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采用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对于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叶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肝叶切除术治疗的HCC患者130例, 在术后根据营养支持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5例和试验组65例, 分别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和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 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2w, 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为(41.4±2.9)g/L, 前白蛋白水平为(260.8±12.5)mg/L, Child-Pugh评分为(5.7±1.7), 与对照组的(34.6±2.5)g/L、(233.3±2.4)mg/L和(6.6±1.5)比, 差异显著(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 试验组排便时间为(3.3±1.5)d, 显著早于对照组的【(4.3±1.2)d, P<0.05】, 但住院花费为(53696.3±16754.4)元, 显著多于对照组的(50780.6±13632.7)元(P<0.05);试验组术后胆瘘、感染和肝功能不全发生率为26.2%, 与对照组的32.2%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HCC患者接受肝叶切除术的围术期, 采用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早期促进胃肠运动, 加速康复, 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对老年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肠内组(单独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组(单独肠外营养支持),分别比较三组患者血清学指标、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和临床症状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营养支持治疗后,三组血清学指标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且联合组各指标升高较肠内组和肠外组更显著(均P0.05);治疗后三组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每搏输出量(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联合组各指标改变较肠内组和肠外组更显著(均P0.05);三组的好转率无统计学差异(χ2=2.273,P0.05)。结论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能够改善患者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单独肠内或者肠外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联合谷氨酰胺应用在胃大部切除手术对患者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行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14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联合谷氨酰胺支持,记录2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36.97±6.72)g/L,血清前白蛋白(198.68±14.82)mg/L;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33.18±3.41)g/L,血清前白蛋白(170.32±9.7)mg/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红素(9.23±1.46)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1.89±2.69)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3.45±2.49)U/L;对照组治疗后总胆红素(12.48±3.42)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2.73±5.82)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4.18±6.18)U/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8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联合谷氨酰胺应用在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中可以提升患者营养状态,减轻对肝脏功能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区段肝蒂肝切除术与B超引导下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接受区段肝蒂肝切除术和B超引导下肝切除术。术后随访7个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50.4±105.7)mL,显著少于对照组[(489.6±154.6) mL,P0.05],术后肝断面引流量为(280.4±78.2) mL,显著少于对照组[(365.7±116.4)mL,P0.05],儿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周,观察组血清谷草转氨酶为(54.6±15.2) IU/L,显著低于对照组[(80.6±21.1) IU/L,P0.05],谷丙转氨酶为(87.2±28.1) IU/L,显著低于对照组[(121.3±30.8) IU/L,P0.05],谷氨酰转肽酶为(197.6±65.3) IU/L,显著低于对照组[(269.9±87.6) IU/L,P0.05],碱性磷酸酶为(216.9±77.4) IU/L,显著低于对照组[(312.3±95.6) IU/L,P 0.05];观察组结石残留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0%(P0.05)。结论与B超引导下肝切除术比,采取区段肝蒂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具有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有利于保护肝功能和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45例患者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左肝外叶切除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死亡病例,观察组无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病例。观察组手术时间(192.55±30.4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3.61±33.78)min(P0.05),且术中出血量(582.51±21.28)m L明显少于对照组(694.83±29.40)m L(P0.05);术后观察组排气时间(30.45±3.75)h、下床活动时间(39.27±6.38)h、住院时间(11.40±3.52)d均短于对照组的(48.61±3.92)h、(65.38±5.84)h、(15.19±3.27)d(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在实施腹腔镜治疗左肝外叶切除术时给予专业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促使患者术后尽快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对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7/2016-10收治的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或静脉营养支持,干预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1 mo,比较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血清营养学指标、近期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乳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0.24±2.12EU/L vs15.45±3.21 EU/L, 5.65±0.82 U/L vs8.05±1.35 U/L, 0.29±0.07μmol/L vs 0.35±0.08μmol/L)(t=9.186, 10.306,3.828, P 0.05, P 0.01);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32.41±4.35 g/L vs 28.45±4.32 g/L, 0.26±0.0 g/L vs0.19±0.06 g/L, 1.82±0.36 vs1.45±0.32)(t=4.381, 4.748, 5.210, P 0.05);晚期食管癌患者缓解率、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0.43%vs60.87%, 91.30%vs76.09%)(χ~2=4.246, 3.903, P 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近期疗效,可能与保护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营养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 GC)多见于中老年群体,近年来GC发生率呈逐渐升高趋势.GC根治术是治疗早期GC的首选方案,有报道指出部分患者术后易出现消化道异常,影响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同时.肠内营养支持为现代外科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菲康为肠道益生菌,能够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维持人体健康.本研究首次将培菲康联合肠内营养应用于GC术后患者,探究其对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评估指标的影响.目的探究培菲康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GC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评估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9/2019-09我院107例GC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3)和研究组(n=54).