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比对全自动Bactec MGIT960(MGIT960)系统与改良罗氏(L-J)培养方法 2者在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中的优越性。 方法 按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碧迪项目辽宁工作方案要求和国际标准WS288-2009《肺结核诊断标准》纳入临床病例。本实验共纳入病例435例,其中男性319例,女性116例,平均年龄52.3岁(10~86岁)。上述每份病例标本均分别进行痰液涂片抗酸染色(萋-尼法)镜检,L-J固体培养和MGIT960系统液体培养。培养阳性者分别进行一线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IF)、链霉素(STR)和乙胺丁醇(EMB)的L-J法药敏试验(比例法)和MGIT960药敏试验;分别计算出抗酸染色镜检与MGIT960和L-J培养的符合率; L-J培养和MGIT960培养阳性检出率;L-J和MGIT960两种培养方法药敏试验所需的培养时间及符合率等。 结果MGIT960培养法和L-J培养法与痰涂片镜检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0.8%(187/206)和89.3%(184/206);MGIT960与L-J结果符合率92.8%(219/236);MGIT960和L-J平均培养时间分别为9.5 d和31.5 d;MGIT960和L-J一线药物INH、RIF、STR和EMB敏感性试验的符合率分别为92.7%、95.9%、91.8%和97.3%。 结论 全自动MGIT960系统培养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L-J培养法,报告时间平均缩短至9.5-d,该系统是目前最为理想的快速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手工MGIT液体培养系统(manual mycobacteria growth indicator tube system, M-MGIT)检测分枝杆菌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门诊初诊患者526例,收集首次痰标本526份,分别对同份标本进行罗氏(Lowenstein-Jensen,L-J)固体培养、全自动BACTEC MGIT 960 系统培养(A-MGIT)和M-MGIT系统培养,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26份标本中,3种分离培养方法共分离出261株分枝杆菌菌株,检出率为49.6%;M-MGIT法、A-MGIT法和L-J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7%(256/526)、49.0%(258/526)和41.3%(217/526)。M-MGIT和A-MGIT培养法检出率均高于L-J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84、6.45,P值均<0.05),但M-MGIT和A-MGIT培养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M-MGIT法、A-MGIT法和L-J法阳性菌株平均报告时间分别为13d[(13±6)d]、12d[(12±6)d]和24d[(24±9)d],M-MGIT和A-MGIT法阳性报告时间明显短于L-J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84、18.32,P值均<0.05),M-MGIT和A-MGIT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P>0.05)。M-MGIT法、A-MGIT法和L-J法污染率分别为4.6%(24/526)、4.9%(26/526)和4.1%(43/1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P>0.05)。结论M-MGIT液体培养系统能快速检测分枝杆菌,检出率高,阳性报告时间短,成本低廉,适合基层结核病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3.
临床依赖利福平分支杆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依赖利福平分支杆菌^[1](依R菌)菌株的依R程度、菌落及菌体的形态特点,以期为依R菌的定义和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从分支杆菌菌株库中选出在含R培养基中生长更旺盛的22株菌株,用L-J氏培养基复苏培养。选取单个菌落接种不同R浓度的培养基中培养;对不同实验管(对照管、R管)中的菌落进行计数、称重、形态观察,并作抗酸染色观察菌体形态。结果 22株依R菌经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支杆菌。依R菌对R的依赖性仅限于某个浓度范围(R:5~600ug/ml);不同的菌株其依赖范围不同,但大都在R100~300ug/ml范围内生长最旺盛。依R管与非依R管(对照管)中菌落(菌体)形态均有明显的差异,其菌落重量差为2.2~5倍。结论 目前我们所发现的依R菌株均为结核分支杆菌。依R菌对R的依赖为相对依赖。分支杆菌在含R培养基中菌落生长更旺盛和菌体粗大、浓染的特征,可作为依R菌初步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假设蛋白Rv0341编码基因iniB的多态性,确认其保守性,分析依赖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依R菌)在利福平(R)培养管中Rv0341高表达的可能原因。方法用大肠埃希菌做为阴性对照,提取依R菌(14株)、耐R菌(23株)、R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12株)、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及BCG(共51株)的细菌基因组DNA,利用PCR自基因组DNA中扩增iniB基因,通过ApaⅠ/EcoRⅤ、KpnⅠ/SmaⅠ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带型,对iniB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并测序。结果实验组中iniB基因的酶切图谱完全相同,测序结果亦证实iniB基因无突变。