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玻璃体手术中应用内界膜剥除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视网膜脱离合并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40例(40只眼)的临床资料.以术中是否联合内界膜剥除分为两组:剥膜组19例,未剥膜者为对照组21例.术毕均填充硅油.于玻璃体手术后3个月及硅油取出术后3个月应用OCT观察两组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及视网膜前膜情况,并记录最终随访视力.结果 随访6 ~ 12个月.玻璃体切除术后3个月,OCT见黄斑视网膜前膜形成者剥膜组0眼,对照组6眼(28.57%)(Fisher确切概率法,P=0.021);出现黄斑水肿者,剥膜组1眼(5.26%),对照组5眼(23.81%) (x2=1.433,P =0.231).硅油填充下视网膜复位率剥膜组为89.47%,对照组为90.48% (x2 =0.011,P=0.916).硅油取出术后3个月,两组病例均未再发生新的视网膜前膜;出现黄斑水肿者,剥膜组为5.3%,对照组为14.30%(x2=0.178,P=0.673).最终随访视网膜均复位.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视力明显提高,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玻璃体切除术中应用内界膜剥除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可以降低术后黄斑前膜的发生率,对术后视力、黄斑水肿情况及视网膜复位成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黄斑部前膜不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人工玻璃体后脱离(PVD)、黄斑前膜剥除术、内境界膜剥除术三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部前膜(IMEM)疗效.方法 特发性黄斑前膜41例(43只眼),视力从0.1~0.8不等,35只眼低于0.3 所有患者均行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除,视玻璃体视网膜界面情况(浅、中、深层)分别采用人工玻璃体后脱离、黄斑前膜撕除、内界膜剥除三种手术方法,平均随访10.2个月.结果 随访3个月后40只眼视力提高,39只眼视物变形消失,以视力≥3行为界,人工PVD、黄斑前膜撕除术明显高于内境界膜剥除术,二者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OCT及眼底彩照显示所有患者的前膜均已消除,黄斑水肿逐渐减轻,视网膜平复.结论 特发性黄斑前膜据病变部位浅、中、深可以分别采用人工PVD、黄斑前膜撕除术、内境界膜剥离术三种手术方法.随诊视力前二者提高幅度较大,在黄斑前膜位置较浅未对黄斑部视网膜造成严重牵拉的情况下尽早的将其剥除,可使视功能得到良好恢复,提示玻璃体后脱离发展过程与黄斑前膜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3G玻璃体手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合并玻璃体黄斑牵拉或视网膜黄斑前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22眼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合并玻璃体黄斑牵拉或黄斑前膜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12眼行23G玻璃体切除手术并剥离视网膜前膜和/或内界膜作为观察组即手术组;另外10例10眼未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收集全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6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中央视网膜厚度(CRT)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BCVA和CR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5、0.206).观察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BCVA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95,P=0.048);CRT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431,P<0.01).对照组随访期内1、3、6mo BCVA及CRT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3、6mo时,观察组BCVA较对照组提高,CRT较对照组时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mo时,观察组BCVA及CRT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23G玻璃体切割手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合并玻璃体黄斑牵拉或黄斑前膜患者视力并降低中央视网膜厚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曲安奈德(TA)玻璃体染色辅助玻璃体切割(PPV)联合与不联合内界膜剥除对适度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视网膜复位及黄斑裂孔闭合的影响.方法 屈光度≥6D,增生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分级A、B级,眼轴长度≥26 mm但<29 mm,视网膜色素上皮及脉络膜萎缩轻或不明显,0~1级且深度≤2 mm巩膜后葡萄肿的适度高度近视MHRD患者43例43只眼纳入观察.将43只眼随机分为内界膜剥除组和内界膜保留组.其中,内界膜剥除组24只眼,内界膜保留组19只眼.TA玻璃体染色辅助PPV后,内界膜剥除组行内界膜剥除,内界膜保留组不行内界膜剥除.手术后1周,l、3、6、12个月时随访,比较两组间矫正视力、视网膜复位及黄斑裂孔闭合率的差异.结果 手术后12个月,内界膜剥除组视网膜复位22只眼,视网膜复位率91.67%;内界膜保留组视网膜复位18只眼,视网膜复位率94.74%;两组患者的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1.000).内界膜剥除组黄斑裂孔闭合14只眼,黄斑裂孔闭合率58.33%;内界膜保留组黄斑裂孔闭合11只眼,黄斑裂孔闭合57.89%;两组患者的黄斑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9,P=0.824).两组患者手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1,P=0.977).结论 采用TA辅助PPV治疗适度高度近视MHRD眼,其视网膜复位、裂孔闭合及视力改变与内界膜是否剥除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黄斑前膜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的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3D-OCT)图像的形态特征,探讨3D-OCT对IER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5月间确诊为IERM的患者35例(40只眼),行视力、裂隙灯、眼底彩照和OCT检查。