两组均行胃部分切除术,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给予培菲康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提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营养评估指标[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B),转铁蛋白(transferrin, TFN),白蛋白(albumin, ALB)],肠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 DAO),内毒素脂多糖(endotoxin lipopolysaccharide, LPS), D-乳酸]及肠道菌群.结果研究组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首次排气,首次进食等时间均短于对照(P 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PAB, TFN, 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后肠球菌,双歧杆菌,消化链球菌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浆DAO,D-乳酸,LPS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提高率(70.37%)高于对照组(50.94%, 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26%)与对照组(11.3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培菲康联合肠内营养支持能显著改善GC术后患者肠道菌群水平及肠屏障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 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抽签随机将80例中晚期HCC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TACE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健脾益肝方口服,观察治疗8周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和甲胎蛋白(AFP)]变化及近期疗效情况。 结果 40例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AFP水平分别为(53.55±8.26) U/L、(59.06±8.66) U/L和(216.02±10.27)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08±9.97) U/L、(71.17±8.85) U/L和(292.85±11.22) ng/ml (P<0.05);试验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和肝损害发生率分别为45.00%和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00%和45.00% (P<0.05)。 结论 在TACE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益肝方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HCC患者的近期疗效,能改善肝功能,减轻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鼻肠管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资料。按照肠内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组(鼻肠组,26例)和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组(鼻胃组,28例)。在两组患者均于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第2天开始给予鼻饲整蛋白制剂(瑞代),观察两组患者达到肠内营养支持目标的时间、肠外营养支持时间、营养指标(白蛋白、血红蛋白等)、入住ICU时间、感染及胃肠道并发症等的发生率。结果 (1)按照体质量计算热卡需求量,鼻肠组较鼻胃组更快达到肠内营养支持目标的时间,分别为(3.0±0.8)d和(7.7±2.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肠组较鼻胃组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2.0±0.8)d和(6.7±2.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第30天时,鼻肠组的血清总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鼻胃组,分别为(64±6)g/L和(61±6)g/L,(120±17)g/L和(106±1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鼻肠组较鼻胃组平均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11±5)d和(14±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肺部感染、高血糖、腹泻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能更快达到肠内营养支持目标,缩短入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肠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7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中观察组38例接受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肠吻合术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肝部分切除术联合T管引流术,术后随访12个月。采用ELISA法或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日分别为(106.7±29.8)min、(261.7±64.2)mL和(15.5±3.5)d,显著长于或多与对照组【分别为(64.3±27.7)min、(190.3±49.0)mL和(10.2±2.3)d, P<0.05】; 在术后7 d,观察组血清CRP和IL-6水平分别为(38.0±5.9)mg/L和(99.6±10.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2±5.1)mg/L和(83.6±9.8)μg/L, P<0.05】;手术前后,两组血清肝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个月,术后两组出现切口感染、胆漏、胆道出血和胸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2%对13.3%,P>0.05);术后6周行超声检查,发现观察组结石残留率为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在随访12个月末,观察组结石复发率为1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 采取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肠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可减少结石残留和结石复发,其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肠外营养应用在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90例在我院行手术切除的老年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术后开展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联合术前肠外营养支持,记录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1.13±4.87)h,肛门排便时间(53.67±5.11)h,住院时间(18.77±3.42)d;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68.75±7.23)h,肛门排便时间(73.84±8.03)h,住院时间(24.56±5.53)d,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143.28±8.83)g/L,总蛋白(62.79±6.15)g/L,白蛋白(37.86±2.96)g/L;对照组治疗后血红蛋白(128.53±6.17)g/L,总蛋白(55.66±4.24)g/L,白蛋白(33.95±2.03)g/L,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肠梗阻1例,腹腔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2例;对照组术后发生肠梗阻7例,切口感染4例,腹腔感染6例,泌尿系感染8例,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术前肠外营养应用在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有效缩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范开亮 《山东医药》2013,(47):68-69