结论 iniB基因在对R依赖、耐药和敏感等不同类型的结核分枝杆菌中是相对保守的;依R菌在Rv0341蛋白表达方面的差异可能是RNA转录差异或利福平诱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临床依赖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依R菌)相关蛋白的氨基酸及其编码基因序列。方法以罗氏绝对浓度法药敏实验鉴定临床依R菌株(49株)、耐R菌株(54株)和R敏感菌株(30株),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电泳(SDS-PAGE)法对不同临床菌株及H37Rv标准株共计134株菌株的菌体蛋白质图谱进行比较分析,通过Q-TOF2型毛细管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LC-ESI-MS-MS)对其差异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鉴定,并用对其蛋白的编码基因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不同菌株的SDS-PAGE菌体蛋白图谱基本相似。49株依R菌有4l株(84%)在含R管中的菌体蛋白图谱有一条相同的高表达蛋白带(相对于标准物分子质量43000的下端),约占总菌体蛋白的30%~50%,H37Rv标准株、28株R敏感菌(28/30)及44株耐R菌(44/54)的含R管和对照管的蛋白图谱相似,且无相应的高表达现象;该高表达蛋白经氨基酸序列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H37Rv假设蛋白Rv0341,相对分子质量为43894,等电点(PI)5.25,得分183。不同菌株的Rv0341编码基因1440bp扩增片段,经DNA测序分析均未发现突变。结论利福平对Rv0341在依R菌中的表达有上调作用,Rv0341与依R菌相关,可视为依R菌的相关蛋白或标志物;Rv0341与依R菌的毒力及细胞壁的合成是否相关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全自动BACTEC MGIT 960系统在结核分枝杆菌二线抗结核药物(second-line anti-TB drugs,SLD)药敏试验中的实用性。 方法 本实验纳入患者435例。该纳入患者均通过痰涂片抗酸染色(萋-尼法)镜检,L-J固体和MGIT 960系统液体培养及鉴定,共筛查出阳性菌株212例。212例阳性菌株分别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和乙胺丁醇(EMB)的耐药性试验,其中耐药菌株(所有耐药株)118例。以118例耐药株作为SLD药敏试验实验株,应用L-J和MGIT 960两种方法分别进行卷曲霉素(Cm)、卡那霉素(Km)、氧氟沙星(Ofx)和乙硫异烟胺(Eto)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并计算出两方法药敏试验所需的时间和符合率;L-J和MGIT960两种培养方法的比较采用配对设计的卡方检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用Kappa值检验判别。 结果 MGIT 960系统药敏试验所需时间平均10.0 d(1183/118),L-J固体培养法所需时间平均28.5 d(3360/118),两者相差18.5 d。MGIT 960与L-J培养法的SLD Cm、Km、Ofx和Eto敏感及耐药符合率和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88.1%(104/118)和0.520;95.8%(113/118)和0.815;91.5%(108/118)和0.824;71.2%(84/118)和0.375。 结论 MGIT 960系统液体培养法常用SLD药敏试验与金标准(L-J培养)比较除Eto外符合率高、一致性好;该方法检测快速、准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作为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耐利福平作为耐多药结核病筛选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采用美国BD公司BACTEC MGIT 960全自动快速分枝杆菌培养鉴定药敏仪进行药敏试验,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应用诊断性试验评价指标评价耐利福平作为耐多药结核病筛选指标的科学性。结果在621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177株对利福平菌耐药,其中172株至少同时对异烟肼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耐多药率为27.7%。若以至少同时耐异烟肼和利福平作为诊断MDR-TB的参考标准,以耐利福平作为MDR-TB筛选指标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8.9%、准确度为99.2%、阳性预测值为97.2%、阴性预测值为100%、阳性似然比为34.4、阴性似然比为0。结论我市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率高;耐利福平可以作为耐多药结核病的初步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ACTEC MGIT 960系统在结核分枝杆菌直接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株临床涂阳痰标本应用BACTEC MGIT 960系统进行一线抗结核药(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结核分枝杆菌直接药敏试验,并与同步进行的BACTEC MGIT 960间接药敏试验及传统改良罗氏(L-J)比例法药敏试验进行比较,从结果报告时间和符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统计学分析分别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和Kappa检验。结果 BACTEC MGIT960直接药敏试验报告时间为(9.7±3.1)d,与BACTEC MGIT 960间接药敏试验报告时间(17.5±6.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P〈0.01),与L-J法报告时间(50.4±8.