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前,多地报告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病例,引发广泛关注。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就有关问题作了最新解答: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发现和流行情况2021年11月9日,南非首次从病例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冠病毒变异株。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Omicron (奥密克戎)变异株。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仍在增加,我国实施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将有利于及时发现输入我国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一、什么是奥密克戎变异株2021年11月9日,南非首次从病例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冠病毒变异株,11月26日,WHO将其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并以希腊字母“奥密克戎”命名,定义为奥密克戎变异株。  相似文献   

3.
1“奥密克戎只是大号流感”?谣言,不可信!来了,它还是来了!截至1月17日,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已涉及上海、北京、珠海、中山、天津、大连和安阳等多个地市。为严防输人,全国各地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然而,此时此刻,却有人说“奥密克戎,只是大号流感”,大可取消严格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动态监测河南省许昌市本土流行的新冠病毒毒株组成,及时发现新变异株,评估变异株的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等生物学特性,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2023年2月15-19日来自哨点医院的6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全基因测序,进行序列对比和进化分析。结果 6例新冠病毒感染者样本进行全基因测序,获得6条长度为29 844~29 853 bp序列。经过Nextclade V2.11.0在线分析,6条序列均属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BA.5变异株,其中病例1为BF.7.14,其余均为BA.5.2.48分支。进化树显示6条序列位于奥密克戎BA.5进化分支,与河南省其他地市BA.5进化株位于同一分支。未发现BQ、XBB等变异株。结论 测序的6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48分支变异株依然是许昌市优势流行毒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云南省边境某县一起由奥密克戎变异株(BA. 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本土疫情的流行特征及传播动力情况,为今后新冠疫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22年4月8—25日云南省边境某县报告新冠阳性病例的个案信息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及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疫情共报告202例病例,经测序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 2;男女性别比1∶1.6,各年龄段、不同疫苗接种史的人群均有发病;出现51个家庭聚集性发病;潜伏期(2.38±2.20) d,代间距(2.85±2.11) d;实时再生数(Rt)最高时达到4.76 (95%CI:3.37~6.39),但在实施防控措施约9 d后,Rt迅速下降至1以内,与防控效果相呼应。结论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潜伏期短、代际传播时间短、传播隐匿且速度快、容易造成聚集性发病,防控部门应进行早期疫情研判和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对及时、快速地控制住疫情态势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上海某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以2022年4月9日—5月5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对感染者年龄、性别、地区、疫苗接种等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122 15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2或BA.2.2亚型感染,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患者男女比例为1.51:1;平均年龄为(44.91±15.38)岁;0~17岁、18~30岁、31~60岁和≥61岁感染者分别占4.74%、20.80%、62.52%和11.94%;无症状感染者占80.80%,轻型患者占19.20%;平均住院时间为(7.00±2.77)d;未接种和完成1、2和3次疫苗接种的感染者分别占20.30%、3.18%、31.30%和45.22%,其中≥61岁且完成3次疫苗接种的感染者仅占10.10%。结论 各个年龄段人群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普遍易感。无症状感染者是本次疫情的主体人群,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隐匿传播,积极加强核酸检测是早期发现疫情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1起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本起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序列分析,并进行溯源分析。结果 本起疫情持续时间为2022年11月1—6日,报告新冠感染者13例,以男性为主(占61.5%),中位年龄为52岁;包括无症状感染者10例(占76.9%)、确诊病例轻型2例(占15.4%)和普通型1例(占7.7%)。病例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与邻省“10.04”疫情1例本土病例感染毒株高度同源。结论 本起疫情高度怀疑为外省输入引发,病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  相似文献   

8.
