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SLC1)对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TSLC1过表达人膀胱癌T24细胞株(Ad-TSLC1-T24组)、空载体对照T24细胞株(Ad-T24组)及空白对照T24细胞株(T24组)种植于裸鼠皮下,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种植细胞5周处死全部裸鼠留取肿瘤组织标本,测量肿瘤体积,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光镜观察移植瘤组织病理变化,RT-PCR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TSLC1、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TSLC1、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肿瘤生长曲线显示Ad-TSLC1-T24组移植瘤生长明显慢于Ad-T24组及T24组,种植细胞5周Ad-TSLC1-T24组肿瘤体积及质量低于Ad-T24组及T24组(P均<0.05),抑瘤率高于Ad-T24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Ad-TSLC1-T24组移植瘤细胞出现明显的核固缩、核碎裂等凋亡现象。与Ad-T24组、T24组比较,Ad-TSLC1-T24组移植瘤中TSLC1、Caspase-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Bcl-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结论 TSLC1过表达可抑制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3表达和下调Bcl-2表达促进了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肩腰腿疼患者接受不同物理康复疗法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00例颈肩腰腿疼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即中频电疗组(50例)、中医疗法组(50例)、中频电疗联合中医疗法组(50例)、热敷法组(50例),对各组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中频电疗联合中医疗法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其他3组,并且该组患者的疗效满意度也最高(P0.05)。结论在中医疗法基础上开展中频电疗进行物理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升颈肩腰腿疼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63岁,2014年因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及皮肤紫纹就诊,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最高180/100 mmHg(1 mmHg=0.133kPa),药物控制不佳,家族成员均无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primary bilateral macronodular adrenal hyperplasia,PBMAH)及皮质醇增多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并与标准开放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比较。方法纳入自2013-10—2016-06诊治的62例颈椎病,32例采用显微镜辅助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显微镜组),30例采用标准开放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开放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显微镜组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开放组1例出现硬膜损伤导致脑脊液漏,对症治疗后痊愈;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组手术时间较开放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开放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4.5(18.5~24.8)个月。2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辅助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可取得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同的疗效,术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均恢复良好;同时显微镜下手术具有创伤小、减压彻底、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腰椎间孔镜技术不良事件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3月椎间孔镜179例资料,16例共发生不良事件19例次(10.6%),其中Ⅱ级事件1例(神经根损伤),Ⅲ~Ⅳ级事件18例(硬膜囊撕裂3例,类脊髓高压综合征3例,椎间盘突出复发4例,术中减压不充分2例,导丝断裂1例,术后形成椎间盘囊肿1例,中转开放手术4例)。结果随访12~30个月,(15.2±1.2)月,除1例神经根损伤无恢复外,余均恢复。结论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疾患初期有一定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良好清晰的镜下解剖结构、开放手术的经验、规范的培训以及术中及时的备选方案是防止不良事件发生、发挥椎间孔镜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股骨干骨折为临床上常见骨折,因其解剖的特殊性,骨折后往往移位明显。股骨干为下肢主要负重骨之一,治疗不当容易出现畸形、功能障碍。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主要目的是恢复股骨正常的力线和长度,不同治疗方法各有利弊。本文主要介绍股骨干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评价120例中国成年人相邻上前牙的宽度比和上前牙临床冠的宽长比,为口腔美学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华北、东南、西南地区三家口腔医院的义齿加工中心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上颌石膏模型,拍摄标准数码照片,以ImageJ软件测量相邻上前牙的宽度比和上前牙临床冠的宽长比,评价相邻上前牙的宽度比与黄金分割比例和Preston比例有无差异,上前牙临床冠的宽长比与理想值0.80有无差异,分析不同性别、左右两侧和不同地域中国成年人的上前牙美学比例有无差异。结果:侧切牙与中切牙的宽度比为0.724±0.047,尖牙与侧切牙的宽度比为0.814±0.092;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的临床冠宽长比分别为0.848±0.072、0.834±0.094、0.883±0.098;上述比例与既往理想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左右两侧和不同地域进行比较,侧切牙与中切牙的宽度比:右侧比左侧大(分别为0.730±0.044和0.718±0.050)、华北地区比西南地区小(分别为0.711±0.051和0.731±0.044);中切牙的临床冠宽长比:女性比男性大(分别为0.855±0.074和0.835±0.068)、右侧比左侧大(分别为0.855±0.073和0.842±0.072);侧切牙的临床冠宽长比:女性比男性大(分别为0.843±0.097和0.817±0.084);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成年人上前牙美学比例具有自身特点,应用时需考虑性别和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放大镜和显微镜对口腔修复医生贴面牙体预备时体位的影响,从人体工程学角度对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选择20名口腔修复医生进行前瞻性、单盲、自身对照试验。研究过程中不告知受试者研究的试验假设和真实目的,每人依次在常规视野下(空白对照组)、2.5倍头戴式放大镜下(放大镜组)和8倍医用显微镜下(显微镜组)在仿头模内完成右上中切牙开窗型贴面牙体预备,试验过程中拍摄医生的侧面和正面体位照片。贴面牙体预备完成后,由医生本人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自身体位进行主观评分,由两名专家利用侧面和正面体位照片按照“改良口腔医生体位评分表”对医生的体位进行专家评分。结果:空白对照组、放大镜组和显微镜组的主观评分分别为4.55±1.96、7.90±1.12、9.00±0.92,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家评分分别为16.38±1.52、15.15±1.30、13.60±0.88,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专家评分在躯干前后向位置(1.33±0.41、1.03±0.11、1.00±0.00)、头颈前后向位置(2.75±0.38、2.13±0.36、1.23±0.38)、肘关节位置(1.38±0.43、1.40±0.45、1.13±0.22)和肩部高度(1.43±0.41、1.23±0.34、1.13±0.28)这4项评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头颈前后向位置和肘关节位置方面,放大镜组与显微镜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大镜和显微镜均能改善口腔修复医生牙体预备时的体位,其中显微镜的效果更好,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二者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HPPH在体外对大鼠及人肝微粒CYP450酶的6种亚型酶活性的影响,预测使用HPPH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方法:将注射用HPPH与CYP450酶的6种亚型的特异性探针底物非那西汀(CYP1A2)、甲苯磺丁脲(CYP2C9)、S-美芬妥因(CYP2C19)、右美沙芬(CYP2D6)、氯唑沙宗(CYP2E1)、咪达唑仑(CYP3A4)和睾酮(CYP3A4)与大鼠及人肝微粒进行孵育反应,采用HPLC-MS/MS法测定对应的7种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羟基甲苯磺丁脲、4-羟基美芬妥因、O-去甲基右美沙芬、6-羟基氯唑沙宗、1′-羟基咪达唑仑、6β-羟基睾酮)的浓度。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HPPH浓度为1.00~50.00μmol·L-1时,未发现其对大鼠的CYP1A2、CYP2C9、CYP2D6、CYP2E1、CYP3A4产生抑制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HPPH浓度为0.50~10.00μmol·L-1时,未发现其对人CYP1A2产生抑制作用;但对人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均存在抑制作用;对人CYP3A4,对底物咪达唑仑存在抑制作用,对底物睾酮未发现抑制作用。结论:HPPH对CYP450酶的抑制作用存在种属差异,在人体内HPPH与CYP450酶作用有待体内实验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