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VEGF在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立丹  余成新 《山东医药》2008,48(20):99-10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多关节、多系统损伤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滑膜细胞增生、衬里层增厚,多种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及骨和软骨的破坏.血管翳形成被公认为是RA病理过程的主要环节,而新生血管是产生和维持RA血管翳的主要标志,其作用于RA发病早期并贯穿整个病程,在RA的侵蚀和破坏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生成的主要作用因子,现将其在RA发生、发展以及治疗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多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RA最主要病理特征是关节滑膜血管新生和对关节破坏力极强的血管翳形成.血管的新生是个复杂的过程,多种细胞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了此过程.近来大量的研究表明,A型滑膜细胞即滑膜巨噬细胞在RA病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参与了炎症和血管新生的整个过程.A型滑膜细胞表达黏附分子、趋化因子受体和多种表面抗原物质,还能分泌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其它化学活性物质.它们在RA滑膜病理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A型滑膜细胞可能将成为RA治疗很好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的以关节症状为主的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的研究表明炎症滑膜所分泌的许多细胞因子促进关节滑膜新生血管形成是RA病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新生血管形成(angiogenesis)是一个涉及内皮细胞、细胞外基质、可溶性细胞因子的复杂的、多步骤的、协调的连续过程.受多种因素调控.主要取决于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之间的平衡。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1 ,TIMP1)是近年来发现的MMPs的天然抑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为285000的糖蛋白。TIMPs在多个环节抑制MMPs的活性.亦可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如阻碍MMPs介导的内皮细胞移动。抑制基质中促血管生成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e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病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VEGF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可增加血管通透性,提高炎性渗透.促进内皮细胞生长、迁移和新生血管形成,有助于滑膜血管翳形成.而血管翳形成则是构成滑膜炎症、骨质破坏乃至整个RA疾病进展的一部分。本研究就VEGF及其受体与RA发生、发展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血管新生机制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关节滑膜增生并形成关节翳是其重要特征;增生的滑膜需要更多的血供以满足其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因而血管新生在关节翳的形成和维持方面起着关键词性作用。鉴于关节翳是高度血管化的,针对RA中血管新生的方法可能会成为未来治疗RA的有效策略。在RA滑膜中有许多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RA的血管新生过程中具有中心地位能增加水肿程度,引起RA中的关节肿胀。在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用可溶液VEGF受体可以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四肢肿胀和关节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新生血管的生成,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方法是目前肿瘤治疗中的一个方向。在众多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中以Folkman实验室发现的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最引人注目,它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抗血管生成、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7.
内皮抑素(Endostatin,ES)为胶原ⅩⅧ的-COOH末端片段,是一种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特异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抑制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ES  相似文献   

8.
血管生成参与机体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其依赖于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和抑制因子之间的平衡.血管生成抑制因子(Vasohibin-1)是人们新近发现的一种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诱导产生的内皮源性分泌蛋白,以负反馈为作用机制抑制血管生成.研究发现Vasohibin-1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比如多种肿瘤、视网膜疾病、糖尿病肾病、纤维化等异常血管新生疾病的发生发展,且具有抗淋巴管新生及抗淋巴结转移活性.进一步研究Vasohibin-1的作用可能为防治肿瘤生长、转移以及改善纤维化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9.
氨基肽酶(aminopeptidase NCD13,APNCD13)参与基质的降解、淋巴细胞趋化、血管生成、细胞增殖等多种病理改变。研究发现抑制APN的作用后,脾细胞会减少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IL-17)的产生,而TNF-α、IL-17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关节疼痛、僵硬,关节结构改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RA患者滑膜组织中,APN表达增加,推测APN上调可能参与RA关节结构改变、骨质破坏的病理改变过程。另一方面,由于APN广泛参与和RA病理改变相关的病变过程,抑制APN的作用可以抑制RA进展的各个环节,这可能为RA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与促血管新生的细胞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新生在胚胎发生和创伤愈合是一个基本生理过程,但在肿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银屑病和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等病理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RA血管增殖确保了滑膜血管翳的发生和发展,维持血管翳的侵袭性,促进软骨和骨破坏及关节重塑,最终造成关节畸形和强直,功能丧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桑仙降压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微血管密度(MVD)和内皮抑素(ES)的干预,探讨其对微血管数目及血管新生抑制因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SHR随机分为3组,蒸馏水空白对照组、吲哒帕胺西药对照组、桑仙降压颗粒组,以Wister大鼠为正常对照,4周及8周后观察SHR心肌MVD及ES蛋白的表达.结果 相较空白对照组,4周及8周后桑仙降压颗粒组CD34表达均明显增多且心肌ES蛋白光密度值明显降低.结论 桑仙降压颗粒能有效减轻SHR大鼠微血管损害,其机制之一可能与降低ES蛋白密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小鼠背部开窗模型 ,在直视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血管抑素 (AS)和内皮抑素 (ES)对肿瘤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细胞表面磷酸化糖蛋白 (CD34 )的表达 ,了解肿瘤血管生长的情况。结果 本实验肿瘤细胞移植 1 3d后 ,对照组所有小鼠移植肿瘤均生长状态良好 ,肿瘤的生长已使小鼠的行动发生困难 ;而给药组肿瘤小 ,行动不受限制 ,也未见到药物副作用的表现。给药组肿瘤的生长被明显抑制 ,其肿瘤体积小 ,重量明显减轻 .。高剂量给药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 ;而且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亦明显高于低剂量对照组 (P<0 .0 1 ) ;高剂量给药组肿瘤中心发生坏死也比较明显。结论 成功建立开窗可视模型 AS、ES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血管新生的促进在缺血性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具有实际意义,血管新生的调节依赖于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的作用。Vasohibin是新近发现的调节血管生成的内皮源性负反馈调节因子,对抑制血管生成起重要作用。血管新生(angiogenesis)是指从已有的血管长出新血管的过程,生理和病理状态均可有新生血管形成。前者如正常胚胎发育、生殖、伤口愈合;而后者则可见于肿瘤、增殖性视网膜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血管新生的调节出现异常,则会导致病  相似文献   

