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绍兴市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绍兴市1所大学、2所高中、2所初中,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 34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抑郁、焦虑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42.0%和12.3%,男生抑郁检出率(44.7%)高于女生(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7,P<0.05);女生焦虑检出率(15.0%)高于男生(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94,P<0.01)。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在不同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181,11.185,P<0.01或P<0.05);城市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习负担重、噪声影响、睡眠时间少、早餐不规律、朋友数量少等是抑郁、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绍兴市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普遍存在,与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个人生活方式等相关。应加强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中专女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黄锟  陶芳标  高茗  李光友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895-896,898
目的了解中专女生生活事件发生率、应激强度以及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为加强中专学生心理卫生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市2所中专学校1602名在校女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焦虑、抑郁症状的评定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生活事件评定采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S),应对方式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进行评定。结果中专女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2.46%,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3.92%。较常发生的生活事件为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方面的问题,有明显抑郁、焦虑症状女生的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明显高于无明显症状者,其积极应对较少而消极应对的倾向大。应激量高、消极应对水平高的女生抑郁与焦虑症状共存的检出率高。高年级、积极应对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消极应对是抑郁、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中专女生抑郁、焦虑发生情况不容乐观,负性生活事件发生频度较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负性情绪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私立学校初中新生的情绪状况及性别差异,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青岛市某私立学校初一新生228人进行整群抽样测查,匹配市区公立学校初一新生239人作同期对照,并做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有15.79%处于焦虑状态(女生检出率较高),高于对照组(9.21%),差异有显著性(χ2=4.65,P<0.05);观察组SAS均分高于对照组及常模,其中独生子女SAS均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23.25%处于抑郁状态(男生检出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32.22%)(χ2=4.67,P<0.05),但SDS均分不低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同时存在率也以观察组较高(12.28%),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27,P<0.05).结论私立学校初一新生存在以女生为主的较高焦虑检出率、以独生子女为主的较高焦虑水平以及以男生为主的抑郁检出率和较高抑郁水平,社会、学校和家庭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和性别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护生生活事件发生率,应对方式与负性情绪(抑郁,焦虑)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CES-D),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2006~2007届在本市三甲医院340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4.82%,焦虑症状检出率22.97%,常见的生活事件为人际关系、实习择业压力和健康适应,有抑郁与焦虑症状护生的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明显高于无症状者,积极应对较少,消极应对较多.应激量高、消极应对高的护生抑郁与焦虑症状共存的检出率高.结论:临床实习护生负性情绪发生率高,负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负性情绪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张凤梅  陈建文  徐恒戬 《现代预防医学》2014,(13):2399-2400,2425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焦虑抑郁状况,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以班为单位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大学生833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大学生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抑郁平均得分42.47±8.61,抑郁情绪检出率为19.33%,高年级学生抑郁平均得分和抑郁情绪检出率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大学生焦虑平均得分38.21±7.88,焦虑情绪检出率为10.20%,女生焦虑情绪检出率明显高于男生,高年级学生焦虑平均得分和焦虑情绪检出率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有7.44%的大学生同时伴有抑郁和焦虑情绪。结论焦虑和抑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陈小琴  张进辅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510-1511
目的 探讨师范大学生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并检验应对方式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辅导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应对方式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重庆市2所师范院校的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师范大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为34.0%,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熟应对与生活事件、抑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不成熟应对与生活事件、抑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抑郁情绪之间起着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46%.结论 应对方式在负性生活事件与不良抑郁情绪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7.
超重、肥胖中专女生情绪症状和自我意识评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分析超重、肥胖对中专女生抑郁、焦虑等情绪症状和自我意识的影响,为学校开展超重、肥胖女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在某中专学校运用身高标准体重法界定35名肥胖、62名超重和100名正常体重女生,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评定量表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评定量表分别评定三组研究对象的抑郁、焦虑等情绪症状和自我意识。结果 肥胖组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7.1%、22.9%,超重组为14.5%、6.5%,对照组为22.0%、7.0%。肥胖组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超重组,焦虑症状检出率高于超重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肥胖组自我意识总分和3个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超重组和对照组,三组差异有显著性;超重组自我意识评分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该中专学校肥胖女生的抑郁、焦虑状况较为严重,肥胖可能降低中专女生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青少年亚健康状态下抑郁情绪的现状,为青少年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芜湖市1所大学、4所高中、4所初中,获得样本5249人。采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和自评抑郁量表(SDS),分别对青少年亚健康和抑郁情绪进行测评。[结果]芜湖市青少年抑郁总检出率为41.1%,男生抑郁检出率(42.7%)高于女生(39.4%)(P<0.05)。在躯体亚健康状态下,青少年抑郁检出率在城乡之间是否为独生子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亚健康状态下,青少年抑郁检出率在城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健康和抑郁问题在青少年当中普遍存在,但在亚健康状态下,独生子女及农村青少年的抑郁情况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匿名调查方式,选择安徽省4个县19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五年级至高三年级的3 834名学生为样本,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抑郁、焦虑症状,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农村寄宿生和走读生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9.5%,焦虑症状检出率为24.6%;寄宿生抑郁症状检出率(52.7%)高于走读生(46.2%),寄宿生焦虑症状检出率(27.7%)也高于走读生(2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寄宿是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 安徽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抑郁、焦虑症状较为普遍,应加强对农村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及情绪障碍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情绪障碍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从郑州大学文、理、工、医、体育5个学科门类中抽取大一、大三学生共957人.