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研究发现部分胃食管反流病及Barrett食管患者食管内除存在胃酸反流外,还存在胆汁反流。实验动物是研究胆汁反流致食管疾病的良好对象。食管灌注试验研究发现不同的十二指肠一胃反流成分致食管粘膜损伤的表现和损伤机制是不同的,与反流液的pH有关。食管胆汁反流动物模型研究提示存在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一食管腺癌的发生模式,胆汁反流是病因之一,长期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是发病机制之一。胆汁反流致食管疾病的动物实验研究有助于对食管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食管肿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24 h食管pH监测和胆汁监测技术的开展,胃、十二指肠液混合反流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被逐步认识.胆汁反流在GERD发病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成为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焦点之一.基础研究证明胆汁在不同酸碱环境、不同浓度对食管黏膜的损伤作用是不同的.不少临床试验对GERD进行研究发现,胆汁反流与症状和食管损伤严重度存在一定关系,但研究结果不尽一致,胆汁在GERD中的作用仍有争议.明确胆汁在GERD中的作用,有助于为预防此类疾病开辟新的道路.本文就有关胆汁反流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胃内胆汁反流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胆汁和十二指肠其他内容物的反流和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等是上消化道黏膜炎症、溃疡乃至肿瘤的重要病因。胃部分切除术后 ,胃肠解剖结构的改变使十二指肠 胃反流危险增加 ,是残胃炎、残胃癌等的发病机制之一[1,2 ] 。然而 ,无手术史病人胃内胆汁反流的研究报道则较少 ,这些病人中胆汁反流与上消化道症状、Hp感染、胃内 pH值以及胃 食管反流病 (GERD)等的关系尚不尽明确。本研究通过胃内pH值和胆汁反流联合动态监测探讨无手术史病人的胃内胆汁反流与上消化道症状、GERD、胃内 pH值等的关系 ,以期加深对胃内胆汁反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  相似文献   

4.
背景:除酸反流外,胆汁反流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黏膜损伤、Barrett化生也具有重要作用。胃食管胆汁反流是否与酸反流同步发生、是否具有相同的发生机制,目前相关研究尚少。目的:分析胃食管酸反流和胆汁反流在餐前、餐后不同时段分布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具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疑诊GERD而行食管24 h p HBilitec 2000监测者的相关信息,根据监测结果分为生理性酸反流组、病理性酸反流组和病理性胆汁反流组,分别比较各组餐前、餐后反流指标的差异。结果: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酸反流,胃食管酸反流均多分布于餐后。病理性酸反流组餐后每小时平均酸反流次数约为餐前的2倍(P 0. 05),最长酸反流时间则显著短于餐前(P 0. 05)。病理性胆汁反流组餐后每小时平均胆汁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和反流时间百分比均显著减少或短于餐前(P 0. 05)。结论:胃食管酸反流倾向于在餐后发生,而胆汁反流多发生于餐前,两者可能具有不同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5.
贲门癌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调查研究发现,近30年来,贲门癌的发生率呈稳定的上升趋势,而胃远端肿瘤有明显下降趋势。贲门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Barrett食管、贲门部肠化生、幽门螺杆菌、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等因素相关。本文着重讨论贲门癌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贲门癌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量调查研究发现,近30年来,贲门癌的发生率呈稳定的上升趋势,而胃远端肿瘤有明显下降趋势。贲门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Barrett食管、贲门部肠化生、幽门螺杆菌、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等因素相关。本着重讨论贲门癌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张宏伟  陈景寒 《山东医药》2004,44(27):70-71
胃食管反流病(GERD)包括由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及并发症(食管狭窄、短食管、Barrett食管、哮喘、吸入性肺炎和反流性咽喉炎等)。GERD发病是多因素的,正常情况下,食管胃连接部存在抗反流屏障,可阻止胃内容物进笔食管。抗反流屏障损害、胃排空和食管酸廓清功能障碍是引发GERD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反流可以引起慢性咳嗽和哮喘,除此之外胃食管反流和一些间质性肺疾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结缔组织疾病中的系统性硬化相关性肺疾病等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关系,胃食管反流在上述疾病中高发.虽然胃内容物造成的肺组织损伤在动物实验中已得到证实,但是胃食管反流与间质性肺疾病的明确关系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实验来阐明.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关于胃食管反流与间质性肺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与胃酸胆汁联合反流的关系。方法2002-09~2004-09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及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GERD患者82例,其中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refluxdisease,NERD)22例,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31例,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29例及健康对照组20例。应用便携式24hpH监测仪和胆汁反流监测仪对三组患者及对照组进行24h食管内pH和胆汁动态联合监测。结果RE、BE患者胃酸和胆汁联合反流比NERD患者和对照组更加频繁。