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生素K(VK)是维持正常凝血过程必不可少的维生素。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均是VK依赖性凝血因子。VK缺乏引起相关凝血因子活性下降,导致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VKCFD),临床上患者表现为各种出血症状,补充VK后出血症状可被纠正。我们现对VK的凝血作用、VKCFD的诊治及VK拮抗剂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E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维生素E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未治疗组、糖尿病给予维生素E(20mg.kg-1.d-1)治疗组,共观察8周。测定尿白蛋白排泄量(UAE),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浆及肾脏组织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内皮素(ET)和肾小球蛋白激酶C(PKC)。结果2周时糖尿病未治疗组Ccr[(6.47±1.51)ml·min-1·kg-1]、尿白蛋白排泄量[(15.60±1.64)μg/24h]、NO[(37.30±3.77)μmol/L]、NOS[(34.89±3.83)U/L]及肾小球细胞膜PKC[(86.85±11.37)pmol·min-1·mgprotein-1]明显高于对照组,ET低于对照组。8周时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细胞膜PKC[(84.18±12.14)pmol·min-1·mgprotein-1]仍明显高于对照组,但NO[(22.75±2.89)μmol/L]及NOS[(21.34±1.92)U/L]低于对照组,ET高于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治疗组8周时,Ccr[(4.46±0.49)ml·min-1·kg-1]及尿白蛋白量[(16.31±1.12)μg/24h]显著低于未治疗组,8周时肾小球细胞膜PKC[(65.19±8.83)pmol·min-1·mgprotein-1],2周时NO[(33.13±3.77)μmol/L]及NOS[(30.16±2.89)U/L]明显低于未治疗组,维生素E治疗组2周时与8周时的NO及NOS下降幅度明显小于未治疗组。结论维生素E通过抑制蛋白激酶C可以纠正糖尿病早期的肾脏高滤过、高灌注,并与抑制肾脏NO合成有关,抑制蛋白激酶C活性对糖尿病肾病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检测凝血酶原前体蛋白判断维生素K营养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至今尚无理想指标评价机体的Vit K营养状况,当Vit K缺乏或使用拮抗剂时,血清中检测到一组蛋白质,并称之为Vit K缺乏或Vit K拮抗剂诱生蛋白(proteins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m,简称PIVKA),其中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变化最明显,目前国际上已把PIVKA-Ⅱ作为生化水平反映机体Vit K营养状况最敏感的指标。我们使用PIVKA-Ⅱ的单克隆抗体(mAb)率先在国内建立了PIVKA-Ⅱ检测的ELISA法,以推动我国Vit K营养问题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正常新生儿34例,其母无胃肠疾患和肝功能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VLCD)治疗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方法 观察35例肥胖患者经VLCD治疗8周后,体重、腰围及血压改善的同时,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谱、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C反应蛋白(CRP)、TNFα、脂联素(adiponectin)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改变。另采集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基线对照组。 结果 基线时肥胖组较正常对照组有更显著的心血管危险因素(P值均<0.05)。试验结束时肥胖患者的体重与腰围分别减少了(8.5±0.7)kg与(6.6±1.1)cm(P值均<0.01);收缩压、舒张压、FIns、TC、TG等指标均较前显著降低(P值均<0.05);FPG、LDL-C及HDL-C等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UACR、CRP、TNFα分别减少了(1.86±0.86)μg/mg、(1.15±0.45)mg/L及(0.94±0.21)ng/L(P值均<0.05);脂联素水平增加了(2.12±0.59)mg/L(P<0.01)。结论 8周的VLCD治疗肥胖症可有效减重并显著改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维生素K1对妊娠晚期孕妇和新生儿凝血因子Ⅸ(FIX)活性的影响,将75例妊娠晚期孕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肌肉注射维生素K110mg,1次/d,连续2~5次;对照组(42例)不注射维生素K1.应用国际通用的一期法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及其新生儿脐血凝血因子Ⅸ活性(FIXC).结果观察组及其新生儿脐血FIXC分别为50%~200%(108.6%±22.9%)和20%~149%(44.9%±12.9%),对照组孕妇外周血及其新生儿脐血FIXC分别为47.7%~200%(106.1%±21.8%)和21.1%~85.4%(40.2%±13.3%).提示妊娠晚期注射维生素 K1对孕妇外周血及其新生儿脐血中的FIXC水平无显著性影响.新生儿脐血中的FIXC仅占其母亲的39.4%;对FIXC水平过低的新生儿常规补充维生素K1,可防止新生儿出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48例,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反应等。