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动态观察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1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接受阿德福韦酯(ADV)治疗,11例只接受保肝降酶治疗,两组均观察24周。另取1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抗病毒治疗患儿外周血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分别为(744.6±28.9)%、(664.1±29.8)%和(423.7±1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3.6±36.5)%、(1103.1±72.7)%和(760.4±18.4)%(P<0.05);治疗前保肝降酶治疗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ADV治疗24周后,患儿外周血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分别为(1091.1±20.1)%、(992.3±14.2)%和(651.4±21.3)%,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ADV 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儿肝功能明显改善,HBV DNA转阴,T细胞亚群的比例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结肠癌细胞上清液是否能促进正常CD4+T淋巴细胞转换成调节性T淋巴细胞,并且探讨TGFβ1在促细胞转换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染色CD4+FOXP3+,ELISA检测结肠癌上清液中TGFβ1浓度。结果分选的CD4+CD25-细胞纯度高达96.58%±0.59%,这群细胞中表达CD4+FOXP3+较低,为0.34%±0.03%。健康正常人CD4+FOXP3-细胞分别与人结肠癌细胞colo320HSR及DLD-1上清液共培养后,CD4+FOXP3+细胞表达增高(colo320HSR组为4.78%±0.41%,DLD-1组为4.48%±0.29%);这两组与RPMI 1640培养液阴性对照组CD4+FOXP3+细胞2.54%±0.4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colo320HSR细胞上清液TGFβ1浓度为(1 228.80±10.65)ng/mL,DLD-1细胞上清液TGFβ1浓度(624.50±12.26)ng/mL,而RPMI 1640无血清培养液中未检测到TGFβ1。在与结肠癌细胞上清液培养同时给与TGFβ抗体后,CD4+FOXP3+表达较未加入抗体组明显降低(colo320HSR组2.20%±0.09%,P=0.011;DLD-1组1.67%±0.34%,P=0.033);而RPMI1640阴性对照组CD4+FOXP3+细胞表达下降不显著(1.80%±0.58%,P=0.159)。结论人结肠癌细胞上清液可以促进正常CD4+T淋巴细胞(CD4+FOXP3-细胞)转换为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FOXP3+),TGFβ1在肿瘤微环境中调节T淋巴细胞形成可能有一定的作用。识别人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FOXP3+)的起源将为肿瘤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在拉米夫定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62例和34例健康人,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比率。常规检测患者HBV DNA和血生化指标。结果 HBeAg阳性CHB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T细胞比率为31.4±10.6%,明显低于对照组(47.3±16.5%,P﹤0.05),而CD8+T细胞和NK细胞则相对较高(分别为33.4±18.2%和16.6±13.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9.8±16.4%和13.7±9.4%, P﹤0.05);抗病毒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率为74.7±18.9%,CD8+T淋巴细胞比率为37.2±19.7%,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拉米夫定能抑制HBV DNA复制,调节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率,促进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磷酸肌醇3激酶(PI3K)和信息转导转录激活子6(STAT6)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的意义.方法 收集2004年8月至2005年2月哮喘患者(哮喘组)和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标本各15例,体外分离获得并培养两组外周血CD4^+和CD8^+ T淋巴细胞,其中哮喘组CD4^+和CD8^+ T淋巴细胞根据加入PI3K和STAT6的抑制剂LY294002和γ干扰素(IFN-γ)的不同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A组)、LY294002组(B组)、IFN-γ组(C组)和LY294002+IFN-γ组(D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时相分布、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7kipl、Cyclin D、Cyclin E)、PI3K和STAT6的表达水平.结果 (1)哮喘组CD4^+、CD8^+T淋巴细胞的G0/G1期分布比例、P27kipl表达水平分别为82.0%、44.6%、13.2%、4.5%,对照组分别为99.0%、100.0%、47.2%、4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54、4.23、3.09、2.51,P分别<0.01、0.05);哮喘组CD4^+、CD8^+T淋巴细胞S期分布比例、Cyclin E、PI3K和STAT6表达水平分别为18.0%、51.7%、7.9%、9.3%、7.6%、8.7%、8.2%、6.3%,对照组分别为0.2%、0.0%、3.7%、3.5%、3.3%、3.4%、1.9%、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88、4.61、1.95、2.06、2.51、2.32、4.38、2.22,P均<0.05);(2)B组CD4^+T淋巴细胞G0/G1、S期分布比例、Cyclin D、Cyclin E表达水平分别为95.6%、1.9%、13.3%、3.1%,A组分别为82.0%、18.0%、35.0%、7.9%,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04、2.23、2.78、1.99,P均<0.05);B组CD8+T淋巴细胞S期分布比例、Cyclin