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 COPD 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共入选右心导管确诊的 COPD 相关 PH 患者64例。根据平均肺动脉压和心指数分为2组:36例严重 COPD 相关 PH 和28例非严重 COPD 相关 PH。比较2组患者各项肺功能参数的差异,与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OPD 相关 PH 患者的 FVC% pred[(55.03±22.2)%]、FEV1%pred 降低[(31.4±13.1)%];残气量%pred[(184.7±63.4)%]以及气道阻力%pred [(450.9±296.8)%]增高;并伴弥散量%pred[(58.5±31.1)%]降低。无论是肺容量通气指标、气道阻力指标还是弥散功能,严重 COPD 相关 PH 和非严重 PH 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严重 COPD 相关PH 低氧血症明显,PaO 2和 SaO 2较非严重 PH 组分别低10.6 mmHg 及6.3%(95% CI ,-16.1~-5.0;-9.1~-3.5;P <0.01)。COPD 相关 PH 的 PaO 2和 SaO 2和肺动脉平均压负相关。结论COPD 相关 PH 患者存在严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以及中度弥散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受损程度和两者无明显相关性。但严重 COPD 相关 PH 低氧血症更为显著,提示除了通气弥散功能外,肺血管因素有可能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肺栓塞死腔、肺内分流及气体交换的变化特点,探讨肺栓塞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意义.方法 建立肺栓塞模型,将8只健康幼猪于栓塞前30 min,栓塞后0、30、60和120 min 5个时间点,对生理死腔(VDphy)、肺泡死腔(VDalv)、气道死腔(VDaw)、肺内分流(Qs/Qt)、肺动脉压(PAP)、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02)及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进行测定.结果 研究发现VDphy、VDalv、Qs/Qt、PAP、PA-aDO2栓塞后较栓塞前明显增大(P<0.01).PaO2栓塞后较栓塞前明显减小(P<0.05和P<0.01).VDaw、PaCO2栓塞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NK检验VDphy、VDalv栓塞后60 min和120 min较30min减小;PAP于栓塞后30 min、60 min、120 min较0 min减小;其余各组栓塞后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液动力学指标栓塞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肺栓塞发生后,机体发生了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即死腔和肺内分流增大,氧分压减小,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而二氧化碳分压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及COPD无PH患者在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中气体交换及运动耐量的差异,探索CPET在COPD相关性PH无创评估中的作用。方法:94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右心导管平均肺动脉压分为COPD?nonPH组、COPD?PH组、COPD?严重PH组,分别进行常规肺功能及CPET检查。结果:相较于COPD?nonPH,在发生PH后一氧化碳弥散量明显下降[(46.5 ± 21.8)% vs. (64.6 ± 34.0)%,P < 0.05]。COPD?PH组峰值功率、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峰值公斤摄氧量、峰值氧脉搏及摄氧效率斜率均低于COPD?nonPH组,且随PH严重程度进一步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OPD?PH组通气效率最低点高于COPD?nonPH组,且随PH严重程度明显升高(49.0 ± 24.6 vs. 38.6 ± 11.4 vs. 35.6 ± 9.6,P < 0.05)。峰值心率、呼吸交换率、摄氧效率平台、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相较于COPD?nonPH患者,COPD?PH患者气体交换和运动耐量显著下降,且随PH严重程度进一步加重,CPET可以作为COPD相关性PH病情严重程度无创评估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建立大鼠右肺原位移植模型的手术技术,以及该模型应用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纯种雄性SD大鼠(体重250~270 g)作为肺移植模型的供、受者.供、受者的手术均在手术放大镜下进行,由同一操作者连续完成大鼠右肺原位移植模型12例.供者全身麻醉后行机械通气,正中切开胸腹暴露心脏和双肺,下腔静脉注射肝素,切开右室流出道和左心耳放血后将灌注管插入肺动脉内行肺灌注,灌注完成后切取并保存供肺.右肺移植时,受者全身麻醉和辅助呼气方法同供者.右后外侧第4肋间切口入胸,游离并从远端切断肺血管和支气管,将供肺植入受者胸腔后,分别吻合支气管及肺动、静脉.观察受者术中及术后的情况.结果 供肺平均冷缺血时间为(131.25±20.24)min;平均移植时间为(91.25±15.97)min.开放循环后24 h,共有8只受者存活,手术成功率为66.7%.有6只受者存活时间超过4周.结论 大鼠右肺原位移植模型难度较大,但它是一种新型的适用于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肺移植动物模型对于肺移植研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82年,Marek和Wildevuur[1]首先阐述了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的手术操作方法.各种新型吻合技术的发明使手术操作更加简便,满足了某些特定实验的要求[2-4].目前,国内文献报道大鼠左肺移植多为急性实验模型,较少术后长期效果的报道.本研究介绍一种大鼠左肺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分析术后移植肺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上海地区105例正常成人的肺弥散能力(DLCO)、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能力(DM)和肺毛细血管床容量(Vc)。研究DM和Ve与DLCO,年龄,身高,体重的关系并建立正常多元回归预计值公式。方法采用一口气法(CO)测定不同浓度下的肺弥散量(DLCO),使用著名的R0u加n和Foster公式:1/DLCO=1/DM+1/θ计算DM和VC。结果男性女性。MM,Vc与DLCO,身高呈线性正相关,与年龄呈线性负相关,男性DM与体重呈线性负相关。结论身高和/或年龄是DM,Vc回归方程的主要变量。  相似文献   
8.
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肺保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的发展,肺移植存活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肺耐受缺血时间较其它实体器官短,因而缺血再灌注损伤已经成为肺移植术后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阐明其发生机制并寻求相应的治疗措施是当今医学界亟待攻克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方面对肺移植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保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Geneva量表结合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肺栓塞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7年11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的658例疑似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Geneva量表计算所有疑似肺栓塞患者的评分,按得分划分为低度(0~4分)、中度(5~8分)和高度(≥9分)可疑。分别以Geneva量表、D-二聚体测定以及两者结合3种方法来对肺栓塞做初步诊断,并与最终影像学检查确诊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有267例患者确诊为肺栓塞。Geneva量表和血浆D-二聚体测定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分别为88.4%和90.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和90.2%,Youden指数分别为0.52和0.51;两者结合诊断肺栓塞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和Youden指数分别为97.8%、97.3%和0.54;两试验均为阳性的似然比为2.62,均为阴性的似然比为0.04。结论Geneva量表和血浆D-二聚体测定简单易行,对肺栓塞早期筛选具有价值,有利于节省不必要的医疗开支。两种方法结合有互补作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