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干预前后医院甲状腺、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与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实施干预前的2008年3月及干预后的2008年9月3种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进行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对照研究.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由于预前100.00%下降为干预后60.47%(P<0.05);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显著提高,由干预前0上升为干预后44.19%(P<0.05);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明显改善;平均药费由2433.05元下降为1732.22元(P<0.05),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由988.17元下降为81.25元(P<0.05).结论 医院采取的干预措施有效、可行,可显著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降低抗菌药物费用,为医院设计单病种临床路径及降低单病种费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8月肿瘤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240例,分为非干预组和干预组,各120例,根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调查分析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合理应用率分别为4.17%及96.67%,非干预组患者分别为35.83%及6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无适应证占30.00%、药物选择不当占26.67%、用量不当占6.67%、用药时机不当16.67%,干预组患者不合理用药为无适应证占2.50%、药物选择不当占0.83%,干预后抗菌药物的合理性限制显著提高。结论医院采用的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瞻性干预措施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的影响。方法抽取骨科2013年2季度(干预前组)和2013年3季度(干预后组)Ⅰ类切口手术病例,通过典型病例分析评价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使用的合理性。结果同干预前比较,各项用药合理率显著提高,其中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从89.2%降到了47.7%),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率显著上升(从51.2%上升到了93.5%)。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前瞻性用药干预降低了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并提高了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应用的合理率,为提高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药剂科在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与感染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为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月共780份病历资料进行研究,将2010年2月-2011年1月病历资料390份设定为非干预组,将2011年2月-2012年1月病历资料390份设定为干预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用药情况.结果 两组抗菌药使用不合理分析,干预组更换药品、联合用药、药物选择、单次剂量计术后用药时间较非干预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用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抗菌药物应用,干预组使用抗菌药物平均费用(1146.57±269.52)元、住院时间(11.41±2.23)d、药物的使用品种(1.67±0.38)种及应用天数(4.78±1.22)d,较非干预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保范围比例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科学监管并进行临床药学实践是保证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有力措施,提升药剂科服务功能,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我院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干预对照研究,探讨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普通外科2005年1~4月出院的Ⅰ、Ⅱ类切口手术病例204例为非干预组,2006年4~7月出院的Ⅰ、Ⅱ类切口手术病例104例为干预组,比较两组药费、抗菌药物合理性、平均住院天数及手术感染率.结果干预组平均抗生素药费132.6元,显著低于非干预组平均抗菌药费272.3元.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干预组2~3 d,非干预组5~7 d.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为0和0.29%,两者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我院实施的合理用药方案降低了患者的药费,特别是抗菌药费,提高了术前用药的合理性,对住院时间和手术切口感染率无影响,具有有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某院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干预对照研究,探索该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普通外科2003年10月出院的Ⅰ、Ⅱ类切口手术病例208例为非干预组,2004年10月出院的Ⅰ、Ⅱ类切口手术病例184例为干预组,比较两组药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平均住院天数及手术感染率。结果干预组平均药费为2 834.5元,平均抗菌药费为782.8元,均显著低于非干预组平均药费4 086.6元和平均抗菌药费1 793.4元(分别P<0.05;P<0.01);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平均天数,干预组为(3.1±1.4)d,非干预组为(5.9±2.6)d,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采取术前30min预防用药比率由干预前8.17%上升至干预后99.46%,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4.1d1、3.6d,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为0与0.48%,两两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该院实施的合理用药方案降低了患者的药费,特别是抗菌药费,提高了术前预防用药的合理性,对住院时间和手术切口感染率无影响,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干预前后对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4,他引:11  
