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性湿疹患者斑贴试验的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本科门诊确诊的835例慢性湿疹患者进行斑贴试验,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斑贴试验总阳性率85.39%,性别、年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局限型皮损者阳性率看似高于泛发型,但无统计学意义。阳性率居前5位的变应原依次为:重铬酸钾、硫酸镍、卡巴混合物、甲醛和芳香混合物,其中卡巴混合物的阳性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芳香混合物阳性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41.55%的病例同时存在3种及以上的阳性变应原。结论:重铬酸钾、硫酸镍、卡巴混合物、甲醛和芳香混合物是本地区慢性湿疹的常见变应原,男女患者对卡巴混合物和芳香混合物的反应存在差异,斑贴试验对慢性湿疹寻找致敏原及日常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皮炎湿疹类患者主要变应原种类分布情况。方法对178例皮炎湿疹类患者依据疾病类型分为面部皮炎组(103例)、手部湿疹组(48例)和外阴湿疹组(27例),均进行斑贴试验,并以同期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三组患者斑贴试验总阳性率为74.16%,面部皮炎患者阳性率为69.90%,手部湿疹患者阳性率为79.17%,外阴湿疹患者阳性率为81.48%,对照组阳性率为5.00%,四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59,P0.01),3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57,P0.05);常见过敏原依次为硫酸镍(25.28%)、卡巴混合物(19.66%)、芳香混合物(19.10%)、重铬酸钾(16.85%)、对苯二胺基质(13.48%),男女性患者斑贴试验卡巴混合物阳性率分别为31.48%、1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4,P0.01);3组病例中均有超过半数的病例存在2种及以上的阳性变应原。结论硫酸镍、卡巴混合物、芳香混合物、重铬酸钾、对苯二胺基质是引起湖州地区皮炎湿疹类患者的主要变应原,通过斑贴试验寻找相应变应原,可指导患者避免接触含有此类物质的物品,对预防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的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本科门诊确诊的495例面部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斑贴试验总阳性率89.49%,其中老年组患者阳性率明显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性别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阳性率居前5位的变应原依次为:重铬酸钾、硫酸镍、芳香混合物、甲醛和卡巴混合物,其中卡巴混合物的阳性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硫酸镍阳性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58.47%的病例同时存在3种及以上的阳性变应原。结论:重铬酸钾、硫酸镍、芳香混合物、甲醛和卡巴混合物是本地区面部皮炎的常见变应原,男女患者对卡巴混合物和硫酸镍的反应存在差异,斑贴试验对面部皮炎寻找致敏原及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于春润 《中国卫生产业》2013,(26):118-118,120
目的分析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的致敏源,探讨常见的致病因素,以期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有更好的治疗和诊断。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皮肤门诊确诊的45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进行诊断性斑贴试验,并对不同组之间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选用20种标准抗原对45例患者进行试验,有37例患者对其中的17种抗原出现了1种或多种阳性抗原反应,总的阳性率高达82.22%,且其中硫酸镍的阳性率为35.13%,重铬酸钾的阳性率为29.72%,卡巴混合物的阳性率为27.02%,其余为芳香混合物、硫柳汞、氯化钴的混合物。且接触性皮炎的阳性率为80.23%,湿疹的阳性率为73.33%,过敏性皮炎的阳性率为71.25%,复发性皮炎的阳性率为75%,脂溢性皮炎的阳性率为50%。结论硫酸镍、卡巴混合物、重铬酸钾是引发患者皮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接触性的过敏原是引发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斑贴试验可以有效的诊断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相似文献   

5.
