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99年日本内镜专家小野裕之及後藤田桌志等人首先开发出一种先端带陶瓷绝缘头的新型电刀(IT刀),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直径大于2 cm的早期癌病灶,切除深度包括黏膜全层、黏膜肌层及大部分黏膜下层,这一手术被称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良性肿瘤,其治疗效果与外科相近,又可避免开腹手术带来的创伤和并发症,已逐渐成为治疗消化道癌前病变的一种标准微创治疗手段。我科在2016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不同部位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59例上消化道不同部位黏膜下肿瘤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切除病灶,切除后病灶均送病理,比较不同部位性别及年龄组成比,病灶最大直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所有患者2 mo及6 mo后复查胃镜.结果:159例患者中,病灶位于食道28例,贲门12例,胃底44例,胃体48例(其中2例为残胃),胃窦22例,十二指肠5例.病灶完全切除155例(155/159,97.5%),术中病灶行整块切除154例(154/159,96.9%),食道者16例以隧道法切除,胃底者16例行全层切除.病灶位于食道者,隧道法及普通ESD术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灶位于胃底者,普通ESD术及全层切除法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病理主要包括平滑肌瘤、间质瘤及异位胰腺.本研究中共发生术中穿孔19例,后均行全层切除术,成功闭合创面;所有术中出血均以电凝止血钳及钛夹成功止血,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2例,均经急诊内镜下钛夹成功止血.所有患者术后2 mo及6 mo复查胃镜,所有患者创面愈合良好,未见复发.结论: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根据其不同生长部位,有其不同临床及病理特征,可采用不同ESD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已逐渐成为治疗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期肿瘤的重要手段。在ESD术中通过黏膜下注射使黏膜隆起,形成方便且安全的切除空间,可降低手术难度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研究合适的黏膜下注射材料是ESD技术发展的重要环节。此文对近年来一些黏膜下注射材料的各方面性能进行综述,以期对这类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来源于消化道固有肌层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内镜发现的消化道SMT进行超声检查,对来源于固有肌层的SMT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ESD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2)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3)剥离黏膜下层组织显露病变,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结果 来源于固有肌层的消化道SMT 10例,术后病理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1例,胃平滑肌瘤1例,胃间质瘤6例,直肠平滑肌瘤和间质瘤各1例.病变最大直径0.5~3.0 cm(平均1.4 cm).9例病变一次性完整剥离,1例创面肿瘤残留接受外科手术.ESD手术时间30~150 min(平均73.5 min).1例术中出现消化道穿孔,应用金属夹成功闭合,未转开腹手术修补.术中平均出血量约40 ml,术后均未出现出血,亦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ESD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消化道SMT安全、有效,大多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物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物切除术(ESTD)的应用价值及其护理配合体会。方法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经超声内镜检查和前期治疗明确诊断为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胃SMT患者18例,食管SMT患者28例,择期行全麻下ESTD治疗。结果46例患者均行ESTD术,成功切除所有病变,完整切除率为100%,避免了外科手术。所有患者在术后均无出血、穿孔等严重性并发症发生,缩短了治疗、住院时间。结论ESTD作为微创内镜技术,明显优于创伤大的传统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物手术方法,而且以完整的黏膜切除标本提供病理组织学研究,从而判断肿瘤病变是否完全切除。完善的护理评估,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1例回盲部侧向发育型肿瘤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术中使用磁锚定技术进行牵引,不但可以充分暴露病变黏膜下层、降低手术难度,而且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总体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的内镜技术和新的内镜附件的不断涌现,使我们感觉内镜好像是一门无所不能的学科,特别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出现,使内镜手术替代部分外科手术几乎成为可能。ESD可以完整剥离病变黏膜,成为未来消化道癌前病变与早癌切除的主要技术;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的出现,使内镜技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我们可以隔着黏膜上皮对固有肌层实施手术。当我们反思这些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黏膜剥离术的食管癌早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黏膜剥离术患者垂直与水平切缘分别有1、2例阳性,经过术中冰冻追加手术切除,黏膜切除术的患者垂直和水平切缘各有4例阳性,水平切缘阳性患者再次行黏膜切除术,垂直阳性切缘患者有2例术前病理为食管癌,行补救性外科切除,其余2例不典型增生行黏膜剥离术。统计其整块切除率,发现黏膜切除术的整块切除率分别为80. 0%和76. 5%,黏膜剥离术的整块切除率均为100%。黏膜切除术所花费手术时间短于黏膜剥离术。黏膜剥离术患者重度出血率显著高于黏膜切除术,而在食管狭窄方面黏膜切除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黏膜剥离术(均P 0. 05)。而食管穿孔发生率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黏膜剥离术手术近期疗效更佳,但在并发症方面,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劣,在临床应用时应该取其优点,避免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胃镜发现并由超声内镜和CT证实的胃固有肌层来源的肿瘤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若出现穿孔或难以完整切除的情况则给予腹腔镜介入治疗.结果 共对20例患者成功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操作时间40~ 120 min,平均74.8 min.切除肿瘤的最大直径1.5 ~3.5 cm,平均2.6 cm.其中3例因出现较大穿孔而需腹腔镜介入进行全层切除.