春节还能回家吗?这个冬天,国内外疫情不太平。内蒙古、浙江等地出现疫情波动,西安更经历了“封城”,牵动人心。与此同时,在海外,新冠病毒新变异株“奥密克戎”强势登陆。吓得原先“躺平”的欧美各国,纷纷支棱起来,封城的封城,封国的封国。要知道,此前有“毒王”之称的德尔塔,还没有这般“待遇”难免让人心有戚戚焉:奥密克戎,是得有多厉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所致发病、肺炎和重症的保护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VE)。方法 采用病例-病例研究,对2022年2至7月四川省成都市和广安市报告的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进行调查,分析新冠病毒疫苗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发病、肺炎和重症的VE以及经年龄、性别、基础性疾病调整后的VE(aVE,Adjusted vaccine effectivenes),通过SPSS 21.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新冠病毒感染病例1 683例,均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2感染,临床结局为发病、肺炎和重症分别是511例(30.4%)、66例(3.9%)和11例(0.7%),重症人群中90.9%(10/11)都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加强免疫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发病和肺炎的aVE分别是52.4%(95%CI:17.8%~72.4%)和81.6%(95%CI:60.0%~91.5%),基础免疫预防肺炎的a VE是69.2%(95%CI:26.9%~87.0%),未完成全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研究旨在估计广州市2起由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2)引起的本地疫情的潜伏期、序列间隔和基本再生数(R0)等流行病学参数,探索不同场所聚集性对R0的影响,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2年4-5月广州市2起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本地疫情病例数据,使用Weibull、Gamma和lognormal分布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本地疫情的潜伏期、序列间隔分布进行估计,采用指数增长法和极大似然法估计R0结果 两起疫情中位潜伏期为2.94(95%CI:2.52~3.38)d;中位序列间隔为3.32(95%CI:2.89~3.81)d。小型场所聚集性疫情R0为4.40(95%CI:3.95~4.85),机场聚集性疫情R0为11.35(95%CI:11.02~11.67)。结论 广州市2起由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本地疫情潜伏期较德尔塔变异株明显缩短。场所聚集程度越高,R0越大,传播速度越快,易呈现暴发疫情,应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球COVID-19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南非于2021年11月24日首次向WHO报告了Omicron变异株感染病例,此后该变异株迅速传播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当前全球流行的主要优势株。Omicron变异株与SARS-CoV-2野生株或其他变异株相比,具有所致疾病潜伏期短、代际间隔小、病毒传播快、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以及病死率低等特点。实践证明,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动态清零”的总方针,目前所采取的综合防控措施能够有效应对Omicron变异株。建议现阶段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加强疫情境外输入风险管理、加快推进老年人群疫苗接种、加快特异性药物研发与上市以及提前做好医疗卫生资源储备等措施,为未来的防控决策与疫情应对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B.1.1.529)变异株具有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快、免疫逃逸显著等特点,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带来新的挑战。该变异株于2021年11月在南非被发现后,历时2个月便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株,我国已有多个省份报告Omicron变异株引发的本土疫情。然而,Omicron变异株的高度突变对其流行病学特...  相似文献   

13.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为全球流行的优势株,Omicron变异株不断出现新的亚型,且携带更多的突变位点。与原始株和其他值得关切的变异株相比,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致病特征和流行特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Omicron变异株致病性和毒性减弱,免疫逃逸能力陡增,传播速度更加迅速,更易通过物体表面和气溶胶媒介进行传播。人群感染后潜伏期缩短,无症状和轻症者居多,住院和死亡风险降低。本文重点梳理Omicron变异株的致病特征和流行特征,以期为Omicron变异株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北京市由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Omicron BA.2和BF.7变异株引起的疫情中的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估算2种变异株分支的潜伏期及其影响因素,为新冠病毒传播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提供基本参数。方法 选取北京市2022年4月(Omicron BA.2变异株)及10月(Omicron BF.7变异株)疫情中具有明确暴露时间和发病时间的感染者进行研究,采用秩和检验对不同变异株的潜伏期差异进行分析。使用Weibull、Gamma和lognormal分布对Omicron变异株的潜伏期分布进行拟合。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变异株类型及疫苗接种状态下的潜伏期。结果 共纳入64例BA.2变异株感染者及58例BF.7变异株感染者。BA.2和BF.7变异株感染者潜伏期MQ1Q3)分别为3.00(3.00,4.00)d和3.00(2.00,3.25)d。