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目的 研究在内镜床旁预处理环节使用一次性内镜床旁预处理盒对内镜的清洗效果, 以及清洗阶段清洗槽内清洗液用量, 为提高内镜清洗质量, 降低临床成本探索可行措施。方法 选取112条使用后的胃肠镜随机分为A、B两组, 在预处理阶段, A组使用传统预处理桶, B组使用一次性内镜床旁预处理盒, 在清洗阶段每组再分为2小组, 即A1、A2、B1、B2共4组, A1、B1组清洗槽内清洗液多用一更换, A2、B2组清洗槽内清洗液一用一更换。采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法和NICE CHECK残留蛋白检测法检测床旁预处理前后和清洗后内镜管腔内面相对光单位值(RLU) 和蛋白残留量, 比较各组的清洗效果。结果 预处理前ATP检测值和蛋白质残留量均值A组与B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处理后B组ATP检测值低于A组(P<0.05), 蛋白残留量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洗后, B1、B2组ATP检测值均比A1、A2组低(均P<0.05), 而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ATP检测值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组蛋白残留量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使用一次性内镜床旁预处理盒进行预处理, 并在手工清洗阶段采取清洗槽内清洗液多用一更换模式, 是综合临床成本及清洗效果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定植情况及由定植发展为临床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某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NICU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自2017年1月开始开展住院新生儿入院后48 h内及住院期间每周进行一次CRKP肛拭子/咽拭子主动筛查,同时进行CRKP感染监测。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有1 230例NICU新生儿进行了主动筛查,110例新生儿CRKP阳性,CRKP定植率8.9%,其中肠道定植率8.1%(97/1 197),高于上呼吸道(5.2%,49/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胎龄、低出生体重和住院时间延长是CRKP定植的危险因素(均P<0.001)。Diversilab同源性监测发现,CRKP定植发展为临床感染的概率为19.1%(21/110)。机械通气(OR=10.177,95%CI为2.667~38.830,P=0.013),新生儿营养风险评估高(OR=0.251;95%CI为0.072~0.881,P=0.031)以及新生儿危重评分-Ⅱ(SNAP-Ⅱ)高(OR=8.256,95%CI为6.072~20.881,P=0.025)是CRKP定植新生儿发展为CRKP临床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RKP定植增加NICU新生儿住院期间CRKP感染的概率,重点关注接受机械通气、营养不良和SNAP-Ⅱ评分高的新生儿,减少CRKP临床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襁褓浴和浴缸浴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中晚期早产儿沐浴时生理情况和行为压力的影响,以期为早产儿的照护提供依据。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4-9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NICU住院中晚期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早产儿进行常规浴缸浴,实验组早产儿在单层襁褓巾包裹下行襁褓浴。两组早产儿沐浴持续时间、部位、顺序和沐浴后护理均相同。记录并比较两组早产儿沐浴前后体温、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的生理参数变化情况和哭泣时长,使用新生儿婴儿疼痛量表(NIPS)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沐浴前后的压力水平。 结果 沐浴后实验组早产儿的体温和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8、3.180,P<0.05)。沐浴后对照组的早产儿心率和呼吸频率均高于实验组(t=6.335、3.328,P<0.05)。沐浴期间实验组婴儿的哭泣持续时间[(17.45±4.91)s]较对照组[(59.03±24.93)s]明显缩短(t=10.349, P<0.05)。沐浴后实验组早产儿的NIP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98±0.92 vs. 1.83±1.08,t=3.783, P<0.05)。结论 襁褓浴在维持中晚期早产儿正常生理状态和减轻压力方面有积极作用,值得在NICU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影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早产儿是否进行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提供临床指导依据。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06例NICU早产儿及家庭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际喂养方式不同,分为纯母乳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两组均为53例。采用焦虑(Self-rated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ed Depression Scale,SDS)、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Parents' Perception Uncertainty Scale-Family, PPUS-FM)以及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针对新生儿家庭开展调查,以掌握可能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 结果 与混合喂养组相比,纯母乳喂养组早产儿母亲的SAS评分(43.12±12.03 vs. 49.87±14.97,P=0.012)、SDS评分(62.31±11.69 vs. 71.23±16.02,P=0.0014)及PPUS-FM(85.54±20.04 vs. 99.86±22.63, P=0.0008)评分均明显偏低,且其母亲产后1 h开奶率(84.90% vs. 50.94%,P<0.001)、家庭支持母乳喂养率(98.11% vs.86.79%,P=0.027)、乳头正常率(92.45% vs.77.36%,P=0.030)以及乳汁分泌充足率(88.68% vs.71.70%,P=0.28)等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影响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因素主要有早产儿母亲的焦虑、抑郁情绪、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产后1 h内开奶情况、家庭对母乳喂养的支持情况、母亲自身的乳头及乳汁分泌情况等。