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P〈0.01);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药敏BACTEC MGIT 960直接法与BACTEC MGIT 960间接法药敏结果总符合率为97.3%,BACTEC MGIT 960直接法与L-J法药敏结果总符合率为96.2%。结论 BACTEC MGIT 960直接药敏试验快速、准确,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性检测,利于耐药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使用BACTECTM MGIT960进行分枝杆菌培养时,仪器报告结果为阴性的MGIT960培养管中颗粒的性质及成因。 方法 收集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进行分枝杆菌培养的标本中31份仪器报告阴性但有颗粒形成的培养管,分别对颗粒性物质进行抗酸染色、罗氏培养和BACTECTM MGIT960传代培养。对培养阳性的标本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选择8株培养阳性的标本进行低细菌载量接种试验来分析颗粒形成的原因,包括2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3株蟾蜍分枝杆菌和3株胞内分枝杆菌,每株将1个麦氏浓度的菌悬液用生理盐水连续稀释至10-5、 10-6、10-7、 10-8 倍,各接种到2支培养管。 结果 31份仪器报告阴性但有颗粒形成的培养管,有29份经再次传代培养后获得阳性培养结果,其中24份(24/29)用颗粒直接涂片后进行显微镜抗酸杆菌检查结果为阳性。29份培养阳性的菌株包括7株蟾蜍分枝杆菌,4株胞内分枝杆菌和18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接种量为10-6、10-7、 10-8 浓度的蟾蜍分枝杆菌培养管中均有颗粒形成,阳性比例分别为4/6、5/6、6/6。 结论 BACTECTM MGIT960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时,仪器报告阴性的MGIT960培养管中颗粒多为活的分枝杆菌;BACTECTM MGIT960系统颗粒的形成与低细菌载量有关,颗粒形成也有一定的种属特异性,主要集中在蟾蜍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BACTEC MIGT960快速检测8种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效果。方法 收集住院结核病人痰标本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别采用L-J比例法和MGIT960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在完成一线4种药物的药敏检测后,选取对任何一种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和乙胺丁醇)耐药的菌株进行二线药物(卷曲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和乙硫异烟胺)敏感性检测。从结果报告时间和符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统计学分析采用kappa检验和t检验,P值为0.05。结果 对21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了4种一线药物的药物敏感性检测,随后,对耐任何一种一线药物的90株菌进行了4种二线药物的药物敏感性检测,以L-J比例法为金标准,MGIT 960法的准确度和Kappa值分别为:异烟肼96.0%和0.92,利福平99.0%和0.98,链霉素99.0%和0.97,乙胺丁醇96.0%和0.81,卷曲霉素100.0%和1.00,卡那霉素99.0%和0.85,氧氟沙星96.0%和0.88,乙硫异烟胺94.0%和0.73;完成一线/二线药物药敏试验的平均时间,MGIT 960为8.10和10d,L-J法则均为30d,两种方法培养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MGIT 960法与传统的L-J比例法药敏试验比较,具有符合率较好、检测时间明显缩短的特点,有利于临床及时有效合理化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依赖株和耐药株对临床常用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匡氏双相琼脂培养基分离痰结核分枝杆菌并作耐药性和依赖性测定。 结果依赖组菌株对8种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耐药组菌株,2组菌株对链霉素(S)、乙胺丁醇(E)、对氨基水杨酸 (PAS)、阿米卡星(Am)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左氧氟沙星(Lfx)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依赖株和98.6%耐药株为MDR株;依赖株和耐药株中XDR菌株的比例分别为14.6%和5.8%,P=0.05。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依赖株均为MDR株,对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高,XDR株比例高,应予高度警惕和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骨关节结核病灶中脓液、干酪、肉芽及死骨组织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及结核分枝杆菌BACTEC MGIT 960(简称“MGIT 960”)培养、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PCR检测的联合阳性率.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明确诊断为骨关节结核的患者50例,通过手术获取病灶中的脓液(50份)、干酪(42份)、肉芽(48份)及死骨组织标本(43份),分别进行结核分枝杆菌MGIT 960培养及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比较4种组织标本的培养阳性率,计算2种培养方法的联合阳性率;对脓液标本单独通过PCR方法进行了阳性率检测;计算脓液标本3种方法的联合阳性率.