53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的变应原,以期更好地诊断与治疗。方法对530例皮炎湿疹类患者进行瑞敏标准变应原系列斑贴试验检测。结果530例患者斑贴试验总阳性率87.2%。变应原阳性率位居前8位的分别是硫酸镍(35-8%)、重铬酸钾(34.9%)、卡巴混合物(31.3%)、芳香混合物(31.1%)、甲醛(15.1%)、硫柳汞(14、3%)、苯唑卡因(13.8%)及对苯类(13.0%);男女性患者斑贴试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应原分别为卡巴混合物(46.8%,26.6%)、硫酸镍(26.6%,37.2%)、黑橡胶混合物(18.5%,10.6%)、对苯类(25.8%,9.1%)、甲醛(16.9%,7.9%)、苯唑卡因(20.2%,11.8%)及硫氢基混合物(11.3%,2.0%);引起手部及面部皮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应原分别为甲醛(14.1%,6.1%)、黑橡胶混合物(18.6%,7.1%)、硫柳汞(8.3%,17.3%)。结论硫酸镍、重铬酸钾、卡巴混合物、芳香混合物是目前引起皮炎湿疹类患者的主要变应原。卡巴混合物、黑橡胶混合物、对苯类、甲醛、苯唑卡因、硫氢基混合物是男性患者的主要变应原,硫酸镍是女性患者的主要变应原。甲醛、黑橡胶混合物主要引起手部皮损,而硫柳汞则主要引起面部皮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过敏性皮肤病中斑贴试验的价值及常见变应原的特点,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包括了20项中国地区常见过敏原的斑贴试剂,对11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11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中91例斑贴试验阳性,总阳性率为78.45%。阳性率较高的前3位过敏原依次是:甲醛(36.26%)、芳香混合物(31.87%)和硫酸镍(28.57%),其中芳香混合物和硫酸镍在女性中多见。结论:斑贴试验在过敏性皮肤病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试验提示甲醛、芳香混合物和硫酸镍是现今过敏性皮肤病的常见变应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面部皮炎患者的常见变应原。方法回顾分析皮肤科门诊面部皮炎患者的日常生活系列斑贴试验结果。结果共收集127例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119例结果阳性,总阳性率为93.70%。阳性率较高的前6位变应原依次为硫柳汞(29.92%)、氯化镍(26.77%)、氯化钴(25.20%)、芳香混合物(18.90%)、硫酸镍(14.17%)及甲醛(13.86%)。不同性别、年龄段患者斑贴试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患者的职业分布主要为家庭主妇、工人、服务员、售货员和文员。结论硫柳汞、氯化镍、氯化钴、芳香混合物、硫酸镍及甲醛是面部皮炎患者常见的变应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常见致敏原。方法采用皮肤斑点试验芯室对140例患者进行斑贴试验并观察结果。结果 140例患者中有85.0%对≥1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其中对1~2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者各18.6%,对3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占37.1%,≥4种者占10.7%。硫酸镍、尼铂金酯、樟脑、香料混合物和氯化钴,是三明市皮炎湿疹类皮肤病致病的重要原因。结论斑贴试验是临床诊断过敏性皮肤病的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手段,可为诊治提供依据、防治疾病复发。对试验结果临床意义解释时,需考虑不同地区、季节和个体的差异性,结合病情,排除操作失误等因素后再谨慎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面部皮炎的致敏原及其特点。方法:采用欧洲标准筛选变应原对62例面部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列前10位的常见致敏原分别是芳香混合物,对苯二胺、重铬酸钾、松香、硫酸镍。结论:斑贴试验是面部皮炎患者寻找致敏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我国北方地区慢性湿疹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及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了本地区近20年来积累的589例慢性湿疹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接触性变应原在不同性别、年龄、季节及年代的分布特征。结果斑贴试验阳性者269例,占45.7%。阳性率居前9位的接触性变应原分别为:20%松香5.9%(35例)、1%甲醛5.3%(31例)、1%次乙基二胺4.2%(25例)、30%羊毛醇4.1%(24例)、5%苯唑卡因3.6%(21例)、8%芳香混合物3.2%(19例)、5%硫酸镍2.7%(16例)、0.5%对苯二胺2.7%(16例)、3%卡巴混合物2.5%(15例)。接触变应原分布与性别、年龄、季节、发病年代等因素无关。说明慢性湿疹病人接触性变应原斑贴阳性率较高,外源性接触性变应原可能是慢性湿疹的重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宝安地区151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与研究深圳市宝安区接触性皮炎和湿疹患者主要的接触性致敏原及其特点。方法用瑞敏牌斑贴试验试剂对确诊为皮炎和湿疹的患者做斑贴试验。结果 151例患者中阳性者100例,阳性率66.22%。结论斑贴试验有助于明确慢性湿疹和皮炎患者的接触性致敏原及其性质,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320倒手部湿疹采用欧洲标准斑试系列,169例(52.81%)显示对一种或一种以上试剂阳性。女性对镍及钴的反应率高于男性,而男性对黑橡胶(含PPD)及对苯二胺的反应率则高于女性。职业性湿疹组对铬、镍、钴的阳性率高于非职业性湿疹组。对几种金属盐的敏感性在本组病例中显示特殊作用。皮肤斑试系列在探索手部湿疹接触性致敏因素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薛春霄  何志新 《卫生研究》1997,26(5):296-298