应对其采取积极的干预,以提高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孕母胎膜早破(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与极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6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2周新生儿病历资料,根据孕母是否发生PROM分为对照组和PROM组,PROM组再根据孕母是否被确诊为绒毛膜羊膜炎分为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组(PROM感染组)和PROM未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组(PROM无感染组),比较三组极早产儿临床资料,探讨孕母发生PROM后是否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对新生儿NRDS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早产儿284例,对照组136例,NRDS发病率74.3%(101例);PROM无感染组97例,NRDS发病率68.0%(66例);PROM感染组51例,NRDS发病率82.4%(42例);PROM无感染组与对照组极早产儿NRDS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0,P=0.299);PROM感染组与PROM无感染组极早产儿NRDS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1,P=0.062)。通过胃液泡沫试验、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次数、使用呼吸机情况及PS使用后复查胸片情况来比较NRDS疾病的严重程度,结果发现PROM无感染组极早产儿NRDS发病程度较轻,有创呼吸机使用率(26.0%)较低;使用PS后PROM无感染组极早产儿复查胸片未见NRDS表现者比率(88.0%)较高,无重度NRDS者;而PROM感染组极早产儿复查胸片仍可见重度NRDS表现者比率(9.5%)较高,需多次使用PS,且有创呼吸机使用率(73.8%)最高。结论 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可能是NRDS发病的危险因素,且影响NRDS发病的进展与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实施空气细菌监测对维护和管理洁净手术部空气质量的意义。方法 对某院洁净手术部的45间手术间进行沉降菌静态、动态空气监测。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设计规范》GB 50333进行静态空气监测,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规范》DB/11408—2007要求进行动态空气监测。其中动态空气监测选择第一台手术不同时间段(手术切皮时、手术2 h或缝合结束、接台-麻醉-皮肤消毒时)进行采样,记录手术过程中可能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相关因素。遇动态、静态空气监测合格率较低时即查找原因,制定并实施管理措施。结果 2010年5月—2021年9月静态空气采样共782间次,合格763间次,合格率97.57%。其中2018年6月静态空气采样6间,合格率为33.33%,针对不合格情况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整改措施, 2018年11月—2021年9月静态空气监测合格率为99.48%。动态空气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5月不同级别手术间动态空气监测结果均不合格, 2010年6月—2011年6月,共进行空气动态采样103台次,Ⅰ、Ⅱ、Ⅲ级手术间合格率分别为90.00%、89.80%、95.45%。Ⅱ、Ⅲ级手术间不同位置回风口菌落数比较,进门处回风口菌落数均高于内侧回风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Ⅱ、Ⅲ级手术间不同时段动态空气采样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且各级手术间菌落数均随手术进程而逐渐增加。结论 洁净手术室静态、动态空气监测对维护和管理洁净手术部空气质量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进行动态空气监测可及时掌握运行状态手术部细菌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早期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本院NICU住院治疗的8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家长参与早期干预的为干预组(40例);家长未参与早期干预的为对照组(41例)。干预组在NICU住院期间进行发育支持护理,在出院前一周进行刺激训练、肢体运动训练并教会家长;出院后每周 1次电话随访指导;家长参与科室微信群及早产儿家长学校获取干预指导。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护理出院并做随访。评估两组在纠正胎龄44周时的体格发育和全身运动(GMs)。结果 两组在纠正胎龄44周时的体重、身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正常扭动运动共33例,对照组2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调扭动运动(PR)干预组为5例,对照组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痉挛同步扭动运动(CS)干预组为2例,对照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NICU住院期间开始早期干预可以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早产儿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与疾病危重程度的相关性,为早期筛查危重早产儿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江西省儿童医院2018年3月-2019年6月收取的209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疾病危重程度分为危重组(n=23)、危重转归组(n=60)、非危重组(n=126)。抽取早产儿出生后第7、14天静脉血检测FT3、FT4、TSH的浓度,计算第7、14天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差值△FT3、△FT4、△TSH,分析FT3、FT4、TSH、△FT3、△FT4、△TSH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危重组、危重转归组和非危重组早产儿出生胎龄、体重、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组和危重转归组第14天FT3、FT4的浓度均较第7天高,但危重组早产儿第7、14天FT3的浓度均低于危重转归组和非危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组的△FT3低于危重转归组和非危重组,非危重组的△FT4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27、11.860,P<0.05);三组间△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82,P>0.05)。结论 FT3浓度与疾病危重程度密切相关,疾病越严重,FT3浓度越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NICU病房内早期康复干预对具有高危因素早产儿预后疗效的研究,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7月入住聊城市人民医院NICU病房有高危围生期因素合并有脑损伤的早产儿161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家长的自愿性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 常规组给予一般治疗措施及家庭干预, 干预组在NICU病房即给予早期“康复干预”措施;纠正胎龄40周时行NBNA评分, 纠正年龄3月龄、6月龄时采用Infanib 量表进行早期运动发育评估, 于6、12个月龄时采用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对其进行智力指数测定, 以及后遗症发生率比较。