OCT检查采用TOPCON3D-OCT1000MARKII,扫描速度27000A扫描/s,扫描面积6.0mm&#215;6.0mm,扫描模式128&#215;512,分析中心凹厚度、中心凹形态及感光细胞(IS/OS)情况。结果IERM的3D-OCT图像表现为视网膜表面薄厚不一的高反光带,绝大多数伴程度不同的中心凹厚度增加。在40只眼中,弥漫性水肿或囊肿20只眼,假性黄斑裂孔3只眼,板层裂孔3只眼,玻璃体黄斑牵拉4只眼,中心凹形态正常者10只眼。结论3D-OCT可提供更多的IERM中心凹形态的信息,在IERM确诊方面有很高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描述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继发性黄斑前膜手术中的应用、临床特点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0/2006年因继发性黄斑前膜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32例32眼,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13~69(平均41±28)岁;病程3~69(平均21±19)mo,有6眼病程在1a以上。术前视力:CF~0.4。原发病:常规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13眼(男/女:13/0)、玻璃体切除术后8眼(男/女:7/1)、视网膜血管病变6眼(男/女:4/2)、平坦部炎5眼(男/女:0/5),其中经平坦部后部玻璃体手术中发现黄斑部有铁锈和炎性物质附着共5眼5例。所有患者行标准的经睫状体平坦部的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中先剥除前膜后再剥除视网膜内界膜,部分患者结合TA标记,眼内空气充填1wk左右。追踪观察6~38mo。结果:术后视力0.05~0.7,其术前与术后差视力差异有显著性(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采用Friedmantest,P<0.05)。尚未发现由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所致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继发行黄斑前膜手术中的应用不但可以达到整理松解黄斑区处视网膜皱褶,解除对黄斑中心凹的牵引,还可以清除紧密附着在黄斑前视网膜表面的炎性物质,改善黄斑区局部的代谢,有利于黄斑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黄斑视网膜前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特发性及继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临床特点、光学相干断层(OCT)检查及手术效果.方法 对2005年11月至2009年4月于眼科进行玻璃体切割术、黄斑前膜剥除术的36例患者38只眼,其中特发性黄斑前膜25只眼,继发性13只眼,分别对其眼部情况、OCT检查、手术方法、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OCT显示36例38只眼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黄斑区中心凹厚度均比术前明显减少;36例38只眼术后随访矫正最佳视力提高2行者27只眼,占71.1%;特发性黄斑前膜25只眼比继发性黄斑前膜13只眼术后随访视力提高明显.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OCT)检查对于黄斑前膜诊断、术后观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玻璃体切割手术剥除黄斑前膜对达到手术指征的黄斑前膜患者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特发性及继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临床特点、光学相干断层(OCT)检查及手术效果.方法 对2005年11月至2009年4月于眼科进行玻璃体切割术、黄斑前膜剥除术的36例患者38只眼,其中特发性黄斑前膜25只眼,继发性13只眼,分别对其眼部情况、OCT检查、手术方法、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OCT显示36例38只眼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黄斑区中心凹厚度均比术前明显减少;36例38只眼术后随访矫正最佳视力提高2行者27只眼,占71.1%;特发性黄斑前膜25只眼比继发性黄斑前膜13只眼术后随访视力提高明显.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OCT)检查对于黄斑前膜诊断、术后观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玻璃体切割手术剥除黄斑前膜对达到手术指征的黄斑前膜患者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特发性及继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临床特点、光学相干断层(OCT)检查及手术效果.方法 对2005年11月至2009年4月于眼科进行玻璃体切割术、黄斑前膜剥除术的36例患者38只眼,其中特发性黄斑前膜25只眼,继发性13只眼,分别对其眼部情况、OCT检查、手术方法、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OCT显示36例38只眼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黄斑区中心凹厚度均比术前明显减少;36例38只眼术后随访矫正最佳视力提高2行者27只眼,占71.1%;特发性黄斑前膜25只眼比继发性黄斑前膜13只眼术后随访视力提高明显.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OCT)检查对于黄斑前膜诊断、术后观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玻璃体切割手术剥除黄斑前膜对达到手术指征的黄斑前膜患者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手术方法并与传统手术方法进行临床对比观察。 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8年2-8月首次就诊于潍坊眼科医院的IERM患者30例(30眼),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15眼)给予玻璃体切割+传统黄斑前膜撕除术, 改良组(15眼)给予玻璃体切割+改良黄斑前膜钝性剥除术。测量术前,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的 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GCIPL)、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CRT)、多焦视 网膜电图(ERG)。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年龄为40~80岁。2组手术后3个月最 佳矫正视力与手术前相比均有改善(传统组:t=4.176,P=0.001;改良组:t=6.187,P<0.001)。