结果 4种标本MGIT 960培养的阳性率依次为:死骨组织(41.9%,18/43)>脓液(40.0%,20/50)>肉芽(33.3%,16/48)=干酪(33.3 %,14/42);4种标本改良罗氏培养阳性率依次为:肉芽(20.8%,10/48)>脓液(20.0%,10/50)>死骨组织(16.3 %,7/43)>干酪(14.3%,6/42);脓液的PCR检测阳性率为48.0%(24/50).MGIT 960和改良罗氏培养2种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方法的联合阳性率为50.0%(25/50),而PCR检测、MGIT960和改良罗氏培养3种方法的联合阳性率为68.0(34/50).结论 骨关节结核患者,应尽可能选择多种标本以提高培养阳性率.MGIT 960培养可以作为首选的细菌学诊断方法,但如果再联合使用改良罗氏培养和PCR扩增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检出阳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resuscitationpromotingfactor,Rpf)对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病原菌生长的促进作用,以期提高临床标本体外培养阳性率,缩短培养时间。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北京胸科医院6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抽取胸腔积液经过离心处理后分别接种于改良罗氏培养基,以及含高、低浓度Rpf的MiddleBrook7H11固体培养基(简称“7H11培养基”)和生理盐水7H11培养基(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中,每隔3d观察菌落形成情况,阳性者行抗酸染色(AFB)、PCR扩增试验及DNA测序进行菌种鉴定,观察比较高、低浓度Rpf对Mtb的促进生长作用。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Rpf培养组与改良罗氏培养组,以及Rpf培养组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Mtb培养阳性率比较采用配对计数资料的x2检验;不同浓度Rpf培养组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可视菌落平均时间(d)和阳性菌落数量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结核性胸腔积液改良罗氏培养组中的Mtb培养阳性率为16.1%(10/62),含Rpf的7H11培养基中的Mtb培养阳性率为43.5%(27/6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84,P〈0.01);(2)含高、低浓度Rpf7H11培养基的可视菌落形成时间各为(20.92±0.58)d和(21.69±0.50)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5,P〉0.05),但显著快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含Rpf)的(38.08±0.94)d(t值分别为10.19、9.91,P值均GO.001);(3)含高、低浓度Rpf的7H11培养基菌落形成单位数各为(34.12±4.06)×10^2和(37.27±5.63)×10^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P〉0.05),但显著多于生理盐水对照组(3.77±0.88)×10^2(t值分别为5.88、7.30,P值均〈0.001)。结论接种结核性胸腔积液后,含Rpf的7H11培养基较改良罗氏培养基可提高Mtb的培养阳性率,并缩短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采用简单法和离心法处理痰标本,以及采用离心法处理痰标本时不同离心条件对罗氏培养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9-11月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国家结核病临床实验室进行细菌学检查的疑似结核病患者痰标本198份,其中涂片阳性的痰标本99份,涂片阴性的痰标本99份。同时应用简单法和离心法对198份痰标本进行罗氏培养;离心法培养时分别采用5种不同的离心条件:3000×g离心15 min、3000×g离心8 min、3000×g离心25 min、2000×g离心15 min、5000×g离心15 min。结果 任何一种方法培养阳性即认定标本培养阳性,198份痰标本中共有126份培养阳性,其中97份来自涂阳痰标本,29份来自涂阴痰标本;简单法的阳性率为93.65%(118/126),离心法最高的阳性率为96.03%(121/126)。简单法的平均初生长时间为(20±8.56) d,离心法(3000×g离心15 min)的平均初生长时间为(22±9.10)d,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1, P<0.001)。在125份离心法培养阳性的标本中,3000×g离心15 min、3000×g离心8 min、3000×g离心25 min、2000×g离心15 min、5000×g离心15 min,5种不同离心条件下的培养阳性率分别为96.03%(121/126)、89.68%(113/126)、95.24%(120/126)、92.06%(116/126)和96.03%(121/126)。 结论 罗氏培养过程中,简单法的阳性率与离心法接近,但由于简单法操作简单、污染率较低,初生长时间较短,因而可能更符合临床的需要;应用离心法进行罗氏培养时,离心力或离心时间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培养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在结核病患者的痰液、体液及病灶组织等标本中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价值.方法 收集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就诊的疑似结核病患者的痰液734份、体液标本94份(包括68份胸腔积液、21份脑脊液、5份关节积液,以下统称“体液”)及病灶组织标本76份,共计904份标本.