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观察短期规律的中西医结合运动康复对冠心病病人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稳定型冠心病病人40例,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及肌肉平衡、柔韧性评估,根据心肺运动试验结果制定中西医结合运动处方,以每周2次或3次频率进行运动康复,12次运动康复治疗后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及肌肉平衡、柔韧性的检测,观察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进行规律中西医结合运动康复12次后,病人在无氧阈(AT)时氧脉搏(O_2/HR)、AT时分钟通气量、最高O_2/HR、AT时运动负荷量、AT时代谢当量、最高运动负荷量、左手握力、右手握力、体前屈、单足站立时间均有增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AT时心率、最高心率、最高分钟通气量、最高代谢当量较前上升,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规律的中西医结合运动康复在短期治疗中即可对病人的心肺功能及运动耐量、平衡性、柔韧性产生良好的改善作用,推荐在稳定型冠心病病人中进行规律科学的中西医结合运动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82例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在基础护理的同时给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入组时、干预3个月后运动持续时间(ED)、最大氧耗量(VO2peak)、无氧阈值(AT)、6min步行试验(6MWT),采用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六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入组时,对照组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生理功能三个维度评分高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AT、VO2peak、ED、6MWT均较入组时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后3个月AT、VO2peak、ED、6MWT较入组时略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AT、VO2peak、ED、6MW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可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卒中偏瘫患者心肺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30例首次发病的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4例患者退出,最终26例患者完成研究,每组1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有氧运动训练,每天1次,每次30 min,共训练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峰值分钟通气量(VEpeak)]以及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的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 (1)心肺运动试验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VO2peak、AT、VEpeak均明显提高[分别为(16±4)ml/(kg·min)比(13±3)ml/(kg·min)、(12.9±2.5)ml/(kg·min)比(10.0±2.7)ml/(kg·min)、(41±12)L/min比(34±9)L/min;t值分别为9.668、4.328、3.662,均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VO2peak、AT、VEpeak比较[分别为(14±4)ml/(kg·min)比(14±4)ml/(kg·min)、(11.8±2.6)ml/(kg·min)比(11.5±2.9)ml/(kg·min)、(29±8)L/min比(28±6)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63、0.583、0.314,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O2peak、AT、VEpeak差值分别为0.4(0.2,0.6)、0.1(-0.5,0.7)ml/(kg·min)和0(-2.5,5.0)L/min,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VO2peak、AT、VEpeak差值分别为3.0(2.2,3.9)ml/(kg·min)、2.7(1.8,5.3)ml/(kg·min)、7.0(1.0,13.0)L/min,两组间治疗前后VO2peak、AT、VEpeak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287、3.721、2.236,均P0.05)。(2)FMA评分与BI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BI均明显提高[分别为(70±24)分比(52±28)分、(78±20)比(60±28);t值分别为4.076,4.239,均P0.01],对照组治疗后FMA评分、BI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分别为(68±25)分比(60±27)分、(69±22)比(59±26);t值分别为3.168,5.436,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MA评分、BI差值分别为5.0(2.0,12.0)分、10.0(5.0,15.0),试验组治疗前后FMA评分、BI差值分别为10.0(4.5,32.0)分、11.0(10.0,27.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393、1.352,均P0.05)。结论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有氧运动训练,能够提高其心肺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运动处方对老年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缺血阈和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浙江医院就诊的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1例)和体外反搏(EECP)联合运动处方组(EECP组,39例);干预前后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对两组患者的运动耐量和运动心电图相关指标ST段缺血型压低达0.5 mm、1.0 mm时的运动负荷量(用Met0.5、Met1.0表示),最大耗氧量(VO2max)、氧脉搏(VO2/HR max)、运动时间等进行对比。