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不同手术方式对翼状胬肉患者泪液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翼状胬肉患者泪液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翼状胬肉患者50例50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30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B组20例20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mo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I试验、角结膜荧光素染色(CFS)、泪液羊齿状物试验(TFT),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价胬肉及胬肉切除术后泪液功能变化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1moBUT缩短、CFS增多、OSDI变高、泪液羊齿结晶形成较差,和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术后1moSchirmerI和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术后3moBUT,SchirmerI,CFS,OSDI,TFT和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1moB组BUT较A组长,CFS较A组少,OSDI较A组高,泪液羊齿结晶形成较A组良好,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术后1mo两组SchirmerI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术后3mo两组BUT,SchirmerI,CFS,OSDI,TFT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早期对泪膜功能有影响,术后3mo泪膜功能恢复至术前水平。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早期对泪膜功能的影响小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选取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60例(60只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个病人(3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B组30个病人(3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组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36.7%和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治疗中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相对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疗效更明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维吾尔族翼状胬肉患者的效果。方法: 维吾尔族患者翼状胬肉163例180眼,采用手术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术,术后观察视力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 翼状胬肉患者163例180眼成功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随访6~48mo,术后12mo内无复发病例;18mo复发1眼(0.6%);24mo复发6眼(3.3%);48mo复发9眼(5%)。163例180眼中16眼复发,复发胬肉较薄,充血轻。本组复发率为8.9%,余未发现复发及复发倾向。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新疆维吾尔族翼状胬肉患者较为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方法:把66例81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44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32例37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移术。胬肉复发的定义:血管纤维组织重新侵入角膜。结果:术后随访12~24mo。治疗组治愈率98%,复发率2%;对照组治愈率84%,复发率16%。两组复发率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5),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高,复发率低于带蒂结膜瓣转移术。  相似文献   

5.
不同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比较新鲜人羊膜移植、保存人羊膜移植、自体带角巩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及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6例202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组合分为A、B、C、D组。A组70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B组75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保存人羊膜移植术;C组39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巩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术;D组18复发性翼状胬肉不适宜提供自体角膜缘而采用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对各组术后行动态观察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70眼术后复发16眼,复发率为22.86%;B组75眼术后复发17眼,复发率为22.67%;C组39眼术后复发3眼,复发率为7.69%;D组18眼术后复发5眼,复发率为27.78%;A组与B组比较(χ2=3.33,P>0.05);A组与C组比较(χ2=4.003,P<0.05);A组与D组比较(χ2=0.18,P>0.05);B组与C组比较(χ2=6.84,P<0.05);B组与D组比较(χ2=0.21,P>0.05);C组与D组比较(χ2=3.89,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C组与D组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自体自体带角巩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较理想的手术方法。而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后胬肉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术后泪膜质和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翼状胬肉患者90例90只眼,随机分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术后2天,1周,1个月、3个月行泪液分泌(Schirmerl)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泪液羊齿状物试验(mucusfemtest,MFT),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 术后两组泪液分泌量,羊齿状结晶物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术后早期泪膜稳定性优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印迹细胞学检查表明术后两组上皮细胞形态及杯状细胞数量,鳞状上皮化生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较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后早期可保持良好的泪膜稳定性,患者干眼症状轻.适合术前有干眼症状的翼状胬肉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自体角膜缘联合羊膜移植术和自体角膜缘联合结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探讨自体角膜缘联合羊膜移植术能否代替自体角膜缘联合结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方法 36例42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A、B2组,A组18例22眼行自体角膜缘联合羊膜移植术;B组18例20眼行自体角膜缘联合结膜移植术。结果 A组20眼术后效果满意,2眼术后5个月复发,复发率9.09%;B组19眼术后效果满意,1眼术后3个月复发,复发率5.00%.2组术后复发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结论 自体角膜缘联合羊膜移植术可代替自体角膜缘联合结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结膜瓣转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214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58例92眼,结膜瓣转位组68例122眼,分别在手术显微镜下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术,术后随访1 a,观察并比较2组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 a,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4眼复发,复发率为4.35%,结膜瓣转位组23眼复发,复发率为18.85%,2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0.01).角膜缘干细胞组无一眼发生睑球粘连,而结膜瓣转位组有9眼出现睑球粘连.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常用手术方法切除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138例(138只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A(67只眼)、B(71只眼)两组。A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瓣移植术;B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主观症状、结膜瓣充血水肿消退及角膜修复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以及复发率。结果术后24 h两组主观症状有统计学差异,术后48 h、1周两组间主观症状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膜瓣充血水肿消退的时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角膜创面修复时间:A组(3.7±1.0)d,B组(2.8±0.8)d,有统计学差异。术后3 d两组SIt均有增加,A组(15.59±1.54)d,B组(15.97±1.24)d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BUT术前与术后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2个月复发率,两组间(A组14.9%,B组2.8%)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快,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及羊膜移植术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以往传统的胬肉切除及暴露角膜缘巩膜术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翼状胬肉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胬肉切除及暴露角膜缘巩膜术组50例(50眼);B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及羊膜移植术组50例(50眼);C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组50例(50眼)。术后随访3~22月,对3种不同术式预防复发进行研究。结果A组复发10眼(20.00%),B组复发3眼(6.00%),C组复发2眼(4.00%)。B组和C组与A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及羊膜移植术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都能有效预防翼状胬肉复发。  相似文献   

