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评价运动处方干预和团体心理辅导对朝鲜族焦虑症状大学生的干预效果,为朝鲜族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干预提供支持.方法 在东北随机抽取3所高校1 362名朝鲜族大学生,对其采用状态一焦虑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对筛选出的96名焦虑症状大学生均分为4组进行2个月的干预,干预前后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前后对照组朝鲜族大学生的特质焦虑、状态焦虑、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06,-0.011,0.013,P值均>0.05).运动处方干预组干预前后测试得分仅在焦虑自评量表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t=3.109,P<0.01),在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54,1.641,P值均>0.05).团体心理辅导组干预前后结果与运动处方组基本一致.运动处方联合团体心理辅导组干预前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84,2.707,4.489,P值均<0.01).对照组在血清素、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皮质醇含量方面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03,-0.036,0.024,P值均>0.05).运动处方联合团体心理辅导组干预前后血清素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皮质醇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07,-6.061,-2.051,P值均<0.05).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和运动处方干预对降低朝鲜族焦虑大学生焦虑水平有较好效果,尤其是运动处方联合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模式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心理辅导前后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变化.方法 采用含无处理对照组的实验设计,将“心理健康课”和“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实验处理,于干预前(刚进校)和干预后(大学三年级)分别运用卡特尔16人格因素量表对553名本科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了测查,对干预前后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结果 ①心理课结束一年后,该组学生的稳定性上升(干预前,心理课组与对照组、团体辅导组相比P<0.01;干预后,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紧张性下降(干预前,心理课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干预后P>0.05);②团体心理组辅导的恃强性(干预前,对照组与团体辅导组比较P<0.01;心理课组与团体辅导组比较P<0.01;干预后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和独立性(干预前,心理课组与团体辅导组比较P<0.01;干预后P>0.05)上升,其保持的时间至少在6~14个月.结论 大学生自我意识比较成熟,能够理智、客观地分析认识自己的人格特征,各种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晶晶  蔡翥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9):1419-1420
评价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弹性进行干预的效果,以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对安徽省某高校的30名大学生(实验组)进行为期6周的心理弹性干预,并将干预效果与对照组30名大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被试实验前、后及追踪6个月的心理弹性水平分别为(91.37±11.88)、(95.37±10.89)和(97.40±1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18,P=0.000);对照组被试的心理弹性,实验前、后及追踪6个月测试结果分别为(92.00±11.48)、(92.10±9.90)和(92.50±9.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6,P=0.942).结论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状况有着正向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运动结合团体心理辅导对智能手机成瘾大学生心理渴求、成瘾程度及共患抑郁、焦虑程度的干预效果,为改善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问题提供科学、有效、可行的路径。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信阳职业技术学院1 678名大一和大二学生,将其中148名智能手机成瘾者随机分为3组(运动组49名、团体心理辅导组50名、运动+团体辅导组49名)。采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martphone Addiction Scvale, SAS-C)评价成瘾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定心理渴求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评价焦虑、抑郁程度。所有量表均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3个月各评定1次。  结果  干预后、干预后3个月与干预前比较,3组对象的SAS-C、VAS、HAMD、HAMA得分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F值分别为36.05,38.54,37.27,39.27,P值均 < 0.01),相同时间点的评分均为运动+团体辅导组最低,团体辅导组次之,运动组最高(F值分别为34.33,32.36,32.34,34.96,P值均 < 0.01)。3组对象在干预3个月后仍有抑郁和焦虑症状。  结论  运动、团体心理辅导、运动+团体辅导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智能手机成瘾者心理渴求和成瘾及共患抑郁、焦虑程度,运动+团体辅导组抑制效果最好,团体辅导组次之,运动组较差。  相似文献   

5.