结果(1)EECP组中干预前21例运动试验阳性,伴心绞痛18例,干预12周后12例运动试验时心绞痛消失,11例运动平板转阴性;常规组23例阳性,伴心绞痛17例,消失6例,5例转阴者。(2)干预前后Met1.0、VO2max、VO2/HR max、运动时间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组间比较,EECP组Met0.5、VO2/HR max与常规组比较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7、2.864,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结合运动处方,能有效地增加运动耐量,提高缺血阈,对于运动耐量明显降低的老年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有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力、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峰值氧耗量(peak VO2)、无氧阈氧耗量(VO2AT)、最大运动功率、最大运动时间、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左房容积指数(LAVI)、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MLWHFQ)评分均显著降低,左室肌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高;观察组患者的LAVI、MLWHFQ评分低于对照组,LVMI、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明显提高其运动耐力,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冠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心肺运动试验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5例,根据冠心病发生情况分为非冠心病组40例与冠心病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脂指标、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肺运动试验指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冠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心肺运动试验指标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LVEF、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非冠心病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低于非冠心病组,胸腔液体量(TFC)、外周血管阻力(SVR)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两组患者速度指数(VI)、每搏指数(SI)、加速度指数(A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峰氧耗量(VO2 peak)、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峰氧脉搏(VO2 peak/HR)、无氧阈(AT)、潮气量(VT)低于非冠心病组,无氧阈下的氧气通气当量(VE/VO2@AT)、无氧阈下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AT)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两组患者心率(HR)、呼吸商(RQ)、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潮气末氧气分压(ETO2)、亚极量运动下的生理死腔样通气/潮气量[VD/VT(Est)@Peak]、休息下的生理死腔样通气/潮气量[VD/VT(Est)@RE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冠心病患者SV与VO2 peak/HR(r=0.674)、AT(r=0.543)呈正相关(P0.05);CO与VO2 peak(r=0.638)、VCO2(r=0.620)呈正相关(P0.05);CI与VO2 peak(r=0.586)、ETCO2(r=0.457)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冠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心肺运动试验指标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运动耐力、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的96例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Ⅱ~Ⅲ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运动康复组(n=46)和对照组(n=50)。运动康复组采用踏车运动康复,训练强度为基线水平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测得的峰值氧耗量(peak VO2)50%~80%;每周运动3次,每次25~40 min。在基线及12周随访结束时通过心肺运动试验测peak VO2、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 slop)、无氧阈氧耗量(VO2 AT)、最大运动功率和最大运动时间;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脏指数(CI)、LVEF;测6 min步行距离;检测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通过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表(MLWHFQ)评估生活质量。对上述指标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运动康复组患者通过12周的规律有氧运动训练,与基线水平比较,peak VO2[(19.8±2.7)ml/(min·kg)vs(17.4±2.1)ml/(min·kg)]、VO2 AT[(11.6±2.5)ml/(min·kg)vs(9.5±1.8)ml/(min·kg)]、最大运动功率[(120±20)W vs(102±21)W]、最大运动时间[(8.2±1.7)min vs(6.4±1.5)min]、CI[(2.2±0.5)L/(min·m2)vs(1.9±0.4)L/(min·m2)]、LVEF[(42±5)%vs(35±4)%]和6 min步行距离[(406±58)m vs(345±79)m]均增加(P均0.05),VE/VCO2 slop[(31.7±4.6)vs(34.2±5.8)]、LAD[(38.6±5.5)mm vs(41.5±3.6)mm]、LVEDD[(58.4±6.3)mm vs(62.9±5.4)mm]、NT-pro BNP[(235±69)ng/ml vs(387±57)ng/ml]和MLWHFQ总评分[(30.8±12.0)分vs(42.3±8.5)分]下降(P均0.05);运动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随访12周后,上述指标与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能安全、有效地改善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的运动耐力、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是通过监测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摄氧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心率(HR)、分钟通气量(VE)等来评价心肺等脏器对运动的反应。