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了解普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普洱市卫生防病网络在2002~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接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普洱市2002~2007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2起,以传染病爆发疫情37起(占51.39%)和食物中毒35起(占46.61%)为主,绝大部分发生在农村地区,6-9月份发生32起(占44.44%),学生和农民为高发人群(占99.1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的敏感性、及时性逐年增高趋势。结论学校和农村是普洱市传染病爆发和食物中毒事件高发地区,是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2002~200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云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及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2~200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接报、处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云南省2002~2004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03起,以传染病暴发疫情(310起,占61.6%)和食物中毒(157起,占31.2%)为主,绝大部分发生在农村地区,6~9月为高发月份(219起,占43.5%),学生和农民为高发人群(占92.7%),5~15岁为高发年龄(占63.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的敏感性、及时性呈逐年增高趋势。结论云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频繁,形势不容乐观,必须制定并采取应对措施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金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和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2006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接报和处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金华市2004-2006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7起,以传染病暴发疫情(40起,占85.1%)和食物中毒(6起,占12.8%)为主,绝大部分发生农村地区,3月、6月和8月为高发月份(23起,占48.9%),学生和农民为高发人群(占80.8%),5~15岁为高发年龄(占4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的敏感性、及时性呈逐年增高趋势。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流行病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分析2006-2011年报告的马鞍山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2年通过网络直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马鞍山市2006-2012年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3起,以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疫情为主,分别占47.9%,23.3%;事件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4-5月是高发期,呈逐年递增趋势.结论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高发势头,以传染病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学校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5.
摘要:为了解2007-2014年厦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布特征、监测敏感性和控制时效,并以此为依据制
定和调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策略。对2007-2014 年厦门市所报告的61 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采用
SPSS19.0软件对事件的分布特征、类型和分级、监测敏感性、控制时效及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
析,其中监测敏感性及控制时效以中位数进行描述,两者之间相关关系用Spearman 法进行分析。结果显
示,2007-2014年厦门市所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事件占78.69% (48/61);88.52% (54/61)
的事件发生于学校及托幼机构;事件报告数未呈逐年稳定增多趋势;事件监测敏感性中位数为143.83h,
控制时效中位数为7.96d,两者相关系数为0.807,呈显著正相关。厦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不
够敏感,影响了事件的控制效果,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事件监测敏感性,以期进一步提高事件的控制效率。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监测;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6)09 0712 03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响应、处置及规范工作情况,更好促进责任单位事件监测敏感性、处置高效性及工作规范性,为防控和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福建省监测处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2006~2010年福建省累计监测报告700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波及966 060人,罹患18 569人,死亡82人,平均罹患率为19.22‰,平均死亡率为8.49/10万,平均病死率为0.44%。达级事件198起,占事件53.66%(重大级别3起,占达级事件1.52%;较大级别26起,占达级事件13.13%;一般级别169起,占达级事件85.36%);未达级事件171起,占事件46.34%。700起事件中,传染病类615起,占87.86%;食物中毒类81起,占11.57%;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起,占0.57%。700起事件的监测时效(P50)为40h,报告时效为5.13h,控制时效为3d,2h及时报告率为44.29%,县区报告率为53.24%,报告完整率为55.00%,准确率为81.29%,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F值跨度为-9.93~9.63。[结论]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一般与未达级事件为主,类型以传染病为主,各项工作离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总体工作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7.
赵科伕  胡明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500-3502
目的了解合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依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的信息,对合肥市2006~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合肥市共报告突发公共事件51起,职业中毒是主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总体的45.10%,也是病例死亡的重要原因,且职业中毒事件的构成在逐年增加;其次为传染病类,占总起数的37.2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3~7月,城市地区的事件主要是职业中毒,而农村地区主要为传染病疫情;发病人群以工人和学生为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性在逐年增加。结论针对高发季节和高危人群,尤其是职业中毒事件要做好突发疫情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以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3-2018年南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3-2018年南宁市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8年南宁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0起,发病10515人,死亡15人,病死率为0.14%,波及6580030人,罹患率为0.16%,病死率为0.14%;事件分级以一般事件最多(占85.83%);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占86.67%);事件主要发生在3~5月和10~12月;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占报告事件数的77.5%,主要分布在小学和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为99.17%,监测敏感性、报告及时性、控制时效性的P50分别为172.11h、0.64h和12.86d,结论 小学和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问题是目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是预防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建设,提高事件监测敏感性,以提高事件的控制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2011—2021年天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21年天津市累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67起,以传染病事件为主;201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明显增多,2021年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量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主要集中在5、11、12月;学校仍为天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其事件数占全部事件的69.59%。结论 天津市疫情防控措施应根据监测到的流行变化趋势,对不同时期不同场所不同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0.