目的考查依据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原则指导临床用药的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干预措施前的2004年3月及干预后的2005年3月全部住院病例进行干预前后对照研究。结果干预后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抗菌药费显著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用药合理性明显提高(P<0.001)。结论采取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可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抗菌药费,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对社会、医院和患者均有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对比情况,探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外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行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股沟疝手术Ⅰ类切口手术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率、使用的合理性及住院费用等;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以上3种Ⅰ类切口手术患者200例作为干预组,治疗中采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干预措施,手术后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05例使用率为5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00%;抗菌药合理使用率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表现在适应证用药、药物选择、联合用药等的合理性明显提高;干预组住院费用有明显下降。结论 由于对抗菌药使物用的管理欠规范,病原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通过将抗菌药物干预措施应用于Ⅰ类切口患者,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可明显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本院眼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静脉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行政干预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为本院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干预前1052例和干预后648例出院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的围手术期静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干预前后的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围手术期静脉使用抗菌药物从干预前的90.5%下降到干预后的1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干预后切皮前30min-2h抗菌药使用率明显提高;干预后术后48h、72h、〉72h抗菌药使用率下降。手术时间〉3h术中干预前后抗菌药物均未使用和追加;干预前后一、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分别为0和10.8%。结论:通过各种行政干预,干预后围手术期抗菌素使用率明显下降。但仍存在一、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偏低、术中追加一剂抗菌药物不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香港大学深圳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中取得的进展和成果,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探索可行的管理方法。方法对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专项整治前后的情况进行对照研究,其中2014年专项整治后,作为干预组,上一年度即2013年作为非干预组。结果经过专项整治,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由整治前的26.9%降至整治后的16.5%,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Ⅰ类切口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率整治前后均为1.1%,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对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评价与干预措施实施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两家三级甲等医院,分设干预组,非干预组,对干预前后同期出院的甲状腺,乳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腹子宫肌瘤和子宫肌瘤+附件手术病例,进行干预对照研究。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平衡药费由1601.27元下降为1489.59元,抗菌药平均费用由740.20元下降为352.03元(P<0.01);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合理+基本合理)有显著提高,由干预前的31.35%上升为干预后的91.81%(P<0.01)。结论 实施的合理用药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外科手术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是长期以来人们心中固有的观念,然而抗菌药物的滥用已经在我国以致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本文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重点内容即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为目标,观察研究了我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例279例,分成不使用抗菌药物组、术前使用一次抗菌药物组和术后按使用抗菌药物组,来观察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使用抗菌药物组和不使用抗菌药物组间相比,切口感染率没有显著差异,而使用抗菌药物组在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和药品不良反应率方面都高于不使用抗菌药物组,因此,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在没有感染的高危因素时,不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是非常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医院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性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及可行性,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利用医院软件系统对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现状调查,然后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不合理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干预计划、检查、总结,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加强监督检查、反馈及责任追究。结果运用PDCA循环后,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持续改进达到预期目标。结论PDCA循环用于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持续改进效果显著,可在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和分析医院干预措施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效果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5月实施医院干预措施前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209例作为干预前组,选取2013年8-12月实施医院干预措施后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82例作为干预后组,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各类主要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药品总费用和抗菌药物总费用及其占住院总费用的比例、切口愈合级别、继发性医院感染、不合理用药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无适应证用药比例和有适应证未用药比例干预前组患者分别为100.0%、73.2%和0,干预后组患者分别为59.9%、31.3%和8.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患者各种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干预前组(P0.05),干预后组患者的药品总费用、抗菌药总费用、药品占总费用的比例、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干预前组同种疾病患者(P0.05);干预前组患者使用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头孢硫脒占26.8%,干预后组患者为林可霉素占28.6%;干预前组中切口为乙级愈合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干预后组(P0.05)。