由于运动需要肺、心脏和肌肉等脏器密切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居家心脏康复(HBCR)和中心心脏康复(CBCR)对冠心病(CHD)患者心肺适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脏康复中心门诊就诊的18~80岁的CHD患者,采用随机数表和信封法将患者分为HBCR组和CBCR组,分别以HBCR或CBCR干预3个月。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峰值摄氧量(peak VO2)。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分别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纳入191例患者,HBCR组92例,CBCR组99例。2组患者基线水平均衡可比。HBCR组患者干预后peak VO2水平高于干预前peak VO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5±4.7)和(19.2±3.9)ml/(kg·min);P=0.002];CBCR组患者在干预后peak VO2水平高于干预前peak VO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2±4.8)和(19.9±4.4)ml/(kg·min);P=0.001]。但2组患者干预后peak V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1);HBCR和CBCR组患者干预后peak VO2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1.2,3.5)和1.1(-0.5,3.5)ml/(kg·min);P=0.630];HBCR和CBCR组患者干预后peak VO2改善程度占干预前peak VO2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0.1,0.2)和0.1(0.0,0.2);P=0.610]。结论HBCR和CBCR均可提高CHD患者心肺适能,且HBCR对心肺适能的改善效力与CBCR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研究患者的心肺运动试验和血流动力学特点,探索其预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临床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入住上海市肺科医院并明确诊断的IPAH患者.经筛选一共纳入6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6分钟步行距离、肺功能、心肺运动功能、血流动力学等相关检查,并进行随访.对研究人群的基线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29.1±15.4)个月,其中20例患者发生了临床恶化事件.与未发生临床事件(non-CW)人群相比,发生恶化事件组(CW)的无氧阈时摄氧量(VO2 at AT)、峰值摄氧量(Peak VO2)、峰值氧脉搏(Peak O2pulse)显著降低,无氧阈时二氧化碳当量(VE/VCO2 at AT)明显升高.CW组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明显高于non-CW组(P<0.01),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明显低于non-CW组(均P<0.01).在心肺运动试验参数中,Peak VO2(HR 0.702,95%CI 0.598~0.823,P<0.000 1)和无氧阈时的VE/VCO2at AT(HR 1.040,95%CI 1.017~1.064,P<0.001)是预测发生临床恶化事件的显著相关因素.在血流动力学中,mPAP(HR 1.046,95%CI 1.017~1.077;P=0.002),CO(HR 0.401,95%CI 0.227~0.701;P=0.002)和CI (HR 0.231,95%CI 0.099~0.541;P<0.001)均是临床恶化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模型中显示Peak VO2、VE/VCO2at AT、CI是研究人群发生临床恶化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Peak VO2、VE/VCO2at AT、静息CI对预测IPAH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社区老年人的有氧能力,并探索其与运动耐力的关系。方法对来自上海市静安区的87名社区老年人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并根据运动负荷试验的结果将其分为3组:阴性组、未达标准组和可疑阳性组。计算3组的峰值摄氧量占该个体最大摄氧量预测值的百分比(VO_2peak/VO_2maxPred)、无氧阈值占该个体最大摄氧量预测值的百分比(VO_2AT/VO_2maxPred)、无氧阈值与峰值摄氧量的比值(VO_2AT/VO_2peak),比较3组老年人的有氧能力。结果 3组的性别、年龄及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VO_2peak/VO_2maxPred(F=4.730,P=0.011)、VO_2AT/VO_2maxPred(F=3.888,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未达标准组和可疑阳性组的VO_2peak/VO_2maxPred值均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可疑阳性组的VO_2AT/VO_2maxPred值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3组间VO_2AT/VO_2pea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06,P=0.408)。结论社区老年人有氧能力的下降可能与运动耐力下降及潜在心血管疾病有关;作为评估不同个体有氧代谢能力的指标,VO_2peak/VO_2maxPred较VO_2AT/VO_2maxPred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人体参数、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50名高血压病患者,测量、计算人体参数指标(含BMI、颈围、腰围、臀围、腰臀比),排除禁忌后行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CPET),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后予12周运动训练,后复测CPET指标:最大代谢当量(max METs),无氧阈值(VO2/Kg@AT),峰值氧脉搏(peak VO2/HR),峰值二氧化碳通气当量(peak VE/VCO2),4周、8周、12周时再次测量人体参数并比较。