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结合自主屏气用力分娩在胎膜早破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胎膜早破初产妇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联合组(n=35)和单药组(n=33)。对照组给予传统体位和常规指导用力,观察组给予自由体位结合自主屏气用力治疗。比较两组产程用时、产后出血量、用力屏气时间、分娩方式、疼痛变化情况、分娩控制量表(LAS)、新生儿Apagar、疲倦感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个产程及总产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及用力屏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产时疼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两组疼痛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新生儿Apa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疲倦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胎膜早破初产妇中应用自由体位结合自主屏气用力分娩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初产妇予以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配合体位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我院于2015年3月~2015年5月期间,接收的初产妇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行体位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行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记录两组分娩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分娩情况分析,实验组自然分娩率66.00%高于对照组42.00%,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联合体位干预,应用于初产妇中,有利于自然分娩率的提升,临床推广价值可行。  相似文献   

3.
的:探讨产程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将198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和总产程的时间及阴道分娩率。结果: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O.001);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1)。结论:心理护理能够增加产妇的分娩信心,促进产程进展,提高阴道分娩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头先露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的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北京航天总医院分娩的42例非头先露PPROM和178例头先露PPROM的临床资料,对两组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非头先露PPROM在脐带脱垂、羊水过少、1min低Apgar评分、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35、〈0.001)。非头先露PPROM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非头先露PPROM组脐带脱垂(P=0.021,OR=0.073),1min低Ap-gar评分(P=0.018,OR=0.092)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PROM组脐带脱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同期足月PROM组(4.1%vs0.5%),且同期非头先露PROM组脐带脱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同期头先露PROM组(2.6%vs0.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非头先露PPROM是脐带脱垂、1min低Apgar评分的危险因素,剖宫产是非头先露PPROM较为安全的分娩方式,如阴道分娩需提高臀位助产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变体位结合徒手旋转胎头在胎方位异常时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202例单胎头位,枕横(后)位无严重合并症、并发症的产妇,将其分为研究组102例,在首次发现胎方位异常时采取改变体位,待宫口开大>6cm、胎先露>S+1手转胎头;对照组100例,发现胎方位异常时采取改变体位并严密观察产程进展。结果研究组阴道分娩率(96.08%vs8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产程时间缩短[(400±65)minvs(504±98)min]、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出血≥300ml者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0%vs6.02%)、软产道裂伤减少(30.61%vs54.22%)、新生儿窒息率降低(1.96%vs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变体位结合徒手旋转胎头可使枕横(后)位致产程异常者转化为成功的阴道分娩,阴道分娩率明显升高,产程时间缩短,母儿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高半卧位体位在硬膜外镇痛分娩初产妇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5月1日至7月30日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分娩的120例孕妇随机性的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第二产程采用仰卧位体位用力,研究组在第二产程采用仰卧位体位用力30分钟,未见胎头拨露时改为高半卧位体位用力。比较不同分娩体位对硬膜外镇痛分娩初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长、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会阴损伤情况、分娩用力经验感受及分娩控制感的影响,比较新生儿窒息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宫口开全至胎头拨露时长、宫口开全至胎头着冠时长、第二产程时长均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会阴切开率和会阴Ⅱ级裂伤率低于对照组;产时+产后2小时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分娩体验感及分娩控制感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1分钟Agpar评分与5分钟Agpar评分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下高半卧位体位的应用可以促进阴道自然分娩,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会阴损伤情况,减少产后出血量,有较正向的分娩用力经验感受,可以增加分娩控制感。  相似文献   

7.
