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劈核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劈核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用改良的劈裂乳化技术,施行206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结果 术后3月矫正视力〉0.5者占96.6%,角膜中度水肿5例,轻度水肿15例,后囊破裂2例。结论 采用改良的劈裂乳化技术,使分割紧韧的晶状体核变得容易,减少了能量的应用,缩短了超声时间,提高了超声乳化摘出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硬核性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62例   总被引:24,自引:24,他引:24  
宋愈 《国际眼科杂志》2004,4(2):327-328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62例硬核性白内障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及对照组60例进行超声乳化术的疗效研究,评价硬核性白内障(IV~V级核)的最佳手术方式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方法:62例硬核性老年性白内障采用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60例硬核性老年性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术,将它们的术后视力,角膜水肿,术中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62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术后视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角膜水肿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21例(34%),对照组25例(42%)。术中后囊破裂小切口组2例(3%),对照组12例(20%)。结论:从以上三方面结果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是硬核性白内障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的迟发性角膜水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迟发性角膜水肿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90例(100只眼)术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对角膜进行连续性的观察。随访时间3~12月。结果:8例(8眼)于术后5~41天出现迟发性角膜水肿,发生率为8%,平均年龄68.8岁。糖尿病性白内障及有糖尿病史的白内障患者的迟发性角膜水肿的发生率为22.2%;老年性白内障病例迟发性角膜水肿的发生率为5.6%。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发生迟发性角膜水肿的原因有手术切口间歇性渗漏、角膜内皮功能不良和迟发性手术反应。预防办法宜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倍镜补偿景深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9例1258眼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的情况,其中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者共计247例432眼;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者共计622例826眼,对患者的术后视力、角膜内皮计数、角膜水肿情况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wk,1mo 视力恢复情况和术后1d 角膜水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角膜内皮计数损失,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组较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组略好(P<0.05)。
  结论:基层医院手术显微镜景深不够清晰的情况下,仍可采用低倍镜补偿景深开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麻醉方法对短眼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眼轴长在20.01-22.10mm共80例106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对短眼轴白内障患者,术中组织损伤、后囊破裂、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表面麻醉比球周麻醉低,结论:表面麻醉比球周麻醉更适合于短眼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相似文献   

6.
初期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初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出现的并发症的分析 ,以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总结 4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并发症。结果 :角膜水肿 38眼、后囊破裂 5眼 ,两者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结论 :提示初期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应严格掌握手术指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对糖尿病患者黄斑结构的影响。 方法对比分析3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糖尿病患者手术 眼与对侧未手术眼以及30例无糖尿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者手术前及术后1 d、1个月时 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测量资料。 结果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手术前黄斑中心凹的平 均厚度为(148.5±27.7)μm,术后平均厚度为(219.4±68.23) μm,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未手术眼初次检查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为(147.4±27.5) μm,1个月后复查为(148.2±27.3) μm,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无糖尿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术前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为(142.37±12.7) μm,术后为(151.9±23.7) μm,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组术后新增黄斑水肿11只眼,原有黄斑水肿的6只眼中3只眼水肿较术前加重。结论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视网膜厚度明显增加,黄斑水肿的发生率较高,黄斑水肿的程度较重。(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175-177)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并观察术后疗效。方法:对843例白内障患实施了白内障双手原位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第1天视力≥4.7683例(81%),4.0-4.7160例(19%),后囊破裂42例(5%),角膜内皮水肿42例(5%),结论:双手原位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术后散光少,视力恢复快及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对46例53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 术后视力恢复快,视力46眼〉0.3(86.8%),术后眼压控制好,50眼〈18mmHg(94.3%),术后有角膜水肿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Wang X  Zhou L  Huang Y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0):610-613