结果: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48例,其中病因明确者28例,以鼠药中毒最常见(17/28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出血部位和程度不一。所有病例应用维生素K治疗有效,治疗时间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复发(12/37例)。鼠药中毒者治疗时间较长。结论: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个体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临床几种疾病状态下6种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的含量。证实肝、胆疾病长期联合使用抗生素,采用VK拮抗剂治疗及DIC时可引起继发性依K因子减少,VK治疗有效;而某些血栓症则由于先天性蛋白C、S缺乏所致,VK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发病48h以内)应用对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伐他汀组30例,常规治疗组(未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30例,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普伐他汀组血浆C反应蛋白(32.7±10.8μg/L)及内皮素(50.3±17.2μg/L)水平明显下降、血浆一氧化氮(50.3±10.2μmol/L)水平明显上升,与常规治疗组血浆C反应蛋白(44.3±9.7μg/L)、内皮素(72.4±16.4μg/L)及血浆一氧化氮(42.8±8.7μmol/L)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普伐他汀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应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解除冠状动脉痉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虽然心内直视手术的技术及其麻醉和灌注水平均有明显提高,但术后出血仍然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问题之一,其发生率一般为5%~25%[1~10]。心内直视手术后24小时内凝血因子降低,术后出血多发生于此期。凝血因子中维生素K依赖因子位于内、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共同途径,是凝血级联反应的限速酶,可诱发凝血过程。为此,我们在心内直视手术前给患者肌注维生素K1,并对手术前后的凝血指标进行了动态观察。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先天性非紫绀型心脏病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5.3±2.1(2.5~7.8)岁,体重16.7±3.2(12~19.5)kg。随机…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尿毒症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对尿毒症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影响.方法106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PCR-RFLP)方法分析VDR基因Apa-Ⅰ位点多态性,有ApaⅠ酶切位点的等位基因为a,无酶切位点者定为A.结果106例患者VDR基因ApaⅠ多态性频率分别为AA17%、Aa54.7%、aa28.3%.aa基因组患者血清iPTH水平(339.8±357.4ng/L)明显高于AA基因组(151.9±167.3ng/L,P<0.05)和Aa基因组患者(191.5±169.8ng/L,P<0.05).aa基因组患者骨钙素水平(36.2±56.0μg/L)明显高于AA基因组(9.2±6.1μg/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n=37)、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n=24)、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n=29)和健康体检者(n=32)的hs-CRP和PAPP-A水平。同时将ACS患者(包括UAP和AMI组,n=61)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0)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阿托伐他汀10mg/d,n=31),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hs-CRP和PAPP-A水平。结果(1)hs-CRP和PAPP-A水平在UAP组[(16.7±1.24)mg/L,(63.88±1.82)μg/L]、AMI组[(18.52±1.96)mg/L,(66.41±1.24)μg/L]比SAP组[(4.6±1.16)mg/L,(47.56±0.72)μg/L]、正常对照组[(3.2±0.88)mg/L,(45.17±1.28)μg/L]显著升高(P<0.05)。(2)2周后,阿托伐他汀干预组血清hs-CRP和PAPP-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s-CRP(18.52±2.37)mg/Lvs.(3.58±1.33)mg/L;PAPP-A(67.83±2.15)μg/Lvs.(45.62±1.58)μg/L,P<0.05],且较常规治疗组治疗2周后亦有显著降低[hs-CRP(3.58±1.33)mg/Lvs.(5.23±1.98)mg/L;PAPP-A(45.62±1.58)μg/Lvs.(51.35±2.15)μg/L,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干预可以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亚基1(VKORC1)通过影响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和非凝血因子的羧化,从而影响血栓的易感性以及大动脉壁的钙化。血栓和动脉硬化直接导致血管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国内外关于VKORC1与冠心病、脑卒中关系的临床研究存在分歧。