采用修订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应对方式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状态/特性询问表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878份,有效回收率91.75%.网络成瘾检出率为8.31%,其中男生11.59%高于女生4.30%,不同性别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一学生为7.33%大三学生为9.42%,年级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网络成瘾组与正常组学生比较,在应对方式各维度上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抑郁、焦虑状态、焦虑特质得分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网络使用状况与应对方式中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及抑郁、焦虑状态、焦虑特质呈正相关,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和求助呈负相关.结论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倾向于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且成瘾者呈现出较高的抑郁与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独生与非独生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中学生抑郁症状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6个市/县/区17所学校学生共12 206人,采用自编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独生与非独生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1.5%和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独生与非独生中学生共性的影响因素有课余生活、自评性格倾向、童年生活、家族抑郁史、性别、自评教师对学生自己的关注程度、学习压力、生活事件其他因子、人际关系、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健康适应因子(OR>1);最近2周是否患病、班级管理方式、自评家庭收入、学生对学校满意程度、社会支持5个因素是非独生中学生独有的影响因素。结论非独生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关注非独生中学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校园欺负对初中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整群抽取山东省2所初中学生830名,采用欺负筛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生受欺负的检出率为17.95%,男生高于女生。受欺负初中生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得分及检出率均高于一般学生(P值均<0.05)。进入受欺负初中生焦虑回归方程的主要有受欺负程度、个性外倾和神经质,进入抑郁回归方程的主要有受欺负程度、受关系欺负,进入睡眠质量回归方程的主要有神经质和受欺负程度。结论受欺负初中生具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障碍,受欺负程度对受欺负初中生的焦虑、抑郁、睡眠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合肥市2所初中学生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初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应用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及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合肥市2所中学4524名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进行抑郁情绪评定,描述抑郁情绪的性别、年龄和年级分布特征,分析影响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结果八年级学生抑郁评分高于七年级,肯定抑郁和可能抑郁的检出率(21.8%,10.6%)均高于七年级(14.0%,6.7%);高年龄组抑郁评分高于低年龄组,肯定抑郁的检出率也高于低年龄组。女生、家庭经济状况和学习成绩自我评价下等者、体重自我评价超重者更倾向于报告有抑郁情绪;年龄较小、七年级和学习成绩自我评价上等者抑郁发生的危险性较低。结论初中生抑郁情绪与性别、年级、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和体重自我评价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4.
陈桂存  黄莹  王恒昌  朱所琴  胡安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437-1438,1442
目的探讨农村初中生抑郁症状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自编问卷对云南省2293名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2.2%,其中男生20.9%,女生23.7%,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6,P﹥0.05);初一18.8%,初二26.3,初三21.7%,各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40,P﹤0.05);汉族23.7%,彝族21.9%,白族15.5%,哈尼族30.1%,其他民族22.7%,各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74,P﹤0.001)。农村初中生抑郁症状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各因子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农村初中生抑郁症状普遍存在,且抑郁症状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关系密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专生抑郁和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艳 《中国校医》2005,19(6):573-574
目的考察中专新生抑郁、焦虑的现状,以及应付效能、躯体症状、早期记快等因素与抑郁、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效能等量表对苏州市电脑学校9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部分被试存在较明显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应付效能、一般效能与抑郁、焦虑呈负相关,应激、躯体症状、早期记忆与抑郁、焦虑呈正相关。应付效能、早期记忆、躯体症状、应激是预测抑郁、焦虑的重要因素。结论中专生的抑郁、焦虑与应付效能、早期记忆、躯体症状及应激等因素有关,为心理咨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Behavioral problems in schools can cause serious harm to the emotional and social well-being of students and limit their ability to achieve their full academic potential. A prior pilot study on the universal application of Coping Power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hyperactivity behaviors of five classes. The next step was to test whether Coping Power Universal could be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by teachers in a variety of Italian schools. The sample involved 40 third- and fourth-grade classes (901 students) from public schools located in three Italian cities. Twenty classe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Coping Power Universal, and 20 classe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received the strictly standard academic curriculum of Italian elementary schools. At each assessment period, the teachers completed the 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The findings show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hyperactive and inattention behaviors and conduct problems and emotional symptoms in the intervention classe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classe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Coping Power model can be delivered in school settings at both universal and targeted prevention levels and that in this multi-tiered prevention model, teachers can learn a set of intervention skills which can be delivered with flexibility, thus reducing some of the complexity and costs of schools using multiple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抑郁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中学生抑郁状况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以便为中学生抑郁问题的理论研究和辅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学生抑郁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应对量表,对55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整体抑郁水平较低,但有32.9%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问题,男女生在抑郁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在中学生抑郁上表现十分明显,高中生的抑郁状况要高于初中生。中学生抑郁情绪与生活事件、父母教养方式、人格和应对方式各因子均有十分显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6个因素对抑郁的预测作用十分明显,具体为不良情绪应对、内外向、学习压力、退避、神经质、父理解型教养方式。结论 中学生抑郁与生活事件、父母教养方式、人格和应对方式关系密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中学生应对方式家庭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索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及应对方式、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对其影响,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安徽省某市方便抽取6所农村中学,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家庭支持量表(PSS-Fa)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 214份。结果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总检出率为24.8%;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得分与SCL-90各因子得分均呈显著相关(P值均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支持和主观支持是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保护因素,而年龄、学习压力、消极应对是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