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17例为间质瘤,3例为平滑肌瘤.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部分肿瘤的完整切除需要腹腔镜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超声内镜(EUS)用于食管黏膜下肿瘤定性诊断及指导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胃镜检查中发现的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50例,对其行超声内镜检查,以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病变大小、起源层次及性质为依据,决定内镜下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EP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将病变完整切除,并对瘤体标本进行病理活检。结果术前EUS诊断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淋巴管瘤分别有45例、2例,起源于黏膜下层的脂肪瘤、食管囊肿分别有2例、1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EUS诊断的准确率为98.0%。食管SMT患者病灶直径为0.4~2.3(1.38±0.21)cm,行EMR、EPMR、ESD切除者分别有37例、6例、7例,均完全切除,手术成功率为100.0%。EMR术中无并发症,ESD术中1例患者创面出血,并成功止血。术后6个月EUS复查结果显示创面无病变残留及复发,愈合良好。结论 EUS能对食管SMT进行定性和起源诊断,在食管SMT治疗中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EUS辅助下行内镜微创手术是安全、有效的SMT治疗手段,既能完整切除病变,又可提供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和粘膜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食管癌早期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关注其手术后的近期疗效和术后的安全性。结果:经过回顾性数据分析发现经过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垂直与水平切缘分别有1、2例阳性,经过术中冰冻追加手术切除,黏膜切除术的患者垂直和水平切缘各有4例阳性,水平切缘阳性患者再次行黏膜切除术,垂直阳性切缘患者有2例术前病理为食管癌,行补救性外科切除,其余2例不典型增生性黏膜剥离术。将患者的病灶以15mm为界限,统计其整块切除率,发现黏膜切除术的整块切除率分别为80%和76.5%,黏膜下剥离术的整块切除率均为100%,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黏膜切除术患者所花费手术时间为31.26±2.28min,黏膜下剥离术为83.62±4.87min,后者大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可知在黏膜下剥离术患者有14.29%发生重度出血,显著高于黏膜切除术的3.85%,而在食管狭窄方面黏膜切除术的发生率为23.08%显著高于黏膜下剥离术的4.76%。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食道穿孔两组患者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近期手术效果方面,黏膜下剥离术手术效果更佳,而在并发症方面,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劣,在临床应用时应该取其优点,避免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病变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肠镜发现的较大直肠腺瘤和黏膜下肿瘤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2)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3)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12例低位直肠病变,大小0.6~4.5cm(平均2.8cm),均成功完成ESD治疗。术后11例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1例腺癌累及黏膜下层病例接受外科根治手术,手术标本病理未见肿瘤残留。ESD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30~120min(平均5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约75ml,均经电凝、氩离子凝固术和止血夹成功止血,未出现需再次肠镜下治疗的出血。2例剥离深至肌层,出现皮下气肿和少量膈下游离气体,保守治疗好转。9例1个月后肠镜复查,创面基本愈合。结论ESD是治疗消化道病变的新方法,不仅能切除较大的病变,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以往需要外科手术的消化道早期癌和部分黏膜下肿瘤,通过ESD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自然腔道手术发展的基础上,对于起源于固有肌层突向浆膜下生长并与浆膜层紧密粘连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submucosal tumor,SMT),提出了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 resection,EFR)的概念.我们采用双孔道内镜运用抓取后圈套( grasp-and-snare)技术全层切除法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结肠电切术后创面自然愈合过程以及黏膜切除、全层切开两种手术方式愈合情况的差异。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12只(每只大鼠据两处手术创面将标本归入黏膜切除组和全层切开组)、对照组(无特殊处理)12只,分别于术后第4、7、12天取结肠溃疡局部组织,HE染色后观察愈合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Ⅲ型胶原、Ⅳ型胶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①组织愈合情况:与对照组结肠标本相比,黏膜切除组及全层切开组标本均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组织缺损处均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结缔组织填充。同一时间点黏膜切除组、全层切开组再生上皮成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黏膜切除组较早出现中级愈合改变(第4天);术后第7天时,黏膜切除组填充程度明显优于全层切开组(P<0.05)。②组织生长因子及胶原表达:术后第4、7天,黏膜切除组Ⅲ型胶原、Ⅳ型胶原表达与全层切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肠壁损伤后,黏膜切除组、全层切开组内源性b-FGF及TGF-β1表达均升高,但两组同一时间点b-FGF、TGF-β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鼠结肠电切术后黏膜切除组和全层切开组组织愈合过程基本相同,但全层切开组结缔组织的修复完善所需时间可能长于黏膜切除组。  相似文献   

15.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y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以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为基础的一种新的治疗消化道早期恶性肿瘤和较大的良性病变的微创技术,可以完整的切除病变组织,明显降低肿瘤的残留和复发率,且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避免了传统手术治疗风险,成为治疗胃肠道早期病变的有效手段[1].  相似文献   

16.