比较团体沙盘游戏与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效果,为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干预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使用大学生移情问卷与人际交往能力问卷筛选某高校大学生,选择人际交往能力与移情能力得分均处于40%低分段的44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团体心理辅导组与团体沙盘游戏组,进行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后1周、2个月后,采用大学生移情问卷、人际交往能力问卷、SCL-90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估心理干预效果.结果 认知移情、行为移情、适当拒绝与自我表达的得分在团体沙盘游戏干预后以及2个月后的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人际关系敏感在团体沙盘游戏干预后低于干预前(t=2.671,P<0.05);情感移情、适当拒绝得分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主动交往得分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束2个月后高于干预前(t=3.233,P<0.05);对照组的自我表达得分高于干预前(t=3.095,P<0.05),但干预结束2个月后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0,P>0.05).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与团体沙盘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效果具有互补性,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使干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慧  孟婷婷  陈仙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31-1032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高校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提供指导。方法设置A组(实验组)、B组(实验组)和C组(控制组)大学生各8名,进行8次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其中A组邀请2名榜样参与),干预前后分别评估各组大学生的社会回避与苦恼、自尊水平。结果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后,A组、B组的大学生在社会回避与苦恼、社会回避、焦虑、自尊上均有显著变化,在社会回避与苦恼、自尊得分上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能力有短期效果;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观察学习,有助于成员形成积极的交往品质。  相似文献   

7.
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希望特质的干预效果,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新途径.方法 采用大学生希望特质测评问卷,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某高校600名大学生的希望特质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并以希望特质水平现状调查得分由低到高选择6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30名学生为试验组,其余30名学生为对照组,对试验组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干预,为期8周,每周2h;对照组只进行观察.试验组在每次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均采用状态性希望感测评问卷测量被试的状态性希望感水平,采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活动参与意愿表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参与意愿测评,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获取的数据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在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希望特质水平在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5±0.57) (2.96±0.36),P=0.03];试验组希望特质水平在干预前得分为(2.97±0.35),与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干预活动完成后,愿意参与组的希望特质水平(4.21±0.41)与不愿参与组被试的希望特质水平(3.69±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3).结论 希望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希望特质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是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推广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安书仪 《现代养生》2013,(14):76-77
目的探讨小组辅导对于学业不良医学生心理弹性的干预疗效。方法筛选了16名学业不良的医学生,随机分成相等的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了为期5周的小组辅导,而控制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大学生心理弹性量表前测后测比较,多项指标差异呈显著水平。结论小组辅导对提高学业不良医学生的心理弹性是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对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为促进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武汉市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防治领域2013—2014年纳入治疗的128例MDR-TB患者,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筛选出61例有抑郁症状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成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31),干预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8次,对照组不接受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调查数据。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干预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团体心理辅导后,干预组抑郁评分较干预前下降(48.17±5.10vs61.00±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8,P<0.001),对照组抑郁评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99±3.64vs60.64±3.18,t=1.23,P>0.05)。结论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可降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抑郁症状水平,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尊团体心理辅导在士兵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为提高士兵心理健康水平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2006年8~9月以某部队90名日常军事生活环境中的士兵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8次自尊心团体辅导,对照组处于常态.