两种体侧卧位法纠正枕后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产程中产妇采用两种不同体侧卧位纠正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潜伏期经内诊或B超确诊为枕后位的初产妇100例,按随机表法分成同侧卧位组和对侧卧位组(各50例),分别采用同侧和对侧卧位法纠正胎方位,观察两组阴道分娩率、第1产程时间.结果(1)同侧卧位组阴道分娩34例(68%),胎儿转至枕前位27例(54%),对侧卧位组阴道分娩为22例(44%),胎儿转至枕前位12例(2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2)同侧卧位组平均第1产程时间为(13.5±6.5)h;对侧卧位组平均第1产程时间为(17.1±7.2)h,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产程中指导产妇取同侧卧位矫正枕后位,是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第1产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术联合体位管理加速产程进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待产、单胎头位要求行无痛分娩的初产妇200例,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体位管理:枕前位和枕横位时,取胎儿脊柱对侧卧位;枕后位时,取胎儿脊柱同侧卧位;宫口开全后,取半卧屈腿外展式。对照组不做体位指导,麻醉方式与观察组相同,孕妇可取自由舒适体位,直到宫口开全,第二产程取膀胱截石位,直到分娩结束。分别监测2组各产程的时间,计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和剖宫产产妇数量,测量产后出血量,计新生儿评分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第一、二产程时间缩短[(366±32)min vs.(636±49)min,(42±11)min vs. (69±26)min ,P<0.05)],自然分娩率高(89.0% vs.72.0%,P=0.039),手术产率低(10.0% vs.23.0%,P=0.031),产后出血率低(1.0% vs.4.0%,P=0.027)、新生儿窒息率低(4.0% vs. 9.0%,P=0.036)。结论 无痛分娩术联合体位管理可以加速产程的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儿有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欣普贝生(地诺前列酮栓)在足月胎膜早破初产孕妇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00例足月胎膜早破单胎孕妇,破膜2h后未临产,宫颈条件未成熟(宫颈Bishop评分≤4分),孕妇知情同意后欣普贝生组入组50例,催产素组50例。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情况。结果:与催产素组比较,欣普贝生组8h、12h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明显增加(92.0%vs 64.5%,P0.01;95.9%vs 79.2%,P0.05)。欣普贝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升高(86.0%vs 60.0%,P0.01),且欣普贝生组用药12h、24h内阴道分娩率亦显著提高(42.0%vs 8.0%,P0.001;64.0%vs 34.0%,P0.01)。欣普贝生组用药至临产、用药至阴道分娩时间明显短于催产素组[(7.4±1.0)h vs(14.2±2.0)h,P0.01;(15.4±1.4)h vs(21.4±1.6)h,P0.01]。欣普贝生组引产失败率、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显著降低(2.0%vs 16.0%,P0.05;0 vs 12.0%,P0.05);两组急产、胎儿宫内窘迫、相对性头盆不称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无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结论:足月胎膜早破且宫颈条件未成熟的初产孕妇,应用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安全、有效,且效果优于直接催产素引产,但用药期间应加强母儿监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产程特征及母婴结局。方法选择福建省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剖宫产术后足月妊娠阴道试产888例(16.63%)孕妇,其中经阴道分娩者767例(86.37%)为VBAC组,试产失败转剖宫产者121例(13.63%)为剖宫产组;以同期无剖宫产史阴道分娩者892为对照组,对产程时间、产程中异常指标、母婴结局等比较分析。结果无阴道分娩史的VBAC组总产程比对照组缩短(P 0.05);VBAC组人工破膜、胎盘早剥、急产、会阴切开、产后出血等发生率及产后2 h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P 0.05);VBAC组胎儿窘迫、人工破膜、胎方位异常、胎盘早剥、脐带异常、妊娠高血压疾病、子宫破裂等发生率及产后2 h出血量均低于剖宫产组(P 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过程应严密观察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产妇的最佳引产时机。方法足月妊娠胎膜早破192例,①对于宫颈成熟,Bishop评分≥6分,破膜12h未临产者缩宫素引产(A组)81例;②宫颈不成熟,Bishop评分<6分,等待破膜24h未临产者缩宫素引产(B组)63例;③Bishop评分<6分,破膜12h未临产者缩宫素引产(C组)48例。对三组分娩方式及发生的母儿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分娩率A组较B组、C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产钳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C组产时并发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6,P=0.002)。结论胎膜早破患者在无其他产科合并症时,宫颈成熟,可在破膜12h引产;宫颈不成熟,可期待至破膜24h后再行引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胎膜早破患者分娩结局与引产时限的关系,探讨如何提高胎膜早破患者的阴道分娩率。方法:选择足月(孕周≥37周)胎膜早破患者共784例,按病案号奇偶随机分为12小时引产组411例和24小时引产组373例,比较两组间阴道分娩率、自然临产率、用药前宫颈成熟度改善情况及母儿结局。结果:12小时引产组阴道分娩率、自然临产率均低于24小时引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宫颈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小时引产组胎儿窘迫4例,分娩后证实的宫内感染1例,产后出血3例,24小时引产组胎儿窘迫3例,分娩后证实的宫内感染1例,产后出血3例。结论:足月胎膜早破具备阴道分娩条件者应期待至24小时后行引产处理,可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手术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引产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和临沂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1 474例,根据宫颈评分及引产时间分为4组。A组,Bishop评分≥6分,破膜2 h未临产缩宫素引产;B组,Bishop评分≥6分,破膜12 h未临产缩宫素引产;C组,Bishop评分6分,破膜2 h未临产缩宫素引产;D组Bishop评分6分,破膜12 h未临产缩宫素引产。回顾性分析4组的妊娠结局。