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对比中央型肺癌行肺动脉成形肺叶切除与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9年1月,64例中央型肺癌分为肺动脉成形肺叶切除组(后简称肺叶切除组)与全肺切除组进行对比,分析术后并发症、术后1、3、5年生存率及Karnofsky评分。结果 6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肺叶切除组与全肺切除组在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住院时间及术后1、3、5年生存率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叶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全肺切除组,而手术时间及1、3、5年Karnofsky评分大于全肺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央型肺癌行肺动脉成形肺叶切除对比全肺切除,虽手术时间稍长,但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术后1、3、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临床适合采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行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9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胸组40例和胸腔镜组56例。开胸组患者行开胸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患者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胸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胸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组(P<0.05)。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轻微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与行开胸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3年生存率相近,但其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产科2012-08~2014-09收治分娩(≥28周)的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孕(产)妇12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2例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为实验组,发育正常的102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率、新生儿轻度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绒毛膜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的围生儿死亡率较高,及早发现并加强产前监护,合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胎儿及新生儿预后,临床上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复合保温护理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在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保温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手术室保温护理基础上给予复合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引流时间、失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前、手术30 min、手术60 min、手术120 min及手术结束时直肠温度,寒战评分,寒冷舒适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引流时间、失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手术30 min、60 min、120min及手术结束时直肠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寒战评分、寒冷舒适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保温护理可有效减轻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寒战的发生,提高患者寒冷舒适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8例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观察组)和34例全肺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分析两种术后生存率和肺功能改变情况,并比较其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术后肺活量、第1秒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3及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支气管肺叶袖式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状况。方法对224例行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胸腔镜组110例)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组(开胸组114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时间和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近期疗效,采用生存分析比较两组术后远期生存状况。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胸组(t=6.015,P<0.001),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胸组(t=6.138、6.408、12.659、7.081,均P<0.001)。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组(χ~2=13.237,P<0.001)。胸腔镜组1、3、5年生存率与开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NSCLC具有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缩短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等特点,且长期生存率较好,可作为NSCLC的推荐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入住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病房COPD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将72例入选病例分为肺动脉压正常组和增高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情况、RDW和住院时间。结果肺动脉压增高组RDW明显高于肺动脉压正常组RDW[15.98±1.78)%VS(14.46±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红蛋白、PaO2、PaCO2及住院时间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示RDW与肺动脉高压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577,P=0.01)。结论在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体内RDW明显增高,并与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DW可作为反应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枸橼酸西地那非对妊娠期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荆州市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肺动脉高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顺产、足月分娩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橼酸西地那非有助于降低妊娠期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收缩压,提高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氧饱和度,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分析2009年到2011年接受肺叶切除的180例NSCLC患者,其中90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作为观察组;90例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胸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总量、切口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胸引流管放置时间以及术后引流总量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NSCLC)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时机对路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颅脑外伤重症患者90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入住时间进入重症监护病房,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即可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无论是疗效,还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情况都要明显的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在其术后及早的送至重症监护病房可以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死亡情况,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Hybrid技术治疗合并体肺侧支的法洛四联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Hybrid技术治疗合并较大体肺侧支的法洛四联症的临床结果,分析该联合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阜外医院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联合栓堵治疗的46例伴有体肺侧支的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资料:2007年6月前主要采取手术前、后联合介入栓堵13例(分期组),2007年6月后采用Hybrid技术行术中栓堵33例(同期组)。全组造影发现体肺侧支共89支,成功栓堵70支。结果:同期手术组在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小于分期手术组。同期手术组病死率(6.1%)较分期手术组(31%)低。结论:应用Hy-brid技术治疗合并较大体肺侧枝的法洛氏四联症可降低手术难度,减轻手术创伤,提高手术矫治成功率;术中联合栓堵安全有效,优于术前或术后联合栓堵。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法洛四联症1期根治术时机选择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评价婴幼儿法洛四联症(TOF)早期根治术后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我科共手术治疗<36个月婴幼儿TOF 87例,年龄(2~36)个月,平均(17.2±5.6)个月:<6个月14例(16.1%)、7~12个月34例(39.1%)、13~36个月39例(44.8%)。比较不同年龄组手术病死率、围手术期处理、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2例(2.3%)死于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1.2%)死于术后心律失常。