结论应用医院管理措施针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减少应用抗菌药物产生的医疗费用支出,并可提升手术切口愈合程度,但在改进抗菌药物选用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研究医院2005-2012年的每年4月份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实行持续基础干预与综合干预前后的使用进行比较,探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方法 将2005-2010年的每年4月份(基础干预)及2011-2012年的每年4月份(综合干预)两个阶段干预后反映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005-2010年每年4月份实施基础干预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患者的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用药疗程逐渐合理,从干预前的6.7d下降至干预后的4.7 d;2011-2012年的 每年4月份实施重点综合干预后,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明显进步,使用时机、介入手术零预防用药率100.0%合理,使用率从基础干预后的90.0%下降到综合干预后的57.9%,使用疗程从4.5d下降至2.1d,联合用药从47.0%下降至2.3%,用药品种选择合理比例从1.9%上升至50.0%,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均为0.结论 采取重点综合干预措施提高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的合理性,对促进抗菌药物安全、有效、经济使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某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对该院甲状腺、乳腺、腹外疝3种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未干预前(2008年4-6月,非干预组,90例)和干预后(2010年4-6月,干预组,90例)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经干预后,上述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无指征预防用药率分别由干预前的100%、46.67%降至42.22%、8.89%;药物选择不合理率由干预前的66.67%降至1.11%;术前用药不合理率和术后用药不合理率分别由干预前的68.89%、68.89%降至7.78%、5.56%;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由干预前的220.13元降至94.24元;上述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院所实施的干预措施对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TQM)对I类切口手术的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品种选择正确率及疗程合理率的影响。方法 2012年1—9月实施TQM策略,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品种选择正确率及疗程合理率,并与2011年1—9月采用常规管理的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疗程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品种选择正确率两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TQM策略可显著降低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合理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监测-培训-计划(MTP)干预模式对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及2014年3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抗菌药物应用实施MTP干预前的患者2 516例(干预前组),应用实施MTP干预后的患者2722例(干预后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组患者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以青霉素类为主,共1065次占38.8%,干预后组以一代头孢为主,共2311次占83.3%;干预前组患者用药总合理率为22.9%,显著低于干预后组80.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患者的总住院费用和药品费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干预前组患者的抗菌药物费用显著高于干预后组(P<0.05)。结论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采取MTP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其应用合理性,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监测-培训-计划法(MTP)联合关键绩效指标法(KPI)干预模式在儿童Ⅰ类手术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合理使用。方法将2014年1-12月的344例Ⅰ类手术切口患儿纳入对照组,2015年1-12月的456例Ⅰ类手术切口患儿纳入干预Ⅰ组,2016年1-12月的426例Ⅰ类手术切口患儿纳入干预Ⅱ组,根据对照组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点评结果,建立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指标(预防用药率、选用抗菌药物合理率、给药时机合理率、用药疗程合理率和术后感染率),干预Ⅰ组采用MTP干预模式,干预Ⅱ组采用MTP-KPI干预模式,比较干预前后合理性评价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通过MTP-KPI模式干预,干预Ⅱ组Ⅰ类手术切口的预防用药率为9.86%,低于对照组37.79%,低于干预Ⅰ组1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Ⅱ组的选用抗菌药物合理率、给药时机合理率、用药疗程合理率分别为95.24%、95.24%、88.10%,高于对照组0.8%、75.31%、72.38%,高于干预Ⅰ组58.46%,90.77%,86.15%,同时腹外疝手术的预防用药评价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对照组、干预Ⅰ组、干预Ⅱ组的术后感染率分别为0.29%、0.44%和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TP-KPI干预模式对提高Ⅰ类手术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有显著效果,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监测-培训-计划法(MTP)联合关键绩效指标法(KPI)干预模式在儿童Ⅰ类手术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合理使用。方法将2014年1-12月的344例Ⅰ类手术切口患儿纳入对照组,2015年1-12月的456例Ⅰ类手术切口患儿纳入干预Ⅰ组,2016年1-12月的426例Ⅰ类手术切口患儿纳入干预Ⅱ组,根据对照组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点评结果,建立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指标(预防用药率、选用抗菌药物合理率、给药时机合理率、用药疗程合理率和术后感染率),干预Ⅰ组采用MTP干预模式,干预Ⅱ组采用MTP-KPI干预模式,比较干预前后合理性评价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通过MTP-KPI模式干预,干预Ⅱ组Ⅰ类手术切口的预防用药率为9.86%,低于对照组37.79%,低于干预Ⅰ组1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Ⅱ组的选用抗菌药物合理率、给药时机合理率、用药疗程合理率分别为95.24%、95.24%、88.10%,高于对照组0.8%、75.31%、72.38%,高于干预Ⅰ组58.46%,90.77%,86.15%,同时腹外疝手术的预防用药评价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对照组、干预Ⅰ组、干预Ⅱ组的术后感染率分别为0.29%、0.44%和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TP-KPI干预模式对提高Ⅰ类手术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有显著效果,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