余婷婷 《山东医药》2014,(42):89-90
目的比较宫腔镜、腹腔镜下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的手术效果,为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的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子宫黏膜下大肌瘤(≥30 mm)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肌瘤切除术,观察组行宫腔镜下肌瘤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瘤体切除情况,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年,采用宫腔镜观察术后宫腔黏连情况,询问术后妊娠情况,超声检查观察子宫肌瘤复发情况,比较两组子宫肌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黏膜下子宫大肌瘤均完整切除,术中无残留。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子宫肌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宫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6个月发生自然妊娠分别为2例及1例。结论宫腔镜下切除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疗效较好,患者术后恢复快,是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内镜微创技术飞速发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及其衍生技术——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 exavaton,ESE)、无腹腔镜辅助的内镜消化道管壁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和隧道内镜技术(tunnelling endoscopic technique)的治疗范围已从黏膜病变扩展到固有层肿瘤,使大量患者免受了外科手术之苦.但对于消化道壁巨大的或者向腔外生长的黏膜下肿瘤( SMTs),单纯内镜治疗风险较大,联合腹腔镜治疗的双镜联合技术应运而生.我院内镜中心在既往与普外科合作开展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胃肠肿瘤技术成熟的基础上,近期与胸外科合作,行胸腔镜联合内镜治疗食管来源于固有肌层多发平滑肌瘤1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例中内镜下的手术采用的是隧道内镜技术,保证了手术区食管黏膜的完整性,避免了常规胸腔镜手术较易出现的黏膜破损而致术后瘘的并发症,国内外鲜见类似报道.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已成为黏膜下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相较于外科腹腔镜手术,EFR可经人体自然孔道完整切除肿瘤,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速度快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数黏膜下肿瘤的切除。为完整剥离病变,EFR术中多会造成消化道管壁的全层缺损,现阶段主要使用的闭合夹有金属夹、尼龙圈联合金属夹、内镜吻合夹(over⁃the⁃scope clip,OTSC)等,具体方式的选择主要根据术中创面情况及缺损大小综合判断。对现有的常用消化道全层缺损闭合方式进行总结,评估其安全性及可靠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gubmucosal disseetion,ESD)治疗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ESD方法治疗37例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内镜下手术情况、并发症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术中出血3例,术后出血2例,均内镜下成功止血;术中穿孔2例,均予内镜下金属夹夹闭后内科保守治疗成功,未有中转外科手术;l例直肠类癌及1例食管重度异型增生术后切缘病变组织残留,2~6月后复查未见明显复发迹象。结论 ESD治疗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安全、有效,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且术后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20.
内镜超声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32,自引:8,他引:32  
目的 评价内镜超声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内镜检查中怀疑黏膜下肿瘤者进行内镜超声检查,根据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层次及性质决定治疗方案,内镜治疗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黏膜剥离-肿瘤摘除术、高频电切术及硬化治疗.结果 73例良性间质瘤起源于黏膜肌层,7例直肠类癌位于黏膜固有层;脂肪瘤13例、异位胰腺17例、胃底静脉曲张5例、囊肿6例起源于黏膜下层;95例良性间质瘤及21例恶性间质瘤起源于固有肌层,1例类癌侵及固有肌层.61例源于黏膜肌层及8例源于固有肌层的良性间质瘤、8例脂肪瘤、8例异位胰腺及7例类癌经内镜切除,4例囊肿行内镜下穿刺治疗;33例源于固有肌层的良性间质瘤、18例恶性间质瘤、2例脂肪瘤、2例异位胰腺及1例类癌经手术切除.病理符合率为97.97%.结论 超声内镜能够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进行起源和定性诊断,对黏膜下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