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元,尤其是某些脑区的神经元,对缺血、缺氧、低血糖、感染和外伤特别敏感,易发生变性死亡,短暂脑缺血后海马CA1区易出现广泛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近年来,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文章着重就DND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详细阐述了兴奋性氨基酸、蛋白质合成抑制、自由基、细胞凋亡、线粒体基因表达改变与DND产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短暂性全脑或前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见于海马CA1区,这种缺血性神经元死亡是实验研究的课题,因为实验研究可以提供缺血后2d~4d天死亡的神经元的确切数量。 细胞外谷氨酸的增加是导致DND的主要因素。谷氨酸与神经元的谷氨酸受体结合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但钙离子浓度升高后的下一步反应尚不完全清楚。近期实验研究表明,钙离子浓度升高可以激活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进而导致NO产生增加。  相似文献   

3.
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发性神经元坏死(DND)的研究是国内外近十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论述了 DND 的提出、目前研究的现状、适用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海马区 DND 时的光镜和电镜下的改变,并详细阐述了兴奋性氨基酸、细胞内钙超载、自由基的产生、酸中毒及蛋白质合成障碍等与 DND 产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迟发性神经元坏死(DND)的研究是国内外近十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论述了DND的提出、目前研究的现状、适用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海马区DND时的光镜和电镜下的改变,并详细阐述了兴奋性氨基酸、细胞内钙超载、自由基的产生、酸中毒及蛋白质合成障碍等与DND产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发生的机制及氟桂利嗪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脑缺血再灌注组、给药组及假手术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电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的方法观察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各亚区谷氨酸及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及氟桂利嗪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第1天和第2天海马各亚区谷氨酸表达增高,与药物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 .0 1) ,其第2天表达增高最为显著,与第1天比较P <0 .0 1;脑缺血再灌注第1天和第2天海马CA1区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增高,与药物组及对照组比较P <0 .0 1,其第2天表达增高最为显著,与第1天比较P <0 .0 5 ;脑缺血再灌注第7天见海马CA1区神经元广泛性脱失,胶质细胞大量增生,缺血再灌注组和给药组海马CA1区存活的神经元均少于对照组(P <0 .0 1) ,但给药组存活的神经元数目又明显多于缺血再灌注组(P <0 .0 1)。结论 氟桂利嗪可以阻止谷氨酸的持续性高表达及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下降,从而对DND的发生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短暂前脑缺血对大鼠海马CA1和CA3脑区锥体神经元外向整流氯通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在成年大鼠海马脑区锥体神经元上记录到可以被氯通道阻断剂DIDS阻断,具有外向整流特性的氯通道.结果 15 min前脑缺血再灌注6h和24 h后,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氯通道电流持续性增强,而CA3区锥体神经元活动无明显改变.结论 氯通道功能增强可能参与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在脑缺血后的迟发性死亡过程,并且为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大鼠全脑短暂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的死亡机制.方法 采用经典的四血管夹闭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取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6 h、24 h、48 h)的海马CA1区脑组织,用ELISA检测Caspase-3的活性变化.同时运用免疫印记方法检测PKC、NMDA受体NR2A及NR2B亚基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3检测显示缺血再灌注6 h、24 h、48 h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呈现逐渐凋亡增多的迟发性死亡.磷酸化蛋白激酶C在缺血6 h即有明显增高,并且于24 h、48 h达到表达高峰(P<0.05);NMDA受体亚基NR2A和R2B的磷酸化水平缺血再灌注后均呈现明显升高趋势.讨论 PKC、NR2B、CaMⅡ级联反应的发生可能是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发生迟发性死亡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青年和老年大鼠脑缺血后海马CA1区脑红蛋白(Ngb)表达的变化及肢体缺血预处理(LIP)对其影响. 方法 将凝闭双侧椎动脉的青年和老年大鼠均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和脑缺血+LIP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CA1区NgbmRNA和蛋白表达,硫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迟发性死亡(DND)情况. 结果 青年脑缺血组、青年脑缺血+LIP组、老年脑缺血组、老年脑缺血+LIP组的Ngb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为0.16±0.02和0.32±0.07、0.52±0.04和0.91±0.06、0.09±0.01和0.22±0.08、0.21±0.01和0.66±0.06.表明老年大鼠脑缺血后海马CA1区Ngb mRNA和蛋白表达较青年脑缺血大鼠降低(P<0.05),LIP可上调青年和老年大鼠脑缺血后海马CA1区Ngb mRNA和蛋白表达(P<0.05),但对老年大鼠的上调作用低于青年大鼠(P<0.05).硫堇染色显示,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青年脑缺血组,青年脑缺血+LIP组、老年脑缺血组和老年脑缺血+LIP组分别为(38.8±10.9)、(171.5±16.9)、(21.2±12.2)个/mm和(102.7±15.4)个/mm.表明老年大鼠LIP预防脑缺血引起的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DND的作用小于青年大鼠. 结论 老年大鼠脑缺血后Ngb的表达及LIP对其上调作用较青年大鼠明显减弱,这可能是老年大鼠脑缺血后损伤较重和LIP对老年大鼠脑缺血保护作用较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以凋亡形式发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细胞凋亡的概念和特点,分别从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中的研究的角度,从凋亡相关基因在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中的研究的角度,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过程中存在凋亡刺激因子的角度,综述了将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与细胞凋亡相结合进行研究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0.