改良组 手术后3个月视力优于传统组(t=2.219,P=0.035)。与手术前相比,2组CRT降低(传统组:t=5.666, P<0.001;改良组:t=13.905,P<0.001),术后3 个月改良组CRT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44,P=0.041)。术前所有患眼黄斑区GCIPL厚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451,P=0.366),与手术前相比,传统组术后黄斑区GCIPL无明显变化(t=-3.350,P=0.066),改 良组黄斑区GCIPL厚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48,P<0.001)。2组多焦ERG 1环的P波峰 值手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0,P=0.860),2组手术后3个月与手术前相比均有改善(传统组: t=-16.932,P<0.001;改良组:t=-29.701,P<0.001),且改良组优于传统组(t=-20.882,P<0.001)。结论: 黄斑前膜钝性剥除术是一种实用、简便、安全的治疗方法。与传统黄斑前膜撕除术相比,在手术早 期即可更快地恢复黄斑区形态结构,提高患者视力,改善黄斑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前后黄斑前膜(ERM)分级、黄斑区形态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情况。

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16-03/2019-05于我院接受超声乳化术的白内障合并IERM患者51例54眼,分析术前和术后1mo ERM分级、黄斑囊样水肿(CME)、椭圆体带中断和神经上皮层脱离(NSD)的发生及BCVA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术前5眼(9%)ERM 1级,23眼(43%)ERM 2级,21眼(39%)ERM 3级,5眼(9%)ERM 4级; 术后1mo ERM分级保持稳定。术后1mo BCVA(0.47±0.17)与术前(0.45±0.16)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但CME、椭圆体带中断及NSD发生率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

结论:超声乳化术并没有显著加快ERM进展和影响BCVA,但显著增加了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炎症反应,故对合并IERM的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后需密切随访,如果黄斑区改变影响了BCVA,应尽早行玻璃体切割手术。  相似文献   


12.
应用相干光断层扫描( OCT)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出现的黄斑结构改变及黄斑区视网膜水肿的发生情况。方法对42例(42只眼)视网膜脱离患眼在术前进行OCT检查,观察视网膜脱离后出现的黄斑结构改变及黄斑区视网膜水肿的发生情况。根据术前视网膜脱离发生的时间分为A组(<3个月)和B组(>个3个月)。结果(1)OCT 检查黄斑部形态:黄斑未出现脱离有13只眼,黄斑部分或全部脱离有29只眼,其中黄斑囊样变6只眼,视网膜水肿14只眼,视网膜劈裂2只眼,黄斑前膜2只眼。(2)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改变:未出现黄斑脱离和已出现黄斑脱离的视网膜厚度为比较,结果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A、B两组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较,两者之间无有统计学差异( P >0.05)。(3)视网膜水肿的发生率:A、B两组的视网膜水肿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OCT检查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黄斑区视网膜组织结构研究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继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因继发性黄斑前膜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者42例42眼,所有患者均行标准的23 G经睫状体平坦部的三通道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除+视网膜内界膜剥除+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术,术后随访3.0~18.0(8.3±2.4)个月,对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形态及手术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结果 随访期末,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者30眼,不变者8眼,下降者4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5,P=0.000).黄斑中心神经上皮层厚度术前为(315.62±132.12)μm,术后为(233.42±146.32) μm,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2,P=0.000).术后视网膜少许出血6眼,玻璃体积血1眼,一过性高眼压6眼;3眼周边牵引性小裂孔,激光治疗后,行玻璃体内C3F8填充,视网膜在位.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可以加速黄斑水肿消退,降低黄斑前膜复发,促进视功能恢复.视网膜内界膜剥除在继发性黄斑前膜手术中可以松解黄斑区视网膜皱褶,解除对黄斑中心凹的牵引,改善黄斑区局部的代谢,有利于黄斑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治疗视网膜复位术后早期并发黄斑前膜的效果。方法6例6眼原发性(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早期黄斑前膜形成,黄斑前膜薄如玻璃纸样,视网膜表面波纹,中心凹旁血管扭曲,视物变形、视力下降。药物治疗行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共2~3次。随访观察治疗前后视力改变、视物变形改善、眼底病变进展情况及视觉电生理变化。随访时间为6月至3年。结果4例治疗后视物变形改善,视力提高。2例无变化。5例的眼底病变无进一步发展,1例视物变形,视力下降,眼底黄斑前膜发展,网膜皱摺,血管走向变形。结论视网膜复位术后黄斑前膜形成早期,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可部分控制病变进一步发展。严重的黄斑前膜需通过玻璃体手术加以剥除,恢复黄斑区的解剖形态,以提高视力,改善视物变形。  相似文献   