11.
汪美华  徐建锋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2214-2215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前、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4例24眼翼状胬肉患者行逆向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分别于术前1d;术后1,2mo行Schirmer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比较各时间点上泪膜的稳定性。结果:患者24例术前1d;术后1,2mo SchirmerⅠ试验分别为15.5±7.81,15.76±7.39,16.00±8.05mm,BUT分别为8.15±3.611,10.05±3.03,10.50±4.26s,术前术后BU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hirmer试验术后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以恢复眼表的形态及泪膜功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角膜绷带镜对眼表修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01/2018-01在我院眼科就诊的单眼初发翼状胬肉患者52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加戴绷带镜者26例为试验组,术后不加戴绷带镜者26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2wk,1mo试验组患者BUT延长,OSDI、CFS分值降低(均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2wk两组患者BUT均缩短,OSDI、CFS分值均增高(P<0.05); 术后1mo试验组患者BUT、OSDI和CFS分值与术前均无差异(P>0.05),而对照组患者BUT较术前仍缩短,OSDI、CFS分值仍增高(均P<0.05)。

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后加戴角膜绷带镜在术后早期是一种促进角膜愈合、提高泪膜稳定性、减少术后不适的安全方法,利于眼表修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眼科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82例(86眼),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45眼)和对照组39例(41眼)。观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角膜上皮化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眼内异物感、畏光、流泪等不适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取材容易,简单易行,可明显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是一种治疗翼状胬肉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翼状胬肉切除治疗中有效促进了眼表结构和功能的修复,对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自体结膜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防止翼状胬肉复发的疗效.方法 将73例(82只眼)翼状胬肉患者分为结膜组36例(41只眼)和干细胞组37例(41只眼),两组分别行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和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术后两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和胬肉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2年,两组患者均无睑球粘连和眼球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干细胞组角膜上皮平均修复时间为(5.7±1.3)d,胬肉复发率为4.9%(2/41),结膜组角膜上皮平均修复时间为(6.1±1.1)d,复发率为9.8%(4/4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自体结膜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均能有效降低胬肉的复发率.(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303-305)  相似文献   

15.
李游  刘丹  庞东渤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6):1272-1274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促进翼状胬肉手术后泪膜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翼状胬肉手术患者68例76眼,随机分为玻璃酸钠组和对照组2个组,每组38眼,玻璃酸钠组术后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对照组术后不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记录患者术前1d,术后1,7,14,30d进行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mi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ehirmerⅠtest,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CFS)检测。结果:术前和术后1d两组BUT,SⅠt,CFS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14d玻璃酸钠组BUT,SⅠt,FS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具有促进翼状胬肉手术后泪膜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对翼状胬肉患者泪液功能的影响情况。 方法:对入选的翼状胬肉患者行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手术,在术前1d;术后3,7d;术后1mo做泪膜破裂时间(BUT) 、泪液分泌(Schirmer Ⅰ)试验和泪液羊齿状试验(TFT),在术前1d和术后1mo做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 以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泪液功能。 结果:共纳入87例87眼患者,其中男45例, 女42例。年龄45~81( 平均64.1±8.8)岁。术后1mo BUT较术前1d延长,分别为11.47±3.23s和9.43±3.25s (P<0.05);术前羊齿状试验结果正常(Ⅰ级和Ⅱ级)的患者占22%,术后1mo正常的患者增加至90%,术后1mo TFT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杯状细胞密度要高于术前结膜杯状细胞密度,分别为39.73±18.46个/10个高倍镜和48.85±18.80/10个高倍镜 (P<0.05)。泪液分泌Ⅰ试验结果显示术后早期分泌较术前增多(P<0.05),但术前、术后晚期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 结论: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手术前后的泪液功能明显有改变, 手术可使患者的泪液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干细胞移植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129例(150眼)翼状胬肉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2月到16月。结果术后仅一例复发,复发率仅为0.67%。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干细胞移植术效果好,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许兵  张明昌  高莉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1):2019-2021
目的:对比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上皮移植术与羊膜移植术对原发性翼状胬肉复发率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将我院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99例103眼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为角膜缘上皮移植术组( n=54眼),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上皮移植术;B组为羊膜移植术组( n=49眼),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1a,以泪膜破裂时间( breaking-up time,BUT)、复发率等指标作为分析参考指标。
  结果:术后1a,联合角膜缘上皮移植术组有4眼(7.4%)复发。联合羊膜移植术组有11眼(22.5%)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BU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比羊膜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能更有效的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角膜磨削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角膜磨削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寻找低复发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接受翼状胬肉手术治疗的124例(195只眼)分别进行手术前后视力、泪液分泌(SchirmerⅠ)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地形图变化的比较;并对其中的30例(49只眼)专项进行了手术前后视力和角膜平均散光的观察。结果术后4只眼复发,占2.1%;做专项光学比较的49只眼中除5只眼因翼状胬肉太大测不出之外,其余44只眼均有不同程度的散光,以顺规性散光为主。角膜地形图检查平均散光:术前为(3.40±2.76)D,术后1周为(1.41±1.27)D,术后1个月为(1.05±1.04)D,术后3个月为(1.02±0.98)D;术后1周、1个月与术前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与3个月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0.05)。平均最佳矫正远视力:术前为(0.55±0.25),术后1周为(0.67±0.21),术后1个月为(0.80±0.23),术后3个月为(0.81±0.21);术后1周、1个月与术前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与3个月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0(0.05)。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平均为3.78d;BUT恢复时间为(4.6±0.8)d。结论角膜磨削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低,角膜上皮修复快,散光得以改善,视力提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