目的:从超声功效学角度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的超声能量水平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提出将累积能量复合参数(超声能量与时间的 乘积)作为监控超声能量水平的指标,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92例因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患者术中累积能量复合参数与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的关系,并进行相关分析;比较Ⅳ级硬度晶状体核患者术中采用分核刻蚀和囊前旋转切削两种超声乳化方法的累积能量复合参数。结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累积能量复合参数与晶状体核硬度和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均呈正相关(P<0.05);Ⅳ级硬度晶状体核患者术中采用分核刻蚀法的平均累积能量复合参数明显低于采用囊前旋转切线法(P<0.01)。结论:累积能量复合参数可作为监控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超声能量水平的敏感指标,为优化和选择超声乳化方法、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改良拦截劈裂技术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改良拦截劈裂技术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硬核白内障 ( 、 级核 ) 92只眼 ,分别采用改良拦截劈裂和拦截劈裂两种方法进行手术。记录术中超声时间 (U S)和有效超声时间(EP)。观察术后第 3、7及 30天的视力和有关并发症。结果 术中改良拦截劈裂组的超声时间和有效超声时间均短于拦截劈裂组 ,两组相差显著 (P <0 .0 5 ) ,改良拦截劈裂组术后 3、7及 30天的视力≥ 0 .5者分别为 19只眼(38.0 % )、38只眼 (76 .0 % )及 4 4只眼 (88.0 % ) ,拦截劈裂组分别为 8只眼 (19.1% )、2 1只眼 (5 0 % )及 35只眼(83.3% )。主要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和后囊膜破裂。结论 改良拦截劈裂技术具有超声时间短、并发症少、劈核更加容易 ,安全等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超声乳化术中的硬核处理:翻核劈裂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的处理硬核的方法。方法对36例(36眼)核硬度在Ⅳ级以上的白内障翻核劈裂法碎核。翻核劈裂法:连续环形撕囊后,在水分离过程中将晶状体核作180度翻转,使其后极部朝上,然后用劈裂刀将核劈成数块,再乳化吸除。结果术后1wk矫正视力全部达0.5以上,其中10例(28%)术后视力达1.0以上;术中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虹膜损伤,6例短暂性角膜水肿。结论结果提示翻核劈裂法为一种有效的处理硬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PURPOSE: To compare ultrasound tim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ogether with the eye condition in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divide and conquer" and "stop and chop" 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 MATERIAL AND METHODS: "Divide and conquer" phacoemulsification was performed in 49 eyes, whereas "stop and chop" technique in 67 eyes. Before surgery axial lengths of the eye, anterior chamber depth and pupillary reflex were measured. During the surgery effective phaco time, nucleus hardness and all the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 whereas in the first day post operation visual acuity and amount of corneal edema were examined. RESULTS: The ultrasound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patients operated with "stop and chop" technique. In the first postoperative day better visual acuity and smaller amount of corneal edema were observed in this group. CONCLUSIONS: "Stop and chop" technique gives better early postoperative results in comparison to "divide and conquer" technique. The number of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both group is low.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硬核性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劈核技术的效果。方法对48例(56眼)Ⅳ级和V级硬核白内障,用超声乳化术中先将核劈开分为两块后娩出。切口预置缝线1针,用超声乳化仪配备的注吸系统清除皮质,拆除预置缝线,植入PMMA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1周视力≥0.5者36眼(64.28%),≥0.8者21眼(37.50%)。角膜水肿较轻,无后囊破裂。结论应用普及型超声乳化仪将Ⅳ和Ⅴ级硬核分成两块后经小切口娩出,乳化时间短,不过多使用能量,手术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王班伟  高阳 《眼科》2013,22(2):94-97
目的 观察爆破模式与挤压劈核法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98例(198眼)硬核白内障患者。方法 使用Laureate超声乳化仪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爆破超声模式和挤压式劈核方法,B组采用传统连续超声模式与刻槽的分核方法。术前记录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中记录两组平均超声能量和平均超声时间,术后1天、1周、1个月分别观察两组视力、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水肿情况。主要指标 术中超声能量和超声时间、术后视力、角膜水肿程度、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A组平均超声能量为(8.1±1.3)%,B组为(27.0±3.4)%;平均超声时间A组为(59.2±5.8)s,B组为(256.1±14.5)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A组术后第1天矫正视力大于0.5者70眼(68.0%),B组为12眼(1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A组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Ⅰ级者72眼(69.9%),B组13眼(13.6%),A、B两组Ⅳ级水肿分别为6眼(5.8%)和35眼(36.8%)。A组平均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4.5±2.4)%,B组为(9.5±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组无后囊膜破裂病例,B组术中后囊膜破裂1眼。结论  与采用传统超声模式和劈核方式的超声乳化手术相比,应用爆破模式与挤压劈核法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可使超声时间缩短,超声能量减少,手术疗效好且并发症少。(眼科, 2013,22: 94-97)  相似文献   

16.