宁波市2005-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了解宁波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规律,为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宁波市2005—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7年宁波市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1起,以传染病爆发疫情为主,占95.1%;发生起数较多的为水痘(34起)、流行性感冒(15起)、流行性腮腺炎(15起);乡村中小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好发场所;学校突发事件信息主要来源于属地医疗机构,占61.7%;从首例病例发生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平均为13.1d.结论应加强对各类学校保健部门督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及时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响应、处置及规范工作情况,更好促进责任单位事件监测敏感性、处置高效性及工作规范性,为防控和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福建省监测处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2006-2010年福建省累计监测报告700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波及966060人,罹患18569人,死亡82人,平均罹患率为19.22‰,平均死亡率为8.49/10万,平均病死率为0.44%。达级事件198起,占事件53.66%(重大级别3起,占达级事件1.52%;较大级别26起,占达级事件13.13%;一般级别169起,占达级事件85.36%);未达级事件171起,占事件46.34%。700起事件中,传染病类615起,占87.86%;食物中毒类81起,占11.57%;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起,占0.57%。700起事件的监测时效(P50)为40h,报告时效为5.13h,控制时效为3d,2h及时报告率为44.29%,县区报告率为53.24%,报告完整率为55.00%,准确率为81.29%,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F值跨度为-9.93~9.63。[结论]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一般与未达级事件为主,类型以传染病为主,各项工作离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总体工作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陵县网络直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陵县2008-2012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6起,级别以一般事件为主,占84.62%;类别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84.61%;3-6月为报告高峰期,占65.38%;学校是高发场所,占73.08%。结论学校是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的重要场所,应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河南省"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河南省2011-201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河南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8起,其中传染病事件66起(67.35%),主要为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突发中毒事件29起(28.57%),主要为食物中毒事件。报告高峰集中在5月和10月。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报告72起(73.47%),主要以小学传染病事件为主。结论河南省"十二五"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为主,事件报告存在地区差异。应重点关注学校等集体单位呼吸道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加强监测和免疫接种管理。  相似文献   

14.
傅永珍  范多智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226-1228
目的 了解天水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处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天水市2004-2011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天水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6起,发病4639人,发病率为1.80%;死亡18人,死亡率为6.99/10万,病死率为3.88‰.学校发生86起,占总事件的74.14%,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98.84%,呼吸道传染病发病较多,其中流行性感冒发病率最高;5月和10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高峰,传染病暴发事件报告时间与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631,P=0.01).结论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管理的重点单位,应落实学校疾病监测的各项工作,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厦门市近几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厦门市2010~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汇总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4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2起,发病820例,死亡1例;传染病暴发疫情26起,占81.25%;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8起,占87.50%;监测时效155.29h,报告时效1.57h,控制时效7.71h,各区监测敏感性、报告时效与控制时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h及时报告率只有81.25%。结论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应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特征,为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安徽省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全省共网络报告299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发病21 291例,死亡120例,病死率5.64‰。传染病类事件177起,食物中毒65起,职业中毒49起,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7年事件报告最多,后逐年下降,目前趋于平稳。41.14%事件发生在学校,学校事件以农村中小学最多,传染病类事件为主。结论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当前趋势平稳,农村地区学校传染病、江淮之间和沿淮淮北的食物中毒、江淮之间的职业中毒事件的预防控制是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江都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江都市2004-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8年江都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起,均为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以12月至次年3月为高峰(计15起),占75.0%;事件起数与发病人数均以小学居多,分别占70.0%和90.4%.从首例发病到信息报告时间中位数为15 d,事件持续时间中位数为21 d;首例发病到信息报告时间与事件持续时间相关系数为0.555(P<0.05).结论 江都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呼吸道传病为主,但疫情报告时间滞后,应加强监测、及早报告,以便有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处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福建省2012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方法利用网络直报系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库,描述与分析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布特征,综合评价其报告质量。结果 2012年福建省监测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6起,Ⅲ级事件占6.58%,主要是家庭成员食物中毒致死而引发,Ⅳ级事件占39.47%,主要是学校传染病暴发,未分级事件占53.95%,主要是学校传染病暴发;传染病类事件合计占86.84%,主要涉及病种有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感和手足口病;发生在学校的事件合计占67.11%,主要分布在县中学、县小学、乡小学和托幼机构;监测敏感性、报告及时性、控制时效性的P50分别为126.25h、1.52h和6.97d,综合评价各设区市监测报告质量,Ci值最高0.63,最低0.17,差度跨越3个等级。结论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以传染病类为主,县、乡中、小学是高发地区;监测事件存在缺漏报现象,且事件监测敏感性和报告时效不高,各设区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存在差异;以家庭为单位的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级别评定存在不合理,值得进一步商榷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平顶山市2008-2010年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平顶山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34起,其中传染病类33起,占97.06%.传染病类事件以甲型HINI流感、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为主.各类学校均有报告,其中小学和中学共报告26起,占总报告起数的76.47%.3-6月和9-12月为高发月份,共报告33起,占总报告起数的97.06%.报告及时性与事件控制效果呈正相关(r=0.451,P=0.007).结论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及早报告有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州市黄埔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广州市黄埔区2006—2011年所有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1年黄埔区共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2起,发病2 512例,死亡1例,罹患率为2.14%(2 512/117 481)。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占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94.44%(102/108)。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场所主要是学校(81起)和托幼机构(12起),共占91.18%(93/102);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以9—12月最多,共报告50起(占49.02%),发病856例(占34.08%);其次为3―6月,共报告40起(占39.22%),发病1 433例(占57.05%)。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57起(占55.88%),发病1 229例(占48.93%),其次为接触传播传染病,共报告40起(占39.22%),发病1 218例(占48.49%)。结论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黄浦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好发场所。今后应加强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特别是加强对学校及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监测,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