结论胃酸和胆汁的联合反流在RE和BE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步监测食管pH值及胆汁变化对RE、BE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Barrett''''s食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Barrett’s食管是慢性胃食管反流致食管下段鳞状上皮损伤后被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改变,也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上消化道的重要致病菌,其感染可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非贲门部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tissue,MALT)淋巴瘤。近十年来,随着H.trylori人群感染率降低,消化性溃疡和胃窦、胃体部肿瘤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胃食管反流疾病(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Barrett’8食管、食管下段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势头。因此,H.pylori感染在Barrett’s食管发病及其发展为食管腺癌中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大多数学认为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的发生是胃食管反流造成食管下段黏膜的适应性变化,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正常人偶尔也可以出现反流,但时间甚短,主要于餐后发生,不足以造成食管黏膜的损伤,属于生理性反流;但当各种原因造成食管黏膜暴露于酸及胆汁的时间过长,就会导致食管黏膜的破损.出现糜烂、溃疡,久而久之就发生食管黏膜的移位。引起齿状线的上移。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发病与食管下括约肌(inferio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一过性松弛、食管酸清除功能障碍以及食管抗反流屏障下降等机制有关。研究表明,胃内酸袋的存在亦为导致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的机制之一。本文就胃内酸袋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前把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失败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称为难治性GERD,它是消化内科目前的治疗难题之一.近年的研究发现,弱酸反流、混合型胆汁反流以及食管高敏感可能是难治性GERD的发病机制,此文就近年来有关弱酸反流与难治性GERD的定义、发生率、发生机制以及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Bilitec 2000在临床的普遍应用,发现部分胃食管反流病(GERD)及其并发症患者食管内除存在胃酸和胃蛋白酶反流外,还存在病理性胆汁反流。胆汁反流在食管疾病中的致病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有学者指出胆汁是继胃酸和幽门螺杆菌之后,上消化道的第3个内源性黏膜攻击因子。本文就胆汁反流与食管疾病间关系的临床研究复习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51475胃内胆汁反流与上消化道症状关系的研究;20051476内镜下直接喷洒色素染色对匕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20051477食管炎、食管溃疡和Barrett‘s食管的胃-食管反流与胃内pH值的关系;20051478胃食管反流病维持治疗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20051479内镜下微波治疗食管不典型增生106例;20051480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治疗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发病机制及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慢性咳嗽常见病因之一.与典型胃食管反流病相比,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在发病机制、诊疗方面有其特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发病机制可能是高位反流、低位反流和气道高敏感性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建立,多通道食管腔内阻抗联合pH监测可以区分酸与非酸性反流,是有前景的诊断技术,抗反流药物治疗是目前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目前,根据食管内镜表现,将GERD分为3种类型:(1)常规内镜下食管下段无明显炎症及黏膜破损者称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NERD);(2)食管下端存在柱状上皮化生者称为Barrett食管;(3)食管下端炎症明显且存在黏膜破损者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也称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 EE).与中青年GERD患者比较,老年人在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及治疗等方面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慢性咳嗽常见病因之一.与典型胃食管反流病相比,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在发病机制、诊疗方面有其特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发病机制可能是高位反流、低位反流和气道高敏感性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建立,多通道食管腔内阻抗联合pH监测可以区分酸与非酸性反流,是有前景的诊断技术,抗反流药物治疗是目前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系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胃灼热等不适症状(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咽喉、气道等食管临近的组织损伤。GERD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EE)和Barrett食管(Barrettsesophagus,BE)  相似文献   

20.
魏颖  徐志洁  丁士刚 《胃肠病学》2013,18(7):437-439
Barrett食管(BE)是食管腺癌(EAC)的癌前病变。BE患者的胆汁反流往往较非BE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更常见且更为严重,反流的胆汁酸刺激食管上皮细胞产生活性氧簇、炎症因子,引起DNA损伤,进而影响细胞增殖与凋亡,参与BE的恶性转化。本文对胆汁酸在EAC发病中的作用以及相关EAC预防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