结果 12周运动治疗后患者身体参数指标较前改善,CPET指标中除peak VE/VCO2下降外,其余均较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动训练能改善高血压病患者人体参数、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对运动应激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探讨合并营养风险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心肺功能。方法根据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标准,对入选的68例中重度COPD病人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分为无营养风险组(n=30)及有营养风险组(n=38)。采用CPET及6 min步行试验(6MWT)评估2组病人心肺功能,观察2组间最大分钟通气量(VE max)、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FEV1/用力肺活量(FVC)、峰值摄氧量(VO_2peak)、最大代谢当量(METs)、无氧阈(AT)、最大功率负荷(WR max)、氧脉搏(O2pulse)、每公斤体质量最大摄氧量(VO_2max/kg)、6 min步行距离(6MWD)等指标是否有差异。结果有营养风险组VO_2peak、METs、AT、O_2pulse、WRmax等指标均显著低于无营养风险组(P0. 05); 2组间VEmax、FEV1、FEV1/FVC、6MW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CPET评估合并有营养风险的老年COPD病人,能早期了解病人的心肺功能,为老年COPD病人制定营养处方提供依据,以便早期帮助COPD病人心肺功能康复,同时,CPET评估较6MWT更为灵敏。  相似文献   

14.
用运动负荷递增试验对健康老年人10名,老年体育锻炼者14名、老年前期者10名进行测试,以负荷功串、潮气量(TV)、通气量(VE)、每搏氧耗量(0:P)、氧耗量(VO:)、VO:/kg及无氧阂(AT)均项参数分组比较,结果显示运动肺功能随增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氧康复运动强度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就诊并接受有氧康复运动训练的心肌梗死患者96例,根据有氧康复运动训练强度分为高强度组28例、中强度组36例和低强度组32例;另选取同期就诊但未接受有氧康复运动训练的心肌梗死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心肌血流灌注量、心肺耐力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4组患者干预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强度组、对照组患者干预后LVESD长于低强度组和中强度组,LVEF低于低强度组和中强度组(P0.05)。4组患者干预前心肌血流灌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强度组、对照组患者干预后心肌血流灌注量低于低强度组和中强度组(P0.05)。4组患者干预前最大摄氧量(VO_(2peak))、6分钟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强度组、对照组患者干预后VO2peak低于低强度组和中强度组,6分钟步行距离短于低强度组和中强度组(P0.05)。4组患者干预前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强度组、对照组患者干预后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高于低强度组和中强度组(P0.05)。4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强度组、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低强度组和中强度组(P0.05)。结论中低运动强度有氧康复运动训练有利于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治疗对射血分数保存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运动耐力、舒张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了100例NYHA心功能Ⅱ~Ⅲ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存心衰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运动康复组和对照组。运动康复组采用踏车运动康复,训练强度为基线水平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测得的峰值氧耗量(peak VO_2)50%~80%。每周运动3次,每次40min。在基线及12周随访结束时通过心肺运动试验测peak VO_2,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slop),无氧阈氧耗量(VO_2AT),最大运动功率和最大运动时间;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并计算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E/e'),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室肌重量指数(LVMI),LVEF;测试6 min步行距离;测血浆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通过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表(MLWHFQ)评估生活质量。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运动康复组及对照组随访12周后peak VO_2、VO_2AT、最大运动功率、最大运动时间及6min步行距离均较前增加(P0.05);VE/VCO2slop、E/e'、LAVI及MLWHFQ总分均较前下降(P0.05),但运动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LVMI、LVEF及NT-proBNP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改善了LVEF保存心衰患者的运动耐力、左室舒张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肺功能、运动能力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行PCI的冠心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CPET)结果的心脏康复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及训练4周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指标[包括峰值摄氧量(VO_(2peak))、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O_(2peak)%pred)、无氧阈(AT)、峰值氧脉搏(VO_2/HR_(peak))、峰值代谢当量(METs((peak))、峰值功率(Work_(peak)]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指标[包括静息收缩压(SBP_(rest))、静息舒张压(DBP_(rest))、峰值收缩压(SBP_(peak))、峰值舒张压(DBP_(peak))、静息心率(HR_(rest))、峰值心率(HR_(peak))及试验结束后1 