15.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再次手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需再次手术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7例17眼,其中11例是第1次经玻璃体切割联合膨胀气体填充后黄斑裂孔未闭合,6例是黄斑裂孔闭合后晚期复发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彻底黄斑前膜剥离,2例行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全部病例联合硅油内填充,11例术后补充氩激光光凝。结果 17例17眼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全部复位,最终视力较术前提高。随访3—24个月,视网膜复位良好,无1眼复发。结论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中彻底剥离黄斑前膜,剥离视网膜内界膜,硅油填充和激光光凝可有效封闭黄斑裂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激光扫描检眼镜(SLO)黄斑光敏度检查在评估特发性黄斑前膜眼视功能中的作用以及黄斑光敏度与中心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的相互关系。 方法 用SLO的微视野(microperimetry)程序对直接检眼镜、前置镜以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44例55只患眼进行黄斑中心10°视野光敏度检测,并与同期同样方法检测的31只正常眼进行对比,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眼黄斑光敏度变化与OCT测量的中心凹厚度及对数视力检查结果的相互关系。 结果 特发性黄斑前膜眼黄斑光敏度较正常对照眼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265,P<0.01)。平均光敏感度下降与视力下降呈正相关性(r=0.687, P=0.000);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增加呈负相关性(r=-0.532,P=0.003)。有视物变形眼较无视物变形眼的黄斑光敏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39, P=0.000);增生性前膜眼较水肿性前膜眼平均黄斑光敏度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6, P=0.094)。 结论 SLO的微视野程序能敏感的反映特发性黄斑前膜眼的黄斑视功能状况,定量评价黄斑光敏度的变化;黄斑光敏度变化与中心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相关。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100-10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前黄斑改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的特征。方法 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 6 2例 6 2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双眼手术前黄斑形态改变。以通过黄斑中心凹的 6mm长度和等角度间隔的四线扫描为基础 ,并根据个体情况作改变扫描线长度和角度的附加扫描。结果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 ,根据黄斑改变分为 3类 :( 1)黄斑附着 2 9眼 ,表现为神经感觉层脱离未波及黄斑 ;( 2 )黄斑部分脱离 5眼 ,包括神经感觉层囊样水肿 2眼 ,伴玻璃体粘连 3眼 ;( 3)黄斑完全脱离2 8眼 ,包括神经感觉层水肿呈网状 18眼 ,视网膜劈裂 3眼 ,黄斑裂孔 5眼 ,以及伴视网膜前膜 2眼。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详细提供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的黄斑形态改变特征 ,这非常有助于对黄斑病变的检查和视力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的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特征以及与患者视力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门诊确诊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82例(212只眼),年龄35~88岁,平均(66.08±9.25)岁,所有患者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和OCT检查。根据OCT检查所见对黄斑前膜进行分类,分析中心凹形态及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体积与视力的关系,采用SPSS13.0软件对患者的各项OCT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特发性黄斑前膜的OCT图像特征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表面厚薄不一的高反光带,部分与视网膜内表面完全紧密粘连或分离。黄斑前膜的中心凹形态改变有5种表现,中心凹正常型33只眼(15.7%),伴有板层裂孔17只眼(8.0%),伴有假性黄斑裂孔16只眼(7.5%),伴有弥漫水肿121只眼(57.0%),伴有囊样水肿25只眼(11.8%)。(2)中心凹正常组与其它中心凹形态组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体积与视力呈负相关(r=0.029,P〈0.01)。结论黄斑前膜患者视力与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体积具有负相关性,0CT作为黄斑前膜可靠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上可以减少漏诊,并可以为手术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vitreomacular traction syndrome,VTS)手术前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4-01经OCT检查确诊并接受25G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患者11例11眼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mo,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及OCT检查情况,比较手术前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局部形态的变化.结果:单纯玻璃体牵引8眼,术后6眼视力提高,2眼视力不提高;黄斑前膜牵引1眼(术中给予黄斑前膜剥除、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术后视力不提高;玻璃体合并视网膜黄斑前膜牵引2眼(术中给予黄斑前膜剥除)术后视力提高.其中视力达0.1以上者所占比例由术前的46%提高至术后的73%.术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为619.27±195.13μm,术后平均厚度为239.12±143.84μm,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能有效解除玻璃体对黄斑部的牵引,阻止患者视力进一步下降,减轻黄斑水肿,并提高部分患者视力,OCT对本组病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