目的观察对胃大部切除患者行术后肠外肠内联合序贯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将同期行胃大部切除术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行肠外肠内联合序贯营养支持(术前将鼻空肠营养管置于胃中,术中由麻醉师配合将营养管置于屈氏韧带以下40cm)、对照组进行全肠外营养,两组均于手术7d后开始经口进食并逐渐停止肠内、肠外营养。术后第7天检测两组营养指标,包括体质量及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包括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7天观察组体质量及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下降幅度均显著减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或0.01)。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患者行术后肠外肠内联合序贯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符合生理、安全、有效、价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行早期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及合理性.方法 选择老年症颅脑损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行早期肠内营养(EN)辅以肠外营养(PN)支持,对照组行全肠外营养(TPN)支持,观察血糖、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 实验组能获得较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物,1 w时的血糖控制程度、血浆白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1 w后死亡率为31.11%,明显低于对照组64.44%(P <0.05).结论 老年颅脑损伤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支持符合病人的病理、生理要求,能使该类病人营养状况和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全肠外营养应用在老年胃癌胃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将104例老年胃癌行胃切除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全肠外营养,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记录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8.21±3.89)h,排便时间(44.98±4.02)h,住院时间(16.35±3.16)d;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52.98±5.66)h,排便时间(66.72±6.87)h,住院时间(21.03±5.47)d,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腹胀2例,腹泻1例,肺部感染3例,深静脉导管感染2例;对照组发生腹胀8例,腹泻10例,肺部感染11例,深静脉导管感染10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蛋白浓度(59.54±6.82)g/L,血清白蛋白(36.98±5.99)g/L;对照组治疗后总蛋白浓度(53.74±5.13)g/L,血清白蛋白(33.12±4.31)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在老年胃癌胃切除手术患者中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热量肠外营养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的应用. 方法 59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29例低热量肠外营养组(低热量组)和30例常规肠外营养组(常规组),术后第2天起低热量组给予84 kJ·kg-1·d -1的肠外营养支持,常规组给予126 kJ·kg- 1·d-1的肠外营养支持,共6 d.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期间的并发症、血清蛋白、免疫功能、炎症反应、血糖、肝功能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结果 低热量组和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9% [11/29)和43.3%(13/30),以肺部感染为主(P>0.05);术后3d及6d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常规组与低热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均降低,CD8-值升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两组C反应蛋白术后3d比术前明显升高,术后6d比术后3d降低(P>0.05);两组血糖术后3d、6d逐渐降低(P>0.05);术后肝功能指标均升高,术后3d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d时常规组仍持续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热量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在胃切除术患者对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的影响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进行胃切除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后血清总蛋白(73.53±7.98)g/L,血清白蛋白(45.86±4.89)g/L;对照组手术后血清总蛋白(67.13±2.42)g/L,血清白蛋白(38.79±1.71)g/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总胆红素(9.11±2.74)μmol/L,丙氨酸转氨酶(25.09±5.70)U/L,天冬氨酸转氨酶(18.43±4.51)U/L;对照组手术后总胆红素(25.39±6.54)μmol/L,丙氨酸转氨酶(49.79±.10.48)U/L,天冬氨酸转氨酶(45.79±11.38)U/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2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9例,切口感染13例,下肢静脉血栓7例,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在胃切除术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比较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单纯肠内营养、单纯肠外营养3种营养支持方法对高龄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疗效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入选86例急性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3组: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联合组,33例),肠内营养组(肠内组,27例),肠外营养组(肠外组,26例)。采用随机、开放、无安慰剂对照、无长期随访和预后终点的方法采集和统计信息,3组营养支持后7 d,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和安全性评价。结果:同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肠内组、肠外组治疗后比较,PAB、ALB、TF、NT-proBNP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组与肠外组治疗后比较,PAB、ALB、TF、NT-proBNP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肌酐无显著差异。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均显著改善(P0.05);联合组治疗后较肠内组、肠外组改善更显著(P0.05);肠内组与肠外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组临床症状改善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高龄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联合营养支持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单独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8.
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影响.方法: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害患者在入院48 h内随机分为3组,即肠外营养(PN)组28例,肠内营养(EN)组29例和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EIN)组29例,分别行PN,EN和EIN支持14 d.检测其内毒素、细胞因子及肝功能的改变.结果:入院时EIN组内毒素、TNF-α、IL-6及肝功能与PN组、EN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营养支持14 d后,EIN组内毒素、TNF-α和IL-6分别为1.28 ng/L±0.17 ng/L,30.13 ng/L±8.12ng/L.36.43 ng/L±8.24 ng/L,上述指标均较PN组及EN组明显下降(P<0.01或0.05).EIN组14 d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与PN组、EN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可以补充肠道正常菌群,减少细菌易位,减少内毒素血症及炎症因子的发生,从而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临床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应用肠内外联合营养与完全胃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1/2013-12于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患者给予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B组患者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前,A组和B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和B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和转铁蛋白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但是治疗后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明显的低于B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41 d±11.82 d vs 39.73 d±13.72 d6.36万元±1.21万元vs 8.93万元±2.14万元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vs 15.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体质量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和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应用肠内外联合营养与完全胃肠外营养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费用低,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78例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