min内心率恢复值(HRR1)],并观察两组患者训练期间不适发生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训练前VO_(2peak)、VO_(2peak)%pred、AT、VO_2/HR_(peak)、METs_(peak))、Work_(peak)及训练4周VO_2/HR_(peak)、Work_(pea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训练4周VO_(2peak)、AT大于对照组,VO_(2peak)%pred、METs_(peak)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训练前SBP_(rest)、DBP_(rest)、SBP_(peak)、DBP_(peak)、HR_(rest)、HR_(peak)、HRR1及训练4周DBP_(rest)、DBP_(pea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训练4周SBP_(rest)、SBP_(peak)、HR_(rest)、HR_(peak)低于对照组,HRR1快于对照组(P0.05)。(3)训练期间康复组中1例患者出现不适。结论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PCI后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改善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F)、峰值摄氧量(VO_2peak)、无氧阈值(AT)的影响,并统计分析其对心血管相关死亡率及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CochraneLibrary、PubMed等数据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限制为2000年1月—2018年5月,采用PEDro量表进行质量评估,并运用Review Manager 5.3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中文、英文文献共22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进行运动康复的LVEF[MD=4.59,95%CI(3.15,6.03),P0.000 01]、VO_2peak[MD=2.75,95%CI(1.86,3.65),P0.000 01]及AT[MD=2.80,95%CI(1.59,4.01),P0.000 01]均高于常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行运动康复的病人心血管相关死亡率5.78%,再住院率17.12%,进行常规治疗的病人分别为9.38%、27.05%。结论当前证据表明,运动康复可明显改善CHF病人LVEF、VO_2peak及AT,中年亚组、中等与高等运动强度亚组病人LVEF、VO_2peak及AT的改善效果确切,运动康复可降低CHF病人死亡率及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心肺运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高血压及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心肺运动功能改变并探讨LVH对心脏贮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7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LVH组和非LVH组,选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内置同步12导联心电图的运动心肺功能仪测定和比较各组在分级递增运动后达无氧阈(AT)和最大摄氧量(VO2max)时的代谢当量(METs),摄氧量(VO2),公斤体重摄氧量(VO2/kg),和每搏摄氧量(VO2/HR).结果 (1)在达AT值时,EH并LVH组和非LVH组METs和VO2/kg均低于对照组[METs:3.57±0.8和4.34±1.47比5.21±1.45,P<0.01;VO2/kg:(12.38±2.85)ml·min-1·kg-1和(14.42±4.33)ml·min-1·kg-1比(18.48±4.52)ml·min-1·kg-1,P<0.01],EH并LVH组的降低较非LVH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VO2max时,EH并LVH组和非LVH组METs和VO2/kg均低于对照组[METs:4.94±1.24和5.90±1.51比6.96±1.85;VO2/kg:(17.20±4.34)ml·min-1·kg-1和(20.41±4.59)ml·min-1·kg-1比(24.04±5.21)ml·min-1·kg-1,P均<0.01],EH并LVH组的降低较非LVH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相关分析显示,EH并LVH组LVMI与VO2/kg呈显著负相关(在AT值R=-0.40,在VO2max值R=-0.31,P<0.01).结论 EH患者心肺运动指标METs和VO2/kg降低,运动耐量受损,并与LVMI增高相关.提示EH患者心脏贮备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动心肺功能参数指导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康复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轻度COPD患者85例,随机分为运动康复组45例和常规康复组40例。运动康复组根据检查参数选择适当运动康复方案,常规康复组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锻炼,疗程为半年。治疗前后两组行静态或运动心肺功能、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两组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左室射血分数(LVEF)、最大摄氧量(VO2max)、6 min步行距离(6 min WD)、最大负荷功率(LPmax)的差异。结果半年后两组FEV1/FVC、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运动康复组VO2max、LPmax、6 min WD较常规康复组均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轻度COPD患者基于运动心肺试验参数指导下的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