结果 干预组在住院期间各脏器合并症发生率减低, 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早产儿在3、6月龄时Infanib评估结果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MDI与PDI方面, 治疗组生后6、12个月时得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干预组后遗症发生率为11.3%, 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7.2%(χ2=3.98, P<0.05)。结论 对NICU病房有脑损伤高危早产儿生命体征平稳后行早期康复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其运动和智能发育, 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缩短住院时间, 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早期口腔运动干预措施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预后改善的临床意义,为早产儿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NICU住院治疗的151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生命体征稳定后两组均接受早产儿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Sandra Fucile所采用的口腔按摩方法,1次/d,连续14 d;采用中文版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PIOFRA Scale-CV)对早产儿的经口喂养能力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经口喂养表现、喂养进程和喂养结局,以及神经行为测定评分,分别于生后3、6月龄时采用婴儿神经系统国际测验量表(Infanib)进行早期运动发育评估。结果 到达完全胃肠道喂养时,干预组的矫正胎龄(PMA)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P=0.04);干预组开始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3),干预组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P=0.01);干预开始第10、14天干预组PIOFRA Scale-CV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F=5.658,P=0.02),不同时间和分组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2.60,P<0.001)。干预组除干预开始后第14天的评分和第10天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各时间段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儿3月龄时接受 Infanib评估,干预组评估结果为正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00,P=0.03)。6月龄时接受 Infanib评估,干预组评估结果为异常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为正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χ2=10.52,12.10,P<0.01)。结论 早产儿经口喂养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监护病房内早期口腔运动干预方案能够缩短早产儿从管饲喂养到完全经口喂养的过渡时间,改善早产儿喂养时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策略对消化内镜诊疗操作患者围操作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某附属医院2019年1—6月行消化内镜诊疗操作的1 0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AMS策略对患者围操作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管理和干预,措施包括成立组织、完善制度、优化信息系统、宣教与培训、持续干预和监督等。以2017年1—6月行消化内镜诊疗操作的82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操作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抗菌药物品种、联合用药以及用药时长的变化;同时比较预防性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以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干预前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4.82%(204/822),干预后为17.10%(172/1 006),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UD方面,干预后为2.18,低于干预前的14.95;联合用药比例、用药时长与干预前相比亦明显下降。AMS策略实施后,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不合理率低于实施前(P<0.001);而操作后感染发生率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AMS策略能够优化消化内镜围操作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早产儿细菌性脑膜炎不同病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湖南某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细菌性脑膜炎临床资料,根据感染不同病原菌分成大肠埃希菌组、其他细菌组、病原菌不明组,比较三组早产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和脑脊液(CSF)检查结果及预后。结果 纳入90例早产儿细菌性脑膜炎,主要以反应差(58.89%)、发热(53.33%)、拒乳(34.44%)及呼吸暂停(35.56%)为首发症状,并且在早发和晚发型早产儿细菌性脑膜炎中首发症状一致(P>0.05)。90例早产儿CSF培养阳性者44例,大肠埃希菌组18例,其他细菌组26例,病原不明组46例。大肠埃希菌组和其他细菌组早产儿发热、并发症比例比病原菌不明组高(P<0.05);母亲胎膜早破和分娩前发热的早产儿更容易患大肠埃希菌脑膜炎(P<0.05)。大肠埃希菌组早产儿CSF细菌感染性炎症特征更明显,血C反应蛋白(CRP)高,CSF外观浑浊,更高白细胞计数及蛋白含量,更低的糖含量(均P<0.05);预后更差,CSF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住院时间更长,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均P<0.05)。