为了探索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接触性致病因素,应用GB7804-87中规定的23种标准抗原对72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进行皮肤斑贴试验。对1种以上被试物呈阳性反应的有376例,总阳性率52.2%。其中阳性率较高的抗原依次为:硫酸钴(118例,16.4%)、重铬酸钾(115例,16.0%)、氯化镍(108例,15.0%)、升汞(106例,14.7%)、北海洗衣粉(63例,8.8%)、对苯二胺(50例,6.9%)。阳性率在1%以上者有18种抗原。斑试阳性结果与病史中临床接触史符合者113例,占73.9%。表明抗原标准系列在探索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接触性致病因素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山市人群中引起变应性疾病的过敏原情况。方法采用皮肤点刺的方法对我院儿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眼科、呼吸科等门诊及住院的2729例变应性疾病患者接受过敏原检测。结果2729例变应性疾病患者中。皮炎患者占总人数的22.4%(611/2729),荨麻疹患者占总人数的54.5%(1488/2729);吸入组中最常见的过敏原是屋尘螨、粉尘螨,屋尘螨的阳性率为44.0%,粉尘螨的阳性率为40.6%。食物组则依次为鸡蛋,海虾,海蟹,芒果。结论粉尘螨和户尘螨是变态反应疾病中最常见的过敏原。  相似文献   

15.
16.
镍接触性皮炎的斑贴试验及其组织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斑贴试验在金属过敏等环境与职业性皮炎中的诊断价值,了解镍接触性皮炎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应用欧洲标准抗原系列斑贴试验检测110例疑诊为接触性皮炎患者,并对13例硫酸镍(5%)斑贴试验不同时段阳性反应皮肤进行活检。结果 39例接触性皮炎患者对硫酸镍敏感(占35.5%),其中阳性反应皮肤组织学特征为:24h时表皮轻度海绵变性和灶状空泡变性,少许嗜酸性粒细胞外渗;48-72h时表皮和真皮炎症达高峰,主要是CD45RO^ T细胞和CD68^ 巨噬细胞分布于炎症表皮及真皮血管周围。916h-5d时表皮轻度增生,不同细胞成分参与修复过程。结论 硫酸镍是引起湿疹皮炎类疾病的主要接触变应原,镍皮炎病理学改变符合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Occupational allergy in health personne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CKGROUND: Health care workers are exposed to many agents that can cause irritant or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In nurses with eczema of the hands latex sensitivity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of urticaria, rhinitis and asthma.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irritant and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and contact urticaria and the role of skin sensitization to common and occupational haptens and allergens in a group of health care workers with skin problems. METHODS: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204 health care workers assessed by prick and patch testing in an occupational health clinic. RESULTS: The diagnoses included 35.3% with 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64.7% with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and 7.3% with contact urticaria to latex. Three workers complained of asthma and 5 complained of rhinitis related to latex sensitization. At present 12.9% of atopic subjects were sensitized to latex by skin prick against 21.9% in 1998, so sensitization showed a decline in the years considered. CONCLUSIONS: Contact dermatitis and sensitization to natural rubber latex is a significant problem and nurses should be tested for both types of hypersensitivity, as well as being patch tested to standard, rubber and disinfectants series. The need is stressed for preven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onset of contact dermatitis and to avoid latex expos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