团体辅导前后采用缺陷感量表(FIS)分别对两个组的士兵施测,检验自尊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团体辅导组士兵采用自编自尊团体心理辅导成员评估表在干预后进行主观评估.[结果]团体心理辅导后,干预组士兵的自尊水平有明显提高,缺陷感量表的各个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分值都有增加,辅导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日常的军事生活环境下采用自尊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士兵的自尊水平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团体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独立学院新生适应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沈阳市某独立学院2009级新生160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3个月的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前、后测量。结果干预前干预组、对照组SCL-90总分分别为(164.88±39.73)(、156.44±34.18)分,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SCL90总分分别为(140.14±29.54)(、156.04±34.74)分,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后、干预组干预前后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干预组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分别为(58.65±7.70)、(47.60±8.89)(、41.21±5.83)分,对照组分别为(54.37±9.29)(、51.51±9.65)(、43.20±6.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结合,有助于提高独立学院新生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抑制控制训练联合积极情绪训练)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河南省3所高校600名大学生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其手机依赖情况进行调查,筛选存在手机依赖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66人)与观察组(67人),对照组给予抑制控制训练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积极情绪训练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手机依赖程度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2组手机成瘾量表评分、手机使用时间、心理弹性量表评分、认知情绪调节量表评分、抑制冲突效应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手机成瘾量表评分(37.11±5.01)分,低于对照组的(41.25±6.33)分;观察组手机使用时间(2.72±0.71)h,低于对照组的(3.37±0.55)h;观察组认知情绪调节量表评分(88.79±5.66)分、心理弹性量表评分(76.63±3.97)分,高于对照组的(81.14±4.79)分、(71.75±4.55)分;观察组抑制冲突效应量(40.35±10.22)ms,低于对照组的(45.14±5.66)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评分与认知情绪调节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397、-0.453,P<0.01),与冲突抑制效应量呈正相关(r=0.498,P<0.01)。结论 手机依赖直接影响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及心理韧性;而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开展抑制控制训练联合积极情绪训练,可减轻大学生手机依赖,提升认知情绪调节能力及心理韧性,改善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安义德  张霈  张欣  席薇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0):1500-1504
  目的  探讨中等强度运动处方对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为通过高校体育教学提高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2019年9—12月在天津市河北工业大学随机抽取2019级两个女生班,以抽签法确定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45名,对照组42名。依据美国运动医学会推荐及干预组学生运动前测评结果,由体能教练设计中等强度运动处方,干预组实施16周、每周3次运动处方干预。干预组学生在每次锻炼后进行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体能教练每4周依据自我监测结果,对运动处方进行个性化调整。对照组不做运动处方干预。干预前后两组分别测定体质量指数(BMI)、肺活量、800 m跑和坐位体前屈,干预结束随机选取5名干预组学生进行访谈。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BMI、肺活量、800 m跑和坐位体前屈结果分别为(20.41±1.45)kg/m2,(3 376.32±389.21)mL,(228.16±17.00)s,(15.63±4.36)cm;对照组分别为(22.60±2.38)kg/m2,(2 911.16±369.73)mL,(238.11±11.86)s,(15.47±7.45)cm;干预组肺活量、800 m跑和BMI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2,5.71,-3.15,P值均<0.05);干预组较干预前BMI降低2.69 kg/m2,肺活量增加537.64 mL、800 m跑成绩减少16.00 s。干预组干预前后肺活量、800 m跑和坐位体前屈的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20,0.76,3.63,P值均>0.05)。经访谈,干预组学生认为运动处方提高了体质健康水平;干预过程中同学、教练的鼓励支持,教练的组织、监督指导对完成全程干预有很大帮助。  结论  规律、持续的中等强度运动处方能增进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关运动处方的健康教育、支持性环境及良好的干预活动组织可提高运动依从性及效果。  相似文献   

14.
探讨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导向的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为高校开展健康心理辅导和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在江西省某高校1 870名大学生中筛查出56名可能有抑郁症状的大学生,以团体辅导的形式对其进行干预,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试及追踪测试的实验设计,以综合幸福问卷(MHQ)、抑郁症自评量表(SDS)、心理韧性量表(CD-RISC)为评估工具,最终完成所有实验内容的大学生为45名.结果 团体辅导干预后,实验组综合幸福感得分生活满意因子提升了0.22,正性情感提升了3.86,自我价值提升了0.40,友好关系提升了1.59,幸福体验提升了1.34.抑郁水平由前测的(59.91±2.35)分降至后测的(53.36±2.84)分,心理韧性水平由前测的(57.22±2.59)分提升到后测的(59.50±2.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44,-3.05,P值均<0.05);追踪评估结果显示团体辅导结束3个月后,效果依然存在.结论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抑郁倾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可以提高心理韧性和幸福感指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黑龙江省某医学院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应用型本科医学生心理韧性和学习倦怠现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生的学习效率提供参考性建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黑龙江省某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的1 290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⑴心理韧性:黑龙江省某医学院校学生总体得分为(87.52±8.65),女生得分高于男生(t=3.820,P<0.001),大二学生得分最低,大四学生得分最高(F=8.569,P<0.001);⑵学习倦怠:黑龙江省某医学院校医学生总体得分为(62.83±7.48),女生得分高于男生(t=5.931,P<0.001),大一学生得分最低,大四学生得分最高(F=15.085,P<0.001);⑶医学生心理韧性与学习倦怠之间呈负相关(r=-0.115,P<0.