本文就VKORC1与冠心病、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老年人膳食维生素K1的摄入量和主要来源.方法 对养老院138名老年人进行3 d称重法膳食调查,用沈阳市蔬菜中维生素K1含量和英国食物中维生素K1含量资料计算膳食中维生素K1摄入量.结果 该人群膳食维生素K1摄入量为(229.7±87.1) μg/d(83.0~575.0 μg/d),其中达到或超过我国建议摄入量(120 μg/d)者占91.7%.大于300 μg/d者占18.8%.膳食中维生素K1的主要来源是绿叶蔬菜占53.8%, 其他蔬菜占21.0 %,植物油占16.9%. 大白菜来源占34%.结论 该人群膳食维生素K1摄入量较高,尤其是绿叶蔬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障碍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PD患者90例.其中认知功能正常43例(认知正常组).伴认知功能障碍47例(认知障碍组)及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比较3组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结果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 5.70±4.38)μmol/L vs(1 6.20±5.53)μmol/L vs(1 3.51±3.59)μmol/L,P<0.05]。结论 Hcy水平可能与PD认知障碍无关。  相似文献   

15.
刘翀  韦铁民  曾春来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3):182-183,186,I000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与健康人群的差异,及可能影响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的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4例(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的健康人58例(对照组),进行血肌酐、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肾素、钙离子水平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的血肌酐水平显著升高[(81.91±30.75)μmol/L比(76.53±11.77)μmol/L]及肾素[(3.14±9.22)ng/ml.h比(0.43±0.22)ng/ml.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38.72±8.02)pg/ml比(39.59±11.53)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钙离子浓度无差异。Pearson分析显示血肌酐水平与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存在负相关(r=-0.15,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正五聚蛋白3(PTX3)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检测在反映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46例高龄CAP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重症CAP患者(重症CAP组,n=50)及非重症CAP患者(非重症CAP组,n=96)入院时血清suPAR、PTX3及NLR水平,死亡组(n=12)与存活组(n=134)患者血清suPAR、PTX3、NLR、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CURB-65)评分及PSI评分情况。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高龄CAP患者血清suPAR、PTX3、NLR水平与CURB-65评分、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在预测高龄CAP患者不良预后中的效能。结果 重症CAP组与非重症CAP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10.43±2.16)×109/L和(7.65±1.83)×109/L]、CRP[(84.63±15.37)mg/L和(41.74±10.25)mg/L]、PCT[(0.53±0.15)μg/L和(0.12±0.02)μg/L]、中性粒细胞比率[(84.15±18.65)%和(73.15±14.69)%]、淋巴细胞比率[(8.44±2.15)%和(15.74±2.36)%]、NLR[(9.97±1.86)和(4.65±1.19)]、血清suPAR[(5.31±1.16)ng/mL和(2.38±0.36)ng/mL]、PTX3[(12.34±2.73)ng/mL和(6.41±1.57)ng/mL]及CURB-65评分[(2.13±0.75)分和(1.36±0.21)分]、PSI评分[(93.47±25.37)分和(60.43±19.4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suPAR、PTX3及NLR均与CURB-65(r=0.396,0.281,0.325;P<0.05)及PSI评分(r=0.279,0.276,0.246;P<0.05)呈正相关;血清suPAR及NLR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349,0.306;P<0.05);血清PTX3与PCT水平呈正相关(r=0.32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NLR(OR=1.551,95%CI 1.188~2.025)、suPAR(OR=1.765,95%CI 1.223~2.546)及PTX3(OR=1.964,95%CI 1.159~3.328)是高龄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共12例(8.22%)患者30d内病死,死亡组患者血清suPAR、PTX3、NLR、CURB-65评分及PSI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suPAR(AUC=0.809,95%CI 0.719~0.899)、PTX3(AUC=0.788,95%CI 0.631~0.905)、NLR(AUC=0.836,95%CI 0.727~0.945)及PSI(AUC=0.714,95%CI 0.619~0.849)在预测CAP患者死亡中均具有一定价值,且血清suPAR、PTX3及NLR在预测CAP患者死亡中的效能高于CURB-65及PSI评分。