同时采用SAT法、改良罗氏培养法进行检测,培养阳性者进行基因芯片菌种鉴定.SAT法与改良罗氏培养法结果不相符的标本,用结核分枝杆菌聚合酶链(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echnology f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PCR-TB)荧光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采用x2检验比较SAT法与改良罗氏培养法对结核病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以改良罗氏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则SAT法在痰液、体液、病灶组织标本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90.20%(230/255)、92.48%(443/479)、91.69%(673/734);94.74%(18/19)、81.33%(61/75)、84.04%(79/94);100.00%(14/14)、77.42%(48/62)、81.58%(62/76).以扩大金标准(培养+PCR法)比对,则SAT法在痰液、体液、病灶组织标本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96.30%(260/270)、99.35%(461/464)、98.23%(721/734);96.97%(32/33)、100.00%(61/61)、98.94%(93/94);100.00%(27/27)、97.96%(48/49)、98.68%(75/76).改良罗氏培养法和SAT法在痰液、体液、病灶组织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74%(255/734)和36.24%(266/734)、20.21%(19/94)和34.04%(32/94)、18.42%(14/76)和36.84%(28/76);痰标本两者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0.36,P>0.05).体液与病灶组织标本中,SAT法较改良罗氏培养法的阳性率高出13.83%和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55、6.44,P值均<0.05).结论 SAT法检测痰液、体液及病灶组织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快速、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的优点,可提高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北京口岸移民人群日市结核的发病及感染情况,建立出入境口岸防控结核病科学有效的监测管理体系,防止结核病通过口岸跨境传播。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期间l5598名赴美移民结核病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15岁组的2488名儿童均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7下扰素体外释放试验;≥15岁组13110名均摄x线胸片,对所有x线胸片可疑的401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对11例培养阳性菌株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按照美国CIX"结核病筛查指南要求并参照我国肺结核诊断标准确定:(1)继发(}舌动)性肺结核:≥15岁组13110名x线胸片提示可疑肺结核401例,从中确诊肺结核患者15例(检出率114.42/10万),其中菌阳11例,菌阴4例(检出率分别为83.91/10万和30.51/10万);(2)非活动性肺结核:≥15岁组确诊非活动性肺结核386例,检出率2944.32/10万;(3)儿童潜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2~〈15岁组2488名儿童中共444例确诊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其中结核菌素试验硬结平均直径≥10mm、者423例,7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阳性者2l例,儿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17845.66/10万,444例x线胸片均未见异常;(4)≥15岁组密切接触者2例;(5)细菌学检测:≥15岁组中X线胸片异常的401例均进行3个痰标本检测。检出涂阳培阳4例、涂阴培阳7例和涂阴培阴390例;1l例菌株均属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为敏感株9例,耐药株2例(1例为MDKTB,1例为PDRTB);(6)活动性肺结核以60岁及以上组检出率最高,为371.52/10万(6/1615);15~〈30岁组次之,检出率为145.88/10万(G/4113)。结论对口岸地区的≥15岁年龄组x线胸片异常者作为肺结核的防控重点人群,2~〈15岁组人群结核菌素试验硬结平均直径≥10mm或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阳性者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颗粒显色指示技术快速测定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吡嗪酰胺耐药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颗粒显色指示法测定102株Mtb对吡嗪酰胺耐药性,并与美国BD公司BACTEC MGIT-960分枝杆菌检测系统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颗粒显色指示法测定102株Mtb临床分离株,结果对吡嗪酰胺敏感70株、耐药32株,BACTEC MGIT-960法测定结果敏感69株、耐药33株;两法测定均敏感67株、均耐药30株。如以BACTEC MGIT-960法药敏结果为判断标准,则颗粒显色指示法测定吡嗪酰胺耐药性的敏感度为90.9%(30/33),特异度为97.1%(67/69),阳性预测值为93.8%(30/32),阴性预测值为95.7%(67/70),准确性为95.1%(97/102)。结论 颗粒显色指示技术快速测定Mtb吡嗪酰胺耐药性简便快速,操作不需特殊仪器设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