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韧性对学习倦怠有的负向预测作用(B=-0.100,P<0.001)。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心理韧性和学习倦怠均在正常中等水平,且心理韧性对学习倦怠的产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进行学习倦怠心理干预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充分考虑性别和年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介入护士心理韧性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1月的全国介入科护士115名作为对象,采用Connor-Dabidson韧性量表对介入科护士能力韧性现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为韧性良好组与韧性差组。查阅两组护士资料,记录并统计其学历、性别、工龄及年龄,并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115名介入护士均完成心理韧性调查,韧性良好组共有护士72名,占62.61%,得分为(89.58±6.39)分,高于韧性差组,得分(71.34±4.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结果表明:介入护士心理韧性与学历、性别、工龄及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学历、性别、工龄、年龄是介入护士心理韧性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介入护士心理韧性较低,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介入护士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团体豁达放松治疗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 100例被试根据入组标准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3个月团体豁达放松治疗,治疗前后使用考试焦虑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进取豁达量表进行测评,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考试焦虑分值(17.13±5.44)较治疗前(27.61±4.12)显著下降(t = 6.446,P<0.001);两组治疗后考试焦虑分值出现差异(t = 3.931,P<0.05);干预组解决问题和合理化因子分值(0.97±0.06;0.74±0.25)较治疗前(0.86±0.09;0.58±0.16)显著提高(t = - 6.258,P<0.001;t = - 4.722,P<0.001);自责和退避因子分值(0.58±0.77;0.59±0.11)较治疗前(0.67±0.15;0.65±0.26)显著降低(t = 4.973,P<0.001;t = 4.354,P<0.001);两组治疗后合理化、自责和退避因子分值出现差异(t = 3.994,3.923,3.934,P<0.05);干预组积极进取和豁达宽容因子分值(34.96±4.45、33.25±3.30)较治疗前(31.89±6.41、27.27±3.24)显著提高(t = - 9.217,- 6.421,P<0.001);两组治疗后积极进取和豁达宽容分值出现差异(t = 3.870,4.142,P<0.05);积极进取和豁达宽容因子与TAS呈显著负相关(r 值= - 0.258,- 0.242,P<0.001)。进取豁达心理特征对考试焦虑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F = 59.531,P<0.001)。结论 团体豁达放松治疗可以改善中学生考试焦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干预对卵巢癌患者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问题导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屈服和回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理弹性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问题导向干预能有效缓解卵巢癌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加积极应对方式,提升心理弹性,促进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19.
黄杰  陈晗  石爽 《中国校医》2023,37(1):32-34
目的 研究老年冠心病PCI(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术后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为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方法抽取在本院接受PCI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85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其心理弹性水平和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185例冠心病PCI术后老年患者CD-RISC总分为(69.24±10.35)分,其中自强维度条目均分最高(2.91±0.48)分,其次为坚韧与控制(2.74±0.39)分、乐观(2.58±0.37)分;CSMS量表总分为(71.57±11.74)分,其中日常生活管理行为维度条目均分最高(2.79±0.36)分,其次为疾病医学管理行为(2.71±0.35)分、情绪管理行为(2.31±0.29)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行为呈正相关(r=0.792,P<0.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较差,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行为呈正相关关系,临床应重视该类患者心理干预,提升其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农民工、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的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差异,分析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心理韧性量表和简要症状量表,通过多水平分层空间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18~45岁1 135名农民工、1 145名农村居民和1 249名城市居民,使用电脑语音辅助问自答卷技术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民工、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心理韧性总得分分别为(3.48±0.65)、(3.43±0.65)、(3.39±0.63)分,农民工心理韧性水平高于城市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655,P = 0.004)。农民工、农村居民、城市居民简要症状量表得分分别为(1.96±0.61)、(1.99±0.57)、(2.05±0.58)分,城市居民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农民工和农村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8.036,P<0.001)。心理韧性各维度和心理健康状况各维度之间均具有相关性(r为-0.132~-0.062,P值均小于0.001)。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其他因素后,心理韧性中的情感韧性对心理健康各维度均有正向预测作用(P<0.001)。结论 心理韧性可以预测心理健康状况,农民工的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水平都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