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及分子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海马CA1区神经无对缺血 敏感,Kinrino采用沙土鼠短暂性脑缺血模型率先发现CA1区神经元呈迟发性死亡。近年各国学者对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及其发生机制进行了不懈地研究,并提出了诸多假说。文章从分子水平综述了兴奋性氨基酸、自由基、凋亡、线粒体功能障碍及细胞内钙超载在DND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细胞凋亡的概念和特点,分别从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中的研究的角度,从凋亡相关基因在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中的研究的角度,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过程中存在凋亡刺激因子的角度,综述了将迟发民生神经元死亡与细胞凋亡相结合进行研究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2.
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神经元,尤其是某些脑区的神经元,对血、缺氧、低血糖、感染和外伤特别敏感,易发生变性死亡。短暂脑缺血后海马CAI区易出现广泛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近年来,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文章着重就DND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详细阐述了兴奋性氨基酸,蛋白质合成抑制、自由基、细胞凋亡、线粒体基因表达发迹与DND产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迟发性神经元坏死与自由基和钙超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塞时,缺血区神经元在血液供应恢复后,可能继续发生退行性变乃至死亡。目前认为,自由基代谢紊乱是这种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关键环节,钙超载则起了促成作用,两者相互作用导致细胞损伤由可逆性发展为不可逆性。尽早使用自由基清除剂和钙拮抗剂,对减少迟发性神经元坏死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进展和脑梗死的防治建议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急性缺血性脑损伤(脑梗死)、神经元坏死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经历过长时间的研究过程,从选择性神经细胞坏死、迟发性神经元坏死(DND)至近年的缺血半暗带,缺血治疗时间窗研究和溶栓治疗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阻断缝隙连接通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及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大鼠左侧脑室注射缝隙连接阻断剂甘珀酸,对照组左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2h后颈内动脉插线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及红四氮唑(TTC)染色,观察阻断缝隙连接通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3d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及脑梗死体积的影响.结果:不给予缝隙连接阻断剂,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大鼠有45%在术后3 d出现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用甘珀酸阻断缝隙连接后30%的大鼠出现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几率明显减小(P<0.01);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P<0.01).结论:阻断缝隙连接通讯,局灶性脑缺血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发生率降低,脑梗死体积减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海马EphA4-ephrinA3的分布特点及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了解EphA4-ephrinA3对在海马CA1区神经元迟发性死亡中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四血管夹闭短暂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TUNEL染色观察缺血/再灌注后6h、24h、48h各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同时检测Caspase 3的活性,并以western blot检测EphA4及ephrin A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短暂前脑缺血/再灌注可以引起海马CA1区神经元迟发性死亡。Caspase 3活性在缺血/再灌注后明显升高,再灌注6h、24h、48h(OD值分别为2.30±0.19,2.20±0.28,1.90±0.015)与sham组(OD值为1.100±0.01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海马组织EphrinA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再灌注6h、24h(IOD值为2.05±0.12vs 0.78±0.02,P<0.05),与对照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再灌注48h逐渐回复至对照组水平。EphA4也有缺血诱导的增高,再灌后6h和24h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高(2.21±0.12vs 0.72±0.03,P<0.05)。结论短暂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海马CA1区ephrinA3与EphA4的表达明显增高,其时间过程与Caspase增高的时间过程一致,提示ephrinA3与EphA4的表达增高可能在CA1区神经元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GABA 是海马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 GABA 发生急剧升高,又显著降低于正常的双相改变;再灌流后海马 CA1区持续兴奋性增高、返回抑制减弱,齿状回和 CA3区却是兴奋性减低、返回抑制增强;若事先给一定剂量 GABA 能模拟剂能完全或部分保护 CA1区不受缺血损害;因而推测 GABA 改变、海马内原性抑制降低致兴奋—抑制失衡,可能是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损害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脑缺血再灌注小鼠中枢神经细胞损伤情况。方法 采用重复阻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并尾部放血(放血量小于体重的6%)再灌注的方式,建立了小鼠卒中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采用病理学技术,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小鼠额叶、海马区脑组织形态变化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重复缺血再灌注1d神经细胞间质水肿,胞核浓染、固缩,再灌注3d,额叶皮层少量胶质细胞增生;海马可见颗粒细胞呈空泡样变性。缺血再灌注7d,皮层多量的小胶质细胞增生聚集成堆;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变性,且部分坏死。缺血再灌注28d,皮层神经细胞明显减少;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大量缺失、变性、坏死,齿状回颗粒细胞变性呈空泡样。结论 脑缺血再灌流中存在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 b FGF在迟发性神经元坏死时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的保护与修复作用。方法 采用了 HE染色、尼氏染色、透射电镜、免疫组化及 RT- PCR等技术。结果 常规光镜及电镜观察均显示再灌注 1~ 7d额叶皮层及海马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元变性、坏死。免疫组化学结果及 RT- PCR检测均显示皮层与海马区缺血组织 b FGF在缺血再灌注后呈明显阳性表达。结论 在脑缺血损伤 ,尤其是在发生迟发性神经元坏死时 b FGF可呈现明显强于正常脑组织的表达且贯穿于缺血再灌注全过程中。 b FGF在发生迟发性神经元坏死时 ,对中枢神经系统均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0.
脑缺血后神经元程序性死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元程序性死亡(PCD)是脑缺血损伤过程中神经元死亡的一种形式,特别在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综述了脑缺血后PCD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发生的过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