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索高山峡谷地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的模式,进一步加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以点带面,推动和加快贫穷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血吸虫病防治进程,2005年国务院血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四川省普格县特兹乡为血吸虫病综合治理试点,现将2005—2006年特兹乡试点的血吸虫病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高山峡谷地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的模式,进一步加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以点带面,推动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血吸虫病防治进程,现将2005—2007年四川省普格县特兹乡试点的血吸虫病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内陆水网地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的防治效果.方法 2006~2010年,在南陵县奚滩村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观察综合防治措施实施前后螺情、人畜病情变化情况,评价综合防治措施的效果.结果 2010年试区人群平均血吸虫感染率、感染性钉螺密度、钉螺感染率、家畜感染率较实施前分别下降94.2%、100%、100%和100%,连续4年未出现急性感染病例.结论 在内陆水网型地区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能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  相似文献   

4.
环境建设灭螺措施及对血吸虫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总结江湖洲滩地区灭螺及对血吸虫病影响的有关研究资料,证明在有螺洲滩湿地采用环境建设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可取得良好的灭螺及防治血吸虫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云南省血吸虫病疫情,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云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表、年报表及有关螺情、病情资料,分析血吸虫病流行状况和特点.结果 截至2012年底,全省现有血吸虫病人1 283人,其中晚期病人816人,未发现急性感染病人.全省实有钉螺面积1 679.73hm2,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现有存栏耕牛265 440头,耕牛血吸虫感染率0.12%较2009年的0.22%明显下降.结论 云南省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地区疫情仍然维持在历史较低水平;由于流行地区家畜数量大,对环境的污染仍然存在.大力推进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是实现血吸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目标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6.
不同传染源在山区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成都610041许发森,辜学广,赵文贤西昌市血吸虫病防治站李玉祥,尹洪智,赵联国,周旭芬,李兴加经过三十多年的防治工作,四川省平坝地区的血吸虫病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而山区血吸虫病由于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7.
湖沼水网地区血防综合措施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湖沼水网地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的效果。方法 2003~2006年在试点村实施查螺灭螺、查病治病、管粪管水、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4年的综合防治,钉螺面积下降98. 01%,钉螺密度下降69. 39%,钉螺感染率下降92. 68%,人群感染率下降90. 60%,耕牛感染率下降87.16%。结论 湖沼水网地区实施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在湖沼型地区的防治效果。方法2006~2008年,分年度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秋浦河流域,长江、九华河流域,以及升金湖流域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在以上流域的40个流行村中随机抽取13个流行村,观察综合防治策略实施前后病情和螺情变化,评价综合防治策略效果。结果2008年秋浦河流域人群平均血吸虫感染率、感染性钉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较综合防治策略实施前的2005年分别下降了68.60%、96.00%和96.00%;长江、九华河流域人群平均血吸虫感染率、感染性钉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较综合防治策略实施前的2006年分别下降了51.55%、71.15%和68.97%;升金湖流域人群血吸虫平均感染率、感染性钉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较综合防治策略实施前的2007年分别下降了49.58%、73.58%和51.78%。综合防治策略实施后,以上流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明显减少。结论在湖沼型地区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能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  相似文献   

9.
长江经济带建设已纳入国家战略,其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全民经济水平,更是以经济性、均衡性、生态性和公平性共同发展,建设一个绿色生态廊道。长江经济带作为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地区,在进行经济建设时更应严格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促进血吸虫病消除目标顺利实现。本文对长江经济带区域血吸虫病流行现况,以及长江经济带建设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剖析,并对今后该区域内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地区疫情监测和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及时掌握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后流行因素的动态变化,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综合筛查方法进行居民血吸虫病监测;每年用粪孵法进行耕牛等家畜血吸虫病监测;同时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钉螺监测。结果 1999~2002年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地区钉螺面积平均每年递增33.82%和54.57%.新的钉螺孳生地不断出现;传播控制地区居民血清阳性率(0.46%)显著高于传播阻断地区(0.06%),存在当地感染的病人(包括急性病例)、病牛;传播阻断地区局部出现感染性钉螺和急性血吸虫病。结论 江苏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地区疫情呈上升趋势,传播阻断地区局部出现再流行。现行血吸虫病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案能够有效监控血吸虫病流行动态.被动监测系统尚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