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对胆碱乙酰转移酶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切断成年Wistar大鼠双侧穹窿海马伞(FF),建立隔-海马胆碱能系统损害的痴呆模型。分为痴呆治疗组、痴呆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三组。痴呆治疗组经侧脑室给予IGF-1,痴呆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给予处理。利用水迷宫和Y迷宫观察其行为学改变,利用原位杂交及图像分析测定大鼠脑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表达。结果痴呆治疗组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优于痴呆对照组(P〈0.01),其脑内ChAT的表达量与痴呆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增多(P〈0.01)。结论IGF-1对中枢胆碱能系统有保护作用,能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
参芎化瘀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BDN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芎化瘀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参芎化瘀胶囊治疗组。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加腹腔注射硝普钠法,制备VD大鼠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BDNF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出现明显学习、记忆障碍,海马区BDNF阳性细胞增多(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学习记忆障碍明显改善、海马区BDNF阳性细胞增多(P〈0.05或〈0.01)。结论参芎化瘀胶囊能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参芎化瘀胶囊上调BDN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2对Aβ_(25-35)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及老年斑(SP)形成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g2预防给药,大鼠双侧海马内注射Aβ_(25-35)建立AD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和被动回避性跳台反射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Bielschowsky 银染色改良法检测各组大鼠SP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和溶媒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人参皂苷Rg2各剂量预防给药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较模型组有所增强;模型组、溶媒组和低剂量组大鼠大脑皮质中有SP形成,呈均匀致密的嗜银团,其余各组均未观察到SP.结论 人参皂苷Rg2对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能防止SP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内源性和外源性雌激素变化对大鼠脑内不同部位酪氨酸激酶A(TrkA)表达的影响。方法21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卵巢切除组(OVX组)、雌激素治疗组(E2组)。免疫细胞化学法计数海马CA1区、皮质区、杏仁复合体区、基底前脑Meynert核等部位TrkA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放免法测量大鼠血清雌激素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VX组大鼠海马CA1区、大脑皮层区、杏仁复合体区TrkA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均P〈0.01),Meynert核区无显著差异(P〉0.05),血雌激素含量明显降低(P〈0.01);E2组脑部各区TrkA表达与OVX组比较显著增多(均P〈0.01),血清雌激素含量显著增高(P〈0.01)。结论内源性和外源性雌激素含量变化可影响大鼠脑内多部位TrkA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g1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片模型中磷酸化tau蛋白(P-tau)及钙调神经磷酸酶(CaN)表达的影响,探讨人参皂苷Rg1是否通过上调CaN表达从而抑制AD模型大鼠脑片tau蛋白磷酸化。方法 制备5周龄雄性SD大鼠脑片(含皮质和海马),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组,人参皂苷Rg1+他克莫司(FK506)(一种CaN抑制剂)组,每组10张脑片。各组脑片首先置于人工脑脊液中孵育1h,之后人参皂苷Rg1组和人参皂苷Rg1+FK506组分别加入人参皂苷Rg1作用2h,然后除对照组外的各组分别加入冈田酸作用3h。干预结束后脑片经多聚甲醛固定后做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技术等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片P-tau、CaN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各脑区P-tau表达水平增加(P<0.05),CaN表达水平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1组各脑区P-tau表达水平减少(P<0.05),CaN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人参皂苷Rg1组比较,人参皂苷Rg1+FK506组P-tau表达水平增加(P<0.05),CaN表达水平减少(P<0.05)。结论 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上调CaN蛋白表达途径抑制AD大鼠脑片模型tau蛋白磷酸化,从而发挥抗痴呆作用。  相似文献   

6.