14.
内皮抑素(Endostatin, ES)为胶原ⅩⅧ的-COOH末端片段,是一种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特异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抑制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ES对胎儿肺的发育起着一定的作用,可能参与了出生后慢性肺损伤疾病的发生[1].  相似文献   

15.
淋巴结转移是恶性肿瘤进展的标志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认为肿瘤新生淋巴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之间有密切关系。了解调节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管生成的信号通路,有可能成为抑制肿瘤生长的新方法。近年来,陆续有报道认为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有抑制肿瘤新生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作用,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将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心肌梗死(MI)是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其病理特点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血管狭窄和堵塞,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促血管新生成为治疗MI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对血管生长因子和血管新生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性血管新生已成为MI后治疗研究的新领域,在恢复血运重建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治疗性血管新生的方法主要包括蛋白质治疗、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本文就治疗性血管新生在MI后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解孝锋  毕宏生 《山东医药》2004,44(20):62-63
眼部新生血管疾病是各种致病因素所引起的眼部并发症,是目前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近年研究发现,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一血管抑素(angiostatin As)是迄今发现的最有效的血管生成抑制剂之一。现对其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滑膜增生形成血管翳 ,有似肿瘤样生长的特点 ,造成对骨关节的侵蚀破坏。Paleolog[1 ] 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RA的滑膜血管翳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它是联系各种炎性因子的枢纽 ,直接促进滑膜组织新血管形成 ,增强血管通透性 ,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文献 [2 5 ]中已有血清VEGF水平在RA进展不同时期及与疾病活动性、类风湿因子 (RF)滴度关系的报道。但用VEGF和RA检索Medline和PubMed均未见反映不同病期血清…  相似文献   

19.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球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约10%和9.4%,每年因大肠癌死亡的患者可达70万人,每年新增患者数约为140万人,呈逐年增加趋势.血管新生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是很多疾病(肿瘤、局部缺血、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性疾病等)以及创口愈合、组织再生的重要病理学标志.血管新生在CRC的发生、发展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促进大肠癌血管新生相关因素的研究有利于寻找或者研发更有效的抑制CRC血管新生的药物,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本文就肿瘤相关血管新生、促CRC血管新生因素、结论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为我们更好地认识血管新生在CR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标本兼治是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治疗的新理念,针对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其病理改变进行多环节、多靶点多管齐下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是我们的治疗策略。在CD中,抑制自身免疫、调节免疫、纠正Th17/Treg与Th1/Treg的失衡、抑制炎症和饮食调整是治本;抑制氧化应激、氧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抑制血管新生、血管通透性、渗血以及减轻节段性肠壁厚度是治标。本文对其发病机制的每个环节加以衔接、整合,并对三联疗法的药物与食物的作用靶点作一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