爆破式超声乳化在硬核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爆破式超声乳化术在硬核人障中的应用。方法 对74例74眼按硬度为Ⅳ~Ⅴ级的老年性成熟期或过熟期白内障施行爆破式超声乳化术,术中结合自制晶状体碎核钩进行手法劈核。结果 术后第1天、1wk及3mo裸眼视力达0.8及以上者分别为75.687%、79.73%及83.87%,手术前后角散光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水肿5眼,晶状体后囊破裂5眼,少量晶状体物质沉入玻璃体内2眼。结论 该方法适合于硬核人障的超声乳化。  相似文献   

17.
复杂病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杂病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并探讨处理要点。方法:采用改良拦截劈裂技术对硬核白内障、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及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等复杂病例白内障537例(558眼)行超声乳化手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mo的最佳矫正视力。结果:术后1mo最佳矫正视力≥0.5者437眼(78.3%),0.2~0.4者92眼(16.5%),≤0.1者29眼(5.2%);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伴玻璃体脱出21眼(3.8%),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1眼(0.2%);术后角膜水肿212眼(38.0%),无角膜失代偿;房水混浊为363眼(65.1%);虹膜损伤2眼(0.4%)。结论:充分认识复杂病例白内障各病种的特点、正确掌握手术要点以及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复杂病例白内障同样能获得理想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拦截劈裂法联合手法娩核治疗硬核白内障的初步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手术技巧。

方法:对老年性白内障Ⅳ级以上硬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30眼采用巩膜隧道切口拦截劈裂法联合手法娩核,对照组20例20眼采用常规超声乳化碎核,两组均联合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对比两组术中核处理时间、并发症、术后视力、角膜水肿情况、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变化等。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核处理时间分别是60±10,90±15s(P<0.05); 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如后囊膜破裂发生率、角膜水肿反应和角膜内皮损伤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视力、眼压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拦截劈裂法联合手法娩核具有核处理时间短、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是治疗Ⅳ级以上硬核白内障较理想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钩长2.5mm劈核钩在2.2mm微切口下,应用改良预劈核方式进行白内障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行扭动模式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白内障患者247例320眼,根据术中碎核方式,分为改良预劈核组和常规乳化拦截劈核组。其中改良预劈核组省略水分离步骤,使用加长劈核钩从6∶00位前囊膜下贴囊袋内壁探入囊袋与晶状体间隙,绕过晶状体赤道,待劈核钩前端至晶状体后极时向上用力与进入前房的超声乳化头在不使用超声的状态下挤切劈裂晶状体核为两半,转核、并反复多次劈核。对照组用常规拦截劈核法。术前记录包括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内皮计数,术中记录平均超声能量(AP)、实际超声乳化时间(U/Stime)、平均累积能量符合参数(AECP)、前房BSS灌注量和手术并发症,观察术后1wk角膜水肿的情况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结果:将两组同级核硬度的亚组进行比较,改良预劈核组的平均超声能量、实际超声乳化时间、累积超声能量时间和前房BSS灌注量、1wk角膜内皮丢失率均低于拦截劈核组(P<0.05)。结论:使用改良预劈核扭动模式白内障超声乳化的方法可提高手术超声能量利用效率、减少手术中前房灌流量,并进一步降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患者角膜内皮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