脑心通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组织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组织形态学的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MCAO)制作VD动物模型;跳台试验测定大鼠学习记忆成绩取脑组织作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形态学改变。结果跳台实验中,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存在着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改善,且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光镜观察显示,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紧密整齐,无明显神经元脱失;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稀疏、紊乱,神经元脱失明显,可见胶质细胞增生,中、西药治疗组可明显减轻大鼠CA1区海马神经元脱失现象,使锥体细胞形态较正常,排列较整齐,接近假手术组。结论脑心通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aspase-9和Caspase-3在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l区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10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组又分为1、2、4、8和12周5个亚组(n=10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TUNEL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及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在相同时间点模型组大鼠海马CAl区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l区Caspase-9、Caspase-3阳性表达在1周开始增多,2周达到高峰,4周开始下降,到12周仍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pase-9及Caspase-3共同参与了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l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的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及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2B(NMDAR-2B)的变化,探讨其在VD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制作大鼠VD模型,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各4JD只,每组分别在1个月和2个月处死20只大鼠,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l区NMDAR-2B表达,用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治疗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海马CA1区NMDAR-2B表达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少于手术对照组(P均〈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能上调VD大鼠海马CA1区NMDAR-2B表达,减轻EAA的毒性作用,保护神经细胞,有助于增强和调节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心通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法制成VD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脑心通组(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另设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共治疗28d,治疗后以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其学习记忆行为能力,以HE染色、Nissl染色检测其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脑心通胶囊可以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轻缺血对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损伤。结论脑心通胶囊为治疗VD大鼠的有效方,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减轻缺血对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升降散治疗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升降散组,假手术组大鼠仅切开颈前,模型组和升降散组大鼠行2-AO法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得到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细胞数和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细胞凋亡检测采用TUNEL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Bax蛋白阳性表达。结果给药后,升降散组和模型组大鼠的学习次数高于假手术组、正常组,正确次数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正常组(P<0.05),升降散组大鼠学习次数低于模型组,正确次数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仅有少量VEGF阳性细胞,升降散组阳性细胞数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升降散组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组而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海马CA1区Bcl-2和Bax阳性细胞数模型组大鼠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升降散组大鼠海马CA1区Bax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组而Bcl-2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升降散可促进脑部血管再生,可通过下调Bax蛋白和上调Bcl-2蛋白表达以抑制脑细胞的凋亡,显著改善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保护肽慢病毒(rLent/NT4-NAP)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原位杂交的影响,进一步研究神经保护肽(NAP)对老年性痴呆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β-淀粉样蛋白(Aβ)大鼠海马注射联用转移因子β1(TGFβ1)脑内注射改良的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实验分成对照组,假手术组,痴呆组,rLent/NT4-NAP组,空病毒组。空病毒组和rLent/NT4.NAP组通过滴鼻给药方式给予。应用水迷宫试验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的改变,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各组大鼠水迷宫的学习和记忆成绩比较,rLent/NT4-NAP组优于痴呆组(P〈0.05);对照组,假手术组,NAP组,空病毒组无显著差别。rLent/NT4-NAP组海马ChATmRNA表达也明显增高。各组海马ChATmRNA阳性神经元面密度之比较,痴呆组ChATmRNA阳性神经元面密度值(0.0698&#177;0.0182),低于对照组(0.12170&#177;0.0165),假手术组(0.1130&#177;0.0154)及rLent/NT4-NAP组(0.1083&#177;0.01718),空病毒组(0.1193&#177;0.01118)(P〈0.05),对照组,假手术组,rLent/NT4-NAP组,空病毒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NAP改善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记忆成绩与其恢复大鼠海马低水平的ChAT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转染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恢复及其对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经大鼠股骨及胫骨分离并鉴定BMSCs,构建反转录病毒pLXSN-TERT重组子并转染BMSCs,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体外培养的TERT-BMSCs的成瘤性。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痴呆模型组、BMSCs组和TERT-BMSCs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方法制作VD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测试法检测各组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CA1区BDNF、NMDAR1、SYN蛋白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测试及透射电镜观察均显示,BMSCs组、TERT-BMSCs组较痴呆模型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CA1区超微结构明显改善(P均<0.05),且TERT-BMSCs组比BMSCs组改善更为明显(P均<0.05)。 