E分别为1.0%、4.1%,A组分别为51.7%、9.3%,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06、2.56,P均<0.05);C组CD4^+T淋巴细胞的G0/G1、S期分布比例、P27kipl表达水平分别为94.0%、1.5%、46.1%,A组分别为82.0%、18.0%、13.2%,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17、2.54、2.81,P均<0.05);C组CD8^+T淋巴细胞S期分布比例、P27kipl表达水平分别为10.8%、23.1%,A组分别为51.7%、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67、2.05,P均<0.05);D组CD4^+T淋巴细胞G0/G1、S期分布比例、P27kipl、Cyclin D表达水平分别为97.0%、0.0%、40.4%、21.5%,A组分别为82.0%、18.0%、13.2%、35.0%,D组G0/G1、S期分布比例、P27kipl、Cyclin D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73、2.79、2.56、2.10,P均<0.05);D组CD8^+T淋巴细胞Go/G1、S期分布比例分别为92.1%、1.7%,A组分别为44.6%、5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2、3.12,P均<0.05).结论 PI3K、STAT6蛋白在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增殖中可望作为干预哮喘T淋巴细胞过度增殖的靶点,但PI3K和转录激活子6通路(JAK1-STAT6)信号转导途径在介导哮喘中的相互关系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患者免疫抑制性 Treg 细胞对 CD8+ T 淋巴细胞穿孔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20例肝细胞癌患者和2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用流式分析法检测抗-CD3/CD28刺激48 h 后 CD8+ T 淋巴细胞的穿孔素表达情况。免疫磁珠分离法分离健康人 CD8+ T 淋巴细胞和肝细胞癌患者 Treg 细胞,一组 CD8+ T 淋巴细胞单独培养,另一组CD8+T 淋巴细胞与 Treg 细胞共同培养,用流式细胞法检测抗-CD3/CD28刺激48 h 后两组 CD8+ T 淋巴细胞穿孔素表达情况。结果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 CD8+ T 淋巴细胞穿孔素表达量与健康人相近,分别为(10.74±3.96)%和(12.6±2.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D8+ T 淋巴细胞单独培养和与肝癌患者 Treg 细胞共培养后,健康人 CD8+ T 淋巴细胞穿孔素表达量分别为(34.2±3.65)%和(20.43±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2,P <0.01)。结论肝癌患者免疫抑制性 Treg 细胞可使 CD8+ T 淋巴细胞穿孔素表达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活化状态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5岁以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170例和体检健康者(对照组)50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以及活化状态。结果观察组B淋巴细胞表达的 CD3-CD19+高于对照组,T 淋巴细胞活化表达的 CD3+CD8+CD38+高于对照组,CD3+HLA- DR+, CD3+CD8+HLA- DR+以及NK细胞表达的CD16+CD56+高于对照组(均P<0.05)。T淋巴细胞表达的CD3+低于对照组(均P<0.05)。T细胞亚群表达的CD3+CD4+、CD3+CD8+比例下降,调节性T细胞CD3+CD4+CD25+比例上升,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淋巴细胞、NK淋巴细胞和CD8+T细胞的活化能力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计数与乙型肝炎发病的关系。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0例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并同期检测患者血清AST和ALT。以20例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组B淋巴细胞数为11.8±6.1%,健康对照组为11.5±3.9%(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B淋巴细胞数为17.9±8.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急性乙型肝炎组(均为P〈0.01);健康对照组B淋巴细胞数与CD3+、CD4+、CD8+细胞数均无显著相关性(均为P〉0.05);急性乙型肝炎组B淋巴细胞数与CD3+、CD4+细胞数无显著相关性(均为P〉0.05),但与CD8+细胞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B淋巴细胞数与CD3+细胞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CD4+、CD8+细胞数均呈显著负相关(均为P〈0.05)。高水平B淋巴细胞数患者血清AST和ALT显著高于低水平者(分别为t=2.07,P〈0.05和t=2.18,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升高,其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C族趋化因子受体9( CCR9)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肿瘤免疫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NSCLC患者和30名健康人手术前后T细胞亚群以及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表面CCR9的表达情况,计数各组细胞表达的百分率。免疫磁珠分选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并分析CCL25/CCR9对CD4+T淋巴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NSCL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均降低,术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术前[(49.11±8.32) vs (46.17±8.71),P=0.031和(1.66±0.09) vs (1.44±0.06),P=0.001];术前CD4+CCR9+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低于术后[(3.33±1.11) vs (6.57±1.92),P<0.05]和健康对照组[(3.33±1.11) vs (11.06±1.37),P<0.05]。在CCL25诱导下,NSCLC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趋化指数(CI)为3.14,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3.83( P<0.05)。经过anti-CCR9单抗处理后,CD4+T淋巴细胞的CI为0.62,与未经anti-CCR9 mAb处理者相比明显降低( P<0.05)。