结论 血清suPAR、PTX3及NLR在反映高龄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和维生素K拮抗剂诱导蛋白-Ⅱ(PIVKA-Ⅱ)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变化及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诊治的HCC患者11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2例和健康体检者84例,所有肝癌患者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SP90α和PIVKA-Ⅱ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3 a生存的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血清HSP90α和PIVKA-Ⅱ单独或联合预测HCC患者3 a生存率的价值。结果 HCC组血清HSP90α和PIVKA-Ⅱ水平分别为(61.6±5.0)ng/mL和(832.6±66.7)mAU/mL,显著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分别为(13.2±1.6)ng/mL和(29.4±2.9)mAU/mL,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分别为(4.3±0.4)ng/mL和(29.1±3.0)mAU/mL,P<0.05]或健康人组[分别为(3.2±0.4)ng/mL和(26.7±3.2)mAU/mL,P<0.05];入组时55例生存组血清HSP90α和PIVKA-Ⅱ水平分别为(44.4±4.4)ng/mL和(701.3±62.3)mAU/mL,显著低于57例死亡组[分别为(78.3±5.2)ng/mL和(959.2±92.2)mAU/mL,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肝外转移、肿瘤分化程度、Child-Pugh分级、TNM分期、血清HSP90α和PIVKA-Ⅱ水平影响HCC患者生存,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肝外转移、肿瘤分化程度低、Child-Pugh C级、TNM Ⅲ~Ⅳ期、血清HSP90α和PIVKA-Ⅱ水平高为影响HCC患者3 a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P90α和PIVKA-Ⅱ单独预测HCC患者3 a生存率的AUC分别为0.814和0.836,显著低于两者联合预测的0.929(P<0.05)。结论 血清HSP90α和PIVKA-Ⅱ水平影响肝细胞癌患者生存,对于高水平者,应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并及时给予适当的干预。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分析影响冠心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主要非遗传因素。方法  16 4例住院冠心病患者 ,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分析其与血浆及全血叶酸、血浆维生素B12 、血清雌二醇浓度以及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 水平呈负相关 ,男性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高于女性 [(2 0 74± 13 42 )× 10 -6mol/L比 (15 5 6± 8 16 )× 10 -6mol/L ,P <0 0 5 ],吸烟者高于不吸烟者 [(2 2 2 9± 15 18)× 10 -6mol/L比 (17 2 1± 9 5 4)× 10 -6mol/L ,P <0 0 5 ]。结论 叶酸、维生素B12 、性别和吸烟是影响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主要非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9.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止凝血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用全反维甲酸(ATRA)和砷剂(AS2O3)治疗期间细胞组织因子(TF)表达及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含量变化。方法 用ELISA法检测血浆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和细胞裂解液TF含量;RT-PCR法检测细胞TFmRNA转录水平。结果 治疗前,患者血浆TF[(98.3±19.8)ng/L、(89.6±15.2)ng/L]、TFPI[(94.4±37.0)mg/L、(93.5±36.4)mg/L]、TAT[(21.9±9.6)μg/L、(18.2±9.7)μg/L]、PAP[(0.73±0.26)mg/L、(0.63±0.33)mg/L]、u-PA[(0.63±0.23)μg/L、(0.57±0.01)μg/L]、u-PAR[(0.41±0.14)μg/L、(0.47±0.16)μg/L]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为高,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意义(P<0.05~0.01)。骨髓分离的单个核细胞TFmRNA转录、裂解液TF水平[(680.24±456.61)pg/10  相似文献   

20.
用ELISA法检测188例癌症患者血浆TM和24例癌组织及其邻近正常组织浸液的TM浓度。结果:癌症患者血浆TM水平[(33.47±14.25)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20.40±7.22)μg/L,P<0.01,癌症转移组(41.68±16.96)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组患者TM(18.45±9.96)μg/L]比术前组TM[(28.29±11.74)μg/L]明显回落(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