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剖宫产术对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张文明为了观察剖宫产术中血氧饱和度变化,我们应用多功能监测仪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对124例产妇进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现将临床监测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从1991年2月~1994年10月,...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仪分别测定了84例剖宫产新生儿断脐后不同时间、不同分娩时间的 SpO_2.结果说明在剖宫产手术中,产妇吸氧可提高胎儿氧储备,增加胎儿对产程因素所致缺氧的耐受力;新生儿吸氧可迅速改善其低氧血症,促进其恢复过程.分娩时间长短对新生儿 SpO_2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脉搏氧饱和度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梁立双易文波刘荣国应诗达(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已日趋广泛,但硬膜外阻滞及其辅助用药存在一些缺陷。我们应用脉搏氧饱和度连续监测36例妇科手术期间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胎儿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产程中胎儿监护主要采用胎心率外监护。由于该法敏感性较高而特异性较低 ,使假阳性率升高 ,导致剖宫产率增加。Dildy等[1] 复习文献指出 ,脉冲血氧测定仪可以进行无创性动脉血氧饱和度测定 ,己广泛应用于麻醉、重症监护及新生儿等学科领域。胎儿脉冲血氧测定 (fetalpulseoximetry)具有同样的优点 ,必将成为监测胎儿低氧血症的一项敏感措施。近 10余年来有关胎儿脉冲血氧饱和度监护的研究报道较多 ,现结合文献简介如下。1 监测指标血液中的氧绝大多数与血红蛋白结合 ,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 ,仅有小部分氧溶解于血浆中。因此 ,血氧…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2007北京修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第一部分指南目标和原则 一、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 二、加强产儿科合作,在高危产妇分娩前儿科医师要参加分娩或手术前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窒息复苏;负责窒息患儿的监护和查房等。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围产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胎儿或新生儿因缺氧引起酸中毒,并进一步导致多器官损伤,严重者发生脑瘫或死亡。新生儿复苏方法的进展包括:(1)开始时应用21%氧气复苏足月新生儿,应用空氧混合仪根据血氧饱和度调整给氧浓度。(2)应用T组合复苏器或需要时应用有呼气末正压(PEEP)的自动充气复苏囊正压给氧。(3)有条件者应用三导联心电图监测心率和应用脉氧仪监测心率和氧饱和度。(4)有效正压通气后心率<60次/min,应立即予气管插管,在正压通气同时须进行胸外按压,采用双手环抱双拇指法胸外按压。(5)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后,心率持续<60次/min应用肾上腺素可经脐静脉或气管内途径给药。(6)应用MRSOPA策略改善通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产程中监测胎儿血氧饱和度(FSaO2)诊断胎儿窘迫的准确性及安全性,以及联合应用胎心电子外监护监测胎儿的合理途径。方法:对108例产妇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中同时行胎心监护和胎儿血氧饱和度监测,动态观察胎儿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确定诊断胎儿窘迫的标准,依据分娩后Apgar评分及脐血血气分析结果,验证监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与准确率。结果:(1)以胎儿血氧饱和度≤30%作为诊断胎儿窘迫的标准,对脐动脉血pH≤7.15预测的敏感性91.6%,特异性97.9%,阳性预期值84.6%,阴性预期值98.9%;(2)胎儿血氧饱和度≤30%持续5min以上预示胎儿有缺氧及酸中毒的可能;(3)胎心监护和胎儿血氧饱和度测定联合应用,可提高胎儿窘迫诊断的准确性。结论:胎儿血氧饱和度监测是一种理想的内监护方法;产程中常规应用胎心电子外监护,发现异常时可进一步进行胎儿血氧饱和度监测,是理想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Ⅲ度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74例脑组织氧饱和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Ⅲ度羊水胎粪污染与新生儿脑组织氧饱和度的关系及影响新生儿脑组织氧饱和度的围生因素。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05年3月在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妇产科分娩的Ⅲ度羊水胎粪污染的足月新生儿,根据胎粪吸入综合征(MAS)诊断标准分为MAS组和无MAS组,羊水清的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2~8h,第2、3、5、7天测量脑组织氧饱和度。结果MAS组新生儿出生后2~8h,第2、3、5、7天脑组织氧饱和度与无MAS组、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无MAS组新生儿在第2、3天脑组织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顺产组新生儿出生后2~8h脑组织氧饱和度比剖宫产组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在第2、3、5、7天比较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脑组织氧饱和度持续异常的围生因素有:绒毛膜羊膜炎合并Ⅲ度羊水胎粪污染及Ⅲ度羊水胎粪污染伴随新生儿窒息。结论MAS组新生儿脑组织氧饱和度受到影响并发生脑损伤。Ⅲ度羊水胎粪污染应立即结束分娩。绒毛膜羊膜炎出现Ⅲ度羊水胎粪污染及Ⅲ度羊水胎粪污染伴随新生儿窒息可导致严重的围生期脑损伤。  相似文献   

9.