结论 NSCL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调节机制紊乱,CL25/CCR9相互作用可介导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迁移,NSCL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CR9低表达,影响淋巴细胞迁移,可能与肿瘤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有关。手术可以逆转CD4+T淋巴细胞表面CCR9的表达变化, CCR9可能作为评价肺癌治疗后免疫重建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未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婴儿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基本特征,为初步排除并辅助诊断HIV阳性产妇所生婴儿是否感染HIV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8例未感染HIV婴儿(未感染组)和13例感染HIV婴儿(对照组)的抗凝全血,用四色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及其百分比,并计算CD4/CD8比值;用Nuclisens EasyQ方法检测血浆HIV-1病毒载量。结果 (1)未感染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细胞/mm3)的中位数分别为4 5702、8181、410;CD3、CD4、CD8的百分比中位数分别为61.42%、39.39%、18.40%;CD4/CD8比值的中位数为2.25;在未感染组中,男性婴儿与女性婴儿的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比较,各检测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IV-1病毒载量均为未检测出水平。(2)对照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的中位数分别为4 930、1 4603、326(细胞/mm3);CD3、CD4、CD8百分比的中位数分别为69.95%、13.77%、54.69%;CD4/CD8比值的中位数为0.25;血浆HIV-1病毒载量的中位数为800 000(拷贝/ml)。(3)除CD3+T淋巴细胞绝对数之外,未感染组与对照组的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CD3、CD4、CD8百分比及CD4/CD8比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参考婴儿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异常变化,可初步判断HIV阳性产妇所生婴儿是否感染HIV,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检测,可以作为一种辅助诊断HIV感染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与新生儿低血糖和黄疸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8月期间在笔者医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共106例,同时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新生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分娩的体检正常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快速血糖测定仪测定新生儿血糖,采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测定新生儿黄疸。结果 GDM组和对照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24.5%和14.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和对照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分别为20.8%和6.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是造成新生儿低血糖和黄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蛋白(CD6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ACI患者(ACI组)和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小板CD62P、CD63的表达。结果 ACI组CD62P、CD63表达量分别为15.45%±3.58%、11.26%±2.30%,对照组分别为4.12%±0.84%、3.96%±0.22%;两组比较,P均〈0.05。血小板CD62P、CD63的表达与ACI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均有关(P均〈0.05)。结论 ACI患者血小板CD62P、CD63表达增加,二者在ACI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东辉 《山东医药》2013,(44):20-22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 CD28+T细胞、血清γ干扰素(IFN-γ)水平变化,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45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HBeAg,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HBV-DNA,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8 CD28+T细胞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FN-y水平.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外周血CD8+ CD28+T细胞比例分别为12.86%±2.57%、10.74%±3.59%,两组比较P<0.05;血清IFN-γ水平分别为(5.79±1.28)、(311.00±80.40) pg/mL,两组比较P均<0.01.观察组Child-Pugh A、B、C级外周血CD8+ CD28+T细胞比例分别为7.98%±2.62%、12.37%±1.73%、13.05%±3.38%,各级间比较P均<0.01;血清IFN-y水平分别为(320.10±86.55)、(299.95±60.84)、(307.57±88.43) pg/mL,各级间比较P均>0.05.CD8+ CD28+T细胞与HBeAg、HBV-DNA相关系数分别为-0.33、-0.44,P均<0.05;IFN-γ与CD8+T细胞相关系数为-0.33,P<0.05;CD28+T细胞与IFN-γ相关系数为0.34,P<0.05.结论 IFN-γ水平可反映HBV慢性感染者的免疫状态,CD8+ CD28+T细胞有助于病毒的清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规范治疗的GDM患者(治疗组)、12例未规范治疗的GDM患者(GDM组)及32例正常孕妇(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瘦素,分析其与母婴预后的关系。