期收治的PCI后未发生心肌梗死的老年ACS患者61例纳入无新发心梗组。先行单因素分析(包括χ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再将有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 结果新发心肌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控制不良比例及纤维蛋白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高于无新发心肌梗死患者,白蛋白水平低于无新发心肌梗死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226,Z=7.699,t=3.142、5.46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控制不良、纤维蛋白原水平高、MMP-9高表达是老年ACS患者PCI后新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OR=7.559、5.169、1.024,95%CI=1.034-55.271、2.624-10.183、1.003-1.046,P<0.05或0.01),白蛋白水平高是其保护因素(OR=0.752,95%CI=0.652-0.867,P<0.01)。 结论高血压者血压控制不良、纤维蛋白原高水平、MMP-9高表达及白蛋白低水平可能是老年ACS患者PCI后新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 最近的美国国家临床指南、抗高血压和降脂治疗预防心脏事件的研究(ALLHAT)均支持应用噻嗪类利尿剂作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初始的药物治疗。然而,对 ALLHAT 研究结果的分析却重新引发了有关噻嗪类利尿剂不良代谢作用的争论。在 ALLHAT 研究中,4年里新发糖尿病的发生率在氯噻酮组明显高于氨氯地平组和赖诺普利组(11.6% vs.9.8%和8.1%,P<0.05)。但有趣的是,作为主要结果的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在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有争议认为,4.9年(4~8年)的随访时间还不足以显现抗高血压治疗后新发糖尿病者的心血管预后。Verdecchia 等经过平均6年(1~16年)的随访发现,在高血压患者中,噻嗪类利尿剂的应用是新发糖尿病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他们还发现试验过程中新发糖尿病患者的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 H型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片/日,清晨口服。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1片/日,清晨口服。治疗后每周测量并记录血压,每3个月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一次,共观察1年,记录并统计1年内患者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血压、血同型半胱氨酸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新发脑卒中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并可减少新发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首位的死亡原因。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3.58%,我国现在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人。并以每年新发350万人的速度增加。心肌梗死发病率约180/10万,脑卒中年发病率平均约为120~180/10万。年死亡率为80~120/10万,全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50万。每年死于脑卒中者约1.0万。心脑血管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已经刻不容缓,而近年来由于抗凝血药的普遍使用,使得部分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但抗血凝药的规范应用,尤其是患者的依从性问题,还是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健康体检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84例,用13碳尿素呼气试验测Hp。患者根据检测结果分为Hp未感染组1208例(超基准值<4.0)和Hp感染组876例(超基准值≥4.0)。平均随访(3.5±0.5)年,随访期,每6个月电话或门诊随访1次,收集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情况。分析Hp感染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 Hp感染组新发总心脑血管事件(9.25%vs 3.56%)、脑梗死(4.11%vs 2.07%)和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3.65%vs 1.08%)发生率均高于Hp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校正相关因素后,Hp感染组患者发生总心脑血管事件、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分别为Hp未感染组患者的2.82倍(95%CI:2.11~3.27,P=0.002),1.85倍(95%CI:1.26~2.53,P=0.013)和3.26倍(95%CI:1.41~3.99,P=0.001),Hp感染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p感染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老年高血压患者Hp感染可增加发生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脂质蓄积指数(LAP)与高血压患病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选取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2011年的基线数据及2015年的追踪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LAP与新发高血压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3个模型来矫正调整8个因素(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居住地点、婚姻状况、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和睡眠时间)对结果造成的潜在可能影响,并限制立方样条模型来检查可能的非线性关联,将LAP与高血压患病的剂量-反应关系可视化。结果:共纳入合格参与者4 808人,其中新发高血压823人,LAP最高组(Q4)新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最高117%[OR=2.17,95%CI(1.56,2.47)]。使用限制性三次样条回归分析显示,LAP与高血压发病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0.001),且为非线性关系(P<0.001)。将LAP作为连续性变量进行计算,在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LAP每上升1个四分位数,新发生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5%。结论:LAP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且二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LAP可作为筛查中老年人新发高血压患病风险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阿尔兹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公布了一项最新的研究结果:80岁后的老人新发高血压或许有利于降低罹患痴呆症的风险。研究发现,那些介于80岁到90岁之间的高血压患者罹患上痴呆症的风险明显比没有高血压的同龄人低,而且90岁后新发高血压的患者患上痴呆症的风险甚至更低。研究报告的作者Maria Corrada博士指出:对于高龄老年  相似文献   

11.