结论 早产儿细菌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特别是大肠埃希菌脑膜炎病情重,预后差,临床需提高警惕,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胃大部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其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0年7月—2014年6月入住某院行胃大部切除术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探讨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210例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36例,发病率为17.14%,主要为腹腔感染(10例)和手术切口感染(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55岁、营养不良、开腹手术、癌症TNM分期为Ⅲ~Ⅳ期、术后卧床时间>4 d的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55岁、营养不良和开腹手术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胃癌患者年龄大、营养状况差和开腹手术是胃大部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手术前后应根据这些因素制定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手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某胸科医院TAAD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选取手术后MDRO感染患者为病例组,并按照1:3进行病例-对照匹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DRO感染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某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2021年6月行开颅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共纳入778例开颅手术患者,121例发生术后颅内感染,发病率为15.5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幕下手术、脑室引流时间≥3 d、使用明胶海绵≥3片、出血量≥300 mL、切口脑脊液漏是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为:logit (P)=5.408+0.833×(幕下手术)+0.083×(脑室引流时间)+1.059×(使用明胶海绵)+0.456×(出血量)+2.821×(切口脑脊液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颅内感染的预测概率和实际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8);logistic回归风险预测模型验证准确率为86.00%,ROC曲线下面积为0.847,95%CI为0.814~0.878。结论 幕下手术、脑室引流时间≥3 d、使用明胶海绵≥3片、出血量≥300 mL、切口脑脊液漏是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术后颅内感染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寻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的生长速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以后临床工作中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治疗护理提供帮助。方法 对南通市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定期测量体重、身长、头围,绘成生长曲线图。分析体重、身长、头围的生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体重宫内生长迟缓(IUGR)17例(16.19%),宫外生长迟缓(EUGR)41例(39.05%);身长IUGR22例(20.95%);EUGR35例(33.33%);头围IUGR9例(8.57%),EUGR15例(15.24%)。体重EUGR组与非EUGR组:孕母胎膜早破、宫腔感染发生率EUGR组明显高于非EUGR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UGR组住院期间合并慢性肺病、败血症、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EUGR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UGR组CPAP通气时间、气管插管辅助通气使用率及时间明显高于非EUGR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需重视生长曲线图的描绘,关注生长曲线显示为下跌趋势患儿,及时查找原因,及时干预,对孕母胎膜早破、宫腔感染的监测与预防,住院期间积极治疗慢性肺病、败血症、动脉导管未闭等并发症,是防止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EUGR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层流手术室连台手术时室内浮游菌污染情况.方法:采用沉降法研究室内微生物含量,"五点法"布局采样,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开始麻醉时采样1次,手术切皮开始后30min再采样1次;对照组连台之间使用清水将手术设备等表面擦拭干净,地面用清水清洁,然后关闭手术间自净≥25min后进行第2台手术,试验组常规清理术后用物,使用清水将手术设备等表面擦拭干净,立即进行第2台手术.结果:两组第一台与第二台术前和术中,相对应的平板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台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1,P>0.05).结论:层流手术室可以有效维持手术间空气清洁状态,可以直接接台手术,无需间隔自净等待,人员流动及开关门频率与层流手术室空气中浮游菌数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综合性监测后评估反馈对洁净手术室运行维护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为监测和判断标准,于2017年2—5月对云南省34所医院共81间洁净手术室进行基线综合性监测,将监测结果及评估后整改建议以纸质报告形式反馈给各医院,并于2017年11月—2018年3月再次进行综合性监测,将基线与评估反馈后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二三级医院评估反馈后监测结果与基线相比,洁净手术室内微粒直径≥0.5 μm和≥5.0 μm两类尘埃粒子合格率、浮游菌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评估反馈后截面风速、风速不均匀度β和风速盲区的监测合格率高于基线监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温度、相对湿度、换气次数、静压差、噪声和照度评估反馈前后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级医院存在洁净手术室"维护人员不专业"整改阻碍因素的比率高于三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 洁净手术室综合性监测后评估反馈可提高洁净手术室运行维护效果,应定期对洁净手术室进行综合性监测,同时配备专业的维护人员负责洁净手术室的正常运行与维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rhIFN-α1b)通过调控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表达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某院儿科收治的98例IM患儿,使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干扰素组(n=49)和更昔洛韦组(n=49).干扰素组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