lognormal分布的拟合效果最佳。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Omicron变异株潜伏期存在一定差异,与BA.2变异株感染者相比,BF.7变异株感染者的潜伏期更短。结论 Omicron BF.7变异株感染者潜伏期较BA.2变异株的潜伏期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北京市海淀区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传播链。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应用现场调查和大数据技术分析传播链。结果 2022年4月27日至5月13日, 海淀区发生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全基因组测序系Omicron变异株(BA.2.2进化分支);涉及感染者38例,确诊病例34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临床分型以轻型(88.2%)为主,无重型、危重型和死亡病例;早期临床症状以咽部不适(50.0%)、咳嗽(29.4%)为主;17 d内传播7代,涉及3起社区聚集、2起单位聚集和8个家庭内传播;暴露方式以同住(47.6%)、同时空暴露(31.6%)为主;代间距MQ1,Q3)为3(1,6)d;总续发率为1.5%(37/2 482),其中家庭续发率为36.7%(18/49)。结论 本起Omicron变异株疫情临床症状轻,家庭、社区聚集性明显,疫情传播速度较快,同时空暴露感染风险较高,需利用信息化技术全面摸排密切接触者,以快制快,有效阻断疫情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河南省首起奥密克戎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特点。 方法 收集河南省安阳市2022年1月本土奥密克戎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检测结果等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22年1月8—29日,安阳市共报告468例感染者,年龄范围在8个月~85岁之间,中位年龄M(P25,P75)为18(17,34)岁,男女比例1∶1.4,职业以学生(64.1%)为主;按照发病日期,疫情共持续28 d(1月2—29日);按照报告日期,11 d(1月19日起)实现社会面清零;283例(60.5%)来自于汤阴县某寄宿制学校,其他185例涉及4个县区14个乡镇38个村。90例(19.2%)感染者出现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咽痛、咳嗽、鼻塞流涕、头痛头晕等轻微症状;临床严重程度除2例为重型外,其余均为轻型和普通型,无死亡病例。潜伏期为1~9 d,中位数M(P25,P75)为2 d(2,4);出现学校、村庄、小区、工厂、诊所、超市、家庭等多起聚集性疫情,家庭续发率为25.0%。基本再生数R0为5.25,实时再生数Rt于采取防控措施后迅速下降,在采取措施后第10 d降至1以下。结论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潜伏期短,传染性强,引起的临床症状轻微,传播更隐匿,应全面加快疫情防控速度,重点关注疫情放大器场所。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的传播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在北京市现有防控措施下的传播力,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北京市2022年3月7-25日报告的78例具有明确传播链的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信息,分别采用Gamma和Weibull分布拟合潜伏期和序列间隔时间,使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算法估计实时再生数(Rt)。结果 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潜伏期MQ1,Q3)为4.0(3.0,6.0)d,序列间隔时间3.0(2.0,5.0)d,序列间隔时间在未完成和已完成全程疫苗接种感染者中MQ1,Q3)分别为2.0(1.0,4.0)d和4.0(2.0,6.0)d(Z=-2.12,P=0.034),儿童和成年人感染者分别为2.0(1.5,3.0)d和4.0(2.0,6.0)d(Z=-2.02,P=0.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轮疫情Rt初始值为4.98(95%CI: 2.22~9.04)。结论 与既往Delta变异株相比,北京市Omicron变异株的传播力较强,应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关注儿童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8.
卓家同 《上海预防医学》2022,34(12):1257-1260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病例累计>6亿,死亡人数>600万,病死率为1.24%;香港第5波疫情有1/6的人感染,每万人死亡15人。以香港第5波疫情Omicron变异株1/6的人感染、0.76%死亡率和每年1波疫情来推算,中国实施“动态清零”3年就避免了 6 990万人的感染和626万人的死亡。随着病毒传染性增强及变异的加速,已观察不到新冠肺炎变异株超长潜伏期。我国对本土局部暴发疫情后的物理围堵隔离措施更为成熟,社会面“动态清零”更快、需时更短,维护了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Delta株传播率,推测新冠肺炎原始株潜伏期分别为≤4 d、≤7 d及≥8 d的构成情况,根据江苏省扬州市疫情部分病例和北京市小金阁服装店关联传播链疫情病例,统计Delta变异株和Omicron变异株潜伏期构成情况,分析对2022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和崇左市Omicron变异株疫情处置中社会面“清零”的方法与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杜敏  刘民  刘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42(10):1774-1779
Delta变异株具有传染力强、病毒载量高、潜伏期缩短等特点,给疫情防控带来新的挑战。该变异株在印度被发现后,迅速在多个国家流行并逐渐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株之一,我国多个省份也发生了Delta变异株所致的局部聚集性疫情。本文就Delta变异株的病原学特征、传播特征及可能的机制、流行现状、疫苗对其保护效果、防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科学防控Delta变异株所致疫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