结果:A、B两组间阴道分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组阴道分娩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产褥期感染率、引产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而C组孕妇引产并发症总发生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转科率高于D组(P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宫颈成熟者可破膜后2 h引产,宫颈不成熟者,可期待至破膜后12 h引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选择性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的产程特点及母婴结局。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于淄博市妇幼保健院选择性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的孕产妇117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足月自然临产且无产程干预分娩的初产妇10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年龄、孕周、胎儿体重、产程特点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产后出血量、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与经产妇无显著差异,总产程时间与初产妇相比明显缩短。选择性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并不增加不良母婴结局。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综合评估,孕期加强管理,严密产程监测,经阴道分娩安全可行,可减少重复剖宫产带来的二次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儿体重对持续性枕后位产程特征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产科住院分娩228例持续性枕后位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对照组112例(胎儿体重≥2500 g且<3500 g)和研究组116例(胎儿体重≥3500 g且<4250 g).并将两组产程特征、母儿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产妇产程异常(宫口扩张延缓、停滞,胎头下降延缓、停滞)发生率、临床干预(体位矫正、手转胎头)成功率、剖宫产率、母儿并发症(产后出血、产褥病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处理中充分考虑胎儿的体重因素,对于胎儿估计体重≥3500 g的枕后位病例应积极临床干预,干预失败应放宽手术指征,以降低母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160例产妇实施分娩镇痛,观察其临床效果,探讨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健康、单胎、足月临产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镇痛组,将条件相似未采用任何镇痛措施的自然临产产妇160例作为对照组,对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小时出血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镇痛组总产程时间、第一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两组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分娩镇痛能减轻孕妇宫缩疼痛程度,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的信心,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时,选择适宜时机进行手转胎头,以加速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192例单胎头位,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产妇,分为观察组96例,对产妇选择适宜时机(宫口开大6~10cm,胎先露在坐骨棘平或坐骨棘下1~2cm)进行手转胎头;对照A组53例,对产妇选择宫口开大<6cm,胎先露在坐骨棘上进行手转胎头;对照B组43例,选择宫口开全后,胎先露在坐骨棘下≥2cm进行手转胎头。结果:观察组手转胎头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产程进展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1分钟阿普加评分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结论:手转胎头是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方法,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手转胎头,使难产变为顺产,可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有效降低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对初产妇分娩时的临床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观察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疏导对初产妇分娩时的临床干预价值较大,有利于缩短产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医疗干预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妊娠结局。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住院分娩的3000例初产妇根据有无产程干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00例孕妇自然分娩,第一产程自由活动、饮食、休息,第二产程自主用力、自由体位分娩、无会阴保护、自然娩肩,第三产程延迟断脐、胎盘自然娩出;对照组1500例孕妇给予不同程度的医疗干预。比较两组孕妇的最终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会阴完整率、新生儿评分高于对照组,而会阴切开率、会阴二度裂伤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羊水污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的孕周、总产程、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入住NICU率、羊水量、脐带绕颈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低危初产妇,减少医疗干预,促进自然分娩,可获得较好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20.
产力、产道和胎儿是分娩的三大要素。在分娩过程中,先露的衔接、下降和宫颈的扩张速度则是产程进展是否顺利的两个标志。本文通过300例初产妇妊娠末期及分娩早期胎头衔接与否的临床分析,探讨初产妇妊娠末期及分娩早期胎头不衔接的临床意义。一、资料来源:随机抽取本科头位分娩初产妇病历300份。按临产时胎头衔接与否(未衔接包括胎头高浮及半固定),分别统计产妇的年龄、妊娠周数、新生儿体重、胎方位、分娩方式和第一、二产程的时间,并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二、统计结果及分析:在300例初产妇中,临产时胎头未衔接者107例,占36.67%;已衔接者193例,占64.33%。其余各项见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