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血清瘦素水平为(22.6±5.8)μg/L,GDM组为(24.5±4.7)μg/L,对照组为(8.8±2.4)g/L,治疗组、GDM组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为(10.0±3.4)μg/L,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例,巨大儿3例,胎儿窘迫3例,新生儿低血糖0例,产后2型糖尿病5例;GDM组分别为3、8、2、2、3例,对照组分别为3、4、2、0、0例,治疗组、对照组与GDM组比较,P均〈0.05。血清瘦素水平与GDM患者产后2型糖尿病和巨大儿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分别为0.015、0.018,P均〈0.05)。结论GDM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可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后的动态变化,探讨CD4^+CD25^+Foxp^3+T细胞与血吸虫感染的关系。方法常规逸出尾蚴,感染小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同时设立阴性对照。感染后第3、6、9、12周分批处死小鼠,取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用FITC-CD4和PE-CD25单抗进行细胞表面染色,洗涤后,经打孔液和固定液处理,再用PE-cy5-Foxp3抗体进行核内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结果小鼠感染血吸虫后第3、6、9、12周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57±0.13)%、(1.77±0.21)%、(1.10±0.05)%和(0.83±0.04)%,呈逐步下降趋势(P〈0.05);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25±0.007)%、(0.27±0.13)%、(0.38±0.15)%和(0.35±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感染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63±0.09)%、(3.13±0.47)%、(2.78±0.19)%和(2.82±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35±0.10)%、(0.43±0.13)%、(0.30±0.08)%和(0.31±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相比从第6周开始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P〈0.05),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25^+Foxp^3+T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与血吸虫虫卵肉芽肿慢性病变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在40例急性乙型肝炎和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检测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和NK(CD3-CD16+CD56+)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结果在急性乙型肝炎急性期NK细胞计数为(15.7±7.5)%,而在恢复期则上升至(21.9±8.2)%,(P<0.05);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急性期CD3+CD4+T细胞为(35.5±6.8)%,到恢复期则显著下降(33.6±7.0)%,(P<0.05);急性乙型肝炎在急性期CD3+CD8+T细胞为(35.6±7.6)%,而在恢复期则显著下降(30.0±7.5)%,(P<0.05),后者仍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病情恢复期高(19.1±7.1)%,(P<0.05)。结论在急性乙型肝炎病程中,NK细胞呈上升趋势,CD3+CD8+T细胞呈下降趋势,而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NK细胞及T淋巴细胞数量下降,致病情迁延不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艾滋病(AIDS)病人免疫功能重建的促进作用。方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和对照组(单纯HAART),疗程半年,比较两组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及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35人)和治疗组(39人)治疗后的CD4+T细胞计数和IL-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1和P〈0.05),而CD8+T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18),而两组CD8+T淋巴细胞和IL-2上升幅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CD4+T细胞的效果优于单纯的抗病毒治疗,可促进AIDS病人的免疫重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部分细胞因子水平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对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间住院诊治的50例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研究组)、50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对照组)、50例COPD患者(COPD对照组),以及50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抗体双标法检测各组人员的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表达率,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IL-6、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COPD对照组的NK细胞比率[(15.34±8.11)%]高于研究组[(12.37±6.96)%]和肺结核对照组[(12.53±7.14)%](t值分别为2.20和2.08,P值均<0.05),研究组CD4+ T淋巴细胞比率[(30.09±11.09)%]低于肺结核对照组[(39.80±9.42)%](t=2.80,P〈0.01)。研究组的IL-1表达水平[(30.14±20.84)ng/L]高于COPD对照组[(23.54±9.94)ng/L](t=2.00,P〈0.05);COPD对照组的sIL-2R的表达水平[(114.70±49.32)pmol/L]低于研究组[(168.78±94.92)pmol/L]与肺结核对照组[(182.68±74.91)pmol/L](t=4.07和5.12,P值均<0.01);在IL-6的表达上,肺结核对照组[(75.62±75.97)ng/L]高于研究组[(51.46±35.86)ng/L]与COPD对照组[(48.90±30.04)ng/L](t值分别为2.68和2.97,P值均<0.01);研究组[(28.82±32.40)ng/L]与肺结核对照组[(29.90±23.79)ng/L]的IFN-γ表达均高于COPD对照组[(16.60±9.27)ng/L](t值分别为2.89和3.15,P值均<0.01)。 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存在以NK细胞、CD4+ T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同时还存在IL-1、sIL-2R、IL-6、IFN-γ等细胞因子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18.