2006年9月21~22日,由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和强生儿科研究院主办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经验交流暨省级师资培训在西安举行。会上对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开展以来各省的培训情况进行了评奖,同时对第五版窒息复苏更新部分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培训。会上,美国儿科学会的专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交流了新生儿窒息复苏心得,分享和传递国际最新新生儿窒息复苏知识与急救技术,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并与国内的专家携手教授学员第5版窒息复苏教材的新内容,以保证我国医护人员的窒息复苏技术与国际接轨。强生儿科研究院国际医学项目总监卓玛女士在大会上表示,强生儿科研究院将一如既往地与中国卫生部密切合作,继续支持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为母婴的生存与健康贡献更多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对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实施强化培训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强化培训模式对落实新法窒息复苏规范操作、提高复苏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骨干“一对一”、“手把手”操作指导的培训模式进行窒息复苏方法培训,比较强化培训前后市、镇(区)医院ABCD复苏的规范操作、复苏用药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1)培训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67%,培训后第1年窒息发生率为2.21%,比培训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81,P〈0.01);培训后第2、3年窒息发生率分别为2.44%和2.45%,虽比培训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前规范复苏为51.3%,培训后第1年提高至75.7%,第2、3年分别降至62.7%和5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培训前复苏中用药的患儿占63.8%,培训后第1、2和3年分别降至45.0%、50.0%和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市、镇(区)医院经初步复苏后需要继续复苏者分别为89.9%和85.7%,规范复苏分别为83.7%和48.6%,使用一种或多种药物复苏分别为42.2%和79.2%,其中不合理用药分别为15.3%和3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4)培训前新生儿窒息病死率为9.05%,培训后降至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镇(区)医院培训后治疗转归情况好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行政干预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点培训模式可明显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效果。但复苏技术仍存在误区和不规范操作,镇(区)医院仍是复训的重点,复训间隔时间不能超过两年。  相似文献   

11.
目前,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期死亡率仍较高.其原因与临床医生对氧饱和度监测缺乏足够重视有关.随着对婴儿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有学者提出将血氧饱和度作为儿科第五生命体征进行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12.
545例新生儿窒息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为防治新生儿窒息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5337例活产新生儿中545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从2001年至2006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从2.13%(113/5298)降至0.35%(37/10466)(χ^2=97.560,P〈0.01)。男婴窒息发生率为1.43%(503/33723),明显高于女婴的0.95%(208/21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70,P〈0.01)。产钳助产组的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官产组及自然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835,P〈0.01)。早产儿窒息发生率为3.46%(70/2023),明显高于足月儿窒息发生率(1.09%,475/43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911,P〈0.01)。自然分娩活婴中应用无痛分娩者窒息发生率为1.61%(111/6895),明显高于非无痛分娩儿的窒息发生率(1.09%,216/19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1,P〈0.01)。在545例窒息新生儿中,引起窒息的前七位影响因素依次为胎儿窘迫、脐带异常、胎膜早破、母妊娠及内科合并症、早产、巨大儿及胎盘异常。新生儿并发症依次为肝功能受损、代谢及电解质紊乱、呼吸系统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心肌损害、肾功能异常。结论重视新生儿窒息相关高危因素,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积极防治窒息后的器官功能损伤,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及产儿合作,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病死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果糖时疼痛程度对新生儿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对静脉输注果糖的120例新生儿应用新生儿疼痛行为评分量表进行疼痛评分,并利用监护仪动态记录新生儿输注前和输注时的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120例新生儿平均疼痛评分为6.4分,输注时新生儿呼吸、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血氧饱和度下降(均P〈0.05),故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输注果糖所致疼痛对新生儿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显著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0):661-661
由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主办的全国儿科临床适宜技术(新生儿专题)高研班将于2005年11月下旬在北京举办,共5天。学习期满后授予Ⅰ类继续教育学分。(1)授课内容:新生儿窒息及复苏;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黄疸、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呼吸暂停、胎粪吸人性慢性肺疾病)、感染性疾病(败血症、TORCH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损害、视网膜病的防治;新生儿代谢性疾病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防治;听力检查、营养支持(肠道内、外营养)、神经行为测定、重症监护及呼吸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5.