超过半数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存在高血压,但其预后价值尚未被十分清楚,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归咎于把几种截然不同的高血压情况进行了联合分析,如慢性高血压和在卒中急性期出现的过去未知的高血压(新发性高血压)。为了探讨新发性高血压与炎症反应和临床转归的联系,西班牙学者Rodriguez-Yanez等进行了一项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与心房颤动(AF)的发生密切相关,约60%~80%的AF患者会同时并存高血压。目前无论从流行病学还是临床研究角度,高血压患者AF发生风险增加的致病机制和风险因素均尚不明确。高血压合并AF风险增加可能与左房、左室功能和结构重构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跃有关。高血压患者新发AF的相关风险因素可能与高血压水平、心动过速、脉压差大、血压控制程度及抑制RAAS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手术期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病情的不同分别采用Venus-A瓣膜、J-Valve瓣膜对其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心电图表现,并统计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采用Venus-A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有3例患者发生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患者发生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患者发生新发III度房室传导阻滞.采用J-Valve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有3例患者发生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2例患者发生新发多源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早搏,1例患者发生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经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传导功能均于术后7-12 d恢复正常.结论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手术期对患者行心电图监测,能有效检出其异常传导情况,从而能指导临床尽早采取有效方案对患者进行干预,进而能保障其术后安全.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者10年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随访到的38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在10年间新发主要心血管事件分为两组:事件组(n=159,至少新发主要心血管事件中的一项),无事件组(n=221,没有新发任何一项主要心血管事件),分析两组高血压患者的基线危险因素的特征及其对新发心血管事件的的影响。结果:159例新发心血管事件中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脑血管病(23%)、冠心病(22%)、心脑血管病死亡(17%)、肾功能受损(15%)、心功能不全(12%)、糖尿病(11%)。事件组高血压患者合并基线危险因素的平均个数显著高于无事件组(2.17±1.05比1.36±0.97,P0.001)。事件组高血压患者高龄、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无事件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并调整年龄、性别、血压水平、高血压病程、脉压影响后,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与新发心血管事件呈正相关,比值比(OR)分别为2.667(95%CI:1.449~4.478)、1.854(95%CI:1.027~3.346)、1.657(95%CI:1.028~2.672)。调整混杂因素后,每增加一个危险因素,新发心血管事件危险增加46%。结论:吸烟和糖尿病是高血压患者发生新发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可改变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动脉僵硬度与高血压人群新发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对象均来自开滦研究人群,用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评价动脉僵硬度。以参加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年度开滦集团体检的高血压非糖尿病员工为观察对象,以baPWV检测时间为观察起点,以新发糖尿病为终点事件,以2016-2017年度体检时间为观察终点,最终有8 061例纳入研究队列。按baPWV四分位分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baPWV对终点事件的影响,按体质量指数(BMI)分层做敏感性分析。结果观察对象平均随访(4.22±2.10)年,随访期间新发糖尿病874例(10.8%),平均发病密度25.71/千人年。按baPWV四分位分组,第1~4四分位组新发糖尿病的发病密度分别为14.60/千人年、23.77/千人年、27.15/千人年、37.70/千人年(P<0.001)。以是否新发糖尿病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以baPWV第1四分位组作对照,校正年龄、性别、平均动脉压、基线空腹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等混杂因素后,第2、3、4四分位组发生糖尿病的HR及95%CI分别为1.57(1.24~1.98)、1.74(1.37~2.20)、2.38(1.87~3.03)。baPWV每增加1个标准差,发生糖尿病的HR及95%CI为1.32(1.24~1.42)。结论大动脉僵硬度与高血压人群新发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高相关。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的心脏并发症包括左室肥厚(LVH)、心绞痛和/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为什么原发生高血压又称之为“无声的杀手”?绝大多数高血压的患者是原殷I生高血压,但很少有症状或体征提醒患者,他的血压已经增高了。结果是高血压出现合并症时,例如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时,还没有认识到在这之前患者的血压已经增高。因此,  相似文献   

17.
卒中后高血压是指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伴有高血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70%伴有高血压,而出血性卒中几乎为100%,其中部分是顽固性高血压,对多种常规降压药不敏感。2002年10月-2004年12月,我们应用卡维地洛治疗脑卒中后顽同性高血压患者40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Nisha  IP  Philimon  G  Martin  GL  陈蜀岚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29(2):332-333
近年来,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的预测意义已成了一个主要的争论焦点。虽然由于对较高血压的生理性反馈应答,高血压患者相对于正常人群应处于较低的血浆肾素水平,但仍有12%-20%的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肾素水平处于正常参考值的上限。既往研究显示,在无高血压人群或高血压患者中,血浆。肾素活性与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无关。也有报道,在血浆。肾索活性较高的患者中,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9.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0,(2):115-115
依鲁替尼对B细胞恶性肿瘤有显著疗效。然而,依鲁替尼与潜在的限制性心脏毒性有关,包括新出现的严重高血压。使用依鲁替尼对高血压的发病率、严重程度的影响尚不清楚。研究者在2009-2016年间连续使用依鲁替尼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562例患者中,评估了新发高血压或高血压进展的发生率(收缩压临界值为130mm Hg,1mm Hg=0.133kPa)。所观察到的高血压发生率与通过Framingham心脏预测的高血压发生率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高危患者降压达标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 《高血压杂志》2006,14(6):420-42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为我国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治疗和人群防治提供了指导和依据。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分层,具备以下情况者列为高危或很高危病人:1,2,3级高血压并存脑血管病,冠心病,心衰,外周血管病,肾脏病及眼底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的任何一种或几种疾病;伴发3个或3个以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任何一项或几项靶器官损害(左室肥厚,颈动脉增厚,血肌酐轻度升高,微白蛋白尿)或糖尿病;3级高血压也归为高危病人。本文的高危患者主要指高血压伴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肾病和危险度较高的患者。对于某些高危患者的降压目标尚有争议,本文试图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