BMSCs组、TERT-BMSCs组BDNF、NMDAR1、SYN蛋白阳性细胞着色的平均灰度值比痴呆模型组增高(P均<0.05),且TERT-BMSCs组比BMSCs组增高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 TERT基因转染的BMSCs比普通BM-SCs对VD的康复治疗作用更为显著,其分子机制可能与增加大鼠海马CA1区BDNF、NMDAR1和SYN的表达,影响了突触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褪黑素干预高血压模型大鼠过程中基底前脑三个胆碱能核团神经元、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学习记忆之间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与Morris水迷宫系统,观察外源性褪黑素干预后,基底前脑内侧隔核(MS)、斜角带核垂直支(v DB)与水平支(h DB)的胆碱乙酰转移酶(Ch AT)阳性细胞、海马CA1区的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变化及学习记忆变化的趋势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肾性高血压大鼠的h DB的Ch AT阳性细胞数明显下降,海马CA1区的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5);应用褪黑素后可将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逆转到接近正常的水平(P0.05),但MS或h DB的Ch AT阳性细胞数始终均无显著变化(P0.05);各组大鼠的Ch AT阳性细胞形态或GFAP阳性细胞形态亦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中,褪黑素具有保护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免遭损害的作用,并对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产生抑制效应,褪黑素在早期防治因高血压而诱发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或老年性痴呆可能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脑缺血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人参皂苷Rg1 10、20、40 mg.kg-1处理组(Rg1低、中、高剂量组)、尼莫地平1 mg.kg-1阳性药物处理组(control组),每组10只。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于动物清醒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脑皮层缺血2 h后iNOS、eNOS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脑皮层区偶见iNOS及少量eNOS阳性细胞;单纯缺血组可见大量iNOS阳性细胞及少量eNOS阳性细胞;与单纯缺血组比较,人参皂苷Rg1各组iNOS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eNOS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结论人参皂苷Rg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下调脑组织iN-OS、上调eNOS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参皂苷Rg3对小鼠肝癌血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抑制人肝癌组织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①选用昆明种小鼠6只(雌雄各半,供传代用),昆明种小鼠14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肝癌模型组(30只),人参皂苷R船组(30只),5-FU(5-氟尿嘧啶)组(30只),人参皂苷Rg3联合5-FU组(30只)。采用小鼠肝癌细胞株H22肝内注射建立小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的方法,将小鼠肝癌细胞株H22肝内注射24h后,人参皂苷Rg3组小鼠灌胃给药,5-FU组腹腔内注射给药,人参皂苷Rg3联合5-FU组小鼠灌胃和腹腔内注射给药,连续10d后处死各组全部小鼠并留取标本进行检测。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5-FU组、人参皂苷Rg2组、人参皂苷Rg3联合5-FU组小鼠肝癌组织VEGF表达水平均低于肝癌模型组(均P〈0.05);人参皂苷Rg3组和人参皂苷Rg3联合5-FU纽小鼠肝癌组织VEGF表达水平均低于5-FU组(均P〈0.05);人参皂苷Rg3联合5-FU组小鼠肝癌组织VEGF表达水平与人参皂苷Rg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苷Rg3可抑制肝癌细胞血管生成,其可能机制是抑制VEGF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空间记忆能力及海马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3—4个月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L—NAME组,每组18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L—NAME组在造模后第3周开始每日给予L—NAME(20mg·k-1·d-1配入每日饮用水中)。造模后2、4、6个月,利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学习空间记忆能力;观察海马区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和iNOS的表达。结果①造模后2、4、6个月,模型组、L—NAME组的逃避潜伏期、搜索路径长度均比假手术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L—NAME组比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P〈0.05)。②HE染色显示,模型组和L.NAME组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海马区的锥体细胞损伤程度逐渐加重;L—NAME组各相应时间点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③模型组和L—NAME组海马CA1区iNOS阳性细胞数目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L—NAME组的iNOS阳性细胞数目相对减少(P〈0.01,P〈0.05)。结论L—NAME可减轻慢性脑缺血所致的脑组织损伤,改善脑缺血所致的进行性学习空间记忆能力的下降;其可能的机制为通过抑制iNOS的表达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1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片磷酸化tau蛋白(P-tau)及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 A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周龄雄性大鼠脑片随机分为五组,分别放置人工脑脊液中培养。3个人参皂苷Rg1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在模型组和3个人参皂苷Rg1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冈田酸,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采用Western印迹、图像分析技术等方法,检测皮层和海马P-tau、Ch AT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tau表达显著增加(P0.01);Ch AT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甙Rg1各组P-tau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Ch AT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Rg1三个浓度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以高浓度组效果最佳。结论人参皂甙Rg1可通过降低P-tau表达水平,提高Ch AT活性,从而减少神经元纤维缠结的形成,并可能通过调节胆碱能功能的途径发挥抗痴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e、灯盏花素组合物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42 mg/kg血塞通胶囊)、组合物低剂量组(人参皂苷Re 2.5 mg/kg+灯盏花素1 mg/kg)、组合物中剂量组(人参皂苷Re 5.0 mg/kg+灯盏花素2 mg/kg)、组合物高剂量组(人参皂苷Re 10.0 mg/kg+灯盏花素4 mg/kg)、人参皂苷Re组(10 mg/kg)、灯盏花素组(4 mg/kg),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各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作VD模型。造模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纯净水灌胃,其余各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28 d。给予药物后,大鼠的学习及记忆能力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组织病理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比假手术组显著延长(P<0.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从第2天开始,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改良Pulsinelli′s 4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造模后给予穴位埋线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及免疫组化检测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表达。结果穴位埋线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海马齿状回ChAT表达增强。结论穴位埋线可提高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它增强海马ChAT表达、保护胆碱能神经元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软脉灵口服液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V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2VO)制作VaD模型,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的形态学变化,TUNEI.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的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软脉灵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01)、1min穿越原平台所在位置次数增加(P〈0.001);软脉灵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大鼠海马CA1区的凋亡细胞比模型组减少(P〈0.01);与软脉灵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海马CA1区的凋亡细胞更少(P〈0.01)。结论软脉灵口服液能改善拟VaD尢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减少拟VaD大鼠海马CA1区的凋亡细胞。这些作用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