弓形虫P30基因DNA免疫小鼠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用pcDNA_3-P30真核表达质粒直接免疫小鼠,观察所诱导的小鼠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大量制备量级质粒pcDNA_3-P30,经肌肉注射BALB/c小鼠,每隔3周接种1次,一共免疫3次。用MTT方法对脾脏的NK杀伤细胞率和淋巴细胞的转化率进行测定,采用免疫荧光法对CD4 、CD8 细胞进行测定。结果实验组NK细胞杀伤率为:70.0%±3.64,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为48.5%±6.06和470%±5.93,实验组NK细胞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ConA刺激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及空白对用级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进行动态分析,可见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CD8+的数量逐渐上升,CD4+/CD8+的比率逐渐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组质粒pcDNA3-p30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一定的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9.
刘芳  叶元华  杨堃 《山东医药》2010,50(38):85-86
目的观察子痫前期患者蜕膜和胎盘组织中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的趋化因子(RANTES)mRNA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30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15例,重度子痫前期15例)及3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对照组)蜕膜及胎盘组织中的RANTES mRNA。结果子痫前期组蜕膜组织中RANTES mRNA表达水平为2.53±0.08,对照组为0.85±0.06,两组相比P〈0.05。子痫前期组重度患者蜕膜组织中RANTES mRNA表达水平为3.61±0.11,轻度患者为1.83±0.12,两者相比P〈0.05。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RANTES mRNA表达水平为2.62±0.12,对照组为0.84±0.09,两组相比P〈0.05。子痫前期组重度患者胎盘组织中RANTES mRNA表达水平为3.74±0.14,轻度患者为1.81±0.10,两者相比P〈0.05。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蜕膜组织中RANTES mRNA表达水平与胎盘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3、0.91,P均〈0.05)。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蜕膜组织及胎盘组织中RANTES表达水平上调,RANTES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1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肝脏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以2014年1月-2017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62例1型AIH患者(活动期43例和缓解期19例)为研究对象,并选择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率。计量资料两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1型AIH组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率[(10.94±4.52)%、(9.93±3.32)%]均高于对照组[(5.42±2.64)%、(4.86±2.16)%](t值分别为7.12、6.41,P值均0.05);1型AIH活动期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率[(12.45±5.61)%、(11.13±4.63)%]均高于缓解期[(7.88±3.85)%、(7.36±3.12)%]和对照组[(5.42±2.64)%、(4.86±2.16)%](F值分别为15.76、13.54,P值均0.05),且缓解期组亦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1型AIH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率在G0组[(7.88±3.85)%、(5.36±3.12)%]、G1~2组[(10.13±4.74)%、(10.45±4.34)%]及G3~4组[(15.63±5.98)%、(14.73±5.12)%]逐渐升高(χ2值分别为12.14、10.32,P值均0.05)。1型活动期AIH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率与TBil、ALT、AST、GGT及Ig G水平均呈正相关(CD4+T淋巴细胞:r值分别为0.687、0.736、0.702、0.647、0.824;CD8+T淋巴细胞r值分别为0.673、0.719、0.680、0.631、0.817,P值均0.01),且1型AIH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率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亦均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768、0.721,P值均0.05)。结论 1型AIH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PD-L1高表达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密切相关,提示PD-L1可能参与了1型AIH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