推广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成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出生窒息是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院1995年统计资料表明,窒息发生率为15.22%,新生儿窒息病死数占围产新生儿死亡的76.92%,为实现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降低要儿死亡率的首要目标,提高生命质量,我院开展新法复苏工作8年来,产儿科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在我市乡镇卫生院应用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本市下属8个县市区所辖71所乡镇卫生院中从事围产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有关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应用状况的调查。结果仅有12人(11.76%)能够完整地说出ABCD复苏程序,多达70人(68.63%)不知道此程序。没有1个人能够全面正确地回答问卷中有关复苏知识的全部问题。仅有四分之一的(25人,占24.5%)接受过复苏技术的专题培训,有三分之一的人(36人,占35.29%)从未参加过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不少人仍在过去错误观念的影响下沿用已被弃除的传统做法。结论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在本市乡镇卫生院从事接产的医务人员中没有得到普及和掌握,因此必须加强对乡镇卫生院从事产科一线工作医务人员的培训。健全管理体制,执行从职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配置好必须的复苏器械,从而保证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能在乡镇卫生院得到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7.
胎儿血氧饱和度监测在预测胎儿酸中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胎儿血氧饱和度(FSO2)预测胎儿酸中毒的阈值及准确性。方法2002—12—2004-06对广东省人民医院及青海红十字会医院的226例产妇在宫口开大3cm以上者行FSO,监测及电子胎儿监护仪监护,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FSO2阈值;研究将30%作为FSO2阈值,评估其预测胎儿酸中毒的准确性。结果第二产程FSO2较第一产程下降,二者均值差异有显著性;脐动脉血气与FSO2呈相关性;将30%作为FSO2阈值,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88.9%、96.8%、84,2%、97.6%、95.6%。结论将30%作为FSO2的阈值是适宜的;FSO2可提高诊断胎儿宫内酸中毒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剖宫产麻醉方式对孕妇循环和新生儿Apgar评分及血气分析的影响,以期为优化剖宫产麻醉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在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的孕妇80例(全麻组)与椎管内麻醉失败后行全身麻醉下剖宫产的孕妇6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孕妇血流动力学、麻醉开始至新生儿出生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全麻组与对照组孕妇麻醉前后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与对照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7者的比例分别为96.3%(77/80)和75.0%(45/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插管率分别为1.3%(1/80)和13.3%(8/60),新生儿脐动脉pH值分别为7.29±0.41和7.23±0.5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全麻组麻醉开始至新生儿出生时间分别为(8.3±3.2)min和(3.2±2.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身麻醉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手术,合理用药、缩短新生儿出生时间,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复苏指南(2011年北京修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第一部分指南目标和原则 1.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 2.加强产儿科合作,在高危产妇分娩前,儿科医师要参加分娩或手术前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实施复苏;负责复苏后新生儿的监护和查房等.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 3.在卫生行政领导干预下将复苏指南及常规培训制度化,以进行不断的培训、复训、定期考核,并配备复苏器械;各级医院须建立由行政管理人员,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师)及麻醉师组成的院内复苏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20.
胎儿脉搏氧测定是国外近十年兴起的产程中胎儿监护技术,仪器探头直接与胎儿面部皮肤接触,无须采血即可实时观察胎儿的血氧饱和度,能较敏感和精确地反映胎儿宫内情况,减少不必要的产科干预,提高围生期预后,而且操作较简便,对母亲和胎儿均不会造成不良影响,是很有前途的胎儿监护技术.综述该技术的原理、基本操作、适应证与禁忌证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