不同年龄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以下患儿更多需要升压药维持,但术后呼吸机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访时间2.0~6.0年,平均(3.5±1.6)年,56例(66.7%)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肺动脉瓣反流,2例(2.3%)残余右心室流出道梗阻,3例(3.4%)室缺残余分流再次手术矫治。结论:对<6个月婴儿TOF一期根治手术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低,手术年龄不影响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两种自主呼吸试验(SBTs)在有创机械通气(IPPV)撤离中的价值。方法对接受IPPV治疗〉48小时(经口、鼻插管)的患者,采用两种不同SBTs,前瞻组每天120分钟/次,连续1~3天,满足条件后拔除人工气道(拔管);回顾组初始SBTs为每天120分钟/次,以后逐日延长SBTs时间,直至持续24小时符合条件后才拔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总SBTs时间、气管插管与ICU停留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拔管成功率、再插管率和病死率。结果前瞻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平均年龄(78.1±8.8)岁;回顾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76.7±7.5)岁。原发病均分别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AECOPD)、重症肺炎、心衰,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回顾组比较,前瞻组SBTs和拔管成功率高(P〈0.05);总SBTs、气管插管、ICU停留时间短(P〈0.05);病死率低(P〈0.05)。两组VAP发生率和再插管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PV撤离中,采用每天120分钟/次,连续1~3天的SBTs法可能比初始每天120分钟/次,以后逐日延长、直至持续24小时符合条件后才拔管的方法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自主呼吸试验(SBT)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2例COPD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的患者,分为两组:S组24例,采用SBT方式撤机拔管;NS组28例,采用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的方式撤机拔管。对比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 h内再插管率以及住院病死率。结果 S组与NS组的拔出气管插管时间120 min和(300.01±65.23)min)、住ICU时间(9.50±4.20)d和(18.60±10.30)d、VAP发生率12.50%和28.57%,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48 h内再插管率20.83%和21.43%、ICU病死率16.67%和17.8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SBT法撤机比渐减机械通气支持水平的方法具有更早拔出气管插管、住ICU时间短的优点,而且降低了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围术期口服胺碘酮对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术后心房颤动心律的转复和窦性心律维持,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78例心房颤动且择期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被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开始口服胺碘酮每天2次,每次200 mg至术后第3天,术后第4天至出院前胺碘酮剂量改为每天1次,每次200 mg.对照组以安慰剂代替胺碘酮,服药时间、剂量和方法同实验组.比较两组术后窦性心律的转复和维持、有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心律失常发生及类型、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出院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律和心室率,及术前、术后患者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有无发生肺纤维化.结果 术后两组比较,试验组窦性心律患者比例在手术复跳时(39.4% vs.10.5%,P<0.01)、出院前(46.7% vs.2.6%,P<0.01)及术后1个月(36.8% vs.2.6%,P<0.0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快速性心房颤动(15.8% vs.31.6%,P<0.05)、发作时心室率[(136.5±25.2)次/min vs.(158.6±30.9)次/min,P<0.05]及室性心律失常(7.9% vs.18.4%,P<0.0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40.9±11.2)hvs.(58.5±13.8)h,P<0.05)]、心房颤动患者出院时心室率[(74.2±8.4)次/min vs.(91.7±10.2)次/min,P<0.05]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无死亡,无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无肺纤维化.结论 行心脏瓣膜置换或整形手术的心房颤动患者围术期口服胺碘酮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窦性心律转复率、维持窦性心律时间、降低快速心房颤动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对心室率的控制满意,减少重症监护病房入住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管饲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弥漫性肺疾病(DLD)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收治急性重症DLD无创正压通气患者34例,分为管饲组和经口摄食组,比较两组患者住ICU时间、气管插管率、28天死亡率,以及管饲组营养支持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经口摄食组比较,管饲组平均住ICU时间比经口摄食组明显缩短(P〈0.05),管饲组治疗后实验室指标均较前改善(P〈0.05).结论 管饲肠内营养支持应用安全,是急性重症DLD无创正压通气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1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综合外科ICU(SICU)收治的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行终止妊娠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安贞医院SICU从2004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PAH行终止妊娠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孕龄、NYHA心功能分级、心脏并发症、产科并发症、肺动脉高压危象(pulmonary hypertensive crisis,PHC)发病率及治疗结局。结果:共收集资料完整的149例PAH孕产妇临床资料,将PAH分为轻度肺动脉收缩压(sPAP40~49 mmHg,1 mmHg=0.133 kPa)、中度(sPAP 50~74 mmHg)和重度(sPAP≥75 mmHg)。其中,轻度组30例、中度组33例和重度组86例。9例患者死亡,病死率6.0%,均为重度PAH患者。与轻、中度PAH组相比较,重度PAH组患者妊娠平均年龄、孕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心功能分级重、ICU停留时间长;随着孕龄增加,重度PAH患者比例降低;重度PAH组患者围术期心脏并发症(急性心力衰竭、围术期NYHA分级,较妊娠前NYHA分级下降幅度≥2级和心源性死亡)发病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患者并发PHC,发病率为10.7%;产科并发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和产后出血)与PAH程度无相关性。结论:妊娠合并PAH患者终止妊娠手术围术期各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重度PAH显著影响患者结局。提示加强重度PAH孕产妇围术期ICU处理质量,可有利于改善妊娠合并PAH患者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9例SAP患者分为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组(联合组)和单用生长抑素组(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血内毒素、TNF-α、IL-6、血浆内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素B2(TXB2)、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vWF:Ag)水平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4dAPACHEⅡ评分及Binder评分,平均ICU住院时间及28d病死率。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血内毒素、TNF-α、IL-6、GMP140、TXB2、vWF:Ag均高于正常,治疗后降低,联合组较对照组下降的趋势更明显(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APACHEⅡ评分及Binder合并症评分降低更为明显(P<0.05);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病死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SAP比单独应用生长抑素更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改善胰腺微循环障碍,缩短ICU住院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程序化脱机法、智能化脱机法和经验性脱机法三种脱机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脱机过程中的优劣。方法选取96例行有创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程序组和智能组有创机械通气( MV)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经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三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分别为18.8%、25.0%、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三组住院病死率、脱机成功率和48 h再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程序化脱机法和智能化脱机法与经验性脱机法比较,均可减少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并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施炜  熊伟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0):1386-1387
目的研究BNP(B型钠尿肽)对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对AECO-PD患者进行BNP检测,用BNP水平预测患者收住ICU(重症监护病房)的需要以及1年内的死亡率。结果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BNP水平比稳定期明显升高,需要收住ICU治疗的患者BNP水平比无须收住ICU的患者明显升高。多元Cox回归分析BNP能准确地预测患者收住ICU的需要。用ROC曲线评价BNP水平对AECOPD患者短期(1月)和长期(1年)死亡率的预测能力,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4和0.55。结论对于AECOPD患者,BNP能独立预测患者收住ICU的需要,但不能预测患者短期和长期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